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經濟發展的關係

一、經濟全球化產生的原因和基礎

(一)當代經濟全球化的實質和雙重趨勢

當代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資本主義全球化,即以世界市場為載體的普遍交往過程中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全球化,也就是馬克思所說的「各國人民日益被捲入世界市場網,從而資本主義制度日益具有國際性質」。對此,馬克思、恩格斯指出:「資產階級由於一切的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由於交通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民族都卷到文明中來了。它的商品的低廉價格,是它用來摧毀一切萬里長城、征服野蠻人最頑強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全球化使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在全球範圍內形成了更為廣泛和新的表現形態,其中包括全球生產與全球消費的矛盾,區域經濟與全球經濟的矛盾,世界格局的多極性與單極性的矛盾等等,這些都成為經濟全球化內容的具體體現。

當代資本主義全球化一方面加快了資本主義體系的全球化,另一方面無疑促進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變革。美國學者羅伯特·薩繆爾遜在《全球化的利弊》一文中指出:「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是加快經濟增長速度,傳播新技術和提高富國和窮國的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徑,但也是一個侵犯國家主權、侵蝕當地文化和傳統,威脅經濟和社會穩定的一個有很大爭議的過程。」一方面,當代資本主義全球化不能消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固有的基本矛盾,而且在全球範圍內進一步派生出新的矛盾和新的危機。財富的迅速集中和貧窮的普遍存在,使這種危機具有複合性、綜合性,是一種集經濟危機、社會危機和生態危機於一體,較之以往單一型經濟危機更為深刻的危機,從而證明世界市場危機必須看作資產階級經濟一切矛盾的現實綜合和強制平衡。因此,在這些危機中綜合起來的各個因素,必須在資產階級經濟的每一領域中出現並得到闡明。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並非是總和為零的遊戲,它促成了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的流動和優化配置,促進了大多數國家包括發展家經濟的發展。可見,當代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確是一把雙刃劍,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市場總體的矛盾運動,勢必導致兩種趨勢和兩種影響的存在。

(二)國內外學者對經濟全球化的界定

儘管馬克思早在160年前就從人類物質生產的實踐出發,深刻揭示了世界市場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但作為歷史進程的「全球化」概念最早是由提奧多爾·拉維特在1985年名為《市場全球化》的文章中提出的。他當時用這個詞來特指資本主義社會在20年間經濟的巨大變化,特別是信息技術及其產業的迅速發展,導致商品、服務、資本和技術在世界性生產、消費和投資領域中進一步擴散,使整個世界經濟空前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逐步邁向一體化的過程和現象。「全球化」在近幾年成為世界各國政界和學術界中使用頻率很高的一個詞,頻頻出現在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文化學及人類學諸研究領域中,這反映了人們對世界發展趨勢的一種認識。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人們把全球政治一體化、全球文化一體化以及其他全球性問題通通囊括到全球化之中,使其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擴大。直到1990年代,「經濟全球化」概念才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前首席經濟學家奧斯特雷(S.Ostry)提出,他認為經濟全球化就是指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以更快的速度廣泛流動,實現資源最佳配置的過程。但目前關於經濟全球化的解釋很多,眾說紛紜,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

有人從生產力運動的角度分析,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範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規範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並以此為基礎形成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在他們看來,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範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歷史過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997年5月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經濟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認為:「經濟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種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濟、市場、技術與通訊形式都越來越具有全球特徵,民族性和地方性在減少。」華盛頓大學的普拉布希和印第安納大學的哈特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一系列導致要素、中間品與最終產品以及服務產品市場的經濟活動跨越地理界限形成的統一整體,並使跨國界價值鏈在國際循環中地位不斷上升的過程。德國學者卡爾·巴奎把經濟全球化理解為是「以貿易聯繫的緊密程度為基準的。根據這個理解,世界出口率越高,跨國貿易在世界生產中的比重越大,世界經濟就越強烈地表現出全球化的趨勢」。學者李向陽認為經濟全球化通常以多邊合作機製為基礎(WTO、IMF、世界銀行等),以統一的世界市場和國際經濟規則為標誌,促進全球生產要素和商品服務的自由流動。

有人則從生產關係的角度分析,認為「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全世界範圍內的擴張,使發達國家越來越富,發展家越來越窮的歷史過程。如德國學者爾根·弗里德里希斯認為,全球化的過程就是一種不斷強化的網路化。並把這種不斷強化的網路化歸結為三個方面:一是依賴性增強。即世界各國或地區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服務提供不斷相互依存、相互聯繫;二是轉移的便利。即科技的迅速發展導致信息傳遞成本、運輸成本大幅度降低,使國際間的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資源能夠迅速轉移;三是集中化的趨勢。即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迅猛發展,資本、商品、信息、技術、勞動力等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動越來越迅速,資源配置越來越超出民族國家的範圍,不同國家相互依存度越來越高,區域經濟一體化越來越快,逐漸在世界各地出現了許多專業生產基地,甚至集中到少數幾個國家的主要城市。學者庄宗明認為經濟全球化就是在世界範圍內各國、各地區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相互交織、相互影響從而融合成統一的整體,它既是市場經濟統一世界並建立規範經濟行為規則的過程,又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斷擴大的一種趨勢。

儘管上述觀點對經濟全球化現象的表述存在一定差異,但基本點都是一致的,那就是都認為經濟全球化是當代最新最顯著的一個特徵和世界經濟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它已經關係到世界各國政府的決策和普通公民的切身利益,其衝擊力和滲透力是無法阻擋和迴避的,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而獨善其身。它不僅代表了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方式的形成與發展,而且也反映著一個大規模經濟實力和政治權力再分配的過程。

在此,我們可以將經濟全球化表述為: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以市場經濟為基礎,超越國界,以先進科技和生產力為手段,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跨國公司和要素流動等,實現各國市場分工與協作,使各國和各地區經濟相互依存、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全球範圍的有機經濟整體。

(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對外擴張是經濟全球化產生與發展的基礎

經濟全球化是伴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發展和向全球擴張而逐漸形成和發展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主導和推動者。15世紀初,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歐洲資本主義工商業開始萌芽並有所發展,義大利北部的城市,如威尼斯、熱那亞等已成為歐洲的貿易中心,西歐國家相繼出現了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場和商業活動。商品經濟的發展要求擴大對外市場,新航路的開闢和地理的大發現及海外殖民擴展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使歐洲貿易中心從地中海擴展到大西洋沿岸,如葡萄牙的里斯本、荷蘭的安特衛普、英國的倫敦等先後成為貿易中心,它們的貿易範圍遠及亞洲、非洲和美洲,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創造了重要條件。馬克思、恩格斯指出:「隨著美洲和通往東印度的航線的發現,交往擴大了,工場手工業和整個生產運動有了巨大的發展。從那裡輸入的新產品,特別是進入流通的大量金銀完全改變了階級之間的相互關係,並且沉重地打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勞動者;冒險的遠征,殖民地的開拓,首先是當時市場已經可能擴大為而且日益擴大為世界市場,——所有這一切產生了一個歷史發展的新階段……。」

到了17、18世紀,世界歷史向著更加深廣的方向發展,資產階級革命的時代到來,繼尼德蘭革命之後英國爆發的資產階級革命為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開闢了道路。接著在法國出現了大革命,在美國出現了獨立戰爭,建立了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隨著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狹小的國內市場不能滿足資本主義生產力迅速擴大的需要,於是,「資本一方面……要奪得整個地球作為它的市場。另一方面,它又力求……把商品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的時間縮減到最低限度。資本越發展……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間上更加擴大市場,力求用時間更多地去消滅空間。」因而經濟全球化進程伴隨著資本主義對外擴張的歷史,從某種程度上說,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不同階段就是資本主義擴張的不同表現。

(四)「二戰」后經濟全球化產生與發展的原因

從世界範圍來看,經濟全球化真正產生於20世紀50年代。到了20世紀90年代,經濟全球化才在世界範圍內形成高潮,並隨著完全意義的全球大市場的誕生,經濟全球化開始進入了全面發展階段。經濟全球化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二戰」后,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西方發達國家促進了生產力的空前提高和生產社會化的迅速發展,市場經濟規律在客觀上要求打破國界和地域限制,擴大市場,發展大市場經濟。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市場經濟體制選擇的趨同為經濟全球化發展掃清了體制障礙。經濟全球化賴以存在的基礎是市場經濟。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尤其是冷戰結束以後,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經濟關係在國際關係中更顯突出,只有選擇市場經濟體制,才能加快本國經濟發展的速度,提高本國經濟的運轉效率和國際競爭力。此前,傳統的封閉經濟由於缺少外部資源、信息與競爭,因而呈現出經濟發展的靜止狀態。計劃經濟體制則由於存在體制僵化、權力過於集中、信息不完全、不充分、不對稱和激勵不足等問題,致使資源配置的使用效率低下。所以,不管是傳統的封閉經濟還是起源於前蘇聯的計劃經濟,都不約而同地先後實行了以市場經濟為取向的經濟改革。由此造成各國在經濟體制上趨同,使全球市場經濟的範圍擴大,消除了商品、生產要素、資本以及技術在國家與國家之間進行流動的體制障礙,促成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2.信息技術革命尤其是計算機網路技術的迅速發展,加速了國際金融、貿易的往來,極大地促進了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進程。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國興起,20世紀60年代推及到西歐,到80年代遍及全球,至今仍方興未艾。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現不是偶然現象,它是在「二戰」后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是世界各國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諸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需要,也是科學技術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力以及戰前科學技術發展累積的產物。這次科技革命以信息技術革命,尤其是計算機網路技術的迅速發展為標誌。它以最便捷的方式溝通了各國、各地區、各企業以及個人之間的聯繫,打破了地域乃至國家疆域的界限,把整個世界空前地聯繫在一起,使人們可以向任何地方傳送信息,極大地降低了企業的遠距離控制成本。以至從理論上來講,對於任何有能力進行全球擴張的企業,其活動範圍可以到達全球各地,這樣就極大地推動了全球化的迅速發展。

3.跨國公司作為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載體獲得了巨大的發展。跨國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是壟斷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產物,它的出現與資本輸出密切相關。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資本輸出大大發展起來,這時才開始出現了少數跨國公司。當時,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某些大型企業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在海外設立分支機構和子公司,開始跨國性經營。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跨國公司才得到迅速發展。跨國公司自出現以來,就對世界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適宜的企業組織形式,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載體。

4.「二戰」后民族獨立國家通過「南南合作」和「南北對話」,積極尋求國際合作,爭取維護民族經濟主權與發展民族經濟的雙重目的,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目前國際上進行的「南北對話」,就是要通過談判以改革國際經濟舊秩序,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使發展家同發達國家的經濟關係更加符合公平合理和平等互利的原則。而「南南合作」是發展家根據自力更生方針,按照各自國情發展經濟,同時相互團結合作,以爭取經濟獨立、生產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改善的協同發展方式。實際上,「南南合作」和「南北對話」既是亞當·斯密絕對優勢理論與大衛·李嘉圖比較優勢理論的現實反映,更是經濟實力薄弱和科學技術落後的發展家面對全球性的激烈競爭,試圖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經濟秩序,以保證競爭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現實選擇,它在客觀上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經濟全球化的表現

(一)生產的全球化

20世紀90年代以來,生產全球化作為經濟全球化趨勢中最具決定性作用的一個方面,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使國際分工進一步向廣度和深度發展。它通過國際分工、國際直接投資和跨國公司的發展,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新的主要形式。從廣度上講,參與國際分工的國家和地區已遍及全球,許多國家融入世界市場,世界性的國際分工使各國成為世界生產的一部分,成為商品價值鏈中的一個環節;從深度上講,國際分工越來越細,已由過去單一的垂直型分工發展為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多種分工形式並存的新格局。

傳統的國際分工是一種垂直型分工,即國家之間的勞動分工是按照不同產業進行的。主要表現在:落後的農業國從事農業生產及初級產品的生產,先進的工業國從事工業製成品的生產;發展家從事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發達國家從事技術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垂直型國際分工以生產要素相對凝固為前提,流動的只是商品,因而無法形成各國經濟的融合,經濟一體化程度處於較低層次,不可能構成經濟全球化的基礎。水平型國際分工是高層次的生產專業化形式,是在同一產業部門內,按照產品生產的不同工藝環節或產品零部件進行分工的。這種分工以資本、技術、勞動、管理等生產要素的跨國流動為前提,以跨國界組織生產為核心,以全球生產體系的形成和建立為標誌,使各國生產活動不再孤立地進行,而是成為全球生產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據統計,1997年全世界跨國公司的總數達到了5.3萬家,跨國公司的子公司總數達到了44萬多家。這些跨國公司控制了全球1/3的生產,掌握了全世界70%的對外直接投資和2/3的貿易。它們依靠競爭優勢進行跨國界、跨地區界限的生產和經營,實施全球範圍內最佳的資源配置和生產要素組合。水平型國際分工的形成為生產全球化奠定了基礎,為落後國家實施趕超戰略提供了機遇,有利於世界各國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節約社會勞動,使生產要素更加合理地配置和使用。

因此,生產全球化可以表述為兩重含義:一是單個企業(主要是跨國公司)的國際化生產向縱深推進,其跨國經營的分支機構在數量上和地域上極大地擴展,在組織安排和管理體制上超越國界的局限;二是藉助於跨國公司及其分支機構間多形式的聯繫,逐步建立以價值增值鏈為紐帶的跨國生產體系。

(二)貿易的全球化

貿易的全球化主要表現在國際貿易迅速擴大,服務貿易比重迅速上升,參與貿易的國家急劇增加,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快速發展。從市場的作用來看,全球性貿易實際上是本土商品交易轉為世界範圍交易的過程。「二戰」后,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主動或被動地捲入世界市場進行國際交易的國家與地區越來越多,從而使貿易及投資的規模、結構及流向等均發生了較大變化。從世界貿易規模分析,1950年,世界出口貿易額僅610億美元,1970年增到3150億美元,1990年達到34470億美元,1998年據世貿組織統計達到65150億美元,比1950年增加了近107倍。從對外貿易係數(進出口依存度)即進出口額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看,據《1998/1999世界發展報告》,高收入國家這一比值從1980年的38%上升到1996年的40%,中等收入國家同期從43%提高到52%,低收入國家從30%上升為42%。一些新興工業化國家則上升更快,韓國從1970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69%。泰國從1980年的54%上升到1996年的83%。從國際服務貿易結構分析,傳統的勞動力密集型服務出口所佔比重下降,而以金融、保險、郵電通訊等為代表的信息服務業、知識與資本要素密集型服務出口比重上升較快。從貿易類型分析,傳統產業間貿易比重下降,而產業內貿易增多。即過去發達國家出口工業品,進口初級產品、原材料的格局已發生變化,工業國間的產業內貿易佔全球貿易的比重上升。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的貿易中,產業內貿易佔全球貿易的比重上升到75%以上,個別國家更高。如比利時、法國、德國、英國達到85%以上,即傳統的垂直型國際分工轉變為水平型國際分工。

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成立,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標誌著世界貿易進一步規範化,世界貿易諸多領域的多邊貿易體系框架開始形成。作為世界多邊貿易體制和法律基礎的世界貿易組織,以其法人地位對所有成員國都具有嚴格的約束力。世貿組織的建立,一方面加快了國際貿易的增長速度,促進了全球貿易自由化的發展;另一方面,也使加入到WTO組織的成員以統一的國際準則來規範自己的行為。

(三)跨國公司經營的全球化

跨國公司是生產國際化和資本國際流動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資本根據利潤最大化原則在全球進行資源優化配置的結果。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就有一些大公司在外國建立了子公司。但是從20世紀50年代后,跨國公司才獲得了大規模的發展。根據2008年9月24日聯合國貿發會議的《世界投資報告》,全球7.9萬家跨國公司及其79萬家國外分支機構仍在繼續進行海外擴張,其FDI股本2007年達15萬億美元。貿發會議估計,跨國公司的銷售總額為31萬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21%。其全球分支機構2007年產值佔全球GDP的11%,僱員達8200萬人。另外,跨國公司擴張的領域也在增加。製造業和石油公司如GE、BP、Shell、豐田和福特等都排在貿發會議統計的大型非金融類跨國公司的前25位之中。服務業跨國公司在過去10年中發展迅猛,2006年這類跨國公司排在前100家中的就有20個,而1997年僅為7個。前100家最大跨國公司2006年的銷售和就業與2005年相比都有大幅增長,分別為9%和7%。發展家的100強跨國公司增長尤其快,2006年其國外資產達5700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了21%。跨國公司的迅速發展,使生產、商品和資本的國際化進一步深化,極大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四)金融的全球化

伴隨著以跨國公司為載體的生產和貿易全球化的形成,金融的全球化進程也在不斷加快。這主要表現在:首先,國際直接投資迅速發展,其規模及地區、產業流向均發生較大變化。從國際直接投資規模分析,國際直接投資流入存量從1960年的680億美元,增加到1992年的19480億美元,1997年則達到34560億美元。從國際直接投資流向分析,二戰後,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與發達國家間雙向對流的國際直接投資迅速增加。與此同時,發展家也成為國際直接投資重要的流出國,尤其是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對歐美投資增長較快。從國際直接投資的地區分佈分析,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直接投資流入與流出主要集中在北美、歐洲及東亞,但其他地區國際直接投資的流出與流入也在不同程度地增加,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捲入了國際直接投資。其次,國際債券市場融資規模迅速擴大,國際股票市場和基金市場迅速發展。投資行為和融資行為的全球化,使投資者和融資者可以在全球範圍內選擇最符合自己要求的金融機構和金融工具。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資本以前所未有的數量、驚人的速度和日新月異的形式使全球資本急劇膨脹。國際股票市場是一個新興國際性市場,近十年來呈現快速成長之勢。與國際股票市場的發展相聯繫,基金市場成長迅速,共同基金、保險公司、養老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成為國際金融市場的主力。再次,金融機構的全球市場經營。隨著近年來全球競爭的加劇和金融風險的增加,國際上許多大銀行都把擴大規模、擴展業務以提高效益和增強抵禦風險能力作為發展新戰略,國際金融市場掀起了聲勢浩大的跨國購併浪潮,金融機構的併購與重組成為金融機構全球化的一個突出特點。全球金融業的併購浪潮,造就了眾多的巨型跨國銀行。銀行併購雖使全球金融機構的數量減少,但單個機構的規模相對擴大,銀行業的集中度迅速提高。據統計,在2000年以資產排名的世界1000家大銀行中,前25家大銀行的資產就佔到1000家銀行資產的40%,而1996年這一比例僅為28%。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