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人生「第一個100萬」沒你想象中那麼難

01

金錢這事情幾乎沒有人不感興趣,我們讀理財書,看理財帖子,反覆做筆記,圖的是什麼呢?不就是錢包里的錢既不能縮水,還要能夠持續的增長。

但是掙錢這事情吧,多少夠呢?

每個人的標準不同,目標也不同。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標準還是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而改變。

不說奢侈類的生活狀態,就拿剛需來看,幾年前5元一斤的紅富士已經算是極品了,現在20元一斤的紅富士也只是SOSO;幾年前一件好的羊絨大衣不過三五千,而現在品質好,標價過萬的羊絨大衣比比皆是。

所以,我們還是要趁著年輕努力一把,讓資產保值的同時儘快增值。

我個人覺得作為職場新人們的朋友,你們學習理財投資的第一個戰鬥目標應該定在「擁有人生第一個100萬」。

為什麼這麼說呢?

十來萬的資金對於大多數年輕人而言只能是一個安慰劑,倘若遇到一場大病或者意外傷害,這筆錢都不夠治療的。就算不這麼倒霉,遇到失業裁員的糟心事,這筆積蓄也只夠維持1年左右的生活。

五六十萬的資金看起來不算少,但是比較雞肋。如果全部孤注一擲拿去做股票,風險太大,分散投資的話,每個種類中能夠分攤的資金又不夠多。跳開證券市場,想辭職創業,這筆啟動資金租完房子招完員工也所剩無幾了。

所以保守起見,我個人覺得百萬資金是一個不錯的目標,數目不小,但還是有盼頭,只要努力,10年時光也許可以實現。更何況,當一個人真的下定決心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全世界都會來幫忙的。

那麼「人生第一個100萬」怎麼實現呢?

我說點自己的思路,非標準答案只是一種參考方式,同時歡迎朋友們集思廣益。

02

實現「人生第一個100萬」就是遵循「開源節流」這四個字,先節流后開源。

職場工薪族在「節流」部分需要完成兩個儲備:

原始資金的積累+理財知識的儲備。

1、依靠積極儲蓄儘快累積10萬的原始資金。每月工資收入高的朋友減少一些無謂的娛樂消費,增加每月的定額儲蓄額;每月工資收入低的朋友想辦法提高職場的競爭力,提高薪酬,然後積極儲蓄。

節流一定不是最好的生財之道,但卻是最基本的生財之道,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管理生活開支,明白自己每月的資金流向,幫助自己建立起一個良好的消費理念,在未來擁有大筆資金的時候可以更加理性地管理。

2、儲蓄期間最好的情侶,哦不,伴侶是讀書。沒有知識儲備就貿然進入理財領域,多半是給自己找麻煩。光一個簡單的存錢就有很多種技巧和方式,更何況基金、股票、貴金屬、期貨等等。

巴菲特、彼得林奇、查理芒格、索羅斯、Livemore、鄧普頓等相關的書都可以找來讀讀,如果有興趣讀讀丁聖元老師翻譯的基本技術派的書也OK。

讀書就是要先博覽,尋找到對路的理財思路,然後追根溯源把對路的系列書和文章看熟看透。

節流的時間要控制在兩三年期間,不宜過長。畢竟控制消費慾望是件折磨人的事情,時間久了會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覺得為何要讓自己的青春年華里過得如此的「舊社會」。

因此頭兩三年的時間,吃點苦頭積攢下10萬的原始資金,越早越好,越快越好。

03

如果說節流是削減慾望,開源就是挖掘慾望。

有了原始資金,有了知識儲備,如果薪酬在這兩三年的時間了有了翻倍的增長,東風吹起來的時候,可以投身理財投資領域了。

先確定自己的投資周期和投資風險,然後確定一個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我取一個折衷,估計很多朋友屬於能承受一定風險的穩健型投資者,那麼在證券市場開源的方式可以分成兩步走:

1、原始資金作為資金池,先放在低風險且流動性高的債券、貨基中增值,伺機等待市場暴跌時候產生的高收益投資機會。比如看好的某隻股票遭遇黑天鵝,可以考慮逐步進場抄底。

2、工資每月的結餘無需強制儲蓄,轉而變成指數基金定投,可以考慮滬深300ETF、中證500ETF、H股ETF,還可以加上黃金ETF、石油ETF(華寶油氣)每周或者每兩周定投。

時間空閑比較多的朋友可以利用證券賬戶定投ETF,手續費少;時間少的朋友可以在基金公司官網定投指數基金,方便但手續費稍多。

因為職場年限的增加,工資收入會翻倍或者更多(做不到的朋友請務必先搞定職場發展),這時候要努力加大定投的資金,才能在未來博得最大的收益。

這三五年期間,預計本金投入30萬左右。

倘若在市場低迷的時候逐步進場,用基金定投的方式搜集便宜的籌碼,再藉助暴跌的機會抄底一些便宜股票后,就耐心等待未來三五年的一個大盤走高。

這段時間只要能夠堅守紀律,耐得住寂寞,不跟風去追高,按照國內牛熊市的轉換時間,總歸有一趟牛市快車道可以搭一下,收益也不要高,100%-150%總歸是有的,那麼總投入的本金30萬變成了70多萬也是自然。倘若運氣更加好,200%-300%也有可能,直接就破百萬了。

但是這類理財方式有一個關鍵因素:市場低迷的時候勇敢進場,特別是指數基金持續下跌的時候要敢於加大定投額,而不是止損離場。在市場瘋狂,人人都開始談論股票基金的時候,請不要貪念戰場,該賣出落袋為安就儘快落袋為安。

如果不明白我這段話,請自動回憶2015年4-7月份的那段日子。

04

股票、基金、債券、黃金或者P2P都統稱為「錢生錢」的投資方式,但這種方式有一個風險:過度依賴市場。倘若市場真的崩壞,即便是持續投入抄底加倉,短期內也是看不到市值上漲的可能性,而且市場低迷的周期我們無法測算。

所以,為了能夠讓我們的資產增長有一個保障,我們需要開闢另一種不被資本市場左右的「開源」之道——讓「一技之長」變現。

前段日子,李笑來老師寫文章說他自己絕不買房子,只是租豪宅住。原因很簡單,他壓根不在乎的房價上漲,他的底氣就是自己賺錢的能力實在太強,增速遠遠超過房價的上漲速度。

我們都無需試圖成為李笑來老師,但我們可以從他的論斷中明白一個道理:當我們將自身的特長打磨成專業技能,並且在某些領域擁有一定的發言權時,我們就可以獲得市場定價權,並且在適當的時期將這種特長和能力變現。

比如最常見有網路寫手出書賺版稅,資深吃貨變成美食節目製作人,PPT達人網上招生授課。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壓根不要擔心的能力被埋沒,要擔心的是自己是否有一技之長。

只要一技之長有了受眾群,有了盈利的空間,很快會有商業團隊尋求合作,最典型代表就是PAPI醬1200萬的融資事件。試想那個時候,資本市場上的那點盈利還真的是重頭戲嘛?

05

做個總結吧,我個人認為,理財不是技術活,是腦力活。只要智商夠用,且願意花點功夫去了解市場走向,從0到100萬的蛻變,並不艱難。

最低級別的理財就是存錢買入貨幣基金或者債券,哪怕傻傻的做也能夠積攢一大筆的資金;

中等級別的理財就是嘗試資本市場運作,利用市場情緒在牛熊市的大波段中賺2-3倍;

高等級別的理財就是以商業的形式把個人的一技之長發揮到極致,以此獲得市場的最高溢價。

不過以上各種方法遇到「只說不做」的傢伙,統統都是廢話!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