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伊拉克終於收復摩蘇爾 但古亞述5000年的文物沒了

摩蘇爾博物館雕像被毀(視頻截圖) 來源:法新社

2017年3月7日,伊拉克政府軍從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手中收復了古城摩蘇爾。摩蘇爾的前身是古亞述帝國的都城尼尼微,摩蘇爾博物館是規模僅次於巴格達博物館的伊拉克第二大博物館,然而「如今什麼也不剩了」。展現在隨收復部隊進入該地區的聯合國小組的專家面前的是:能被搬動的文物都流入了黑市,搬不動的早已被集中破壞。

有著約5000年歷史的偉大的亞述帝國及其首都尼尼微,自1842年被考古重新發現之後,雖然沒有輸給時間,但是輸給了極端。

尼尼微,雖然沒有輸給時間,但是輸給了極端

2017年3月7日,伊拉克政府軍從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手中收復了古城摩蘇爾,位於城市西區的摩蘇爾博物館早已被洗劫一空。

摩蘇爾的前身是古亞述帝國的都城尼尼微,摩蘇爾博物館是規模僅次於巴格達博物館的伊拉克第二大博物館,然而「如今什麼也不剩了」。

摩蘇爾博物館雕像被毀(視頻截圖) 來源:法新社

摩蘇爾博物館雕像被毀(視頻截圖)

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遺產拯救行動的伊拉克人類學家胡沙姆·達伍德看到空蕩蕩的殘破建築痛心不已,他說:「所有能被般得動的文物都消失了,大多進入倒賣文物的黑市了,剩下搬不動的也都毀於2014年8月達伊沙(DAESH,即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或『ISIS』)集中破壞考古遺物的行動。」在90多件被砸毀的古建築雕塑中,很大一部分是有數千年歷史的真品。

極端組織入侵之前的摩蘇爾博物館

極端組織甚至曾經用視頻記錄下他們在博物館中劫掠破壞的過程,人們眼睜睜看著那些著名的亞述石雕被敲得粉碎。達伍德指出:「他們是故意等到2015年初才發布視頻,目的就是趁人們尚未警醒,將搶得的文物轉手出去。」

19世紀學者繪製的考古發現的尼尼微的守護神人首雙翼牛神

極端組織信徒正用電鑽鑿毀摩蘇爾一處考古遺迹中的人首牛首像(圖片來源:法新社)

「伊斯蘭國」在佔領摩蘇爾期間,還摧毀了不少清真寺、教堂和雅茲迪教遺迹,就連尼尼微的守護神人首雙翼神牛也沒能逃過他們的尖鎬重鎚。

2016年5月,古都的屹立千年的城牆被推土機剷平,一條軍車道貫通南北,將沿途的遺迹吞噬得面目全非。

推土機推倒摩蘇爾著名的尼尼微古城門的一剎那

2016年4月的衛星圖像(下圖)顯示,曾經的摩蘇爾古城牆(上圖)已經完全消失

「它們都是被偷走的,並以不菲的價格賣給了某些阿拉伯名流」

2017年2月23日至24日,伊拉克文化官員代表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總部的論壇上表達了對當前文化亂局的深切焦慮,呼籲國際社會出手援助。為回應他們的迫切需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立即成立了「伊拉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指導委員會(JSC)」,負責擬定並執行緊急行動計劃,保護在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桎梏之下岌岌可危的考古遺迹。

被燒毀的摩蘇爾圖書館

被焚毀的圖書有的有數千年歷史

伊拉克地處美索布達米亞,5000年前,在這個古代文明的搖籃中誕生了最早的農業、最早的文字,這裡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與建築遺迹。

「無論達伊沙多麼窮凶極惡,他們都無法抹殺我們複雜多元的文化、身份和歷史,無法摧毀我們文明的支柱,」伊拉克教育部長穆罕默德·伊卡巴·奧馬爾在發言中對這裡的將來仍保有信心。伊拉克文化部長弗利亞德·補充到:「我們要奪回自己的國家,迫切需要一個步驟明確的執行計劃以及技術和經濟上的援助。」

摩蘇爾圖書館8000冊珍貴古書被焚毀

日前,「聯合指導委員會(JSC)」已在巴格達設立了總部,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露易絲·哈克斯特豪森與伊拉克文化部文物與旅遊副部長卡伊斯·拉西德共同領導。30多名來自伊拉克與其他各國的考古學、歷史學家、博物館館長及國際文化機構領導組成的專家小組,經過兩天的激烈討論制定出了一份搶救伊拉克境內考古遺迹、博物館、宗教遺產、及歷史古城的緊急行動計劃。這次行動不僅涉及物質文化遺產,也包含了非物質遺產的內容,也就是必須重新建立起伊斯蘭教、基督教、雅茲迪教不同信仰族群的共生關係。

上百座宗教建築被毀壞,無論是基督教教堂、清真寺還是其它寺廟,都未能逃脫「伊斯蘭國」的暴行,所有族群都受到了深深的傷害。

「現在的情形很讓人不安」,卡伊斯·拉西德坦言道:「我們所看到的情景是難以想象的,這簡直是一場大地震!尼尼微和尼姆路德這兩座古亞述的大都市,70%-80%都已經被毀了。這些粗魯的極端分子在摩蘇爾這樣的重要遺址上到處掘地三尺,只為找到能拿到網上和黑市上去賣掉的文物。」

1999年極端組織入侵前的先知約拿墓

被極端組織炸毀的先知約拿墓

盜掘者所挖的溝渠將2014年被毀的三教聖地先知約拿墓鑽得千瘡百孔,700多件文物被挖走出售。在艾爾比勒避難的多明我會神父米凱爾·納吉布回憶說:「摩蘇爾作為一個文化重鎮,在它的座公立或私立的圖書館中曾藏有數千部手抄本文獻,如今絕大部分都消失了,它們都是被偷走的,並以不菲的價格賣給了某些阿拉伯名流。」

米凱爾·納吉布神父曾冒著生命危險搶救了近千冊珍貴手抄本

仍有大量古迹遺址處在被佔領區,至今杳無音訊

據統計,在伊拉克全境的有記載的1.3萬處古代遺址中,有4000多處位於西北部的遺址還在「伊斯蘭國」的佔領區。曾經富庶的帕爾特古都哈特拉,至今仍然在「伊斯蘭國」控制之下,而再往南的區域更是杳無音訊。已被伊拉克政府軍解放的尼姆路德,目前得到了較好的保護。「很多地方我們還無法觸及」,卡伊斯·拉西德非常擔憂:「大量的遺迹洞口大開,位置又很分散,我們必須把它們保護起來禁止進入,防止偷盜和哄搶。對於未來的考古發掘工作來說,保證一切維持原樣尤為重要。」胡沙姆·達伍德建議每解放一個新的遺址,就要立刻派專家到現場,「尤其不能急急忙忙去整修重建,那樣很可能會給遺迹帶來二次損害。」

2008年拍攝的伊拉克境內重要古代文明遺迹「帕爾特古都哈特拉」,今日仍處極端分子佔領中,遺迹現況不明

來自國際文化財產保護及修復研究中心(ICCROM)的史蒂凡諾·德卡羅強調了在搶救行動中檔案資源共享的重要性,提到過去的一些成功經驗:「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和北非三國(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的18家機構曾簽署過一份古代文獻資料數字化共享的協議,目的在於更清楚地了解遺迹的各方面情況,以形成指導具體發掘工作的方針準則。」

法國Iconem公司創始人伊夫·尤貝爾曼在這個概念上走得更遠,他採用微型直升機為遺迹建立實地模型,再根據照片、地圖、建築圖紙或複製品等資料信息來對模型進行立體復原,目前已經成功地通過這項技術復原了敘利亞的帕爾米拉古城。尤貝爾曼一直致力於建築學在瀕危文化遺產保護中的運用,對他來說,「只要建立起3D模型,將檔案資料轉化並融入到虛擬立體空間中就很容易了」。

法國盧浮宮藏法國畫家菲利克斯·托馬1853年的作品《摩蘇爾帕夏駕臨杜舍爾魯金考古遺址》,記錄了古亞述帝國文明被重新發現之初的情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阿拉伯地區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穆里·布希納基認為:「文化遺產是決定一個國家能否統一的唯一要素,它褪去了一切政治色彩,見證了一個國家的歷史。」

文化遺產對於民族認同感的重要價值,使它成為恐怖主義組織優先攻擊的目標,而在伊拉克地區,由於遺迹的數量龐大、分佈分散,並且受到複雜的政治、民族、宗教問題影響,這樣的傾向尤其嚴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認為,參照柬埔寨長達25年的吳哥窟廟宇修復案例來看,這個地區的重建至少需要耗費數十年的時間。

本文編譯自法國《世界報》2017年3月8日的報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拯救伊拉克文化遺產,保護被極端組織摧毀的摩蘇爾、尼姆路德、哈特拉珍貴古迹》。(原標題:伊拉克終於收復了摩蘇爾,但古亞述五千年的文物什麼也沒剩下)

廣州素食學校:www.sushi001.com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