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企業文化有什麼用?

王吉鵬先生在《企業文化建設(第五版)》中分享過一個觀點:

經濟是社會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企業是經濟系統中的主體。

單體企業作為經濟系統中的一粒微塵,在經濟系統中生長、沉浮、湮滅,同時也被社會大系統規範著、推動著、制約著。

富而不強,財大氣不粗,困惑和焦慮交替煎熬著我們的企業和企業人。軟實力提升的訴求在國人中空前高漲,其中文化的力量越來越被推崇。今日的企業文化已經被放大到組織文化,繼而站在民族文化、純文化的高度。

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企業層面,企業治理都屬於頂級治理範疇。

企業文化有什麼用?

過去:文化不振

經濟總量排名世界第二位,躋身世界500強的企業超過100席......企業家們拿著大把資金拯救世界,購買全球,可是金錢和購買力卻換不來尊重——猶如狄更斯時代的資本家,財大氣粗但是沒有爵位,不受尊重。

社會各個領域都在感嘆:企業界感嘆文化之於品牌的重要性,輿論感嘆文化之於國民素質的重要性……文化,文化,到處是關於文化的命題。

社會各界都苦於文化的不振,體制陳舊,法制滯后,道德淪喪,社會各界都在希冀文化建設的提升和飛躍。

現在:需要重構

互聯網,加上移動互聯,對於信息傳播的影響,進而對社會各個層面和領域的影響還在蔓延和深化,最終會把我們帶向何方,還沒有人能看得清。以往的經驗不管用了,曾經的規則也被打破了,然而新的模式和秩序尚未建立,這種背景下,感受到的卻是思想的混亂與迷茫的加劇。

社會觀念悄然發生著深刻而廣泛的變化:權威部門的權威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置疑,執法機關執法的合理性、合法性及合規性受到全方位的審視,民眾對「雷洋案」深刻而理性的討論極具時代性......

這些變化意味深長,文化的基礎、底層肌理的變化猶如身體基因的變化,給整個文化生態帶來的變化將是不可預測的。

文化的剛性作用

現如今,企業文化建設如火如荼,文化管理看似風起雲湧。可是,企業文化到底有什麼用呢?小疑惑成了困擾企業管理者的大問題。

拋開那些趕時髦、走形式、應付檢查的不談,拋開那些對規律漠視、自以為是的傢伙不談,也拋開那些誤打誤撞、自以為掌握玄機的老兄不談,只是針對那些渴求真正的管理原理和方法論、卻苦於無解的管理研究和實踐者們:

其實,文化的作用是剛性的,只不過我們一般意識不到這是文化的作用,或者由於誤讀了企業文化而南轅北轍。

比如,我們在勸告大家不要亂穿馬路時,總愛宣傳說亂穿馬路危險,指望把人給嚇唬住,其實亂穿馬路被車撞死的概率大約和飛機失事的概率相當。

我們總說乘飛機安全,說什麼一個人需要連續乘坐兩千多次才會遇到一次飛機事故,可同樣低的概率,一到穿馬路便被說成極其危險,這就是誤讀。所以,很多企業在企業文化上耗時費力,結果卻是差強人意。

也就是說,不是企業文化沒有用,而是我們搞錯了。到蘋果樹上摘桃子,再氣急敗壞,也還是於事無補。

讀者》雜誌曾經刊載文章說,美國有一個州,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很高。州政府為了遏制這個勢頭,請了一個專家組來研究這個問題。專家組經過科學的研究,發現青少年吸毒具有三個特點:

第一,所有的人在第一次吸毒時都清楚地知道毒品的危害 ( 的反毒品宣傳至今宣傳的重點仍是吸毒的危害性 )。

第二,吸毒被青少年當成成熟的標誌。

人的一生有兩個叛逆期,第一個是三歲左右,它的出現是以「我」為標誌的。第二個叛逆期就是青春期,這時期的孩子處處要顯示自己的成熟。

第三,大部分孩子第一次吸毒是一個群體行為。

眾所周知,青少年的群體壓力是非常大的,這個時候,就是有少數人想不吸也是很難的。

在上面研究結果的基礎上,州政府製作了一則別出心裁的廣告。這個廣告是這樣的:

兩個毒品販子結束了一天的毒品生意之後,在昏暗的燈光下數錢。

一個毒販子對另一個毒販子說:「現在毒品生意是越來越不好做了,吸毒的人越來越少,警察查得越來越嚴。」

另一個毒販子:「可不是嘛!我們現在的收入主要靠那些年輕人。」

說到青少年,他們興奮起來:「那些新新人類,自以為新潮、另類、時髦,其實他們的錢最好騙了。」

「要是有一天,連他們都不買,我們可就真完了!」

原來吸毒被認作時髦、酷,現在吸毒被當成二百五了!那誰還吸呀?由於抓住了青少年的心理,廣告播出後效果非常好。

根據行為理論,人類行為的發生一定是其動力大於阻力。以亂穿馬路為例,人們為什麼會亂穿馬路?因為亂穿馬路省時省力,這是亂穿馬路的動力。因此,要阻止亂穿馬路,必須增加其阻力。

文化建設的著力點

就像隨地吐痰一樣,亂穿馬路這種行為可以界定為一個人素質低下的表現。讓亂穿馬路的人對自己這種行為感到羞愧、丟臉,至少要感到不好意思。堅持下來,這種界定就會變成一種軟性的規範,成為習慣,成為文化。

在企業管理領域,這就是企業文化建設的著力點。

在企業裡面,團隊精神、執行力這些事情讓管理者很頭疼。為什麼呢?因為對於被管理者來說,不合作、不執行很有甜頭啊。

我只負責我這一畝三分地,為我自己的績效負責,我憑什麼要有大局觀?如果對我的績效沒有影響,我憑什麼花費精力去協作?

在企業管理中,我們可以把破壞團結、影響協作的事定義為禁忌行為,從最高管理者開始,逐級監督考核,平級相互監督,讓有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的人得到讚許與獎勵,讓不這麼做的人即時得到懲戒。濁氣下沉,清氣上揚,一種合作的氛圍就有可能逐漸濃厚起來,一種良性的文化力就可能逐步形成。

每到春季,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奧蘭多都會迎來從全國趕來度假的大學生,和他們狂歡酗酒後帶來的爛攤子。關押對他們不起作用;後來有個警察建議給關押的學生們送嬰兒吃的奶粉當食物。

這一建議採納后,很快收到奇效。因為鬧事者覺得吃嬰兒食品太丟臉了,本來就是為了追求自我個性,可不想做被人「小看」的嬰兒。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文化是可以改變的。企業文化也一樣。可能我們已經習慣了亂穿馬路,那麼我們再重新習慣一下不亂穿馬路。我們可以先不去考慮幫助別人的好處,只考慮協作本身:先干別人的,后干自己的;白天干別人的,晚上干自己的——長此以往,會怎麼樣呢?

本文出自王吉鵬先生最新力作《企業文化建設(第五版)》,圖書已在亞馬遜、噹噹網、有贊商城等各大平台有售。您可以點擊本號菜單欄的右下角,打開微店購買。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仁達方略官網查看

網址:http://www.ren-manage.com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