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英軍竟如此坑中國:自己不缺貨卻扣援華物資,最後全被日軍繳獲

原標題:英軍竟如此坑:自己不缺貨卻扣援華物資,最後全被日軍繳獲

文|周渝

緬甸戰敗前,盟軍有兩個試圖翻盤的作戰計劃,其一是史迪威的平滿納會戰計劃,1942年3月下旬的同古保衛戰期間,史迪威主張將緬北的軍隊南移馳援第200師,在緬南平滿納一線與日軍決戰,此計劃雖兵行險著,但若成功勢必取得令人驚喜的效果。其二則是蔣介石的曼德勒會戰計劃,仰光失守后,蔣介石基於對英國人的不信任,堅決反對將軍隊與英軍混合使用,主張將軍隊集結緬北防禦曼德勒,將日軍戰線拉長誘敵深入后加以重創,再反攻仰光。這兩個計劃,在後世引發了無盡爭議,甚至以此作為評判史、蔣二人軍事才能的標尺,挺史迪威者說其勇於進攻,蔣氏則消極畏戰。挺蔣介石者認為他穩紮穩打,而史氏貪功冒進。

1942 年,一名遠征軍士兵正在緬甸境內操作機槍

1942年4月初,史迪威開始考慮將部隊向緬北撤退,計劃以緬甸古都曼德勒為依託,集中優勢兵力與日軍進行戰略決戰,這一計劃與一個月前蔣介石的想法不謀而合。蔣介石對這次會戰極為重視,為確立史迪威指揮權的問題,同時更具體的制定曼德勒會戰計劃,他親赴緬甸考察,並親自主持戰前工作。

此時緬甸南部戰線雖已崩潰,緬北局勢尚屬穩定,中美在總體戰略上也有共識,盟國最大的問題還是在英軍身上。整個緬甸戰爭前期,因為英國的自私、狹隘與盲目自信,導致盟國錯失太多良機。當初遠征軍準備入緬時,英國就百般阻撓,以至於部隊徘徊在國境線上。直到仰光危在旦夕時,英國才被迫同意遠征軍入緬。可當軍隊進入緬甸后,英國方面完全沒有盡到盟國的義務,反而變著花樣坑隊友。西方援助抗戰的物資一度被英國扣押在仰光,當軍隊請求支援油料時,英軍百般推脫,就是不給軍隊用。實際上英國人並不缺乏物資,而且他們也沒留以自用,而是盡數奉獻給了盟國的敵人——日軍。

1942 年5 月,史迪威(右一)帶領約100 人從緬甸徒步至印度。圖為長途跋涉中的史迪威一行

依照日軍的作戰計劃,他們要趕在5月中旬雨季來臨前清除臘戍到更的宛河之間的盟國軍隊,日軍兵分三路,沿伊洛瓦底江河谷北上,直逼盟國大後方而來。日軍能如此神速推進,英國人幫了大忙,緬南潰敗途中,英軍一路狂奔,物資不燒毀、公路不破壞,日本人一邊追擊一邊繳獲英軍留下的裝備。英國軍隊撤守仰光時,又不燒毀物資,大批軍事器材,包括當初扣押的海外援華物資全部落入日軍手中,日軍在「友軍」的無私援助下,順利從步兵部隊升級成了半摩托化部隊。本應是保衛緬甸主力的英軍,如今卻成了敵人的「運輸大隊長」。整個4月,日軍攻勢異常順利:第56師團自同古東進至撣邦高原,直接威脅到臘戍方向的軍隊;第55師團佔領同古后,向雅美推進,於4月19日佔領板間;4月11日,第18師團登陸仰光,於16日向板間急行與第55師團會師;第33師團主攻西線,於4月20日佔領馬格威與仁安羌。自敵人從仰光登陸后,大批援軍與裝甲投入緬甸戰場,從4月下旬起,戰局急劇惡化。

1942 年緬甸戰役中,日軍坦克在一座臨時橋上穿過河流。翻倒在一旁的為英國軍隊的車輛

蔣介石與史迪威都在戰局惡化前就有所預料。蔣介石抵達曼德勒后,得知英國人在此地根本沒有修築工事,同時又不允許軍隊進城修築自己的工事,十分憤怒。蔣在赴曼德勒考察過程中,實際情況給他留下了更惡劣的印象——政府機構全面瓦解,通訊交通徹底癱瘓,士兵毫無鬥志,人民惶惶不安。與此同時,民間親日反英情緒旺盛,對軍隊也同樣以仇敵視之。蔣介石還目睹了遭日機轟炸之後的曼德勒,大火燃燒了整整兩天,警察逃之夭夭,遇難者暴屍街頭無人掩埋,緬奸四處作亂。英國人撤退時又毫無懸念地不破壞公路,使日軍能一馬平川全速推進,接著英國人又宣布只能給軍隊提供一天糧食,無法長期保證。

種種糟糕的情況不得不讓蔣介石重新思考,英國人的意圖已是司馬昭之心,他們一觸即潰並非真的戰鬥力弱,而是英人重點防禦的區域在印度,緬甸是可以放棄的地區。這樣的緬甸還值得去保衛嗎?蔣介石開始考慮將軍隊撤離緬甸,乘此時英國軍隊尚未完全崩潰,遠征軍還能原路返回。但史迪威反對撤退,他希望軍隊仍留在緬甸繼續作戰,為了說服蔣,他甚至保證,即使英國軍隊崩潰,遠征軍仍然可以通過棠吉進入安全地帶歸國。蔣介石再次接受了史迪威的建議,幾經糾結后,決定將部隊留緬作戰,原因正如他在日記中所說:「對於我軍進退之策,考慮再三,最後只有儘力補救,與敵在緬甸周旋到底一法。否則雖保全一部分兵力,然於國際地位與國軍聲威,甚不利也。」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此新聞來源於騰訊新聞app要聞頻道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