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而能定,
定而後能靜,
靜而後能慮,
慮而後能得,
書房和家作為工作一天之後聚神,
內觀和內修之所,應宜清雅,戒奢豪,
讓自己身心能徹底放鬆,
止,而後方能觀。
歡迎關注最美文房,美得讓你窒息!
【高清放大版】南宋 趙伯駒(傳) 江山秋色圖 手卷 絹本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南宋 趙伯駒(傳) 江山秋色圖 手卷 絹本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縱56.5厘米 橫323.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32.1MB)
此圖為高頭大卷青綠山水巨作。卷中山重水複, 間以竹林喬木,樓觀屋宇, 山莊茅舍,及騾綱行旅等人物活動, 畫風精密不苟,設色艷麗和諧,章法嚴謹,造型準確生動, 更多地體現出宮廷畫院藝術特色。
北宋後期青綠重彩山水畫復興,流傳至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兩件,一件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另一件就是趙伯駒的《江山秋色圖》。兩者都展示了北宋全景山水之宏偉,山勢巍峨盤桓,分別精心點綴了樓閣、村舍、舟橋、長廊,以及忙碌於其間的眾人,使畫面洋溢著生命的氣息,但兩者在表現手法上還是有明顯的區別:《千里江山圖》以簡潔的墨線勾、皴,薄施赭色后,用石綠、石青反覆罩染,多達八九層,並在畫絹的反面用青綠色襯染,故其青綠石色厚重沉穩,歷千年而依然靚麗;《江山秋色圖》則勾、皴更為精細工緻,並用墨青色層層烘染,山石土坡普罩赭石色,一幅水墨淡彩山水畫已經成形,然後僅在山岩之凸處薄罩石青,土坡之表面薄罩石綠,水面則先以較濃的墨青烘染而後薄罩石青,並在人物、房屋、小樹的局部點綴白粉或硃砂,整體色澤不似《千里江山圖》那麼濃郁,但清新典雅而富有變化。
趙伯駒,字千里,宋室宗親,宋太祖的七世孫。卒於約公元1173年,南宋畫家。生卒年不詳,但知宋高宗趙構朝(1127-1162)官任浙東兵馬鈐轄。擅畫,人物、花卉、翎毛、山水皆精。山水取法唐李思訓父子而趨於精密,筆墨秀勁工緻,著色清麗雅緻,又能融合北宋以來水墨山水畫之精華,故能於青綠山水的復興浪潮中別開生面。《江山秋色圖》長卷在明初就被認定為他的作品,絹本,青綠設色,縱56.6厘米,橫323.2厘米。圖中所繪顯然是北方山水,群峰綿密,層巒疊嶂,僅在卷之前部有一條長河曲折蜿蜒而遠逝,后卷但見崇山峻岭,錯落連綿而如龍脈,起伏顧盼,開合揖讓,虛實相生,盤桓而上。如果說的書法講究章法的貫氣,那麼的山水畫最講究山勢的脈理。清代王原祁創為「龍脈說」,這裡暗藏著華夏民族獨特的哲理,也體現出畫獨特的美學。北宋的全景山水畫無不用心於此,而《江山秋色圖》可謂典範,崇山峻岭,圍繞著一條主線展開,而每一座山峰,也自有其曲折盤桓的脈絡,因而能錯綜複雜而不亂。現代繪畫流行局部取景,似乎傳統的全景山水已經老朽,但是我們試用框架在全景山水圖中取一局部,就能發現即是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再簡單的局部山水圖,其實也離不開山石、樹木、流水、人物、屋舍之間的組合,也必須有其內在的脈絡。宋代的全景山水圖依然是極好的借鑒。
趙伯駒以水墨為重,以青綠為輔的畫法,似乎比較適合文人畫家之理念,自此代有傳人,不斷演繹革新,形成「小青綠山水」體系,沿襲至今,成為山水畫的水墨、淺絳、青綠三大形式之一。明代文徵明曾贊云:「藝林中有千里,如山中有崑崙。」董其昌雖將其貶入「北宗」,但也不能不稱其「精工之極又有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