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高皓:中國財富家族要開始思考傳承和公益的結合

傳承與公益有很多結合點,世界上成功的財富家族在這兩個領域有很大的交集。

高皓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

全球家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

撰文:魏詩孟

首富的財富管理之道

《慈善家》:你的團隊做了很多全球頂尖家族案例研究,去年9月你寫過一篇深入比爾·蓋茨家族辦公室以及他的整個財富管理系統的案例,這篇文章給的財富家族帶來很多啟示。

高皓:比爾·蓋茨是世界首富,但是之前幾乎沒人深入研究過世界首富的財富是如何管理的。可以說,我們團隊在世界範圍內第一次對蓋茨家族的財富管理系統進行了深入研究。我們在這篇案例中回答了兩個問題:一是,為何比爾·蓋茨自1995年登頂福布斯首富以來,能夠多年保持世界首富地位?二是,蓋茨身家900億美元,捐給蓋茨基金會近400億美元,這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私人財富,這將近1300億美元的財富是如何管理的?

蓋茨在近30年間有超過一半的時間位居世界首富,這是非常罕見的。因為任何行業都有高峰和低谷,而資本市場對於每個行業的估值也會風水輪流轉。就而言,零售業估值高時黃光裕就是首富,房地產估值高時王健林就是首富,而食品飲料業估值高時宗慶后就是首富。因此,要想長久地保持首富地位是非常困難的,IT行業也不例外。如果比爾·蓋茨只是微軟的大股東,他又能不能做到如此長久地保持世界首富的地位?

比爾·蓋茨如何管理如此巨大的財富?我們發現,在蓋茨900多億美元身家中,微軟的股票只佔了八分之一,而八分之七的財富跟微軟並沒有直接關係。那麼,這些財富是如何構成的?我們經過深入研究發現,蓋茨是通過一家極其低調的家族辦公室(Family Office,FO)——瀑布投資(Cascade Investment)來管理其富可敵國的家族財富的。

作為第一代創業家,比爾·蓋茨早期的財富主要來自於微軟,過於集中在科技行業。瀑布投資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散投資,減少蓋茨對科技行業的風險敞口。在財富與慈善兩大領域中,蓋茨家族辦公室發揮了重要的中樞作用。

蓋茨通過三個管理主體——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比爾與梅琳達·蓋茨信託基金和瀑布投資,對其家族實業資本、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慈善事業)實現了全面、系統的管理和覆蓋。

蓋茨在微軟上市后的多年間,有紀律性地減持了公司股票,所得現金分別注入比爾與梅琳達·蓋茨信託基金和瀑布投資。由於信託基金有義務為完成基金會慈善目的而提供任何金額的資助,基金會實際被認為擁有信託基金的受益權。在會計處理上,信託基金被合併入基金會的資產負債表中進行管理。

《慈善家》:這種做法對國內的家族企業來說是比較新的。

高皓:國內家族企業的資產大部分集中於單一行業或企業,跟早年的比爾·蓋茨相似。在成功創業數十載后,第一代創始人都不可避免地逐漸從經營崗位上退到幕後,或將家族企業傳承給有能力、有意願接班的下一代;或交給職業經理人;或將其變現為金融資本,投入家族的下一個事業領域。

我們估計,福布斯富豪榜四百位企業家,可能超過一半都看過蓋茨這篇案例——因為在我們隨後的調研中,多位上榜企業家都曾表示看過這篇文章,還有一些上榜家族專門請我去講課。大家都希望能從世界首富先進的財富理念和實踐中,獲得對自己家族的啟示。

蓋茨基金會在2016年11月委託清華五道口全球家族企業研究中心作課題研究,旨在回答蓋茨先生非常關心的問題:超高凈值家族是如何思考大額捐贈的?我們知道蓋茨和巴菲特共同發起了捐贈誓言(Giving Pledge),鼓勵全球身家超過10億美元的富豪在有生之年捐出一半財富。這個倡議在全球範圍內非常成功,已有160多位凈資產在10億美元以上的富豪加入,但是在華人世界響應並不多,到目前僅有4位華人參加。

五年前,蓋茨和巴菲特來到北京,想跟家族交流財富理念,但企業家的響應似乎並不積極。蓋茨希望了解,企業家在考慮公益慈善時,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哪些因素會促進大額捐贈,哪些因素會阻礙大額捐贈。我們初步研究發現,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稅務、信仰等多個維度都會對超高凈值家族的捐贈動機和行為產生影響,需要從不同的層面深入分析。

《慈善家》:的財富家族面臨著如何有效進行財富傳承的問題,可是財富傳承在全球範圍內成功率都是非常低的。

高皓:家族傳承的成功率可能更低。民企的發展尤為不易,如果已經做到很大規模,卻僅僅因為傳承問題(而垮掉),是很可惜的。海鑫鋼鐵的快速衰落讓人扼腕嘆息,但這種實例將在未來大量出現。如果我們能夠通過研究幫助民營企業做好傳承,不僅對於一個家族、一個企業或是成千上萬的員工及其家庭很重要,而且對於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對整個社會和國家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我們提出了家族傳承的六大資本模型:產業資本、金融資本、人力資本、家族資本、社會資本、智慧資本。比如人力資本。在家族每一代當中,都需要有能力強的家族成員,能夠不斷地開拓疆界、吐故納新——因為外部環境不斷發生劇變,科技也在不斷創新,家族下一代如何能保持旺盛的創造力和企業家精神?

再如社會資本。家族如何能夠獲得不同利益相關方的支持(政府、銀行、供應商、客戶、媒體、公眾等)持續發展?這就需要家族成員能夠處理好與各個利益相關方的互信關係,增厚夯實企業的社會資本。國內外多個成功和失敗案例表明,社會資本對於家族企業的傳承是極其重要的。

又如家族資本。家族資本對於家族傳承有特別的意義,正向的家族資本能夠增加家族的財富,而負向的家族資本(如家族成員的爭鬥、指責甚至官司)則會摧毀家族的財富。家族的高度團結和信任,會使得家族資產在每一代身上都得到增長。我們在家族治理中應用的多種工具,例如家族憲法、家族理事會、家族辦公室等,都是在加強家族資本。

家族傳承既需要有治理結構和流程規則,也需要有軟性的價值觀和文化理念。家族應當主動管理,有所作為。

我們總結了家族傳承的「鐵三角」架構:第一,是硬體,例如股權設計、家族憲法、家族信託、家族辦公室等等。第二,是軟體,因為家族系統在運作過程中,存在大量硬性架構和流程無法覆蓋之處,需要家族的價值觀、理念、文化來支撐,入心、入腦,才能讓家族傳承久遠。第三,是,即使有再好的硬體和軟體,如果家族下一代的能力和素質不行,最終也會失敗。鐵三角缺一不可,對於想要成功傳承百年的家族,這種系統的觀念是非常重要的。

家族傳承就像打牌,需要儘早規劃

《慈善家》:在你的調研中,的財富家族關於財富傳承的思考是怎樣的?有什麼共性?

高皓:總體來看,財富家族的傳承需求是非常迫切的。我經常打比方說,傳承就像打牌,越早規劃越好,因為本來手裡有很多張牌——有不同的組合、各種打法,但是時間越往後,手裡的牌越少,可行的選擇就越少。所以對於家族來說,如果不提前做充分的規劃和準備,到最後就不得不被迫去做選擇,而這些倉促的決定往往是無奈的下策。

傳承在家族企業的生命周期中,是很罕見的事情。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第一代創始人在一生之中,只會經歷一次傳承,就是他把企業或財富「傳」給下一代;而從第二代開始,以後各代一生中要經歷兩次,一次是「承」,一次是「傳」。對第一代來說,他完全沒有傳承的經驗,成功就是成功,失敗就是失敗,非黑即白,如果只靠自己懵懂摸索來做傳承,風險太大。家族承受不起失敗的風險,要學會運用外力,藉助外腦。

家族企業成為一個獨立學科是最近三四十年間的事,那時哈佛大學John Davis教授、耶魯大學Ivan Lansberg教授、西北大學John Ward教授等前輩學者從多個不同學科出發,奠定了家族企業學科的根基。

很多人說家族傳承是一門藝術,但是我們更想說它是一門科學。因為我們確切知道,某些做法一定會導致家族分裂、危機顯現、企業衰退,為什麼還要一意孤行、以身試法呢?歐美的財富家族已經有幾百年歷史,這些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家族為什麼不能參考和學習呢?我們看到,明智的財富家族,已經在尋求專業的支持和幫助,打開自己的思維和視野,吸收全球家族企業發展的智慧,再結合自身的主觀情況和客觀條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

我曾經帶領清華五道口全球家族企業研究中心團隊多次去巴黎實地訪談愛馬仕家族。我最欣賞這個家族一位第五代成員說的一句話:「家族企業不是我從父母手裡繼承來的,而是我從子女手中借來的。」這是一種非常不同的心態。如果是從父母手裡繼承來的,那就意味著這個企業是我的,好也可以,不好也可以,我的嘛,為所欲為,隨心所欲。可是如果是從子女手中借來的呢?那意味著有一天你要把企業還給下一代,並且當你把它交還到子女手中時,企業要比你從上一代那裡接過來的時候做得更好才可以——對得起先人,對得起後人。這是非常簡單的一句話,但是愛馬仕家族的激情、夢想和責任,就是這樣代代相傳的。

《慈善家》:自古以來其實是很重視家族傳承的。

高皓:人常說立功、立德、立言。我們常聽到的「富不過三代」,完整版本是「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之家,不過三代。」孟子也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以上這些講的都是傳承。的家族傳承還有很多獨具特色的案例,例如江浙地區的義莊制度,與我們今天經常提起的家族信託,有很多共同點。

歷代王朝都非常注重傳承,皇帝把最好的學者請到宮廷里教育下一代,讓未來掌管國家的皇子受到最好的教育,才能更好地治國理政。士農工商各個階層,也都非常注重傳承,例如范仲淹范氏家族的傳承就非常成功。古代的家訓、家規,都是非常燦爛的精神遺產,我們今天還能從中得到很多智慧的滋養。

《慈善家》:傳承也需要工具,比如家族信託,你認為它是家族財富傳承的一個很重要的工具,但是並非「一托就靈」?

高皓:對。財富家族目前還處在財富管理的初級階段,很多人都有一廂情願的想法,希望有一台機器,一按電鈕,(傳承的)所有東西都一鍵搞定,但這是不可能的。

家族傳承的法律載體有三種基本形式,一是自然人直接持有,二是家族信託,三是家族基金會。后兩者的基本理念是把財富和自然人分離,而這種隔離將帶來穩定,避免爭產,把邊界不清晰的責任、權利和利益切分清楚,有利於家族財富的保護和傳承。家族信託是企業和財富傳承的重要工具,但還需要家族永不停息地精心維護和更新。從來都沒有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家族傳承架構。

《慈善家》:你從2007年開始研究家族企業和家族財富,這十年間,的財富家族發生了哪些變化?

高皓:首先,是產業升級,民營企業創造財富的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來是房地產和傳統製造業為主,而現在,以信息技術、生物製藥、先進位造等為代表的新經濟則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版圖。

其次,是財富規模的急劇增加。如果大家看十年前的福布斯富豪榜,會發現那時候財富規模如果有幾十億、上百億,就能排到非常靠前的位次,但現在富豪榜前列的身家都已經上千億了。雖然這其中也有通貨膨脹等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經濟本身發生了重大變化。另外,一代企業家年紀大了,很多二代已經在家族企業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有的接任了CEO,甚至是董事長。這都是我們看到的新變化。

再有一點,家族管理和傳承財富的意識在迅速增強。原來找到我幫助規劃家族財富的大多是傳統產業的一代企業家,可是從今年開始,一些非常成功的80后創業家、身家數十億美元的新經濟領袖,也來找我諮詢家族辦公室的戰略和架構。新一代企業家已經登上了歷史舞台,他們和老一輩企業家有很多不同。總的來說,新經濟企業家思維更開放,學習更快,而傳統產業的一代企業家也是非常敏銳的,韌勁更強,只能說他們的特點和需求不同,相同點是,他們進步的速度都很快。

傳承是財富的意義,公益是財富的歸宿

《慈善家》:有人說家族信託更像墳墓里伸出來的手,會在百年之後,依然影響著家族企業的發展。對於後代來說,這算不算一種阻礙?

高皓:這個問題要從兩方面來看。一方面,家族在傳承時,首先要識別家族的DNA,也就是,我的家族和別人的家族究竟有什麼不同,好的地方在哪裡。只有充分地了解自身才能談到傳承,如果連自己的家族文化是什麼都不清楚,又何談傳承呢?而家族DNA識別的建立,需要從第一代就打下根基。

為什麼富不過三代?因為如果在第一代向第二代傳承的過程當中,沒有建立並強化家族的DNA,家族很快就會散掉。物理學中講的熱力學第二定律,熵是不斷增加的,這個自然規律在家族傳承中同樣適用。我們可以把家族在傳承中做的所有工作,看成是用人為的努力,來抵抗自然力量對於家族傳承的侵蝕。

另一方面,我們發現華人家族在傳承中存在兩個共同特點,一是財產永不分割,二是財產永不外流。以新鴻基為例,第一代創始人郭德勝希望通過家族信託的剛性結構,把三兄弟強行捆綁在一起,結果反而給家族帶來了滅頂之災。家族傳承無法預料,未來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環境會發生多大的變化,都是不可預知的。這種限制在面臨突如其來的變化時,反而會給家族帶來掣肘,給傳承套上枷鎖。

家族傳承要揚長避短,既要識別、樹立、弘揚家族的DNA,也要避免家族信託等工具成為傳承的絆腳石。

《慈善家》:家族財富傳承中,慈善也是一個戰略方向,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開始注重散財之道,包括前面我們提到比爾·蓋茨的捐贈誓言,如果更多富豪加入捐贈誓言,這對全球慈善會產生一個怎樣的影響?這是不是關於財富認知的進步呢?

高皓: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究竟什麼是財富的本質?值得每一個人靜心思考。我想從兩個方面回答:傳承是財富的意義,公益是財富的歸宿。

傳承是財富的意義。如果你確切地知道,你所創造的所有財富在三十年之後將全部消失(事實也是如此,古今中外大多數家族都沒有辦法成功地把財富從一代傳給二代,二代傳給三代),那麼你今天會不會換個活法?

王健林在清華經管演講時曾說:「什麼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富貴險中求……」可以說,很多的民營企業家冒了很大的風險,如果財富在二三十年之後都會消失,你是否要換一種活法?很多企業家都是只有事業,沒有家庭,如果一切很快將歸於塵土,你還要那麼堅持執念嗎?所以道理反過來講,我們要做好傳承,因為這是財富的意義。

公益是財富的歸宿。當你擁有了巨大財富以後,財富對你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告訴我們,在物質方面登上了頂峰之後,下一步就是更高的精神追求。而當財富積累的速度遠遠超越了消費的需求,那種炫耀式的消費又有什麼意義呢?

巨富本身意味著家族將面臨社會多重力量的巨大壓力。洛克菲勒的顧問弗雷德里·T·蓋茨的警示振聾發聵,他對洛克菲勒說:「你的財富越滾越大,像雪崩一樣到來。你必須捐得比掙得更快,如果不這樣做,財富就會壓垮你、你的孩子和你孩子的孩子!」而大作家巴爾扎克更是毫不留情地說:「一切巨大財富的背後,都隱藏著罪惡。」

古今中外,只有公益才是財富的歸宿。當然,做公益並不意味著馬上就把所有錢捐掉,家族可以用更明智的做法,持續地為社會做出貢獻,例如洛克菲勒家族的慈善已經連續做了幾代,而比爾·蓋茨通過公益基金會、慈善信託等方式,讓公益和慈善的精神跨越時空、無遠弗屆。

更為精妙的是,傳承也好,公益也好,並不是割裂的、對立的,我們看到世界上很多成功的家族在這兩個領域存在很大的交集。

很多成功的百年企業都是由家族基金會來控股的,例如印度最大企業之一的塔塔集團、瑞典最大家族之一的瓦倫堡家族,實現了傳承和公益的完美結合。而這,也應該成為財富家族開始思考的主題。

本文選自《慈善家》2017年8月刊

如需轉載,請後台回復「轉載授權」

《慈善家》2017年8月刊封面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