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瞭望智庫批熱播劇《軍師聯盟》:拍成「野史大全」, 司馬懿竟成「男版甄嬛」

歷史劇《軍師聯盟》的熱播引發了觀眾的激烈爭議:有人說這是一部精心打造的「良心劇」;有人說該劇胡說八道,傳播越廣、貽害越重。

藝術創作無可厚非,但要是罔顧歷史、生編硬套可就要鬧笑話了。

比如說,按劇中的時間安排,曹丕初見甄宓發生在官渡之戰後不久,可官渡之戰時曹丕只有13歲,曹植才8歲,要按現在的說法,兩個年齡加起來都沒到法定婚齡的未成年人見色起意、去爭大美女甄宓,多尷尬!

與《以人民的名義》和《白鹿原》等廣獲好評的電視劇不同,隨著歷史題材電視劇《軍師聯盟》的熱播,觀眾的爭議越發激烈:

支持者認為,《軍師聯盟》是匠心打造出的「良心劇」,精緻的道劇、精心的拍攝和製作、吳秀波等「老戲骨」們用情用心的表演,使這部劇大放光彩。

批評者則指出,這部電視劇生編硬造、罔顧歷史真相,存在大量硬傷,脫離了歷史題材文藝作品的正確創作方向,傳播越廣、貽害越重。

一時間,劇評可謂「冰火兩重天」。那麼,到底是哪一邊比較有道理呢?

1

劇評「冰火兩重天」的「良心劇」

據製片方透露,《軍師聯盟》僅前期醞釀和籌備就用了5年時間!正式拍攝歷時長達300多天!並且,由於製作方力求完美效果,不惜一再推遲播出時間。

在影視劇「快餐化」、「一切向錢看」的當下,這確實耗時夠長、夠有良心了。主創者還別出心裁地提出了「三化目標」:態度時尚化、戲劇張力化、製作精良化。

從已經播出的一半劇集來看,也的確讓人「耳目一新」。

在力捧此劇的小夥伴們眼裡:

這是一部比《琅琊榜》更值得追的歷史大劇,裡面有你前所未見的司馬懿、曹操;這是熒屏上的一股歷史洪流,它把三國故事講得更符合世態人情;它的匠心、它的精良、它的誠意、它的創新,讓人由衷地點贊!

不過,唱反調的人好像更多:

有人認為,這部電視劇與真實的歷史相去甚遠,其真實性還不如《三國演義》;劇中不少情節來自野史傳說,更有甚者屬於生編硬造和張冠李戴,驢唇不對馬嘴;用這些不可靠的歷史素材重新塑造出的歷史人物必然也是不可靠的……

這部劇到底如何?我們來一點點地抽絲剝繭。

2

司馬懿唱主角的「野史大全」

前後存續不到100年,不算長,是亂世而非治世、盛世;流傳下來的史料很有限,主要集中在《三國志》、《後漢書》、《華陽國志》、《晉書》等幾部史籍中(可以說,若研究明史、清史,傾其一生也未必能盡覽史料,而研究三國史,數月即可通讀一遍)。

但是,這時期在思想和文化上卻大放異彩,人們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和故事數不勝數,在老百姓中人氣一直頗高。

南朝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時倒是引用了200多種雜史和雜著,然而,這部分史料的真實性自出現以來就廣受懷疑——由於未加詳細甄別篩選,加之所引原著絕大多數均已散失,有的記載無頭無尾、莫名其妙,有的與正史相悖。

三國史研究者一般對這部作品採取審慎態度。而《軍師聯盟》創作者有意識地將那些並不可靠的「野史雜著」納入重點取材範疇。

以司馬懿這一經典歷史人物為例,其生平事迹主要記錄在《晉書·宣帝紀》中,其在曹操去世前的這一段只有1000字左右。而創作者為塑造人物,將相關「野史奇談」都用在了劇中。

楊修在曹操面前賣弄機智的幾個故事類似民間傳說;司馬懿的「狼顧相」、曹操夢見「三馬同槽」等故事帶有傳奇色彩,頗具迷信意味;「衣帶詔」和荀彧被曹操逼死等內容,則與正史相矛盾。

3

並非巧合,純屬虛構

僅僅取材「野史」貌似還不足以使劇中的人物擁有抓人眼球的魅力,怎麼辦?

辦法有兩個。

第一個,憑空杜撰!

劇中憑空虛構了許多歷史上並不存在的次要人物,暫且不提;

對於在史冊上鼎鼎有名的人物,《軍師聯盟》創作者也穿越兩千多年回到三國時代,給他們一一安排了「新任務」:

按史籍記載,名醫華佗生前只是曹操的「私人醫生」,而劇中把他塑造為一個「反曹鬥士」,甚至參加了「莫須有」的「衣帶詔」事件。

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早年當過朝廷的京兆尹(相當於首都市長),後來因為年紀大了,就回老家「養志閭巷,闔門自守」,也就是早早退休了,但劇中仍讓他「留任」,而且也成了一名「反曹鬥士」。

楊修的父親、漢末名臣楊彪從未與曹操發生過對抗,卻也被編成了「衣帶詔」事件中的核心成員。

第二個,張冠李戴!

最離譜的是在關羽北伐、曹魏全線敗退的危急關頭,司馬懿主動請赴孫吳,當面說動孫權從背後向關羽發動突襲,化解了一場危機;

而事實是,孫權對於蜀漢在荊州的勢力不斷壯大早有警惕之心,擔心三方均勢被打破,所以,早就在暗中策劃偷襲關羽,跟司馬懿沒有半毛錢關係。

還有,曹操死後曹彰挾曹植率「40萬大軍」謀反,劇中說全仰仗司馬懿及夫人張春華大智大勇才得以挽救危局,這也是胡扯。

另外,在曹丕爭取太子之位的過程中,司馬懿全程參與並多次為曹丕出謀劃策,事實上,司馬懿雖名列曹丕身邊的「太子四友」之一,但出謀劃策最多的人是吳質,史書關於吳質的那些記載全部被《軍師聯盟》的創作者扣在了司馬懿頭上。

4

硬傷:顛倒歷史大玩時空穿梭

寬容一點來看的話,上面提到這些問題都可以歸結為情節設置的問題,勉強可以用一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來辯解幾句。但是,居中頻繁出現的歷史常識錯誤可就無從辯駁了。

這是赤裸裸的硬傷。

《軍師聯盟》一開篇就講到了華佗被殺,有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公元208年的事。

誰知鏡頭一轉,那邊「曹司空」正準備帶人馬去官渡征袁紹,又回到了8年前的公元200年。

筆者心裡不禁犯起了嘀咕:《軍師聯盟》主創者拋出「三化」觀點之一的「態度時尚化」,難道是指趕時髦玩穿越嗎?

我們接著看,馬上就是破鄴城、甄宓出場。

按劇中所說,官渡之戰發生這一年曹丕只有13歲,曹植才8歲,按照現在的說法,兩個年齡加起來都沒到法定婚齡的未成年人見色起意、去爭大美女甄宓,多尷尬!

據可靠史料,曹丕初見甄宓時約18歲,曹植13歲,小兄弟倆爭甄宓的故事只是後人的穿鑿附會,而我們的《軍師聯盟》卻將其作為全劇的一條重要主線娓娓道來。

劇中曹操稱魏王的時間、曹丕被立為太子的時間都是重要歷史節點,也全都與史實不符。

另外,劇中,曹操自稱「孤」。編劇大概是下了些工夫的,知道那時候有爵位的人可以自稱為「孤」。

孫權、劉備甚至諸葛亮都稱過「孤」。但問題是,從荀彧、楊彪等大臣到曹植、曹丕,在曹操面前都跪稱「臣」、「兒臣」,這就是缺乏歷史常識了。

稱魏王之前,曹操是漢朝的司空和丞相,與荀彧、楊彪等大臣算是同僚。同事之間,你級別再高也不能讓人家下跪稱臣吧?

這個時期,曹丕、曹植自稱「兒臣」,相當於這一家子公開宣布要謀反。

大臣們叫一聲「丞相」或「曹公」,曹植、曹丕叫一聲「父親」,不影響劇情和人們塑造。如此稱呼只能說明創作者對歷史的把握能力和重視程度都不達標。

更讓筆者啼笑皆非的是,曹丕與崔琰城門相見,一張嘴就順出《蘭亭序》的名句。曹丕在226年就死了,而《蘭亭集序》的作者、大書法家、「書聖」王羲之同志下一個世紀才出生啊!

《軍師聯盟》就這樣任性地帶著觀眾玩時空穿梭。

這樣無厘頭真的好嗎?

5

司馬懿被搞成了「男版甄嬛」

為了把司馬懿塑造成一個近乎完美的人,《軍師聯盟》創作者可謂煞費苦心!

我們看,劇中的「司馬懿」,在亂世中保持著一顆樸實、純正的心:

雖然一心避世,但卻無奈地被歷史的泥石流所裏挾,被迫入世,又不得不捲入步步驚心、充滿危險的權力遊戲;然而,無論處於何種境地,他都秉持著自己的人生理念和底線,一句「不問輸贏,只論對錯」打動了很多人。

有人說,《軍師聯盟》里的 「司馬懿」是「男版甄嬛」,有人說,他是《琅琊榜》里的梅長蘇。

反正不是司馬懿就對了!

真實的司馬懿什麼樣?

漢末局勢動蕩,到司馬懿時這個亂世已經亂了很久。

大家拼智力、拼勇氣、耍心機、玩權謀,詭詐才是硬道理,天真善良幾乎與幼稚軟弱同義,會被其他勢力吃得連骨頭渣都不剩。

可以說,司馬懿的時代什麼都不缺,缺的就是光明正大。

司馬懿本人就被這個時代留下了深深烙印,他沉穩、勇毅、能忍耐,但他卻創造不出人性奇迹——在人仰馬翻的亂世里,他詭計多端、陰險狡詐,並不是一個純粹和高尚的人。

從這個意義上說,《軍師聯盟》創造出來的這個「不一樣的司馬懿」,根本不是司馬懿!

6

藝術創作也不能太離譜

筆者並不是說歷史題材的影視劇就必須原封不動地照搬歷史,以歷史本身為藍本進行再創作,成功的例子很多,小說《三國演義》無疑就是其中典型。

《三國演義》以三國歷史為主線,基本情節和人物設置均按《三國志》等史書進行,中間也有很多的再創作——通過藝術虛構,使歷史場景更加真實、歷史人物更加豐滿,使故事情節更加扣人心弦。

有人說《三國演義》「七分是實、三分是虛」,這大概是差不多的。

小說的主幹和大部分細節還是「實」的,「虛」的部分主要是對「實」進行的補充。

比如,赤壁之戰中孫劉聯盟的締結,《三國志》只交代諸葛亮臨危受命出使江東的一些簡單情節,而《三國演義》卻添加了舌戰群儒、周瑜打黃蓋、借東風、連環計、草船借箭等故事,使這段歷史更加鮮活生動。

這種枝節上的補充就屬於藝術創造的範疇:史書里沒有,但根據情理推測,這個「可以有」。

但是,假如出使江東的是諸葛亮,你卻非說成關羽;假如赤壁之戰發生在長江上,你卻非說發生在黃河裡;那就不對了,這個「不可以有」!

大抵是因為《軍師聯盟》製作太精良、演員太入戲,所以會誤導很多觀眾,讓他們以為劇中的故事是史實。

殊不知,製作的精良、布景的細緻、演員的敬業都代替不了內容上的真實,把「偽歷史」拍得越引人入勝,對觀眾的誤導就越嚴重。

歷史劇不同於玄幻劇,《軍師聯盟》劇中的人物大部分在歷史上都有名有姓,這決定了它不能無限地張冠李戴、憑空杜撰。

塑造新的司馬懿形象,要對歷史進行深度挖掘,以此為基礎打造人物形象。若是讓人看了「司馬懿」想起「甄嬛」和「梅長蘇」,這就不是「態度的時尚化」了,而是藝術創作的失敗。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