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玩偶、工具、人質——中國孩子的悲劇宿命輪迴

編輯 | 領讀隊長

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許多人——包括眾多教育者的思維,還停留在「家不可一日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的水平上。

又看到有名師在轉「必須讓孩子敬畏教師,不然如何如何」這樣的文章。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許多人——包括眾多教育者的思維,還停留在「家不可一日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的水平上。社會秩序在他們頭腦里就是等級制度,就是「服從」:孩子服從家長、學生服從教師、下級服從上級,群眾服從政府,國家服從領袖。誰不服從,讓他好看,以此培養「敬畏」之心。他們只懂得「規矩」,無法理解「規則」;他們很在乎「身份」,拒絕接受「平等」;他們習慣於「變通」,不能堅持「原則」。他們用著互聯網,思考卻和百年前、千年前的人並無區別,無非是賺更多的錢、弄更多的權,還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那一套。他們為了自己的「遠大理想」,可以在「不忘初心」的口號中,屏蔽、刪改歷史。他們把人、財、物,把權力、教育、宗教、法律、道德……所有的一切都視作工具。最為極端者,為了自己的前途,哪怕是自己的家人,父母、愛人、兄弟姐妹都是可以出賣的。自然,也包括孩子。
在,孩子的地位一直很尷尬,我將之概括為:孩子是成年人生活中的玩偶,職場上的工具,緊急時刻的人質。

01

孩子無疑是家庭的希望,多子多福觀念從來沒有消失過。可是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孩子又一直是被忽略的,以至於村子里誰家孩子某一天晚上在外面玩過頭家人沒想起來關了院門,孩子在外面睡了一夜,第二天家長會拿這事當笑話主動告訴鄰居。

而當孩子被關注的時候,又往往成為成年人打發無聊的玩偶

很多成年人看到小孩子,會不由自主地、發自內心地表示歡喜:「呀,這個孩子太可愛了,真好玩啊!」然後忍不住伸手去捏小孩的臉蛋——也不管人家樂意不樂意。更有甚者,抱著孩子使勁親,一邊親還一邊狠狠地說:「真想咬他(她)兩口!」

在,逗孩子玩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

父母會逗自己的孩子,其他成年人也會逗別人家的孩子。逗的方法很多,目的卻很簡單:或讓孩子上當或讓孩子出醜或讓孩子無所適從,然後自己哈哈大笑。這種現象細想起來,實在可惡至極。

可憐的孩子,小小年紀東西難北都分不清卻被成年人調戲了。而這些成年人中,竟然就有自己的親生父母。

有人會說,這有什麼關係,孩子小,他(她)不懂。不懂嗎?我看不盡然。

小孩普遍怕黑,與爺爺奶奶用黑夜有鬼嚇唬孩子有沒有關係?父母急著上班孩子卻抱著大腿不放,與父母以前逗孩子說自己走了不回來了有沒有關係?誰能保證成年人調戲孩子的時候,邊上沒有大一點的孩子在看著。他們會怎麼想?會學到什麼?

尊重孩子,不是要等孩子長大了,而是在孩子孕育、出生、成長的每時每刻都尊重他(她)。了解孩子在不同時期的不同需要,不只是孩子要吃什麼喝什麼,同樣也要關注孩子的精神發育需要。

而對家長或者成年人來說,在孩子還什麼都不懂的時候,不把孩子當玩具耍,而是把孩子——哪怕是剛出生的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需要尊重的個體,這是首先應該補上的一課。

但我知道,這一思想,對從小沒有得到充分尊重的成年人來說,無異於雞同鴨講。他們唯一知道的就是:有什麼關係嘛,小孩子懂什麼!

不是孩子不懂,他們有感覺,而且很敏銳,但太多的成年人確實太無知。

02

許多成年人不知道,也不願意了解孩子的心理,卻清楚孩子能為自己帶來什麼。

孩子經常是他們實現自己目的的有效工具。

「易子而食」這樣極端的例子不算,「養兒防老」可以說是將孩子視為工具的最普遍現象。

古時還有「傷仲永」這樣利用孩子才華掙點小錢最終耽誤孩子的故事,前些年中關村賣光碟的婦女們則直接抱了嬰兒出場。

不需要孩子的才華,孩子本身就是最好的掩護。

這種拿孩子當掩護的行為在戰爭年代非常流行,以至於現代的教材依然津津樂道。比如,孫犁講的這個把槍藏在孩子褲襠里的故事。

需要的時候,還可以讓孩子直接參戰。

1990年8月29日,常駐聯合國大使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簽署了《兒童權利公約》,成為第105個簽約國。

《兒童權利公約》第三十八條 第二款規定:締約國應採取一切可行措施確保未滿15歲的人不直接參加敵對行動。

雖然有些事情發生在簽署公約之前,但在簽署公約后,還不加說明地宣傳並要求現在的孩子學習之,這就過了。

因為某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雖然硝煙早已散去,戰爭思維卻一直悄然延續至今。教育圈裡,至今流行諸如「打造一支……的教師隊伍」「打好聯考這一仗」這樣的話語,孩子們高呼的口號依然是:「時刻準備著!」

很多家庭,父母溺愛孩子的同時,也沒有把孩子視為獨立個體給予尊重

孩子上學后,很多父母不關心孩子是否樂學,但很在意孩子有沒有「上進心」。說是為孩子將來著想,其實首先是希望孩子考出好成績獲得好名次,讓自己臉上有光。

這麼說,不是怪父母。現在絕大多數為人父、為人母的,自己小的時候同樣沒有得到過足夠的尊重和理解。

他們曾經也是大人們的玩偶和工具,他們曾經也痛苦,也抱怨父母。只不過,「長大后我就成了你」,他們的孩子,依舊是玩偶和工具。

這就是輪迴。

03

的孩子,許多時候,還是人質。

式離婚的一大特徵,就是感情破裂的夫妻一方,用孩子要挾另一方,或企圖保住婚姻,要希望得到更多補償。

這是把孩子當人質

在學校,孩子經常成為教師手裡的人質。

有一位朋友,孩子讀高一,不是那麼安分老實,上課經常愛說點自己的想法,有時甚至和同學鬧出點動靜。班導屢屢發難,一次次要求家長到學校。有一回,教室走廊上,班導連打這個孩子和他兩個朋友的耳光,還把他脖子掐出許多道道來。

三個大男生,不知是因為膽小還是要顯示紳士風度,居然沒有一個反抗。朋友說,孩子回家后,她心疼得直掉淚,用手機拍了傷痕。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我說為什麼不找班導理論,為什麼不找學校、教育局啊。

朋友說,怕班導報復。

很多教師看到這裡或許會生氣:又拿我們教師說事,誰知道我們心裡的苦?你以為現在的家長有多善良,凶著呢,稍不如意非打即罵啊!

這樣的家長,肯定有,但我這裡想強調的是:

多少教師,因為孩子在學校受到不公正對待而無可奈何?

都說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同理,教師何必為難教師啊。

好教師肯定有,但在教育圈二十多年,這種「無可奈何」的故事也實在聽到太多。

至於有的教師利用家長為自己撈點實惠,有的家長為了孩子悄悄給教師進貢,這些事就不說了,因為是非曲直太明顯,家長無奈很明朗

還有的事,有些家長很反感,有些家長無所謂,有些家長很支持,比如學校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看《開學第一課》。

「家長與學生一齊看,拍張觀看節目的相片發到班群」,我不知諸位看到這樣的話語心情如何。如果我是學生家長,我感覺到自己接收到了一條指令,一個沒有權力對我發號施令的人嚴肅地對我下了一條指令。

我沒有感受到自己被尊重。

我相信,很多教師布置這樣的作業並非出於自己的思考和判斷,他們也是執行學校或教育局的指令,他們平時也得不到足夠的尊重。

尊重,在這裡是稀缺品。

那年,剛到職校,我很不滿意學生的行為舉止。開始的一個月里,我時不時跟學生嘮叨「尊重」,希望他們遵守開學第一課時我們相互作出的承諾。

終於有一天,有個學生爆發了:「老師,你以後能不能不要再說尊重這兩個字了,我們從來就不知道什麼叫尊重!」

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戾氣那麼重?

不管是學生、家長、教師,還是物業、警察、科員……似乎大家都像是吃了槍葯,動不動就噴!噴了還不夠,還要動手,還要「絆摔」。有些執法者的街頭執法行為,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流氓偷了制服在「打、砸、搶」。

我以為,得不到足夠的尊重,這是最直接的原因

太多的人,心裡有太多太多的委屈。憋屈久了,個個成了「堰塞湖」,一旦有機會,壓抑已久的怨恨和憤怒就急速噴發,甚至不在乎傷害到誰,只要自己舒服、受益、爽了,就成。

幾年前,成都的冉雲飛就說,已經進入互害模式。相互傷害,哪來尊重。

從小就被當成玩偶、工具和人質,不被視為獨立個體受到尊重,若不經過一番內心的掙扎,長大后又怎麼會尊重別人。

當你覺得你的孩子或學生對你不夠「敬畏」時,先想問問自己吧:

我,真的尊重孩子了嗎?

素材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管理員刪除

花生教育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