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震撼的死亡教育

文/丁鋒 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

數年之前,我一位好友連續經歷了身邊不同年齡不同狀態的幾個親友的故去。我記得他和我長談了關於死亡的話題,關於死亡帶來的震撼和體悟。在那不久之後,他又問我該如何對他年幼的兒子解釋死亡這件事情。今天又看到一篇有關死亡教育的文章,我覺得寫得實在有點學術,別說孩子,就連成年人看了也有些教科書的意思,實在幫不上做父母的什麼忙。那麼,就自己來寫些東西吧。

首先,我們得弄清楚一點:為什麼現在的孩子特別需要死亡教育?為什麼他們之前的歷代人,似乎都沒有特別需要提出這個問題,即便是和他們相差不遠的90后的幼年,也很少提出需要進行死亡教育呢?難道那個時候就沒有死亡?或者由於缺乏死亡教育,之前成長起來的人都會因此有心理缺陷?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生活環境的改變,使得現在的孩子與死亡之間產生了隔絕。

以前我們居住條件相對開放,我們知道隔壁鄰居的名字,知道左鄰右舍孩子的喜好,也知道跟誰好不跟誰好。不可避免的是,當某一家有老人過世或者其他人死去的時候,我們會知道:那個人的時間到此為止。

我們小時候幾乎沒有條件養寵物,可是很多人都玩過毛毛蟲,抓過蝌蚪青蛙癩蛤蟆,這些生命會陪伴我們一段時間,滿足我們對於不同生命的好奇,在它們死去的時候,讓我們自然而然地了解:生命是有始有終的。

當我們有親人離去,我們悲泣的原因是他們再也不能與我們在一起,所有的歡喜悲傷都成了只能追憶的過往;當我們了解有仇人死去,我們知道他們再不能作惡而意氣舒暢。死亡,其實只是一種自然現象,所以我們見怪不怪,雖然沒有人專門開個課程,寫篇文章來告訴我們死亡是怎麼回事,我們都會慢慢理解,死亡是件正常的事。

我們當然可以從醫學的角度去給孩子解釋,什麼是死亡;我們當然也可以用欺騙的方式讓孩子以為死亡和睡覺一樣。我們都沒有讀懂孩子的是:孩子其實並不關心什麼是死亡,他們關心的,是死亡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現在的孩子從小被關在私密性很好的房子里長大,生活中的密切圈子相對封閉,即使遇到周遭有親人辭世,做父母的也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謬論——「不要傷害幼小的心靈或者出於迷信,保護著孩子,不讓他們有機會去面對死亡。

然而人對於生命本身的探究是壓抑不了的,生命的輪迴也是遮擋不住的。所以我們的孩子總有機會問到這樣一個問題:死亡是怎麼一回事。

當我們了解這一點之後,我們就可以進一步探究提問題的這個小人兒究竟關心、擔心的是什麼?然後把事實的真相逐步揭開給他們看,告訴他們,某個人或者某個寵物的死亡所留下的空白,是可以被填滿的,至少,我們還有回憶(這裡我建議大家去看看去年的好聲音選手吳莫愁的故事),我們還有其他的親人可以給我們愛,我們至少還有自己。

孩子們要了解的死亡的醫學定義,自然會在他們成長之後得到滿足,而在幼年時候,他們擔心和關注的,其實只是兩點:死亡能夠抗拒嗎?死亡帶來的後果我該如何面對?

當孩子提出跟死亡有關的問題時,我們只要做好準備。注意這幾個原則就好了:

1.孩子不來問,就完全沒有必要特地去進行死亡教育;

2.孩子來問,要知道他們為什麼問,是對死亡的概念好奇,還是對死亡的後果更關心,前者就給個醫學上的答覆,後者就主要告訴孩子你會做什麼來應對;但是只要孩子來問了,就要注意最終以能夠給他們安全感的擁抱和言語結尾。

3.加強自己的學習,努力弄明白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許多人打算給孩子解釋死亡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也沒有弄明白死亡究竟是怎麼回事,因為如果自己真弄明白了,那解釋給別人聽就應該不會是太難的一件事。

我們為什麼不能解釋死亡?那是因為我們自己還不能完全了解生命。當我們真正了解了生命時,就會發現死亡只是生命的一部分,如同歌曲結束時的休止符,如同電影結束時的The End",沒什麼偉大,也沒什麼可怕,只是生命的一部分而已,這樣,我們就可以跟孩子說:

生命就像現場音樂會上的一首歌,有開始也有結束,當歌唱完,一曲終了,就再也不會有完全一模一樣的歌聲和琴音,這首歌就此誕生,也就此死亡;但以後有人還可以再彈再唱,那也是另一個人的另一首歌,也經歷另一次誕生和死亡;

生命就是樹上的葉子,從發芽,到舒展,到鬱郁蒼蒼,到遇上秋風變得金黃,最後飄啊飄地落到地上,這就叫死亡。枯葉被雨水和泥土融入地上,來年又會分成很小很小的部分,被大樹的樹根吸收,變成很多新的葉子的一部分;

生命就是我們所要走的一段不能停的路,路的終點叫做死亡。終點什麼樣我們暫時還不清楚,重要的是,不要因為光顧著猜想終點的情況,忽略了路上的風光。

沒有人看演出是只看結尾的,沒有人聽故事只為了聽從此,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永遠永遠

死亡教育,終究只是生命教育很小的一部分,帶領孩子或者讓孩子帶領,關注生命的過程,把注意力放在更精彩的生命上,而不僅僅是那最終的一剎那。

回複本文作者姓名「丁鋒」,獲取作者其他文章,目錄如下:

我們堅信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堅持每日閱讀,收穫家庭幸福!

我們關注家庭教育、親子關係、親密關係、

親子教育、個人成長、共同成長、心靈成長

感謝訂閱親之助公眾平台,微信號:i_study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