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以五大發展理念推進村落變遷

原標題:以五大發展理念推進村落變遷

近年來,城市化快速發展,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傳統村落的原生態。而城市化進程中的村落並沒有靜待「被城市化」,也在積極尋找發展變遷的機會和道路,但在實踐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諸如發展質量低下、資源分配不均、公地悲劇頻現、精英人才斷層、農民權益受損等,卻制約著村落的發展變遷。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是讓鄉韻鄉愁在村落變遷中依然能詩意棲居的理性選擇。

村落發展變遷遇到的問題

其一,不少農村仍沿襲傳統的生產方式,沒有充分發揮自然資源的可持續性。過度使用化肥、農藥、農膜等,導致白色污染加重;一些地方在舊村改造過程中,保護古迹、遺址的力度不夠,不利於城鄉發展的延續性和相容性。

其二,在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對城市和農村的資源分配難以均衡,出現了岡納·繆爾達爾所指的「回波效應」。大中城市加快了自身發展,但其周邊地區,尤其是農村發展速度降低。而且,國家對農村的投入不足,使其很難達到城市的基礎設施水平。這使得許多自然條件優越、生態宜居的農村因設施落後而缺乏吸引力,不利於實現城鄉一體化的目標。另外,農民進城的壁壘逐漸降低和消除,大量農村勞動力外流,但城鎮居民下鄉的阻礙仍然存在,城鄉人力資源對流無法實現。

其三,城市化進程中的村落尤其是近郊村,環境管理常存在「盲區」,出現了哈丁1968年所指的「公地悲劇」:一些地方脫貧增收心切,引進了重污染的工業項目,導致耕地被重金屬污染,出現了酸雨、霧霾等其他環境污染。農民的生存環境處於危險邊緣,農民的健康被侵蝕,甚至出現了癌症村,村落發展出現危機。

其四,大量農村人才跳出「農門」流向城市,農村「空心化」後人才儲備不足。村落集體經濟薄弱、缺乏利益驅動,當村幹部有如「雞肋」,無人願意接手或傾力投入等,出現了「精英斷層」的現象。村民則由於封閉保守,主體意識不強,沒有吸收城市良好的娛樂、休閑方式。

其五,出現了影響農村乃至社會穩定的四大難題。一是在征地規劃與補償安置政策的制定過程中,被征地農民作為當事人卻沒有話語權,在土地利益爭奪博弈中利益受損,從而引發群體性事件甚至暴力抗爭。二是大多數進城農民工居住條件不好,沒有保障性住房,又買不起商品房,只好租住在城中村「棚戶區」或城郊農民自行搭建的簡陋住房裡,但常在「城中村」改造或「大拆大整」時作為「違章建築」被拆除。三是人口流動加快,撤鄉並村或村改居提速,集體不動產收益、征地補償分配、成員權益及份額等問題不斷凸現,而相關法律規範卻沒有同步完善,成為引發矛盾的導火索。四是進城的和留村的農民因收入差距加大而隔閡加深,農村平等格局被打破,導致社會關聯度降低,村落共同體割裂。

構建村落變遷新格局

要轉變發展方式、縮小城鄉差距、克服公地悲劇、避免精英斷層、維護農民利益,把農村建設成為一種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尊重農民、文化繁榮的農村,讓農村成為有自由發展空間的地方,成為人們願意用心建設、詩意棲居的地方。

踐行創新發展理念。一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發展模式,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產業結構和需求結構,走農業現代化道路。二要提升村落變遷質量。城市化因素需要累積,村落變遷是水到渠成的自然歷史過程。村落形態千差萬別,每個村落的變遷都有自然環境因素、政治經濟條件、社會人文條件等特殊因素,有其內在邏輯、變遷方式和變遷規律,地方政府不能進行過多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干預,「千村一面」地改造村落,應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因時而動。三要建立村落自然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機制。因地制宜地規劃村落發展,有序推進村莊整治,要在村落變遷改造中保護和傳承歷史文脈,留住鄉愁。鄉愁是對故土家園魂牽夢縈的記憶,是遠方遊子刻骨銘心的深刻本真的文化印記,是不可替代的精神支撐。

踐行協調發展理念。一是在頂層設計時總攬全局、統籌兼顧、協調各方,把城市和農村的發展作為整體來通盤考慮,不能以犧牲鄉村來繁榮城市,重在彌合城鄉差距,增強農村內生髮展動力。二要補齊短板,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優化城鄉空間布局,合理配置城鄉要素資源,增強城鄉發展的整體性,讓農民踏上「信息高速公路」。三是發揮好政府與市場兩個積極性,激活農村要素資源,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和創業。四是在農民大規模進城的同時,出台政策吸引農民留在農村、城鎮居民來農村休假定居,實現城鄉人力資源對流,城鄉之間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一是確立綠色理念。黨的十八大首次將「生態文明」提到重要戰略地位,2015年3月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提「綠色化」,同年9月,《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提出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以及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等六大理念,這些理念以「尊重自然和他者」為己任。二是打造綠色經濟。壯大新產業、新業態,以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少的生產方式和產業結構帶動綠色生態產業,三大產業推進節能環保、生態友好的科學發展,建構「人與自然優質共生」體系,立足於農村自身的特質,遵循生態功能優化原則、聯動統籌發展原則、適度發展原則、因地制宜原則。三是倡導綠色生活。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消費方式。以「綠色發展」為核心,以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為重點,以科學規劃布局美、創業增收生活美、村容整潔環境美、鄉風文明身心美為目標,整體推進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建設。

踐行開放發展理念。一要吸引農村人才迴流。要正視人力資本的逐利性以及人才選擇的機會成本,提高投資回報,以提高農村的「造血」功能和留人效應。政府要有頂層設計、制度安排和扶持政策,或參照對口援疆援藏政策,建立起農村人才、技術、管理、資金等援助機制;或鼓勵各類人才到農村創業就業,給予土地承包、信貸免息、稅收減免等優惠,增強涉農產業效益,加強軟硬環境建設,讓人才到農村有錢賺;或設立專項補貼,在農業類院校免費定向培養大學生村官,支持農家子弟返鄉就業,紮根農村。二要拓寬村幹部視野。村落精英是農村重要的治理資源,要有開放視野、理性思維。精英成長是自主性擴展、多元權威互構的結果,要激發活力,拓展成長空間,使他們能夠解放思想,把握髮展大勢,不等不靠、因地制宜,根據村落的條件和優勢,積極尋找村落發展新契機。三要提升農民素質。可搭建活動平台,送文化下鄉,培育現代農民。

踐行共享發展理念,一要切實維護農民權益。在制定涉農政策時,尊重客觀規律,尊重農民意願;在土地利益博弈中,政府應傾聽農民訴求,維護農民權益,使農民失地后得到合理補償。二要在符合土地利用和城鄉規劃前提下,妥善解決農民的宅基地問題,拆除違章建築后,儘可能在政策許可範圍內給予住房困難群眾以優惠;要給被征地拆遷村民以「讓利」補償,將土地增值部分返還農民;加快保障性住房、廉租房的建設,利用空地、荒地等統一建造臨時建築和外來農民工公寓樓等,解決務工人員的居住問題,讓農民共享城市化成果。三要將發展與共享統一,發展生產力和共同富裕並重。要以尊重農民意願為導向,以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農民利益為核心,按照股份合作制的原則,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善分配格局,將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等折股量化到人,農民變股民,按份享受集體資產收益,享受改革發展帶來的「紅利」。四要提高農民組織化水平。用好現有基層政治資源,完善村民自治;建立農民合作組織,解決小生產和大市場的矛盾,共同應對市場風險;建構農民權益訴求的表達機制,構築農村綜合公共服務平台,形成綜合配套、運轉高效、覆蓋全程、機制靈活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幫助農民降成本、控風險,消解原子化、個體化,形成整體合力,促進社會團結。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