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版的「雄安新區」

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版的「雄安新區」

昨日(4月11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了林鄭月娥。在這次會見中,李克強向林鄭月娥頒發了「國務院令」,任命她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同時說了這麼一段話:

香港的發展既是自身的需要,也是國家的需要。今年,中央政府要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將推出內地和香港之間的「債券通」,目的就是進一步密切內地與香港的交流合作,繼續為香港發展注入新動能。只要有利於香港繁榮穩定、有利於內地和香港互補互利、有利於鞏固和提升香港三大中心地位的措施,中央政府都將一如既往予以支持。

此次會見,透露出了「珠三角版」雄安新區的宏偉計劃。

受此消息影響,今日午後粵港澳概念股集體拉升。世榮兆業鹽田港、珠海中富、塔牌集團、深赤灣A、珠海港等漲停。

事實上,這是總理今年第二次提到「粵港澳大灣區」,上次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里。

另外,據香港大公報消息,香港特首梁振英11日上午表示,將在4月19至21日,率團訪問粵港澳大灣區西岸城市群,陸續到訪廣州、珠海、中山、佛山、江門、肇慶等地考察3日。

梁振英指出,是次訪問是有必要並適時的,香港十分重視與廣東的合作,更加重視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梁振英指出,目前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工作十分緊湊,國家發改委計劃今年10月前完成規劃。

粵港澳大灣區由來

在珠江口搞「灣區經濟」,最早是徐勤在深圳做市長時提出的概念,在2014年寫入深圳的「政府工作報告」。2015年11月被廣東省委全會接納,並發展為「粵港澳大灣區」這個更為宏大、更有高度的概念,最終納入了國家規劃。

如今,許勤已經成為河北省代省長,將參與主持「雄安新區」的建設。他最早提出的「灣區經濟」,則上升為振興粵港澳的國家級規劃,並鐵定成為香港回歸20周年(今年7月1日)時,國家送給香港乃至粵港澳地區的大禮。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粵港澳大灣區覆蓋了廣州、深圳、珠海、東莞、惠州、佛山、中山、江門、肇慶九市,以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面積5.6萬平方公里,人口6000多萬人。

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的GDP為9.35萬億元。其中,香港2.21萬億元,排名第一,較上一年增長3.8%;廣州1.96萬億元,排名第二,增長8.35%;深圳1.95萬億元,排名第三,增長9.0%。按此增速推算,深圳和廣州均將在3年內超過香港。

粵港澳港口群是世界上通過能力最大、水深條件最大的區域性港口群。未來特別是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等大型基礎設施建成,將極大促進沿線經濟要素的流動,形成規模和集聚效應。

正在加速發展的也需要一流灣區提供強大動力和有力支撐,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必將推動「一帶一路」加速落地。粵港澳大灣區具有強大的經濟輻射能力,必定成為構建對內發展與對外開發戰略格局的重要支撐。

將粵港澳建設成超級灣區,有利於形成:北有京津冀一體化、中有長江經濟帶、南有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經濟發展新格局,從而帶動華南地區加快發展,為打造經濟升級版提供有力支撐。

從粵港澳大灣區出發,往東,是海峽西岸經濟區;往西,是北部灣經濟區和東南亞;往北,是湖南、江西以及廣闊的中部城市群。「內強腹地,外接東盟,重塑周邊經濟。

粵港澳大灣區崛起,不僅加快廣西、湖南、江西等地的產業梯度轉移,而且其產業要素將加速通達北部灣和南寧等地,形成面向東盟的海、陸國際大通道,成為『一帶一路』重要戰略樞紐。

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版的「雄安新區」

灣區實現跨地區的融合,最終的結果有兩個:一是實現灣區整體發展,成為基礎設施、生產水平、居住環境一流的區域;二是區域分工明確,形成一個強大的核心區,可以全面服務灣區,輻射全球。

當前,珠三角越來越呈現三足鼎立之勢,香港隔著海關,很難無限制吸引珠三角的資金和人才。所以,香港跟深圳和廣州之間,更像是朋友關係。而深圳直通中央,有華南金融中心和科技中心的「黃袍加身」,實力已經超過廣州,發展勢頭超過香港。廣州雖然被深圳超過,但相比其他強二線城市仍然優勢明顯,是華南當仁不讓的交通中心、文化中心、貿易中心、醫療中心。所以,華南三巨頭是相互制衡和合作的關係。

更有意思的是,在「粵港澳大灣區」第二層次上還有兩個實力相當的城市,這就是佛山和東莞,佛山跟著廣州混,典型的市場向內;東莞跟著深圳混,典型的市場向外。這兩個城市,也形成相互制衡關係,誰也很難壓倒誰。

「粵港澳大灣區」的方案還沒有出,但至少涉及11個城市,也就是公認的珠三角11城:香港、澳門、廣州、深圳、東莞、惠州、佛山、肇慶、珠海、中山、江門。未來會不會擴大到潮汕地區,或者湛江茂名,還不知道。

11個城市裡,除了香港澳門,剩下的9個城市分成三個小圈子,這是廣東省給划的,讓他們分組融合。分別是: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最近5到10年資金、人口增長最好的,首先是深莞惠,其次是珠中江,廣佛肇有點落後。

從經濟總量看,珠三角東岸顯然是中心,香港—深圳—東莞—廣州,形成了一個黃金髮展軸。這個區域的人口密度和資金密度,超過了京津冀和長三角的核心區。而且由於大家是平等合作,所以模式一定不同於雄安新區,以及上海跟江浙的關係。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貿易中心;深圳是國內金融中心、科創中心、航運中心(深圳集裝箱吞吐量超過了香港和廣州);廣州是貿易中心、區域的文化、醫療、物流中心;東莞和佛山,則是製造業中心,一個偏向國際市場,一個偏向國內市場。近年來,東莞承接深圳產業轉移的態勢十分明顯,在產業上跟深圳其實是一個城市。

相比之下,惠州、肇慶、江門、中山營商成本更低,是潛在的承接香港、深圳、廣州產業轉移的好地方。所以,這11個城市構成了三個層級,梯度明顯,有競爭、更容易合作。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出台,將對域內城市都構成利好,但香港、深圳、東莞和廣州是最大受益者,因為黃金軸線在這邊。

整個粵港澳大灣區里,東莞可能受益最大。換句話說,東莞或許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第一受益者,或者說東莞就是華南的產業轉移意義上的「雄安新區」。因為在東岸黃金軸線上,只有東莞營商成本最低,空間最大。它夾在廣州和深圳之間,距離香港近在咫尺,最方便接受「三個大哥」的產業轉移。

廣州或將是第二大受益者,原因很簡單,廣州本來基礎就好、實力就雄厚。更重要的是:廣州近年來的東進和南下,方向完全正確。不像天津,在北京向東、向南發展的時候(通州、新機場),天津也向東向南發展(濱海新區),一副「別理我,煩著呢」的樣子,只給北京看一個後腦勺。結果北京追不上天津,就搞了雄安新區。

而廣州的東進、南下極具戰略眼光,珠三角的地理中心在廣州,但經濟核心是香港和深圳。廣州連續10多年堅持不懈發展南沙,佔據了珠三角核心區,拉近了跟深圳、香港的距離。而深圳這些年也西進,而且沿著珠三角黃金軸線北上(機場北片區,規劃了全球最大會展中心)。於是,廣州、深圳和東莞越走越近,大家在南沙到深圳機場北一帶實現會師。

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深圳和廣州原來是對視、競爭、遠離的關係,現在是臨近、融合、合作的關係。

天生的平等基因,天生的市場基因,中心城市資源的進一步匯聚(珠江口),都讓粵港澳大灣區具有了跟北方不同的氣質。所以,即便這個規劃還不是國家最高級別的區域合作規劃(京津冀、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是核心三大戰略),但仍然值得高度看好。

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公眾號【崢嶸看市】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