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深度學金融該讀什麼書?這裡有一份超全的彭博社書單大公開

傳說不是我說,「所有重要人士都有一台彭博終端機」,如果你有終端,你就可以獲得那些沒有的人得不到的信息。彭博一方面在市場上捕捉驚人的數據和信息,一方面在用戶間締造了共通的認知社群,反過來又作為重要的力量影響著市場。我有點兒信息收集癖,也是終端的重度使用者,什麼功能都喜歡試試....跟打遊戲過關一樣,也是挺有趣。(好了,安利彭博到此結束,畢竟人家滴書單~)

整理了彭博社三年的書單,剔除一些比較無聊的和官方的。剩下近一半,都在過去一年無所事事的時光中零零碎碎的讀過了,是好書。 「我在本書中回想起創建美國貨幣及財政機構的關鍵人物的貢獻,讀來不禁令人汗顏但也深受啟發。」

1. Lael Brainard,美國財政部負責國際事務的副部長

Ron Chernow

《哈密爾頓傳》

我在本書中回想起創建美國貨幣及財政機構的關鍵人物的貢獻,讀來不禁令人汗顏但也深受啟發。

Liaquat Ahamed

《金融之王:毀了世界的金融家》

一些錯謬誤導的政策在美國最黑暗的時刻之一造成無數家庭承受極大痛苦悲慘,讓人難以忘懷且有教育意義。

2. Ian Bremmer,Eurasia Group總裁及創辦人

Charles Murray

《崩解:白色美國,1960-2010年》

論及美國當前面臨的最重要挑戰之一:貧富差距擴大正在侵蝕美國夢的一些核心原則。讀者可略過結論那一章,因為沒有什麼有用的政策建言,但只要你對美國國內政策及當前軌跡有興趣,就不能錯過本書。

Daron Acemoglu、James A. Robinson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從本質剖析一個國家為何能夠永續增長(或無法如此)。Acemoglu和Robinson比較一些背景類似的國家,孤立出一些因素並得出結論:國家能千秋萬代的主要基石之一是生生不息的政治及經濟建築。我為何對此項立論著迷?想想看在金融危機之後許多全球性的機構紛紛不支倒地,這套論點對國際活力又有何說法呢?

3. Stephen Cecchetti,國際清算銀行貨幣及經濟部負責人

William L. Silber

《沃爾克:堅忍的勝利》

一上市,我就先睹為快。本書的重中之重是,1980年代初期及中期,布列頓森林體系瓦解時沃爾克扮演的角色,以及聯邦儲備委員會施壓美國政府,要求後者強化其財政。該書提出一些重要的教訓:壓低利率的真正危險在於讓政府只需付出低廉的代價融資其負債。

4. Lars Seier Christensen,Saxo Bank A/S聯席創辦人

捷克總統Vaclav Klaus

《歐洲:幻象的幻滅》

他在書中針對歐洲出了什麼差錯及維持現狀的危險提出洞見。令人大開眼界。

5. Tyler Cowen,George Mason大學經濟學教授

James Fallows

《升空》

表面上是討論的航空,但它也是歷來有關最好的書之一,是多年來有關工業組織的佳作之一,也是一本有關經濟增長的絕妙好書。本書易讀且有趣。

6. Alistair Darling,英國前財政大臣

Ray Perman

《傲慢:HBOS如何毀了英國最好的銀行》

今年我讀過最好的書之一,書中把蘇格蘭銀行的成住壞空娓娓道來,從1980年代的成功到與Halifax合併后開始走下坡,最後終於破產。作者文筆極佳,本人強烈建議本書是每位銀行家的聖誕節禮物。

7. Mohamed El-Erian,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

Nassim Nicholas Taleb

《反脆弱:從不確定性中獲益》

除了讀起來令人愉快及有趣外,Taleb的新書增強我們對各種系統如何以不同方式運作的了解,它們在面臨難以想象的狀況時有多大的差異,以及如何更與時俱進及靈活敏捷。

8. 麥嘉華,Marc Faber Ltd.董事總經理及創辦人

米爾頓·弗里德曼

《資本主義與自由》

該書提醒我們,政府干涉一個社會越深,到頭來得付出代價的。政府的角色越大,經濟及金融的起伏就越大,緊接著經濟增長和個人自由也就越來越小。對那些被應享權益計劃寵壞的孩子,本書必讀。

9. Amy Gutmann,賓州大學校長

Robert Caro

《走向權力的通道:林登.約翰遜的歲月》

在經過慘淡的副總統一職后,約翰遜在繼任總統大寶后完成自己的政治救贖,展現如果政治是可能的藝術,妥協(及精明的交易)就是進步的學問。

Nate Silver

《信號與雜訊》

聰明人如果從本書學到一個教訓----數字和數據不會說話----他們就變得更有智慧了。Silver證明,別高估自己的智能或低估本身知識的限制是非常重要的。

10. Simon Johnson,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教授,彭博視角專欄作家

Sheila Bair

《不畏艱難:別讓金融業毀了自己和大眾》

帶領讀者來到決策官員的秘室現場,他們在對抗2008-09年的金融危機及2009-10年試圖推動金融改革。Bair的敘事鉅細靡遺,全然可信。紓困可以,但不必對花旗集團及其他業者這麼大方吧。這會為未來帶來災難的。

我也喜歡Jeff Connaughton的《回報:華爾街為什麼總是佔上風》(The Payoff: Why Wall Street Always Wins)讓人不寒而慄。

11. 史蒂芬·羅奇,耶魯大學高級講師,摩根士丹利亞洲前非執行董事長

Jonathan Haidt

《正念:為什麼宗教和政治會把好人分開?》

作者花了很大力氣,揭開席捲全球的政治失能及兩極化內幕。本書根據心理學、神經生物學,基因及歷史分析,強烈證明為什麼我們都是自義的偽君子。

Daniel Cohen

《全球化及其敵人》

我在感恩節看了第二遍。該書從歷史的脈絡中檢討當前的全球化大論辯。當前這波全球化雖然激烈,但和19世紀末期及20世紀初期的那股全球化浪潮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William L. Shirer

《柏林日記:一位外國特派記者的日誌1934-1941年》

希特勒在1930年代當權時,Shirer和Edward R. Murrow在電台任職。本書帶著讀者重返那個時代。對讀者來說,如果作者是現在才提筆撰寫當年舊事,就另當別論,但他可是在事情發生時就一筆一劃記錄下來。本書讓你了解窮凶極惡的極權主義如何籠罩一個國家,而且大家都能默不作聲,甚至在非常艱困的時刻與其和平相處。

Daniel Kahneman

《快思慢想》

確實可以了解我們的思考及行為如何被別人所理解。

Chrystia Freeland

《巨富:全球超級富豪的崛起及其他人的沉淪》

經濟政策的核心議題正是超級富豪的崛起。

14. 特里謝,歐洲中央銀行前行長

Charles P. Kindleberger

《瘋狂、恐慌、崩潰:金融危機史》

Hyman Minsky

《穩住一個不穩定的經濟》

Carmen M. Reinhart 、Kenneth S. Rogoff

《這次不一樣:八百年金融荒唐史》

以及由Jean-Luc Gaffard和Mauro Napoletano編輯的《代理模式與經濟政策》(Agent-Based Models and Economic Policy)

15. Carlos Slim, America Movil SAB名譽董事長,全世界排名第二富人

Christopher McDougall

《天生就會跑》

Ed Whitacre

《美國逆轉勝》

16. 雅各布‧盧,美國財政部長

Thomas K. McCraw

《開國元勛與財政》

17. Olli Rehn, 歐盟經濟及貨幣事物委員

Benn Steil

《布雷頓森林體系之爭》

了不起的敘事體作品,但文筆流暢且考證講究,主是圍繞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會談,後者的運作大致成功,持續到1970年代初期。書中的凱恩斯既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分析型經濟學者,也是戮力捍衛英國國家利益的鬥士。同時,作者也把Harry Dexter White描述為蘇聯的間諜,至少也是蘇聯間諜的同路人,這也是他無法出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任總裁的原因。

Gary B. Gorton

《誤判金融危機》

本書不像Alan Blinder所著《當音樂停止》(When the Music Stopped)是依照編年方式撰寫,後者可能是最能掌握危機全貌。但本書比較偏向經濟學家明斯基(Hyman Minsky)的模式,且其分析極具原創性,除了展現過去250年一再重演的恐慌和瘋狂,也說明1930年代的決策為何改變了這個模式,在2007-2008 年以前,不再爆發全面性且系統性的金融危機。這得歸功於美聯儲扮演最後借款者以及1934年聯邦存款保險制度的成立。

10年前,花旗CEO說,流動性仍在,keep dancing

10年後的今天,全球最大對沖基金大佬——橋水達里奧說

全球央行貨幣轉向,繼續keep dancing

這又是一個10年的節點

不過當前節點,究竟是危機前夜,還是新周期開端?

從貨幣政策,利率再到實際流動性,如何定調下半年?

從中亞到東南亞區域性經濟復甦實況如何?

能否管中窺豹?商品大周期視角下

當下是修復性反彈還是潛伏著行業矛盾爆發點?

2017下半年·撲克投資策略論壇 + 閉門大咖晚宴

為你打開周期節點投資之門

詳情請查看下圖,即刻報名!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