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對峙第19天 打開潘多拉魔盒的印度想幹什麼?

原標題:對峙第19天 打開潘多拉魔盒的印度想幹什麼?

中印邊境士兵 圖源:觀察者網

在中印邊界,中印兩軍近距離對峙已經進入第19天,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正越來越展現出其危險的一面。

經過媒體報道,這次衝突的經過已經比較清晰:中方在與不丹的邊境地區、實際控制的亞東縣洞朗建設公路,因為這裡是與南亞次大陸貿易的窗口、未來青藏鐵路的出境點,需要基礎設施的配套。但印度卻將的舉動視為「改變現狀」,是為將來向該地區快速部署大規模軍隊做準備,會威脅到印度東北部的安全,「不能容忍」。因此,印度決定悍然出兵越界,阻止中方的建設工作,並滯留至今。

不過,還有一些情況不甚清晰,那就是印度選擇在此時發難的原因,以及印方有何進一步的打算。

對於前者,不少分析將其與印度總理莫迪近日的訪美之行相聯繫。莫迪此次訪美,受到了美方的高規格接待,世界輿論也都注意到美國有意抬高印度在亞洲地區的地緣政治地位,以此抗衡越來越無法忽視的影響力。而在此前舉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期間,同在亞洲的印度沒有派員參加,也被認為是因為與存在「瑜亮情結」。因此有猜測認為,印度為了顯示自己對美國制衡的「價值」,急於做出一些動作,彰顯自己的存在感。

還有分析認為,近期在巴其斯坦和美國、阿富汗之間做了一些「勸和促談」的工作,為地區反恐協作做出了貢獻,但這卻不是自詡為南亞「霸主」的印度希望看到的。為了「宣示領地」,印度選擇在邊境地區「敲打」,發出警告。

至於究竟是哪一個原因,恐怕只有印度自己心裡明白。2014年,莫迪總理打著「改革」旗號上台,近年來印度的經濟漸有起色,2015、2016年連續兩年成為外國直接投資第一目的國。在經濟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之後,作為有著很強民族主義色彩的印度人民黨的領袖,莫迪總理是否更加躊躇滿志,希望在邊界問題上進行一些「積極進取」的舉動,進一步實現自己的印度「大國夢」?

不過,莫迪總理的舉動卻也具有相當的危險性,在這方面不是沒有前車之鑒。上世紀60年代初,獨立后的印度曾自我膨脹,在南亞次大陸擴張以建立一個「大印度聯邦」,不斷在中印邊界對發起挑釁性的「蠶食」戰略,意圖改變中印邊界的現狀。但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印度顯然低估了同樣有著維護民族利益決心的人的意志,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在1962年那場「一邊倒」的戰爭中,印軍丟盔棄甲,一瀉千里,首都新德里都拉起了警報。許多印度人都認為,正是那場戰爭讓印度的「大國夢」破滅,從此一蹶不振數十年。

但是,事情並不是必然要這樣發展下去的,至少在兩年前,中印邊境地區就是另外的模樣。曾在駐印度使館工作的察哈爾學會研究員周一駿告訴海外網,2015年6月,為了方便印度香客前往西藏境內朝聖,從中印兩國友好關係和兩國人民友誼出發,中方善意地開放了境內的乃堆拉山口通道,供印度香客通過。時任駐印度大使樂玉成還親自為香客「打前站」,走了一遍朝聖路。而這條通道的開設,正是2014年9月習近平主席訪印期間與莫迪總理達成的一項重要共識。在乃堆拉山口通道開通后,印方對的善意表示了感謝,同時也感嘆能在這麼高峻險要的地形上修建120公里/時的高速公路。邊境地區的安寧為兩國人民都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和平紅利」。

在試圖凝聚國民向心力的時候,民族主義似乎是最好的粘合劑,也屢屢會奏效。但同時,民族主義也是一把危險的「劍」,在傷到對方的同時也可能划傷自己。希望印度政府和莫迪總理能夠從歷史的經驗教訓中認識到這一點,不要打開一個自己也無法控制的「潘多拉魔盒」。(文/王少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