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樹的凋零與王朝的覆滅

全文共

1894

字,閱讀大約需要

3

分鐘

人口、商業化和明代經濟擴張大大加快了人們向自然索要資源的速度,把山野變成良田,將大型哺乳類動物趕盡殺絕。隨著經濟的增長,動物的自然棲息地消失了,森林退化,人與自然的關係變得越來越不堪一擊。

崇禎十五年(1642),長江三角洲碩果僅存的一批古樹又遭損失。南京城郊朱元璋陵中的一棵300年樹齡的古樹被砍倒,樹根被刨來燒炭。兩年後明朝覆亡,許多人相信王朝的終結是對這一瀆神舉動的天譴。也許他們是對的。

文/ [加]卜正民

譯/ 潘瑋琳

節選自《掙扎的帝國:元與明》

儘管拉斯·科爾特斯對當時經濟狀況的判斷頗為保守,然而明代財富的增長已經超過了此前歷史上的任何時代。以我們所處的現代社會的超常標準衡量,明代的增長可能是小巫見大巫,但它確實推高了食物消費的數量,以滿足更多人口的需求。正因如此,經濟增長給自然資源帶來壓力。為了增加耕地面積,農民圍湖造田、與河爭地。內地的農民,在陡峭的山坡上開出梯田。這些改造增加了糧食產量,從而為其他經濟部門的增長提供了必要的支撐,但其代價也是巨大的。圍湖造田和侵佔江河灘地,使江河湖泊的水平面上升,增加了洪泛的危險。開墾梯田,佔據減少了動植物的自然棲息地,使山體上的水土日漸貧瘠直至流失。在丘陵山地通過砍伐森林和開鑿水渠構建的式農耕體系,造成生物多樣性的大規模破壞,因此褫奪了山地居民賴以繁衍生息的重要資源。

在人類生活的絕大多數時代和地方,尤其是在城市和近代,人們認識中的自然世界比我們頭腦中的要遼闊、富饒。崇禎十一年(1638)冬,富貴閑人張岱與友人在南京城外的山上打獵,「得鹿一、麂三、兔四、雉三、貓狸七」,他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殺生取樂的行為可能對當地自然生態造成的影響。

明·戴進《君王狩獵圖》

不過,動物數量的減少,比再生過程更為緩慢的樹木的減少更不容易察覺。在元明以前的近千年中,的森林植被並不豐富。而在此之前的五百年,孟子就解釋過「牛山濯濯」的道理,他把人性因失養而淪喪,比作牛山上茂密的樹木不斷被砍伐而終至貧瘠。每一個元明時代的讀書人都知道這段話,也就是說,每個讀書人都應該意識到濫砍亂伐的後果。但這並不意味著每個讀書人都會由此聯想到與自己休戚相關的那片山林。

對木材的需求不僅造成了東部人口稠密地區山林的過度砍伐,也導致遠離人口集中地區的樹木的大量消耗。華北平原的山林一度被砍伐殆盡,許多人將其歸咎於元明兩代帝王的大興土木。成化二十三年(1487),丘在進呈的《大學衍義補》中諫言,一方面減少京師營繕用木,另一方面使采木之區更平均地分佈各地。他還提倡在邊塞之地有計劃地沿山種樹。正如林業史家孟澤思(Nicholas Menzies)所注意到的,類似的諫言使山林木植得到部分恢復,然而「事實證明禁止採伐並不能有效地保護森林植被」,因為有時候地方政府有其他的考慮,中央政府也會在有急需時權宜行事。

一個選擇是到更偏遠的地區尋找木材。明代政府正是如此,一直採伐到偏於西南一隅的雲南山林中。嘉靖十六年(1537),雲南道御史在條陳中提到「各處材木顏料採取既多,漸至匱竭」,並建議朝廷「撙節愛養」。儘管比起樹木來,他更擔心的是採伐成為擾民之舉,但他的擔心引出了我們所關心的濫砍濫伐的證據。

《明代疆域圖》

談遷是明代一位博學之士,他的《棗林雜俎》可能是17世紀最厚的一部筆記。其中就有一條頗有意思的筆記,專門記載了木材的流失。談遷在「古木」條中,整理了各省各縣存世的每株古樹的記錄。他起首便以冷靜的筆調寫道:「通都交區,巨材連抱,匠石積睨其下,十不壽一。溪谷昧深,壠坻昃,木雖專其年,民無得而稱焉,亦未始幸也。」他緊接著抱怨說,現存可資參考的古樹記載掛一漏萬,在那些近年砍伐過盛的地區尤為如此。「秦、蜀、閩、粵、滇、黔中,地多深阻,歷代采木,輒致異材」,而沒有留下可供徵引的文獻記錄。談遷哀嘆的不僅是徵文考獻的不足,也是木植的凋零。

到明末為止,南直隸的森林破壞是最為嚴重的。整個長江三角洲以北直至淮河流域,沒有一株古樹奇木見載於談遷的筆記。此外,森林特別稀少的省份還有廣東。明代以降,廣東人口日漸稠密,其生態壓力也隨之不斷增加。古木遺存較多的省份僅有西北的山西、陝西和西南的雲南。陝西省北部的神木山有古樹千株,之所以留存下來,是因為當地「樵採不敢入,人以為神」。如果沒有這樣的禁忌傳聞,恐怕這些古樹早已被砍盡。唯有雲南尚有足夠粗壯的木材,可作寺廟宮殿的樑柱。歷史學家伊懋可(Mark Elvin)曾下過這樣一個結論:「遭遇普遍的森林危機不過才300年,儘管在長江下游等若干地區,問題的根源還可追溯到更久以前。」由談遷的筆記觀之,他的說法則過於樂觀了。雖然木材緊缺未到窒礙經濟發展的程度,但我們從「古木」條中已可窺見危機的端倪。到明代末年,人口密集的地區已經沒有大面積的森林資源了,而西部邊陲的森林消失速度太快,難以逐年記錄。

人口、商業化和明代經濟擴張大大加快了人們向自然索要資源的速度,把山野變成良田,將大型哺乳類動物趕盡殺絕。隨著經濟的增長,動物的自然棲息地消失了,森林退化,人與自然的關係變得越來越不堪一擊。崇禎十五年(1642),長江三角洲碩果僅存的一批古樹又遭損失。南京城郊朱元璋陵中的一棵300年樹齡的古樹被砍倒,樹根被刨來燒炭。兩年後明朝覆亡,許多人相信王朝的終結是對這一瀆神舉動的天譴。也許他們是對的。

《掙扎的帝國:元與明》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

潘瑋琳譯

《掙扎的帝國:元與明》是「哈佛史」叢書的第五卷。著名漢學家卜正民別出心裁,從氣候這一環境史角度講述元明帝國的發展與興衰,凸顯出這一時代的兩大特徵:蒙古征服后東亞大陸的新型政治秩序與環境變遷帶來的社會生存困境,進而呈現出第一個連貫的生態歷史。與此同時,他還探討了古代專制、社會複雜性和商業化等一系列重要問題,是近年來元明史研究領域令人耳目一新的上佳之作。

哈佛史

(精裝版 全六卷)

History of Imperial China

三輝圖書/中信出版集團

已上架

「哈佛史」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自2009年出版第一卷以來,至今全六卷已經出版完畢,並被數十所世界知名高校指定為通史課程教材。叢書編寫者分別為卜正民、羅威廉、陸威儀和迪特·庫恩等四位知名漢學家,四位編寫者傾十年之功,顛覆傳統史敘述模式,結合半個世紀以來最新的西方漢學研究成果,打造出一套面向大眾讀者的權威、簡潔、清晰、獨特的全新通史。

本叢書是一套完整的古代通史著作,系統地講述了古代從秦至清的諸代王朝歷史,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生活等,編排圖文並茂,文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它敘述的起點自公元前221年,直至20世紀初期,涵蓋古代2000多年興衰歷程,分為六個帝國時代——早期秦漢古典時代、南北朝大分裂、世界性帝國大唐、儒家時代宋朝的社會轉型、氣候變遷下的元明帝國和成就斐然的大清王朝,進而串起兩千年中華文明跌宕起伏的榮辱命運。從全球史角度重寫「世界史」,引導世界重新思考當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