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本武藏,大概很多人也對這個名字並不陌生。現在火得一塌糊塗的遊戲《王者榮耀》有他,各類漫畫書有他,雖然他在日本是不是武功第一很有爭議,甚至連算不算劍聖都有爭議,但放眼,他是為人最熟知的劍客。他的最出名的是兩點:一是寫下了名聞天下的兵法理論著作《五輪書》;二是在岩流島與佐佐木小次郎一戰成名。
說起岩流島之戰,很多朋友應該有所了解。事情大致經歷是這樣的:當時佐佐木小次郎已經天下聞名了,而宮本武藏是個籍籍無名的小輩。兩人相約在岩流島中午決戰,而宮本武藏遲遲未到。眼見太陽就要落山了,宮本武藏才悠哉悠哉地坐著一艘小船姍姍來遲。佐佐木小次郎怒斥武藏不守時,毫無信用,並拔下刀鞘,沖向岸邊。宮本武藏故意再譏諷佐佐木小次郎說:「刀與鞘本是一個整體,你卻扔掉了鞘,說明你遠遠沒有達到最高境界!」佐佐木小次郎本身就等得心煩意亂,加上被武藏一激,氣勢下了一大截;而宮本武藏以逸待勞,甚至還捨棄了成名的雙刀,專門針對小次郎使用了用船槳做成的長約一百二十六公分的木劍。
這一戰無疑是宮本武藏大獲全勝,從此開始走向輝煌劍豪生涯。但是這一戰,宮本武藏體現出來的武藝上的成分並不多,最重要的是戰術和心理上的勝利,是詭術的一次勝利。
首先是爽約遲到,武士競技,本著對對手的尊重,佐佐木小次郎很早就來到岩流島,而宮本武藏故意拖延時間,很有「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戰術思想。不僅佐佐木小次郎的心理上受到嚴重的波動,而且體力上也大打折扣。要知道當時佐佐木小次郎已經是60多歲,早已過了體力的巔峰期,而宮本武藏才28歲,是不是相當不公平的決鬥?
第二是情報工作做得好。據說宮本武藏在比試前就知道了小次郎此次使用的是三尺一寸長的名刀「物干竿」,甚止穿的是什麼衣服都清楚,可謂知己知彼;而小次郎直至站在沙灘上時尚不知武藏使何兵刀,何時到來,焉有不敗之理!
第三是出奇制勝。宮本武藏本來是用雙刀,並創立了二刀流。所謂二刀流,一隻手是正手持刀,另一隻手是反手持刀。當對手進攻時,反手刀在實戰中多用與防守和輔助進攻,在格架開對手的攻擊后,給對手造成攻擊的空擋從而獲得一擊制敵的效果。宮本武藏利用二刀流在京都連斬數人,套路已為人所知;這次卻捨棄雙刀不用,用木漿削成長劍,木劍吸水十分沉重,長有四尺有餘,比佐佐木小次郎的武器更長,更勢大力沉,年過60的小次郎面對這種兵器實在是太過消耗體力了。
最後在決鬥時言語挑逗。他譏諷小次郎扔掉刀鞘就是沒有人刀合一,達不到最佳境界,其實這似乎有點強人所難,因為實際上大多數的日本劍客在比武時都不帶刀鞘的,帶刀鞘反而礙手礙腳。本身宮本武藏的二刀流,雙手都要持刀,哪裡能帶上刀鞘?但是小次郎當時被他說得啞口無言,心神意亂。
宮本武藏對日本後世影響很大,單以劍術而論,武藏並不是頂尖者,但其綜合戰鬥能力確是天下無雙,他將兵法就融合了劍術、戰略、心志、體能等各方面技術。岩流島之戰是典型的為求勝利不折手段的做法,深遠影響了後來日本民眾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