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經常會餓?

在古代,「飢」與「餓」存在著程度上的差別。「飢」指一般的肚子餓,而「餓」是程度很嚴重的飢餓。如今,「飢」和「餓」兩個字已經混為一談,合成為一個詞,可用來表示任何狀態任何程度下的飢餓感。人身體一旦出現的飢餓的感覺,就會想吃東西,這屬於人的應激本能反應。營養學上所稱的飢餓指機體未能得到或未能充分得到自身營養所需的氧、熱能或營養素的狀態。

飢餓感的出現不單單是因為食物攝入不足出現胃排空出現飢餓,現在還出現了由疾病驅動而出現的經常性飢餓,那就是糖尿病。很多人以為糖尿病患者「貪吃、貪喝、不忌嘴」是控制力不夠,然而事實上糖尿病患者之所以經常出現飢餓感覺,身體會想攝入大量的食物來填補空虛,這是血糖波動和營養缺乏雙重導致的結果。

適當飢餓有利於控制血糖,一旦飢餓過度,就會出現昏迷暈厥。不少糖尿病人在控制飲食過程中會感到飢餓難耐,出現頭昏出汗、手抖心慌、全身乏力等癥狀,甚至會出現低血糖,導致患者深度昏迷,這是非常危險的。

為什麼會餓?

每個人大腦中有一個「飢餓中樞」,它是由一組特殊細胞組成的,這些細胞會提醒人體進食。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胰島素缺乏或胰島素不敏感,無論血液中葡萄糖多高,都進入不了細胞,糖尿病患者就會有飢餓的感覺。作為糖尿病患者,細胞不能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持續性的飢餓感會誘使您馬上吃糖或澱粉食物,以補充血糖的下降。血液中的血糖濃度過高,會吸附大量的水分,人體就會感到口渴,就會大量的喝水。另外,尿液中也存在高血糖,大量的水分會隨著尿液排出體外,人體不僅覺得飢餓,還會覺得饑渴!

研究表明,約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多食癥狀,即飯量比以前增大,或者進食比同年齡、同性別、同勞動強度的人明顯增大,但仍時有飢餓感。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食慾下降,就很可能是出現嚴重併發症。

餓了就吃危害大

糖尿病患者的核心問題是胰島勞損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從而出現血糖波動,機體出現自由基過多而營養素大量流失。因此,治療糖尿病的關鍵是建立合理膳食結構,切斷高血糖來源,補足必需營養,即「穩定血糖,增補營養」糖尿病患者總是出現飢餓感主要是因為糖利用不好。糖尿病是由胰島細胞受損引起的,而胰島細胞所分泌的胰島素是分解葡萄糖的酶,因為胰島素的減少人體不能將糖轉化為能量補充自身消耗,於是只能反覆出現飢餓感,催促患者進食。

但如果採取一餓就吃的方式,就會進入到一個惡性循環。血糖越進不了細胞,人就越餓,越餓越吃,血糖就越高,對人體的危害就越大。

建立科學飲食結構
糖尿病患者最好採用少吃多餐分餐制,建立科學飲食習慣,以科學的飲食原則進行合理分餐,即每人一份,搭配合理,葷素均衡,從而控制進餐食物份量。

此外,分餐制應遵循個性化原則,即根據患者個體情況,估算每日攝入總熱量,在一日三餐合理分配的情況下,設置加餐,最好在兩餐中間。如果加餐時食用的牛奶、雞蛋、蔬菜或豆製品等健康且比較耐餓的食品,那就更好了。

正餐最好做到粗細搭配,即減少細糧攝入,增加一些含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如蕎麥麵、玉米面、綠豆、海帶等。此外,還可以適量攝入一些專供糖尿病人食用的保健食品,如蕎麥挂面、綠豆餅乾等,這些可做為飢餓感嚴重時加餐之用。加餐可以把水果、優格、堅果類、果乾、雜糧餅乾等來作為加餐零食適當補充,這樣不僅健康而且可以預防低血糖,從而補充大量的營養物質,但要注意加餐食品中的熱量需要計入每日總熱量之中,以免熱量過剩導致肥胖。此外還可以適當多吃些低熱量、高容積的蔬菜,如西紅柿、菠菜、黃瓜、大白菜、油菜、豆芽、茄子、韭菜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