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蘇童:影響了我的二十篇外國小說【精彩回顧】

蘇童,1963年生,江蘇蘇州人。1984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1983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著有長篇小說《米》《我的帝王生涯》《城北地帶》《碧奴》《河岸》《黃雀記》等。長篇小說《黃雀記》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小說《妻妾成群》《人民的魚》《私宴》《拾嬰記》《香草營》《她的名字》分獲《小說月報》第四、十、十一、十二、十四、十六屆百花獎。

蘇童經典作品集《她的名字》,收入百花獎獲獎小說《妻妾成群》《人民的魚》《私宴》《人民的魚》《她的名字》等。

影響了我的二十篇外國小說

文│蘇童

孩子們打開他們的百寶箱,箱子里的東西不一定是別人心目中的寶物,但一定是箱子的主人所珍愛的,一堆雜物,因為凝結著收藏者的感情和記憶,自然閃爍著珍奇的光芒,百寶箱便也有了毋須商榷的價值,現在我做的這件事,其實就是把自己的百寶箱從床底下拖出來,打開的時候有一種強加於人的粗魯,一意孤行的執著,好在裡面的都是小說,不讀不知好歹,就像孩子們用天真爛漫綁架別人的目光,選家用自己的記憶綁架別人的閱讀時間,我想這是現實世界上唯一可以容忍的綁架了。

當然,關鍵詞仍然是影響。

影響——一個意味深長的辭彙,加西亞·馬爾克斯對胡安·魯爾弗《佩德羅·巴拉莫》可以倒背如流。他從來沒有掩飾過他對後者的狂熱。「雷德利亞神父在很多年後將會回憶起那天晚上的情景。」這是《佩德羅·巴拉莫》中的某一節的開頭,大家是不是覺得眼熟?當然,這令人想起著名的《百年孤獨》的開篇部分,比較具有戲劇意味的是,人們通常把這著名的句式當做馬爾克斯的註冊商標,卻不知道這是一個偉大的作家對另一個偉大的作家的脫帽致敬。

「發現胡安·魯爾弗,就像發現弗蘭茨·卡夫卡一樣,無疑是我記憶中的重要篇章。」馬爾克斯在談及胡安·魯爾弗時強調了一個前輩作家如何佔據了一個後來者的記憶。記憶,散漫的或者有條不紊的記憶,這恰恰是一個作家對另一個作家產生影響的本質體現。

《胡安·魯爾弗中短篇小說》出版於1980年(當時的書價為0.79元。如今是再也找不到有如此性價比的小說了)。我讀這本書的時候還很年輕,無端地蔑視傳統,對於當時最新的翻譯小說的閱讀更像是一次次的技術解密工作。但是《佩德羅·巴拉莫》帶給我的是震驚,震驚之後是一種崩潰感,這是一個文學青年在遇見一座奇峻的小說高山之後的崩潰,在我看來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小說文本。不知道是寫作者的思想還是回憶在飛翔,不知道是寫作者的身體還是心靈在穿越,穿越一個個村莊,「這個村莊充滿了回聲」,「有的村莊具有一些不幸的味道」。穿越一個個傳奇的佩德羅·巴拉莫(這個英雄是幽靈還是一個活人?),我所有的生活常識和文學常識都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在這樣的作品中,試圖勾勒什麼是徒勞的,因為文字的魔力使人暈眩並且失去了抒發讀後感的能力,《佩德羅·巴拉莫》是一部無界線的小說,敘述與想象沒有界線,死者和活人沒有界線,真實和虛幻沒有界線,時間和坐標都被消滅了,被消滅的還有我迷信的定向思維。從此我知道小說的空間不是文字與世界的簡單二維空間,它是一個神秘的不可預設的多維空間。

這裡選的另一部中篇小說《傷心咖啡館之歌》,也事關二十年前的閱讀記憶。我上高中時用有限的零用錢買了一本《當代美國短篇小說集》,讀到了李文俊先生翻譯的這篇《傷心咖啡館之歌》,我至今說不清楚我對這部小說的偏愛是出於藝術評判標準,還是其他似是而非的標準,偏愛也許是不講道理的,可以懷疑的一點是:我對那類仿哥特式小說有本能的興趣,這是一個曾經鍾情於偵探推理小說的青年人覺醒之後的合理延續。小鎮酒館「有錢的愛密利亞小姐」「貧困潦倒的羅鍋表哥李蒙」組合成一個充分滿足獵奇心的舞台(儘管現在看來那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南方小鎮的舞台)。百葉窗開開合合,室內光線陰暗,女主人「臉上有一種嚴峻粗獷的表情」,而且「有點斜眼」,性格乖僻對人充滿敵意,男主人是個無家可歸的可憐的駝子,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年齡,舞台邊緣站著永遠無所事事飛短流長的小鎮人。這樣的一個舞台,上演什麼樣的戲合適?當然是一出陰鬱怪誕的神秘恐怖的戲(多少帶有一點血腥味的),哥特式小說的圈套誘惑你懷著低級的嚮往期望著什麼,但漸漸地你發現所有的主題都被巧妙地偷換過了,陰鬱怪誕的是愛密利亞小姐對駝子熱烈的愛情,神秘恐怖的是駝子李蒙表哥的內心世界。沒有謀殺,但有比謀殺更加殘酷的羞辱與背叛,沒有血腥味,但有比死人更傷心的結局。我想這也是英年早逝的卡森·麥卡勒斯小姐給這部小說取名的由來。

巧合的是我喜歡的威廉·福克納的短篇《獻給愛米麗的一朵攻瑰》也是被認為帶有哥特式小說風格的,我不得不承認它與《傷心咖啡館之歌》讀來有息息相關之氣,從寫作時間上推斷,《傷心咖啡館之歌》有可能是受了這一朵「玫瑰」的影響,但這不是我要探討的問題,我一直想努力和讀者一起弄清楚的是:一部好小說的外部動力可不可以是二流的甚至不入流的小說?眾多熱愛福克納的人會下意識地反問,為什麼把低級的哥特式小說與偉大的福克納相比呢?我打賭這不會是福克納先生本人的反應。最優秀的作家在寫作上可能是最民主的最無成見的,不恥下問不僅是人生態度也是一種藝術態度。《玫瑰》區別於福克納其他波瀾壯闊深刻沉重的長篇巨制,顯得那麼精緻易讀,在我看來,與其說他藉助了哥特式小說陰沉怪誕的敘述氣氛,不如說是這類小說中人物推開沉重大門的動作給了他非凡的靈感,於是他在短短的篇幅中完成了兩個推門動作,一扇門是愛米麗小姐居住的破敗宅屋的塵封之門,還有一扇門是愛米麗小姐的內心之門,這麼直接,這麼精妙絕倫,我們最後看見的是比《傷心》的結尾更加驚人的場景,看見愛米麗小姐塵封四十年的房間,死去多年的情人依然躺在她的床上,看見「一綹長長的鐵灰色頭髮」,愛米麗小姐其實也是躺在那兒的,她的內心一直孤獨地躺在那兒,是一顆世界上最孤獨的女人之心。讀哥特式小說是要讓你害怕的,《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當然也讓人害怕,不過由於聖手點化,恐懼不是因為恐懼引起,是為了一種尖銳的孤獨和悲傷。

說到孤獨、孤獨的不可擺脫和心靈的自救是肉眼見不到的現實,孤獨是人類困境中最大的沼澤地。優秀的文學家關注著這樣的現實。霍桑《威克菲爾德》這個短篇帶給我的震動不比他著名的長篇《紅字》弱小,一個離家出走的男人,他的隱秘的棲息地竟然是離家不遠的另—個街區,一個離家出走的人,每天可以路過家門,暗中觀察家人的生活,這樣的人物設置首先就先聲奪人了。這個男人要幹什麼?他恐懼什麼?逃避什麼?離家出走的直線距離不到千米,反而讓人有興趣丈量別的更多的距離,比如離開社會的距離,離開道德的距離,自由的最佳距離等等,以我的理解,這是一個孤獨者極其智慧的自救方式,躲在近處,失蹤二十年後再回來,這幾乎是某些人在暗夜裡的一次胡思亂想,霍桑在一百年前就將它昭示於天下,寫出來,竟成了一部鬼斧神工的小說。霍桑對人的困境的解決方法當然不可複製,在博爾赫斯《第三者》中,相依為命的貧苦兄弟不巧愛上了同一個風塵女子而不能自拔,為了免於不堅固的愛情破壞堅固的兄弟之情,他們的選擇是擺脫愛情,擺脫的方法卻是充滿罪惡的,他們殺了那個女人。也許讀者會驚訝於優雅的博爾赫斯寫出如此暴力的結局,而且他讓令人髮指的暴行在小說里順理成章,成為人物的最後的出路,我也覺得意外,但我想這是因為最優秀的作家不給自己設置任何法令吧,他無須迴避暴力,因為他不宣揚暴力,他所關心的是人的掙扎,人的境遇,以及種種有效或無效的自救方式。

作家總是會用作家的手段表達人類境遇,比如象徵,比如反諷,無論它多麼古老陳腐,多麼容易讓人識破,卻像是農夫手中無法拋棄的農具。卡夫卡《飢餓藝術家》廣為人知,自不必多說。在貝內德蒂《阿內西阿美女皇后》中,失去記憶作為一次性象徵貫徹始終,極其有效地渲染了人的困境,而集體性的失憶(以身份不明的美女和心懷鬼胎的嫖客為代表)似乎可以看做一次對人的情感統計,儘管這統計消極到令人沮喪。更加直接而令人不快的統計發生在迪諾·布扎蒂《七層樓》中,那個義大利作家乾脆用七層樓統計一切,下降是他對人的處境的所有看法,由此,他異常麻利冷酷地把人物一層層推下去,從七層推到一層,直至推向深淵。而君特·格拉斯《左撇子》相比之下顯得孔武有力,但我們看到兩個矯正左撇子的人最後是用槍解決問題時,我們不幸地回到了象徵手法的基本溫習中,左撇子到底是誰,用槍解決的到底是哪些問題,誰的問題?這一問也許多餘,問小說的意圖,有時候問得人憂心忡忡起來,也不知是好是壞。唯一確鑿的是象徵的力量永遠不死,或許可以說,沒有落伍的藝術手段,只有落伍的使用者吧。

貌似平靜的世界潛藏著太多不平常的細節,而平常與不平常都不可忽略,好多作家都在記錄這樣那樣的細節,它們來自於所渭的日常生活。記錄因記錄者的姿態和性格各異,你會聞到各種各樣的生活的氣味,各種各樣人的氣味(包括體味)。細節永遠是深入人心的。這類的小說幫助我們回味他人的生活,也回味自己,幫助我們更深地認識他人,也認識自我。我本人一直鍾愛的美國作家雷蒙德·卡弗就是這麼個傳達生活的氣味的人。卡弗對當代普通人生活有著細如髮絲的洞察力和一種天然的平等溫暖的視覺態度,他的同情心和他的簡潔樸實的文風一樣毫無矯飾。《馬轡頭》里的霍利茨一家破產以後從頭再來,等待他們的依然是破產,一家人再次遷徙,留下一隻馬轡頭,散發著無比悲涼的氣息,掩卷之後,人走茶不涼,讀者是可以清晰地聞到那種氣味的,是令人心冷的鐵的氣味。有點酸楚,有點沉重。生活和人的靈魂同樣充滿褶皺,褶皺中有嚴重的挫傷,有好多曖昧不清的地方,作家要指給人們看,有的像雷蒙德·卡弗用粗壯有力的手指,有的則用細長靈巧的手指,比如加拿大女作家門羅,她的《辦公室》只是記敘了一個家庭婦女租用一間辦公室寫作的故事,一個女人與一個男人,幾天交往,如此日常化的敘述手段,卻像外科醫生一樣精準地翻開那些褶皺,讓我們看見了別人或者我們自己深藏的污垢。與《辦公室》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普里切特《潛水夫》約翰·契弗《巨型收音機》等等,它們都讓我們看見了某些被遮蓋的事物,讓我們聽見了尋常生活中某些不尋常的回聲。

作為一個選編者來說,我已經說得太多。或許小說沒有寫什麼的問題,只有怎麼寫的問題,而怎麼寫對於作家來說是一個寬闊到無邊無際的天問,對於讀者來說是一個永遠的誘惑。所有來自閱讀的驚喜,終將回到不知名的閱讀者身體內部或者心靈深處。另外,就像童話之於我們的兒女,我一直覺得短篇小說很像針對成年人的夜間故事。深夜挑燈,在臨睡前藉助一次輕鬆的閱讀,摸一摸這個世界,讓一天的生活始於平庸而終止於輝煌,多好。當然閱讀從來沒有時限,《聖誕節憶舊》中那個善良而孩子氣的老婦人在十一月的早晨醒來時會大聲對孩子說,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氣!如果我們在「一個樹葉光光沒有小鳥的冬天早晨」醒來,為什麼我們不能說,這是讀小說的好天氣?!

——蘇童選編《影響了我的二十篇小說·外國卷》序,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版

蘇童:影響了我的二十篇外國小說

蘇童:影響我的十部短篇小說

談及短篇小說,古今中外都有大師在此領域留下不朽的聲音。有時候我覺得童話作家的原始動機是為孩子們上床入睡而寫作,而短篇小說就像針對成年人的夜間故事,最好是在燈下讀,最好是每天入睡前讀一篇,玩味三五分鐘,或者被感動,或者會心一笑,或者悵悵然的,如有骨鯁在喉。如果讀出這樣的味道,說明這短暫的閱讀時間沒有浪費,培養這樣的習慣使一天的生活始於平庸而終止於輝煌,多麼好!

當然前提是有那麼多好的短篇可以放在枕邊。

首先讓我談談讀霍桑《威克菲爾德》的感受,我覺得它給我的震動不比《紅字》弱小。一個離家出走到另一個街區的男人,每天還在暗中觀察家人的生活,這樣的人物設置本身已經讓作品具備了不同凡響的意義。這個男人恐懼什麼?這個男人在逃避什麼?這個男人離家出走的直線距離不會超過一千米,但是我們作為讀者會情不自禁地丈量他離社會的距離,離開倫理道德的距離,這就是《威克菲爾德》的鬼斧神工之處。一個離家出走幾百米的男人因此比許多小說描寫的飄洋過海的離家出走的人更加令人關注。而老奸巨滑的霍桑卻不想摧毀什麼,他讓威克菲爾德最後又回到了家裡:「失蹤后的第二十個年頭,一天傍晚,威克菲爾德習慣性地朝他仍稱為家的地方信步走去。」霍桑讓這個人物「晚上不聲不響地踏進家門,彷彿才離家一天似的」。就這樣,在發出一種尖厲的令人恐慌的怪叫聲后,霍桑也善解人意地撫慰了我們不安的感官,也扶正了眾多緊張的良心和搖晃的道德之樹。

辛格的令人尊敬之處在於他的樸拙的小說觀,他總是在「人物」上不惜力氣,固執己見地種植老式猶太人的人物叢林,刻畫人物有一種累死拉倒的農夫思想,因此辛格的人物通常是飽滿得能讓你聞到他們的體臭。《傻瓜吉姆佩爾》就是他最具標誌性的人物文本。與辛格相此,我們更加熟悉的大師福克納一直是在用人類寫作歷史上最極致的智慧和手段為人類本身樹碑立傳。《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被評論認為是吸收了哥特式小說的影響,哥特式小說與偉大的福克納相比算老幾呢?這是眾多熱愛福克納先生的讀者下意識的反應,但這不是福克納本人的反應,他是不恥下問的。我們所讀到的這朵「玫瑰」最終是經過聖手點化的,所以它陰鬱、怪誕、充滿死亡之氣,卻又處處超越了所謂「藝術氛圍」,讓人們急於探究愛米麗小姐的內心世界。她的內心世界就像她居住的破敗宅第,終有一扇塵封之門,福克納要為我們推開的是兩扇門,推開內心之門更是他的興趣所在。所以我們看見門被打開了,看到愛米麗小姐封閉四十年的房間,看見她的死去多年的情人的屍體躺在床上,看見枕頭上的「一綹長長的鐵灰色頭髮」,我們看見愛米麗小姐其實也躺在那裡,她的內心其實一直躺在那裡,因為福克納先生告訴我們那是世界上最孤獨的女人之心。我們讀到這裡都會感到害怕,不是因為恐懼,而是為了孤獨。

孤獨的不可擺脫和心靈的自救是人們必須面對的現實,我們和文學大師們關注這樣的現實。博爾赫斯《第三者》不像他的其他作品那樣布滿圈套,這個故事簡單而富於衝擊力。《第三者》敘述的是相依為命的貧苦兄弟愛上同一個風塵女子的故事,所以我說它簡單。但此篇的衝擊在於結尾,為了免於不堅固的愛情對堅固的兄弟之情的破壞,哥哥的選擇是徹底擺脫愛情,守住親情,他動手結果了女人的生命。讓我們感到震驚的就是這種瘋狂和理性,它有時候成為統一的岩漿噴發出來,你怎能不感到震驚?令人髮指的暴行竟然順理成章,成為兄弟最好的出路!我想博爾赫斯之所以讓暴力也成為他優雅精緻的作品中的元素,是因為最優秀的作家無需迴避什麼,因為他從不宣揚什麼,他所關心的仍然只是人的困境,種種的孤獨和種種艱難卻又無效的自救方法,也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細節。

沉重的命題永遠是我們精神上需要的咖啡,但我也鍾愛一些沒說什麼卻令人感動令人難忘的作品。就像喬伊斯《阿拉比》,這是《都柏林人》中的一篇。寫的是一個混沌初開的少年的感情世界,也許涉及了少年的初戀,也許什麼也不涉及。少年手裡抓著一枚銀幣,夜裡獨自一人坐火車去遠處的阿拉伯風格集市,他原先想買什麼的,原先大概是準備送給「曼根的姐姐」什麼的,但他辛辛苦苦到了集市,卻什麼也沒買,而集市也已經熄燈了。這就是小說的主要內容。你可以作出種種揣摩,對作家的意圖作出深層次的理解,但我想對這樣的作品,想象的補充是更加有趣的。想象一個少年夜裡獨自坐在火車上,想象他獨自站在已經打烊的集市中的心情,回憶一下,你在那個年齡有沒有類似的一次夜遊,這也許更貼近了作家的本意。這也是對短篇小說的一種讀解方法。同樣的方法應該也適用於卡波特《聖誕節憶舊》。嚴格地說這不像一篇虛構的小說,它很像一次無所用心的回憶,回憶作家幼年與一個善良而孩子氣的老婦人苦中作樂過聖誕節的瑣事。正因為無所用心而使敘述明亮樸素,所有悲傷全部凝結成寶石,在我們面前閃閃發亮。尤其是寫到老婦人之死,作家是這樣寫的:又一個十一月的早晨來臨了,一個樹葉光光、沒有小鳥的冬天早晨,她再也爬不起來大聲說:「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氣!」應該說《聖誕節憶舊》不是一篇很著名的小說,但我確信讀者會被這麼一種散淡而誠摯的作品所感動,並且終生難忘。

我之所以喜愛雷蒙·卡弗,完全是因為佩服他對現代普通人生活不凡的洞察力和平等細膩的觀察態度,也因為他的同情心與文風一樣毫不矯飾。這篇《馬轡頭》里的農場主霍利茨是卡佛最善於描寫的底層人物,破產以後舉家遷徙,卻無法在新的地方獲得新的生活,最後仍然是離開,去了更陌生的地方。這個失意的不走運的家庭人搬走了,卻留下了一隻馬轡頭,讓鄰居們無法忘記他們的存在,也讓我們感受到了這隻馬轡頭散發的悲涼的氣息。卡佛不是泛泛的「簡單派」,因為他的節制大多是四兩撥千斤,我們總是可以感受到他用一根粗壯的手指,輕輕地指著我們大家的靈魂,那些褶皺,那些挫傷,那些曖昧不清的地方,平靜安詳就這樣產生了力量。

我並不認為張愛玲是在國產短篇小說創作中唯一青史留名者。我推崇《鴻鸞禧》,是因為這篇作品極具文學的腔調,是我們廣大的讀者熟悉的傳統文學樣板,簡約的白話,處處精妙挑剔,一個比喻,都像李白吟詩一般煞費苦心,所以說傳統小說是要從小功夫中見大功夫的,其實也要經過苦吟才得一部精品。就像此篇中兩個待字閨中的小姑子二喬和四美,她們為哥嫂的婚禮精心挑選行頭,但張愛玲說,雖然各人都認為在婚禮中是最吃重的角色,但「對於二喬和四美,(新娘子)玉清是銀幕上最後映出的雪白耀眼的』完』字,而她們則是精彩的下期佳片預告」。張愛玲小說最厲害的就是這樣那樣聰明機智的比喻,我一直覺得這樣的作品是標準造的東西,比詩歌隨意,比白話嚴謹,在靠近小說的過程中成為了小說。因此它總是顯得微妙而精彩,讀起來與上述的外國作家的作品是不同的,這也是我推崇《鴻鸞禧》最充分的理由。

——蘇童選編《枕邊的輝煌——影響我的十部短篇小說》序,新世界出版社1999年版

蘇童:影響我的十部短篇小說

[美]納撒尼爾·霍桑《威克菲爾德》

[俄]安東·契訶夫《萬卡》

[法]居伊·德·莫泊桑《羊脂球》

[美]艾薩克·辛格《傻瓜吉姆佩爾》

[美]威廉·福克納《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

[愛爾蘭]詹姆斯·喬伊斯《阿拉比》

[阿根廷]豪爾赫·博爾赫斯《第三者》

[美]杜魯門·卡波特《聖誕節憶舊》

[美]雷蒙德·卡弗《馬轡頭》

[中]張愛玲《鴻鸞禧》

中篇小說

劉建東丹麥奶糖

選自《人民文學》2017年第1期

孫頻光輝歲月

選自《當代》2017年第1期

趙光鳴芬蘭灣的冷蘇眉

選自《青年作家》2017年第2期

禹風洋流

選自《山花》2017年第2期

短篇小說

蘇童瑪多娜生意

選自《作家》2017年第1期

鍾求是練夜

選自《長江文藝》2017年第2期

張惠雯夢中的夏天

選自《湖南文學》2017年第1期

崔曼莉熊貓

選自《青年作家》2016年第12期

楊則緯花里

選自《創作與評論》2016年第12期

開放敘事

李靜睿AI

選自《單讀13·消失的作家》

李靜睿我想寫人世間的軟弱和猶疑(創作談)

小說公會

傅逸塵、黃德海、梁鴻、馬兵、王迅

2016小說五人談

封二專題

作家現在時:張悅然

《小說月報》2017年第3期,2017年3月1日出刊,總第447期

點擊回顧往期精彩: 儲福金 棋語·搏殺章緣 另一種生活王彪 我們都有好多話 │ 溫潤 天才 │ 胡學文 容器孫頻 因父之名張學東 給張楊福貴深鞠一躬弋鏵 瑞貝卡王哲珠 紙上人生(1) (2)楊帆 后情書留待 死者孟小書 猴子文身查一路 瞬間張子雨 立夏 陳河 義烏之囚(1) (2)夏天敏 酒攤秦嶺 幻想症陶麗群 清韻的蜜白琳 Munro小姐

《小說月報》郵發代號6-38,每月1日出刊,定價10元

《小說月報》大字版郵發代號6-37,每月16日出刊,定價10元

《小說月報》中篇小說專號郵發代號6-139,每年4期,定價15元

《小說月報》在全國主要城市均有銷售,了解訂閱辦法請點擊:

2017,小說月報對你說

小說月報微信刊物最新動態,作品精彩文字,作家創作感言,讀者閱讀心得,文壇潮流脈動,隨時隨地向您報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