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黃金時代,閱讀怎能少了這些經典

圖片說明:

本報記者陳熙涵

每年去上海書展,看著滿目的書架,滿眼的書,總能讓人心生感慨。一方面,這個時代對愛書的人來說,是豐富的;另一方面也是糾結的,這些書像一個個陷阱,向你招手,輕易買回家去,往往發現經不起深讀。這個時候,重讀經典便成了一種幾乎很少失手的選擇。

前一陣流行過一種說法,說的是經典名著就是放在書架上但永遠不會讀的那類書;還有一種說法,說的是名著就是死也看不下去的那類書的集合。是的,誰也無法判斷,現在的網路小說會不會成為經典。就像根本不存在寫作之處的所謂經典,名著是經過時間的檢驗,成為了時代延續中人性不變的實在明證。

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里的說法我覺得挺好,文學或藝術品是一種基於個人經驗的產物,如果你沒有體驗過某種類似的情景或是做過接近的思考,你很難直接通過文字或是畫面獲得共鳴。所以增加閱歷與讀書同樣重要。

隨著時間的過去,在人到中年時常聽身邊朋友感慨,你現在回過頭去看那些幾年前覺得乏味的書,也許會覺得精彩絕倫。而當初追過的那些書,現在再翻看也許會感到幼稚。書是謎,你猜不透的。經典更是。

如果只為了追求讀書給人帶來的某些功用或樂趣,那自然是不用讀經典名著的。一個人要學做PPT,不會從《史記》里去找答案。相反,想談談愛情,我們或許就翻開了《純真年代》。在年過四十后,會突然領悟:一個能用五分鐘講完的故事,為什麼要寫上1000頁。也有人在正青春的年紀,翻開經典卻總條件反射地想到:小說三要素是人物、情節、環境……沒關係,我們都沒有真正的錯過,只要生活還在繼續,我們終會意識到,不管人類怎麼進步,有些永遠也不會發生變化的東西最是珍貴無比。

這就是偉大小說立足的地方。最後,讓我們提一提黑塞在《獲得教養的途徑》最後的一段文字———單靠報紙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學,是學不會真正意義上的閱讀的,人必須得讀傑作。傑作常常不像時髦讀物那麼適口,那麼富有刺激性。傑作需要我們認真對待,需要我們在讀的時候花力氣,下功夫……我們先得向傑作表明自己的價值,才會發現傑作的真正價值。

愛情使人痛苦,卻是我們生而為人的證明

撩開生活表層的「面紗」,我們能看見什麼?英國小說家毛姆向來是帶著手術刀般鋒利的眼神在打量生活。他的小說《面紗》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20年代的英國,卻配上了東方如詩如畫的山水背景。少女凱蒂在倫敦浮華的社交圈中尋覓金龜婿,她虛榮世故,渴望找到一位地位顯赫的丈夫,到了25歲也沒有稱心如意的對象出現,為逃避母親的催促一氣之下嫁給了木訥的細菌學家瓦爾特。婚後,凱蒂對丈夫的寡言少語感到厭倦,沒多久就投入了另一個男人的懷抱。他們的一次偷情被瓦爾特發現,出於極度的憤怒,瓦爾特提出帶凱蒂去遙遠東方,一個瘟疫肆虐的地方,並想藉此殺死妻子。

在這個被貧窮和死亡籠罩的地方,夫妻兩人徹底遠離了倫敦的歌舞昇平,凱蒂開始照顧丈夫,為疲憊工作的他拭去汗水,而本性敦厚的瓦爾特也漸漸打開了心結。兩人掀開了那層面紗:橫亘在彼此間的誤解與傷害,完成了對自身和婚姻的救贖。可好景不長,瓦爾特因感染瘟疫而死,懷有身孕的凱蒂獨自返回英國……

你要是認為毛姆只是講了一對夫妻從不愛到相愛到愛之為晚的故事,那就大錯特錯了。毛姆的作品以對人性深刻的洞察力著稱,他筆下展現的眾生相,從來都是語言精準、刻薄,不留情面。《面紗》的主線之外,毛姆對那些配角的刻畫相當精彩,那些生活在凱蒂和瓦爾特周圍的夫妻,他們的婚姻都是表面恩愛有加,實則千瘡百孔,在每段虛偽的關係里,展現的是作家對資產階級虛偽人情的深刻洞悉。

在浮世,所謂的上流社會的紳士淑女大多戴著面紗,不以真實面目示人。與之形成對照的是,瓦爾特喜歡讀書、逛畫廊。博學寡言的他是個敦厚真誠的好人,可愛情從來不會因為你是一個好人就眷顧你。他愛她是「我知道你愚蠢、輕佻、頭腦空虛,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的企圖、你的理想,你勢利、庸俗,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是個二流貨色,然而我愛你。」瓦爾特滿心的愛在凱蒂看來只是噁心,「一個人由於愛而遭到鄙視。」小說結尾,凱蒂回到倫敦,又一次投入情夫的懷抱,彷彿之前的一切都沒有發生過,彷彿她從頭到尾都沒有愛過瓦爾特,無論他有著怎樣令人欽佩的人品。令人遺憾的是,電影《面紗》改編了這個殘酷卻又真實的結尾,讓懷了孕了凱蒂回到倫敦,獨自一人將孩子帶大。這一改編看似充滿溫情的浪漫主義調調,實則真正削弱了毛姆的現實批判力度,要知道在原著中,毛姆通過瓦爾特臨終時說的最後一句話,徹底地端出了他對人性的看法。這句話出自戈德·史密斯的詩《輓歌》,寫的是一個好心人在城裡領養了一隻狗。起初人和狗相處融洽,但是有一天二者結下怨仇,狗發了瘋將人咬傷。大家都預料被咬的人將會死去,但人活了下來,最終死去的卻是狗。這是一個隱喻,也是瓦爾特付出的代價,他帶著冰冷的面容離開,愛中的不平等卻比死亡更加頑固。

有意思的是,作為英國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最受公認的代表作之一,《戀情的終結》里卻有著愛情中所有狂熱的情感。二戰期間的英國倫敦,作家莫里斯愛上公務員亨利的妻子莎拉。一次意外事件導致薩拉不辭而別,莫里斯在恨和嫉妒中度過了兩年。兩年後,他們再次相遇,當初那段感情中炙熱的愛、恨、猜疑、嫉妒、信仰,再度折磨著莫里斯……這段戀情最終如莫里斯所預言的那樣,變成了一樁有開始也有結束的往事。莫里斯記述了愛情開始的時刻,以及最後的時分。

據了解,《戀情的終結》是格林首次用第一人稱創作的作品。格林將這本書獻給C,而C就是格林當時的戀人———凱瑟琳。凱瑟琳是格林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女人,與格林相戀時,凱瑟琳30歲,格林42歲。他們的關係從1946年一直持續到1959年。正是這段戀情,促使了格林創作出《戀情的終結》。也因此,這段戀情後來被評論家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文學戀情。」威廉·福克納評價《戀情的終結》說:「它是我這個時代里最真實也最感人的長篇小說之一,在任何語言里都是如此。」而威廉·戈爾丁則認為,格雷厄姆·格林自成經典,他將不斷被閱讀和提起,他是20世紀人類意識和焦慮最卓越的記錄者。《戀情的終結》也是影響馬爾克斯最大的一本書,馬爾克斯從這本書中汲取了天主教這一元素,用在他的創作中。他說:「我曾以極大的興趣閱讀過《戀情的終結》。我從這部書中借用過一隻船,這是大主教的船,我把它用在《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這部書里。」

出版半個多世紀以來,《戀情的終結》已被翻譯成35種語言,暢銷全球61個國家和地區,小說先後5次被改編成電影和歌劇。1999年,由拉爾夫·費因斯和朱麗安·摩爾主演的電影,獲奧斯卡、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數十項提名。其他改編電影還有:1955年,愛德華·迪麥特雷克執導、黛博拉·蔻兒主演的同名電影,曾入圍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11年,義大利樂隊Daisy Chains,發行一張致敬格林的專輯,其中第二首歌曲就是小說的同名歌曲《戀情的終結》。2012年,「達西先生」的扮演者、英國演員科林·費爾斯還為該書獻聲錄製有聲讀物。

向現實妥協與平庸和解?不!

今年年初,《純真年代》被收入「譯文經典」系列,學者梁永安與毛尖先後為之貢獻出兩篇精彩的導讀,一時間引來朋友圈競相轉發。這部在毛尖看來被文學史低估了的小說,開始於19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紐約上流社會。那是伊迪絲·華頓度過童年與青春的地方,她在那兒長大成人,進入社交界,訂婚又解除婚約,最後嫁給波士頓的愛德華·華頓,並度過了婚後的最初幾年。時隔40年後,作為小說家的她回顧養育過她也束縛過她的那個社會,她的感情是複雜的,既有親切的眷戀,又有清醒的針砭。

最初的愛情,總敗給現實中某個重要時刻的軟弱決定。小說結束於男主人公多年後對巴黎的一次拜訪,在那個飄著白色窗帘的窗子後面,有他愛了一輩子卻錯過了一輩子的愛人愛倫,然而,他最終並沒有上樓與之重逢,而是遠遠地望著那個窗口,就像當初他遠望著她眺望燈塔的背影。然後,他從長凳上站起身來,默默地走回了旅館。據說,華頓起初是為了排遣上流社會家庭生活的苦悶而開始寫作的。她從1880年開始發表小說,1889年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問世,獲得了意外的成功。1920年出版的《純真年代》為她在次年贏得了普利策獎。她一共寫了19部中長篇小說,出版過11本短篇小說集,還有大量的非小說作品。

同樣收入「譯文經典」系列的,還有菲利普·迪昂的《三十七度二》。感覺這個名字有點陌生的讀者,如果提起它是法國新浪潮電影《巴黎野玫瑰》的原著小說,一定不會感覺陌生。

貝蒂是一個謎樣的女孩,在某個傍晚時分,她拎著兩個行李箱,走進了男主人公的小屋,也走進了他的生活。幾乎所有「垮掉一代」的作品都有一個無緣無故的開端,又在無聲無息中結束。兩人的同居生活,也因男主人公的老闆發現了貝蒂的存在,而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老闆威脅男主人公幫他油漆所有的別墅。貝蒂很快被這枯燥的工作搞瘋了。偶然間,她發現男主人公曾寫過一些東西,她認定他就是一個天才作家,只是還沒有被發現而已。之後,她燒了男主人公的小屋,兩人一起來到了巴黎。貝蒂將男主人公的稿子寄給各大出版社,卻沒有收到任何正面的迴音。她的舉動變得越來越瘋狂,甚至把油漆潑在出版社門口。之後,兩人又來到一個小鎮,經營一家鋼琴店,男主人公認為那裡的生活有助於貝蒂的身心健康。起初,的確如此,但最終,貝蒂陷入了徹底的瘋狂。在醫院裡,男主人公看到先前生氣勃勃的貝蒂變成一具幾近沒靈魂的肉體,心痛之餘,他用枕頭悶死了她。而男主人公的小說,最後終於得到了出版的機會。

菲利普·迪昂是個特立獨行的法國作家。他早年做過倉庫管理員、碼頭工人、售貨員,深受凱魯亞克、塞林格等美國作家影響。32歲時,迪昂完成了短篇小說集《50比1》,《三十七度二》是他長篇處女作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為「垮掉一代」在法國文學上的代表之作,它講述的是一個年輕的靈魂可以擁抱愛情,揮灑才華,可以拒絕,可以反抗,可以有無限的可能,但不可以和平庸妥協的故事。近些年來,迪昂仍然筆耕不輟,不斷有佳作問世,並被選為法國筆會主席。

以孤獨到極致的故事,預示美國一個狂亂年代的變更

八月漫長的下午,沉悶的南方小鎮,午夜咖啡館里喝著冰啤酒的人們,喜歡莫扎特的少女、察言觀色的酒館老闆、精通維修的流浪漢、鬱郁不得志的黑人醫生……美國作家卡森·麥卡勒斯以一個孤獨到極至的故事,預示了這樣一個狂亂年代的變更。

卡森·麥卡勒斯1917年2月19日出生於美國喬治亞州哥倫布,是20世紀美國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17歲去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學習,22歲時便寫出了《心是孤獨的獵手》。麥卡勒斯的一生備受病痛折磨,除了《心是孤獨的獵手》,她還著有《傷心咖啡館之歌》《婚禮的成員》《金色眼睛的映像》等小說。

2012年上海三聯書店首次引進出版《心是孤獨的獵手》,隨即引起巨大關注,當時的譯者是陳笑黎。此次新版的譯者則是譯過《大蕭條時代》的譯者秦傳安。有意思的是,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在人文社之前重版了卡森·麥卡勒斯作品系列。在相隔一個月,有兩個版本的卡森·麥卡勒斯作品先後面世,相互對照來讀也是件怪有意思的事。

同樣是美國作家,《雪落香杉樹》的作者戴維·伽特森,則完全是位「業餘選手」。《雪落香杉樹》是他用了10年時間在教學之餘寫成,出版后獲福克納獎,之後全球暢銷500萬冊,是當代美國文學史上罕見的超級暢銷獲獎經典之作。

小說的背景是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美日宣戰,二戰進一步升級。美國政府戰時舉措之一,是將美國境內所有的日裔居民遣送去荒漠地帶的臨時集中營,直到戰爭結束才遣返。這對那些無辜的平民來說,當然是痛苦和屈辱的不幸遭遇。戰後里根政府為羅斯福政府針對日裔的不公正待遇曾發表過公開道歉。

這段歷史正是美國文學史上的傳奇經典《雪落香杉樹》的背景。小說寫了在歷史事件過去后多年,在一樁疑是謀殺案的庭審現場,無法求取公平的愛情故事裡的三位主人公再次來到命運的交叉點。在面對法庭的審訊時,善與惡、愛與寬恕、公正與偏見,仁慈與冷漠的主題交織奏響在每一顆莫測的人心和弦之上,組成了一部恢弘精妙、洞徹靈魂的人性交響曲。當今文學批評界的泰斗哈羅德·布魯姆將該書收入在自己編寫的文學經典導讀文叢中。1999年,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由好萊塢明星伊桑·霍克和工藤夕貴主演。2007年小說又被改編成舞台劇在西雅圖首演。

相比上兩位作家,美國作家納撒尼爾·韋斯特生性有幾分弔兒郎當。他短暫一生共出版四部小說。第二部小說《寂寞芳心小姐》1933年問世后一舉奠定他一流小說家的地位,後來甚至被拿來與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相提並論。

「寂寞芳心小姐」在小說中指的是紐約某報廣受歡迎的談心專欄。該專欄接受讀者大眾來信,再由筆名「寂寞芳心小姐」的專欄作者一一回復。一封封來信彷彿沉重的十字架,讓寂寞芳心小姐不知該如何幫這些遭到人生重擊的人們解脫出來,更不知如何拯救愈來愈不堪負荷的自己。為了讓上司開除自己,他在專欄中甚至建議讀者自殺,但他的上司只是輕描淡寫地說:「請記得你的任務是增加訂報人數,自殺雖是合理的建議,卻會使訂報人數減少。」在這個充滿黑色幽默的故事中,寂寞芳心小姐和所有人,都在日益失序的現實世界,行行復行行,孤獨地尋找徹底的解脫而不得。

據說,納撒尼爾·韋斯特短暫的生命在與新婚妻子在一起的一次車禍中戛然而止,那天恰好是菲茨傑拉德驟逝的第二天,那一周後來被視為美國文壇的黑色星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