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米勒∣天真的海外來客

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這個名字在學界並不算陌生,至少在的文學理論和比較文學界可算是「如雷貫耳」。他曾擔任過美國現代語言學會(MLA)主席,並且很早就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AAAS)院士。

米勒將在的演講集交給美國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同時,他非常希望能出版這本演講集的中文版。他說雖然這些演講有一些已經翻譯成中文了,但是形式和長度並不統一,他對這些演講加以認真的修改,做了補充與訂正,使它們適於集合成一本書。

「米勒在導論中告訴我們,戲仿美國馬克.吐溫的書名,目的是一語雙關:一是暗指自己在是獨在異邦為異客,二是要說明自己是一個對語言、文學、文化一無所知的門外漢,以一個無知者的身份在講學其實是一個向他者學習的過程。由此,我想書名也可譯為《天真的海外來客》。——顧明棟

天真的海外來客

文/ 顧明棟

自一九八八年應社會科學院邀請首次來華講學算起,美國當代文學批評家希利斯·米勒(J. Hillis Miller)先後來達十五次之多,在十幾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做了三十多場講座,為人文科學,尤其是文學、媒體和文化研究,帶來西方最新的文化思想和理論動向,在學界和多種媒體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米勒教授目前已經從加州大學退休,但他並未輟筆。他從三十多次講座中精選了其中的十五講,將演講內容匯為一集,並起了一個意味深長的書名——An Innocent Abroad: Lectures in China。該書於二〇一五年十一月由美國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中譯本書名譯為《萌在他鄉——米勒演講集》(以下簡稱《演講集》)。英文書名戲仿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那部曾經在美國風靡一時的遊記《傻子出國記》(The Innocent Abroad),但卻與馬克·吐溫遊記的創作動機和主旨相反。

《萌在他鄉——米勒演講集》

J·希利斯·米勒 著

國榮 譯

定價:65.00元

點擊「閱讀原文」 一鍵購買

米勒在導論中告訴我們,戲仿美國馬克·吐溫的書名,目的是一語雙關:一是暗指自己在是獨在異邦為異客,二是要說明自己是一個對語言、文學、文化一無所知的門外漢,以一個無知者的身份在講學其實是一個向他者學習的過程。由此,我想書名也可譯為《天真的海外來客》。

米勒教授在清華演講

同樣為學界所熟悉的美國著名理論家詹明信(Fredric Jameson)為該書作序,詹明信高度評價米勒新著的價值,並將其核心思想歸納為這樣幾句話:

本書的核心問題仍然是那個時髦而又緊急的當代問題:不是關於文學是什麼,而是文學在全球化情況下是否能以某種可認知的形式存在,這個問題可望告訴我們有關全球化和文學的大量信息。

米勒教授在南京

的確,米勒的新書雖然採用的是多元的視角,宏觀的大視野,微觀的細讀分析,涉及英語文學、比較文學、世界文學、文學理論和文化研究等領域,但其重點是介紹和探討全球化、新興技術、媒體對文學和理論的衝擊和影響,以及人文學科如何應對這種衝擊和影響的反思。與社會和學界密切相關的是,一些演講是應大學邀請所做的命題演講,一些是米勒自選的題目,還有一些是米勒在各大學講課時與學者互動后引起的思考,以及他對學術界在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的影響下產生巨變的細緻觀察。

《演講集》一書有幾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其海量的信息和廣闊的視野,涉及文學研究的諸多領域,並提出了自己的新見解。該書所表現出的獨立思考、發展的思想會激發人們去思考,怎樣才能使人文研究在信息時代呈現出新的蓬勃生機。

2006.6.17-20日米勒在「文化研究與現代性國際高層學術論壇」會議上

第二個特點是深刻的理論思考和細緻的批評實踐有機結合。米勒早年傾心於英國文學批評,事業的中期轉向文學理論,晚期又對文化研究、新媒體和全球化產生濃厚的興趣,其學術生涯在《演講集》一書中可以找到清晰的軌跡,其學術思想的演進也可在該書中尋得蹤跡。書中無論是探討何種理論問題,他總忘不了以文學細讀的實例闡發概念性問題,閱讀此書,讀者可以學到文本細讀與概念性探索相結合的文學研究方法。

第三個特點是理論性很強。米勒天賦驚人,他非常善於吸納新概念、新理論、新範疇,並將之深入淺出地介紹給讀者,以方便讀者閱讀理解。他分析了緣於通信技術和全球化的文學文化研究新進展以及人們對此所持的不同態度和看法。通過閱讀米勒的分析,我們可以釐清許多複雜問題的思路,更加理性地認識文化知識的發展走向,以及日新月異的科技產品對文學研究、文化研究乃至整個人文學科的影響。

第四個特點是前瞻性和創新精神。雖然米勒痛心於科技對文學的衝擊,但他卻不是對傳統文學學科的式微發出無力的悲嘆,或沉溺於對文學逝去的黃金時代的懷舊,而是同情地理解對搖滾樂、數字電視、電腦遊戲和網上衝浪樂此不疲的「數字化青年」,並思考應對的策略,呼喚新文學形式的誕生。在批評目光短淺的職業化教育、激情洋溢地為文學辯護的同時,書中半數以上的文章冷靜思考數字技術和消費資本主義衝擊文學的負面影響,肯定了文學在全球化時代和跨國公司統治的時代所能發揮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書中第十章,米勒預言將會出現一個新的人文學科,他是在二〇〇六年發表這篇演講的。時至今日,一個新的學科已經產生並定型,這就是「數字化人文學科」(digital humanities)。

米氏此書中每一篇論文首先皆是以公共演講的形式出現,所以閱讀這些文章,似乎感覺到自己正在與米勒面對面地親切交流對話,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領略作者的思考心得。通讀全書,讀者會清楚地看到,該書是一位敏銳的學者在面對異域文化、轉而反思全球視野的文學研究和文化研究問題。集結了這位美國文學批評家經過多年持續的觀察和思考而寫成的系列論文,這些文章從跨文化、跨學科和全球化的廣闊視角回顧、思考了文學和文學研究的本質、價值、功能和命運,分析、闡述了歷史、政治、意識形態以及諸如網路、智能手機等科技進步給文學文本的閱讀帶來的影響。

概言之,《演講集》既有充分評述美國文學理論的歷史演進過程,也有對鼠目寸光的職業教育主義消極捍衛文學和文學研究的批評;既有冷靜思考如何應對現代通信技術和消費資本主義給文學文化研究帶來的消極影響,也有深入肯定在全球化和強調跨國合作共同體的時代文學研究的重大意義,表現出一位思想家和批評家對所涉及領域的駕馭能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