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14年9月28日至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

「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重要概念,它具有深刻的歷史意蘊和豐富的時代內涵。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作為戰略任務來抓。」

當前是信息化、全球化時代,在各種文化思潮的衝擊下,人們的信仰、理念、價值觀也趨多元化。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大背景下,統一思想認識,凝聚精神力量,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創造良好的思想環境和強有力的精神保障,是管根本、打基礎、利長遠的大事。

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意蘊

「精神家園」是比喻、象徵性的說法,源自美國作家梭羅發出的疑問:一個人如果失去精神家園,就算得到整個世界又如何?精神家園是一種與物質家園相對應的、建立在文化認同基礎上的文化精神、價值觀念、態度情感的系統。每個民族作為一種社會存在,都有文化紐帶或精神紐帶,因此也就擁有自己的精神家園。在,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指以中華傳統文化為根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為內核,以「五個認同」為根本目標的被各民族所共識、共建、共有、共享的精神文化體系。

首先,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指明了發展方向。

民族工作有兩件大事:一是發展,二是團結。發展解決的是物質力量問題,團結解決的是精神力量問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要通過一系列相關體制和制度建設,落實到實際工作,形成完整的社會機制,從而形成各民族心嚮往之的精神文化追求目標。精神家園不僅為各民族成員提供精神支撐和寄託,而且為各民族的發展提供凝聚力和精神動力。而民族團結工作,是要利用民族工作途徑,力求實現和諧的民族關係,為民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從這點上來看,精神家園建設和民族團結工作具有目標的一致性,都是解決精神力量方面的問題。從某種程度來說,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指明了發展方向。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發展方向就是要鞏固和發展新型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匯聚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

其次,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處理好中華文化與各民族文化的關係開闢了新途徑。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固有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根植於每個民族的傳統文化。由於文化的不同,造成各民族價值觀的差異。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總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集各民族傳統文化之大成。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必然根植於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之中。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肥沃土壤。價值觀作為精神家園的主要表現形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理所成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內核。因此,無論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角度,還是從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角度,都需要處理好中華文化與各民族文化的關係。正確回答如何建設各民族精神家園的問題,也就找到了處理中華文化與各民族文化的答案。

為什麼要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信仰、理念、價值觀多元化。伴隨全球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過程,多元文化時代撲面而來。人們在價值選擇和追求上產生困惑和猶豫甚至是迷茫,不同社會階層、不同民族的價值取向呈現多樣化的特徵。如:個人利益、民族利益、國家利益難以權衡,一邊要求國家保障公民或民族的合法權益,一邊又在做不利於國家統一的事,說不利於民族團結的話;理想信念迷失,一邊以共產黨黨員的身份從事社會活動,一邊又在生活中算命看相、燒香拜佛;政治態度曖昧,一邊高唱社會主義好,一邊又有對「西邊風景獨好」的制度嚮往和價值追求;是非觀念模糊不清,一邊對於社會上的不道德行為嗤之以鼻,一邊又對自己的不文明舉止視而不見。價值觀上的衝突,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

民族差異性基礎上的利益一致性。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基本國情是我們正確認識民族問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最現實的前提。一方面,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歷史傳統以及各自的生產生活方式,並在此基礎之上,形成了每個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質和民族意識。但是如果少數民族只認同自己民族而不認同中華民族,漢族把自己的民族與中華民族畫等號,這樣認識民族關係都是有害的。另一方面,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統一」決定了各民族的利益的一致性,即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因此,民族差異性基礎上的利益一致性決定了各民族需要建設共同的精神文化認知體系。

如何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從戰略的高度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重點要落實「五個關鍵」。

在政治方向上,關鍵是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信仰可以不同,價值觀可以有別,但在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上必須高度統一。如果國家不統一、民族不團結,何談社會的穩定、民族的發展,精神追求又何處安放?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必須統一到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上來。為此,首先要反對民族分裂活動。維護國家統一和反對民族分裂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在我們國家,不管什麼人、來自哪個民族、信何種宗教,絕不允許破壞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要維護各民族的大團結和國家統一的大好局面,就要對西方敵對勢力對進行「西化」「分化」的圖謀時時刻刻保持高度警惕,就必須旗幟鮮明地同三股勢力作鬥爭。其次,要搞好民族團結。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要幫助少數民族群眾脫貧,共同走上康庄大道。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多做「滴灌」,少做「漫灌」,使得「三個離不開」的觀念深入人心。

在構建和諧民族關係上,關鍵在於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諧民族關係的構建,一方面要在思想認識上形成共識,另一方面要推動民族關係上的良性互動。各民族思想上的共識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層面上,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各民族共同的價值目標;社會層面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各民族共同的價值取向;個人層面上,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各民族共同的價值準則。我們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民族關係,構建和諧民族關係就必然要促進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交融不等於同化,交往交流的前提是尊重和保護每個民族文化的獨特性,增加交流機會,從而相互認識、理解,增進民族互信情感。比如,利用互聯網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就是要增進各民族的了解、互信、友好、互助。再比如如,建設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就是要打破不同民族間居住區域隔離的狀況,促進各民族相互了解,尊重彼此的文化與生活方式,和諧共處。總之,就是要擴大交往,增進交流,達到交融。

在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上,關鍵是加強文化認同。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核心在於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關鍵是要加強文化認同。文化認同解決了,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共產黨、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才能鞏固。這裡所言之文化,就指中華文化。理清中華文化與各民族文化的關係,促進各民族文化的繁榮發展,有益於構築抵制敵對勢力滲透、破壞的牢固防線;有益於建設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夯實各族群眾守望相助、團結奮鬥的思想基礎。

在工作方式方法上,關鍵是堅持依法治國。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不是一時之功,維繫精神家園也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如何有效保障精神家園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穩定持久的思想基礎功能,關鍵要實施依法治國方略。處理包括民族問題在內的任何社會問題都要有法治原則,不管任何人、任何部門,違法必究。一切不利於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行為、不利於社會和諧穩定的方式、不利於人的全面發展的做法,都要依法禁止,從而樹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形象,營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環境,培養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公民素養。

在組織和人才保障上,關鍵是用好民族幹部。優秀的民族幹部一定要具有明辨大是大非的清醒立場、維護民族團結的堅定行動、熱愛各族群眾的真誠感情。每一個民族幹部作為解決民族問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組織者和引領者,在意識上,要正確認識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緊迫性和重要性;行動上,要在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強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提高民族工作法治化水平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要身體力行、躬先士卒,在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中發揮表率模範作用。

這些舉措的實施,目的在於在思想上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識,在實踐中增強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有效性。

(內蒙古自治區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執筆人胡清惠)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