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知書 | 在故宮,如何做個幸福的遊客

不知道有沒有人像我一樣,尤其喜歡逛名勝古迹。那些文人墨客走過的地方,引得他們生髮出無限感慨之地,自己也總想著前去瞻仰一番,哪怕只是附庸風雅,心裡也是歡喜的。

然而通常卻是理想很豐滿,現實異常骨感。

登臨泰山,本想大發英雄氣概,怎料才疏學淺,腦中一片空白,山頂冷風呼嘯,連帶著把熱情也一併風乾。一瞬間興緻全無,只得灰溜溜下山。

同樣的尷尬在遊覽故宮時暴露地更加明顯。

古代建築本就內涵豐富,故宮又是藏品最為豐富的博物館,裡面大到房屋構造,小到器物擺設,都有自己的講究。但我本身就對此知之甚少,私底下也沒作過功課,進到裡面,心中儘是茫然。

一趟遊覽下來,除了看人山人海,實在收效甚少。

這就好像進了一座滿是寶藏的城堡,人人都知道裡面別有洞天,唯獨我瞪大雙眼,仍然一無所獲。

那時候就想,如果有本書,能夠講講故宮裡的故事,講講以前那裡的人是怎樣生活的,這之後的故宮之行,可能會有意思地多。

後來我就發現了這本《故宮飲食手記》

雖說以飲食為主,但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飲食作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可以作為所有文化的淵源。

考古學家張光直先生就說過:

到達一個文化核心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通過它的腸胃。

當年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之所以感動無數人,除了那些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恐怕還是因為我們在美食背後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

那些潛移默化進民族性格里的文化因子,混著美食之香飄散蔓延,在味蕾滿足的同時,更有文化的熏陶。

同樣道理,要想全方位了解故宮,以飲食為切入點,實在不失為是種好方法。而這本《飲食手記》,就是打開故宮之門的那把鑰匙。

-01-

故宮之食

薩其馬

比如現在很流行也很受大家喜歡的薩其馬,實際上就是一種滿洲美食。而「薩其馬」也是滿語,翻譯過來竟然是「狗奶子糖蘸」。書中講到了它的古今製作方法及差別,愛吃薩其馬的可以get到一項技能做來自己吃了。

也許方法得當,你做出來的就是當年王公貴族享用過的味道呢。

-02-

故宮生活

胤禛耕織圖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書中的那幅《胤禛耕織圖》。胤禛就是我們熟悉的雍正皇帝,前幾年電視市場掀起一股「雍正熱」,雍正皇帝在不同頻道談著不同的戀愛。

這當然是一種戲說,歷史上的雍正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勤勉的皇帝之一了。這幅耕織圖就可作為有力地佐證。雍正高挽褲腳立在水田中,正虛心向農夫請教耕作方法。

當然,與身強體壯、皮膚黝黑的農夫相比,畫上的雍正簡直可以說是白到發光了,不禁要感嘆一句果然是養尊處優的人啊。

-03-

故宮宴飲

家國同體

一進紫禁城,便會被那種恢弘壯大的氣派所震懾,而整個皇宮最威嚴挺拔的時刻,可能就要數登基、宴席這種國家級大事舉辦的時候了。

書中就記載了清廷幾乎所有重大宴會,比如最高規格的太和殿筵宴,每年會在元旦、冬至這種重要的節日舉行。書里還詳細介紹了這種宴會所需要的花費。

此外還有太后的聖壽節宴以及皇后和皇貴妃們的千秋宴。宮裡女人的晉陞之路就像打遊戲通關一樣,不同的級別,裝備、規格自然都是不一樣的,而這種差別,在生日宴上則體現地淋漓盡致。

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書中還記載了許多各式各樣故宮的吃食,比如北京烤鴨,仙家飯、牛心炙、金華火腿等各種美食。

就像前文說的,這本書最讓人喜歡的還不是美食部分,而是它以美食為契機,普及了許多有關故宮的文化知識。

食物是最基礎的,它涉及到的生活也必然是全方位的,比如以食物為線索的食具、畫作、掌故、習俗、還有器物等等。

在品鑒美食的同時收穫知識,這才是最有意義和珍貴的地方。

而且這本書不僅重閱讀,還具有書寫記錄功能。

圖書右側是個日曆,字體選用《敬勝齋法帖》乾隆御筆的集字,如果有什麼感悟的話,還可以記在留白部分。它是真正為讀者考慮,意圖倡導精緻而便利的「慢生活」。

另外,書籍的裝幀也是美美的,拿在手裡非常有質感。作為收藏品也非常不錯。

以後再踏入故宮,那些被美食串聯起來的記憶,會讓整座宮殿不再陌生,字畫、美食、食器之間,在心中升騰起來的是熟悉的煙火之氣。一磚一瓦、一食一味,連同背後的故事,都已瞭然於胸。

去故宮之前,一定要好好看看這本書。

編輯:湯谷虞淵

買即贈精美圓珠筆一支

↓↓↓

現代美食筆記

你同樣值得擁有

↓↓↓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