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曾經有一群信仰小乘佛教的人,被視作異類卻信念堅定

通常,說到佛教,很多人會馬上反應過來:的佛教都是大乘佛教,而南亞、東南亞的佛教,則是小乘佛教。顯然,這個說法是錯的。

曾有高僧來中土弘法,然後感嘆,「我觀中土,多大乘根器」,於是,大乘佛法就在中土弘傳開來。而小乘佛法,可能是水土不服,無法在中土長期生存下去。在漢地,曾經有一群信仰小乘佛法的人,一直被主流的大乘信眾視為異類,最後,小乘佛法無法傳承,逐漸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其實,大乘、小乘,並不像很多人以為的那樣,有高下、優劣之分,只是對佛陀說法的理解不同、理解的角度不同而已。今天,包括漢地的僧侶,更多地稱東南亞、南亞的佛教為「上座部佛教」,而「小乘佛教」這個詞,在正式場合已經很少見到了。

不過,作為約定俗成的辭彙,在,「大乘」、「小乘」還是被大眾接受的概念,說「上座部佛教」,則好像不知所云了。

事實上,對漢地的佛教,有所謂「八宗十派」的說法,這是專指不同的佛教宗派。這裡,八宗是主流,即咱們所謂的「大乘佛教」,而剩下的兩派,則是非主流的,即所謂的「小乘佛教」。

這兩個非主流的佛教宗派,在歷史上曾經一度擁有自己的信徒,但是,今天知道這兩個宗派的人已經很少了。這兩個宗派,就是成實宗、俱舍宗。

「空」與「有」,是佛學中相當重要的一對哲學範疇,而兩大漢傳小乘宗派,成實宗、俱舍宗,便是一「有」、一「空」。

南北朝時候,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翻譯了相當多的佛經,同時也翻譯了很多論著,其中有一部,叫作《成實論》。翻譯完之後,這部論著就逐漸流傳到市面上,有一群和尚特別信奉這部論著,以此為大家參悟佛法的不二法門。久而久之,這群和尚(基本沒有俗家弟子)組成的群體,就被專業人士稱作「成實宗」。

成實宗主要講「空」,人也空、法也空,什麼都是空的。一切看到的、好像真實的東西,都是因緣和合而已。

成實宗雖然一直在主流之外,但卻佔有先機——在漢地開宗的時間相當早,比起十派中其他九個宗派,都有優勢。可惜,沒有把握住機會,到了唐代就開始迅速衰落,到現在,基本沒什麼人以成實宗來修證佛法了。

成實宗重「空」,俱舍宗則重「有」。

鳩摩羅什之後,南方的陳朝也出了一位大翻譯家——三藏法師真諦。真諦也翻譯了許多著作,其中包括一部《俱舍論》。《俱舍論》里主要講的內容,是以四聖諦(苦、集、滅、道,即佛陀最初為弟子們開示的內容)來詳細地解說有漏、無漏的法。漏,是指動心起念而造的業(可以理解為因果報應的因),有漏則有業,有業則須消業,生死流轉,無法解脫。從這個意義上說,「我」空,而法是有的,俱舍宗重法的有,所以,俱舍宗其實是小乘有宗最後的發展。

俱舍宗創立之後,一直不溫不火。直到初唐時,玄奘法師重譯《俱舍論》,玄奘的弟子普光作《俱舍論記》、法寶作《俱舍論疏》,俱舍宗由此風光了一把,並且吸引了許多信眾。

不過,沒過多久,俱舍宗又衰敗了。

而玄奘法師創立了中土的法相唯識宗,俱舍宗又是因為玄奘法師而興盛了一陣的,所以最後,俱舍宗乾脆依附於法相唯識宗。因此,今天修習法相唯識宗的人,也會兼學俱舍宗的內容。

其實說句實話,不管是成實宗,還是俱舍宗,都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習的地方。咱不能因為這兩個宗派是小乘,就對它們嗤之以鼻。

兩個小乘宗派,其實都是佛學寶庫里的寶藏,只不過因為水土不服,沒有在中土大放異彩罷了。

相比較而言,俱舍宗比較幸運,依附於法相唯識宗而繼續存在,在法相唯識宗這純正的大乘宗派的護持之下,繼續煥發生命力。不是水土不服嗎?那就換一身皮囊,適應了漢地的水土,便是漢地佛學的一筆財富了!

原創不易,還請多多支持!

(作者微信:13989890347)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