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聖經》像是無趣版的《哈利·波特》

AI 會取代人類嗎?自阿法狗在圍棋界披荊斬棘之後,很多人發出了這樣的擔憂。雖然對機器智能的憧憬和恐懼很早就出現了,但近年間的發展讓人類愈發感到,未來已近。

劉看山在知友的推薦下,閱讀了《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兩本書,更多地了解人類的擔憂。經中信出版社的引見,看山有機會跟這兩部書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聊了聊。

▽ 視頻時長約 25 分鐘,建議流量不多的人類在 WiFi 環境下觀看。

▽ 採訪視頻文字版:

劉看山(以下簡稱 LKS):赫拉利博士,你好。我是知乎的劉看山。

尤瓦爾·赫拉利(以下簡稱 YH):你好,劉看山。

LKS:知乎上有很多知友喜歡你的書,閱讀過程像是一場思維訓練,獲益很多。他們也提出了一些有趣的問題,我們先從大家都關心的人工智慧說起吧。知友@馬前卒 通過讀你的書,意識到智能「神靈」的出現可能有兩種方式:

1)AI在擁有無限數據和計算能力的情況下,出現獨立意志;

2)人類通過技術升級自身的大腦,讓自己的思維接入先進數據設備,成為超級人類;

你認為哪一種更有可能實現?

YH:我認為兩個事件也許會同時出現。人類和AI不一定是競爭關係,而是「聯姻」的關係,融合成為賽博格。我們現在有互聯網,也許將來還會有「腦內互聯網」——人腦和人腦、人腦和電腦連在一起成為一個大網路。當然,婚姻中的兩個人會分強勢和弱勢,那麼在人類和電腦的「婚姻」中 ,誰會是主導的的一方?這個問題很現實,因為我們已經開始同電腦融合:手機有主宰我們生活的權力,它告訴我們去哪裡,日程是什麼,做什麼,聽什麼,知道什麼。所以人們害怕最終會被機器支配,這恐懼不是對遙遠的未來,而是對於現在發生的事情。

LKS:我們現在想象一百年後人們的生活,會和一百年前的人跟現代人之間的差距一樣嗎?

YH:我認為接下來的一百年會經歷比過去的一百年更巨大的變化,關鍵在於兩個發明:

一是已經被發明出來的生物感測器。在接下來的二十年中,人們會更多地佩戴它。不斷地採集數據——不僅僅是我們在外部世界的活動:去哪裡,買什麼,看什麼電影——感測器還會記錄我們身體和腦子裡發生的事情。用電腦和演算法來處理這些數據。

△生物感測器:由接收器和轉化器構成,

能將生物信號轉化為可識別的電信號

圖片來自 Science and Education Publishing

第二個主要的發明是腦機交互,它可以讓人腦和計算機直接交流。比如說你可以用思維上網,而不是用眼睛和手指頭,同時電腦也能讀取你的想法和感受,直接同大腦溝通。

一旦有了這兩項基礎發明,人與電腦的差異就不存在了,他們交融成為生化人。所以回到上一個問題,不是人和機器對抗,而是它們的結合將成為一個全新的實體存在。

LKS:聽上去非常激動人心。

YH:既激動人心,也很可怕。機遇和危險並存。

△腦機交互

圖片來自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LKS:到達一定高度的醫學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人類的進化?

YH:這也將是人類進化的一部分。40 億年間人類都以自然選擇進化,從單細胞生物到恐龍到人類。但自然選擇已經結束了,基於智能設計,基於電子而非有機化學的全新變革開始了。

LKS:人類是否在自己進化的同時促進周圍環境的進化?

YH:幾千年來我們都在改變環境,人類逐漸取得外部世界的控制權,改變環境,動物,森林,河流。這一切都會繼續並加速,但這一次,我們不僅掌握對外的控制權,也有對內的。

21世紀真正的革命是在我們的身體,大腦和心智里。獲得編程和製造身體、大腦和心智的能力,這會是經濟的主要產物。過去我們改變環境,卻很少改變自己,我們的身體、大腦和心智卻和孔夫子、佛祖甚至石器時代的人類一樣,是同樣的動物。但未來一百年中,智人會消失,新的實體和我們之間的差異,會比我們和尼安德特人或猩猩之間的差異更大。

△從左到右:南方古猿、能人、

直立人、尼安德特人、智人。

圖片來自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LKS:很多科幻作品描述了類似的改變,比如意識上載和生化人。有沒有你特別希望實現的技術?

YH:我認為我們太急於升級我們的技能,而沒有真正探索和了解已有的能力。我擔心我們在升級的過程中反而會「降級」,失去一些我們已經擁有卻不自知的能力。

我每天做兩小時內觀冥想,每年去長期冥想項目,今年我會做六十天的冥想。通過冥想,我意識到對自己的心智了解甚少,還有很多神奇的能力待開發。冥想帶給我的好處超過我目前接觸的任何科技。

作為研究人類的歷史學家,我不認為整個世界會突然開始冥想並開發心智,太難了。但相比花時間在提升記憶、數學能力、溝通能力上,我覺得這是一個更好的項目。

我認為多數個人開發都服務於經濟目的,而不是服務於個人的。比如我們經常看手機,刷微信,查郵件,看視頻,我的領導希望我通過手機隨時在線——這對經濟是有好處的,但損害了人類心智的一部分。迫於經濟體系的壓力,這是我們發展的方向。

△ 冥想

LKS:你在書中談到人類幸福的問題,幸福對人類歷史的發展真很重要嗎?

YH:是的。我認為人類很擅長獲得權力,卻不擅長將權力轉化為幸福。幾千年來,我們比祖先強大了幾千倍,但我們沒有比他們更幸福多少,因為我們並不真正了解幸福,也不懂如何把權力轉化成幸福。危險的是,二十一世紀我們的能力繼續提升,卻仍然不理解幸福和苦難的深刻含義。在力量層面,我們會成為「神」 ,但我們將會是不滿意的、痛苦的神。

LKS:你提到社會規則主要服務於經濟和人類整體的發展,二位個人幸福,那麼幸福是人類生存的意義,還只是造物主為了人類生存而給予的額外獎勵?YH:我們沒有造物主。我不相信任何神、造物、終極目的。生命的關鍵問題是受難,而不是意義,我不需要知道生命的意義,本來也沒有意義。宇宙不是故事,你沒有需要扮演的角色。

真正的問題是:苦難的根源是什麼?如何從苦難中獲得解脫?

這個問題不該關注個體,一旦聚焦於個體,便陷入自己的情感和慾望,產生焦慮和痛苦。我認為「關注幸福」和「關注個人和個人慾望」是不一樣的。放開自我的執念,著眼世界,是快樂的關鍵。

LKS:比如通過冥想?

YH:方法有很多,我只能推薦我經歷過的內觀冥想,我沒法推薦我沒試過的東西。但可以想象,存在很多尋找內心平靜和幸福的方法。

△ 尤瓦爾·赫拉利

LKS:你是個有宗教信仰的人嗎?

YH:我不相信上帝。不過關鍵問題是「什麼是宗教?」不同人有不同定義。我認為「宗教信仰」和「靈性」之間有很多誤解,很多時候是對立的。「靈性」關於問題,我是誰,苦難的根源什麼,如何從苦難中解脫等宏大的問題。追隨這些問題,踏上尋找答案的征途。而「宗教」關於答案。權威告訴你:這就是答案。如果你不相信,你就是罪人,會在地獄受罪。

不同於帶著問題去尋找答案,「宗教」要求你相信確切的答案,所以我完全不是一個信教的人。宗教就是人類寫的虛構故事,《聖經》就像是《哈利·波特》 ,只不過更無趣。但我自認是一個有「靈性」的人,對生命的問題很感興趣。我試著投入時間和精力追隨這些問題,調查和探索生命的真相。

LKS:但對很多人來說,故事更容易信服。宗教會因人工智慧的興起而再次興盛嗎?

YH:人們認為宗教是不會變的,是某種終極真相,但我認為所有宗教都在變化著。有的宗教消失了,新的宗教被創造,舊的宗教在改變。比如現在的基督教和幾千年前完全不同。

我認為 21 世紀會有一些人,因為變化有風險,就不喜歡改變,而喜歡穩定和終極真相。所以因為世界的巨大變化,一些人想要回去,抓住那些給予他們答案的宗教。同時我們也會看到全新的宗教,尤其是基於科技的信仰。

宗教不是從天上來的,不是上帝的創造。宗教是人類的創造,來解決人類問題、恐懼和希望。回頭看歷史上的宗教,他們通常給出類似的承諾——不管是猶太教、基督教、印度教、道教——他們都承諾繁榮,健康,幸福,甚至長生不老。哪怕不是這一世,如果你相信他們的故事,死後還可以在天堂享受健康和昌盛。

21 世紀同樣的承諾來自科技而不是神。以前傳教士會說,如果你相信這本書,就會在天堂永生。現在人們不需要上帝和《聖經》,如果你相信人工智慧和生物工程,在地球上就能健康和長壽。我認為這將是21世紀的主流宗教。

△ 《聖經》:開始都已啟動。神愛世人,他唯一的兒子,那凡信不滅亡,反得永生。

LKS:很多科幻作品會描述一個巨大的起到主宰作用的公司,聽上去就像是你說的「科技宗教」的實體化。

YH:沒錯。雖然人們不會叫它「宗教」,因為「宗教」是個老舊的概念。但如果你相信這個公司,給它所有的數據,允許它為你做決定,那麼你就能獲得長壽,甚至永生。

越來越多企業家、科學家聲稱,科技可以幫我們實現永生。也許不是近 5 到 10 年的事兒,但在 50-100 年間,科技可以無限地延長壽命。

LKS:永生會是一件壞事嗎?

YH:像所有巨大的變革一樣,有好有壞。一方面,當然所有人都想活得長;另一方面,會加劇貧富差異,因為長生很可能很貴。想象一下,窮人仍然會死去,富人則會美麗健康地永遠活下去,窮人會非常憤怒,富人也會很焦慮。

如今你願意去冒險,去山裡徒步,明知道自己可能會死,但人總有一死,所以你願意冒險。如果可以永生,人們會非常緊張,不願意去冒險。

另一個問題是,永生的人類無法為下一代騰出位置。比如你是一個記者,你希望在公司升職,但你的上級必須騰出位子來,否則你永遠只能呆在現有的崗位。

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說過,科學進步是從一個墳墓到另一個墳墓。意思是,只有老一代死了,新的才有機會發展壯大。

△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

2016 年曾宣布開發「人機共生」的產品。

圖片來自 ATP

LKS:那為什麼科技巨頭們還想要追求永生?

YH:因為幾乎沒有人想要死。這些科技巨頭二三十歲的時候,在搜索引擎、社交媒體上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勢力之一,這會讓人覺得自己能幹成任何事。

還有什麼比克服衰老和死亡更有誘惑力呢?過去宗教信仰告訴人們這是不可能的,你無法在這個世界獲得永生,一旦你死去,就可以在天堂永生。

現在科技告訴我們,死亡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技術問題。人們不會因為上帝的旨意而死,而因為技術問題而死——心臟停止跳動,肝臟受到感染——這都是技術問題。科技告訴我們,每個技術問題,都可能有技術的解決方案:如果心臟停止泵血,你可以注射某種藥劑,替換一個新心臟,甚至替換一個機械心臟、生化心臟。

我們還不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但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認為死亡是技術問題。如果我們投入足夠的時間和錢,就能解決。

LKS:就像扮演上帝一樣?

YH:超越上帝扮演。著名企業家克雷格·凡特(Craig Venter),曾經在美國政府之前破解了DNA,完全掃描了一種有機體的基因序列。當時有人問他,你是不是再扮演上帝?他說:為什麼要扮演?

某種程度上他就是上帝。傳統上帝的能力就是創造生命,我們就在獲取這種能力。這就是為什麼我為新書《未來簡史》取名Homo Deus,意思是上帝人。homo是拉丁語的人,deus是上帝。我們從猿人(Homo Sapien)進化為上帝人。

LKS:謝謝你,和你聊天很有趣。

YH:也謝謝你,我的新朋友。

讀完書,看山覺得尤瓦爾·赫拉利的《未來簡史》和《人類簡史》沒有名字聽上去那麼艱澀,而是可讀性很強的文字,像尤瓦爾本人一樣有趣。可以在知乎書店購買這兩本電子書。

▽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促銷頁面,領券 6 折購書。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