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人才選拔制度遷延

部派遣證,這是1990年代中後期以前,幾乎所有普通高校、中專畢業生畢業時都能夠領到的一份證件,有的同學還能領到一張幹部介紹信。這一證一信,甚至比畢業證書、學位證書都重要。在夏季到來之際獲得幹部派遣證和幹部介紹信,在秋季到來之際到所分配單位報到,一名學生就變成了國家幹部。
在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哲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主講中外教育史的李林老師看來,1977年恢復的聯考,與古代的科舉,都是為了選拔人才而組織的大規模競爭性考試,有些制度設計和運作方式異曲同工。
美國漢學家卜德(Derk Bodde)則認為——「始於公元前165年的的公務員制度,以候選人被召入京,皇帝親自策問其美德為標誌。這對歐洲的影響很大,後來歐洲各種公務員考試制度均源於此。」卜德所指,是漢代拔貢制度。而自隋唐興起的開科取士,直到清末的1905年才最終取消。這是長達千餘年的、世界至今延續最長的選拔人才的制度。
那麼,古代科舉制度和當代的聯考、公務員考試,是否一脈相承?又有哪些異同呢?
天下英雄都入彀中嗎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在唐末五代時期人王定保所著雜書《唐摭言》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按照王定保的記敘,此言系唐太宗李世民「私幸端門」時所說,也就是偷偷溜到端門,看到「新進士綴行而出」,太宗喜出望外了。
因為開科取士,無論貴族、庶族,只要有資格報考科舉,就有可能考上進士為國家服務。
事實上,寫作《唐摭言》的王定保,本身亦是唐末進士。在梁唐晉漢周各代,他或隱居山林,或出來做官。因是唐末進士,又有為官履歷,改朝換代不影響他做官,其甚至在隱居多年後又出任南漢寧遠軍節度使、中書侍郎等較高官職。
科舉制亦不曾隨著王朝興替而覆滅,甚至愈來愈規範,規則愈來愈嚴密。
卜德如此理解明清時期的科舉制度——
「公元1370年以後,的公務員考試製度逐漸發展為三級制,第一級為『郡試』,是在各郡、縣舉行的選拔考試;第二級為『鄉試』,在各省的省會舉行;第三級,也是規格最高的一級考試,稱為『會試』,是在國家的首都舉行的考試。一般為每三年舉行一次。如果通過這三級考試,其所獲得的頭銜分別大致對應於我們的大學部、碩士和博士學位。這項制度一直定期執行,直到1905年被廢除。」
卜德實際上漏寫了當時最高等級的考試——殿試,亦即由皇帝在朝廷上親自策試。通過殿試的天子門生即為進士,可授予官職。
因為有了科舉制度,廣袤的土地上,許多出身貧寒的農民子弟亦有機會出人頭地。科舉制亦因此而深入人心。在明清科舉興盛的時代,也同時誕生了許多戲劇作品,以湯顯祖的《牡丹亭》為典型,大致上是「三部曲」——「私定終身後花園,才子及第中狀元,奉旨完婚大團圓」。
因為科舉考試舉足輕重,可以改變許多人的人生軌跡,因此作弊現象屢禁不絕。《新民周刊》記者曾在蘇州木瀆虹飲山房「木瀆科舉制度館」看到館藏的一些當年科舉考試作弊工具。比如有一件絲綢夾帶,長45厘米,寬38厘米,雙面書寫,每個字只有2—3毫米,細如髮絲,書寫俊秀。據介紹,全卷共2.8萬餘字,把它對摺成兩部分,便於考生藏於鞋內。還有一種夾帶為袖珍小書,只有火柴盒大小,包含了《四書》的全部內容和批註。搞笑的是,這麼一本顯然為了考試作弊而用的書,扉頁上卻印著「幸勿誤帶入場」的字樣。可能是為了避免考生作弊一旦露餡而牽連到書商,故而有言在先。
不過,科場弊案一旦東窗事發,主犯往往死罪難逃。譬如1858年(清咸豐八年),考生羅鴻祀賄賂主考官柏葰的家人,企圖藉此考中舉人,最後事情被揭發,柏葰按律處斬。再譬如魯迅的祖父周福清因兒子周伯宜屢試不第,而在慈禧六十大壽朝廷開恩科取士時,將親朋故舊章、馬、陳、孫、顧五姓彙集的一萬兩銀票派人送給在蘇州的主考官殷如璋,以期殷如璋照顧這五姓以及自己的兒子。殷如璋是周福清的同榜進士。然而,未曾想事情敗露。周福清不得不避禍上海,不久又回紹興自首。最終落得個「斬監候」,在牢里呆了八年。而魯迅的父親周伯宜,不僅沒有科場過關,還不得不面對傾家蕩產托請營救乃父的境地。
總的說來,古代科舉制度是相當嚴格的,得以讓在世界上較早擁有完善的文官制度。誠如卜德所言:「歐洲的大學直到1702年才出現筆試製度,更不用提政府選拔公務員的制度了,其形成的時間已經相當晚了。因此,17和18世紀有關的西方文獻中頻繁提到的考試製度,甚至引起伏爾泰(Voltaire)和弗朗斯瓦·魁奈(Francois Quesnay)這樣的智者的熱烈讚許,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英國已經完成工業革命,甚至在鴉片戰爭中戰勝攫取香港的時候,通托馬斯·泰勒·密迪樂(Tomas Tayeor Meadows)於1847年出版了《關於政府和人民的雜錄》(Desultory notes on the Government and People of China,and on the Chinese Language)一書,其中寫道:「催促英國政府著眼於改進行政系統、團結大英帝國,儘快建立公職遴選考試製度。」在書中,他詳細描述了的這種考試製度,並提出如此觀點:「維護中華帝國長期穩定的唯一關鍵就在於其擁有一個充分體現人才先進性的政府。」
那些年的聯考更像公務員考試
隨著朝代更替,科舉考試的內容發生過數次大的變化。就像如今的公務員考試的公共科目有《公共基礎知識》《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申論》等內容,當年的科舉,亦有墨義、帖經、策問之類「公共基礎」科目。
華東師大李林老師表示:「晚清的時候西方人來到,需要更多對西方介紹的教育體制及科舉功名。很多時候也將進士及第比擬為近代大學中的學士學位,同樣用degree一詞,有時加個imperial在前標示。而科舉廢除前後,為了鼓勵遊學,對於去外國留學取得學位者,歸國參加考試合格,也根據所學科目,授予相應的進士榮銜,稱為洋進士。大家比較熟悉的詹天佑先生,從耶魯畢業回來后,也曾被授予『工科進士』的頭銜。」
而1977年恢復聯考,其考試科目與新成立初期1950年開始的聯考所列科目,大致相同。文科考試科目為:政治、語文、數學、歷史、地理、外語;理科考試科目為:政治、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外語。
從考試科目上看,這是在給大學本專科甚至一些中專學校選拔學生,但因為當年大中專畢業生擁有幹部派遣證,畢業分配到企事業單位有幹部身份,某種程度上,聯考帶有了公務員考試的性質。與之相輔相成的,則是在很長一段時期,大學計劃招生,就讀者不僅免費,甚至在一些理工科院校,在校實習期間還有工資可領。
進入1980年代後期,隨著「文革」造成的人才荒逐步得以緩解,外加經濟體制改革逐步推進,通過聯考選拔國家幹部的功能逐漸淡化。上大學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權利,而高等教育亦不再提供純粹「免費的午餐」。
之後,出現了高校招生雙軌制——一部分計劃內招生,一部分自費就讀。計劃內招生者畢業時仍有幹部派遣證,包分配工作;自費就讀者,不僅花錢讀大學,畢業后也得自己找工作。由於1990年代初,分配進政府機關或者國企單位,工資不高,有時候畢業生自我感覺並不如1980年代那麼吃香了,許多人往往更傾向於「雙向選擇」。當年劉震雲的小說《一地雞毛》被改編成電影,陳道明飾演的小林,就是那種不甘心於大學畢業后成為公務員,卻又無奈接受命運安排的典型。
隨著高校大規模擴招,隨著高校招生雙軌制的取消,特別是公務員制度的確立,聯考選拔國家幹部的作用漸漸消失。
1982年,原勞動人事部制定下發《吸收錄用幹部問題的若干規定》,強調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吸收錄用幹部,實行公開招收,進行德、智、體全面考核,堅持競爭考試、擇優錄用。從此,考試進入幹部錄用程序中。由此,專門的公務員考試製度逐步開展起來。1989年,原人事部在監察部、審計署等6部門進行公務員考試錄用試點。
1993年,《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頒布。原人事部於次年下發《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定》,要求錄用國家公務員,貫徹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按照德才兼備的標準,採取考試與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公務員考錄製度正式建立。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頒布,明確規定錄用擔任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公務員,採取公開考試、嚴格考察、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的辦法。
在華東師大李林老師看來,如今的聯考和當年的科舉,都是為了選拔人才而組織的大規模競爭性考試,有些制度的設計和運作方面異曲同工。不過,兩者在考試內容、組織方式以及選拔目的上,還是區別甚大不宜簡單類比。
科舉制度的發展歷程
科舉制的創立:隋朝
魏晉以來選官注重門第,不利於選拔有真才實學的人做官,為改變這個弊端,隋朝創立了一種新的選官制度。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隋煬帝時正式設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漢代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科舉制的完善:唐朝
唐太宗時,擴充國學的規模,增加考試科目:明經、進士兩科成為唐代常考的主要科目。武則天時,大量增加科舉取士的人數,首創武舉和殿試,自薦求官。唐玄宗時,詩賦成為進士科的考試內容。開元年間,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以後成為定製。
科舉制度的改革:宋
首先,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範圍。其次,宋代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製度。第三,科舉開始實行糊名和謄錄,並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
科舉制度的演變:明清
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明清時期實行八股取士,規定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範圍內命題,考生只能根據指定的觀點答卷,不準發揮自己的見解。
科舉制度的廢除:清
光緒三十一年(1905),在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被廢除。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