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留學生在國外不敢說話不敢一個人,為啥?

自卑感是絕大多數留學生的一個通病。它通常表現在:

語言上的不自信

如果想把一門外語口語練好,需要有兩個必要因素:自信和外語能力。有些人覺得外語能力越高,自信就越足。其實在起初階段並不是這樣。口語不是學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口語技巧人人都知,單詞量人人都有,可在國內的大學有幾個能把口語說好的?原因在於他們沒有練。

至於怎麼練,這要看誰有信心開口說第一句話。一般來說,除了那些鳳毛麟角的口語天才之外,大部分新來的留學生的口語能力都相差不多,大家的水平並不是由單詞量定的,因為在最初的日常問候語里的單詞大家在初一就學過;在國外,如何主動向金髮碧眼的老外說第一句話甚至只是一個「HELLO」,並不取決於外語能力,而是自信。

「萬事開頭難」,一旦有了第一次,當你第二次開口時心跳不會象第一次時那麼快了,自信也就更足了。所以對於任何初學者,自信才是口語的第一步,隨著交流次數的增加,口語能力也在提高,自信也隨之提高,從而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比如有些學生因為自信而強制自己開口,主動和老外交流,逐漸的用實力再次培養了自己在張口閉口間的自信;最後這些學生不但有不錯的書面成績,社交方面也成了留學生中的佼佼者,但是這類學生只有在國外排名靠前的大學里比較多見,然而在作為留學生主要接收者一般大學里(占院校總數的80%左右)這樣的精英少之又少。

90%的留學生在剛到國外時都有以下幾個癥狀:「說話聲音小;說話時嘴唇不動只有舌頭在裡面繞;開口前的幾秒心跳加速」。雖然這些都和語言能力的不足有關,但並沒有直接關係,而自信心的不足才是最根本原因。按常理說,國外有著絕佳的語言環境,可為什麼我們這些留學生到了國外反而比在國內時更難開口了?

原因在於心理上的自卑。對於國內很多學生來說,外語都不是自己的母語,所以大家口語水平相當,兩個人即使在外語交流中出現障礙也不一定是一個人的問題;舉例說明:甲和乙在英語對話中由於甲說出的那句乙不明白而卡住了,問題可能是因為甲的發音不準,但問題也可能是因為乙的聽力不足,至於到底問題出在什麼地方誰也說不清楚,這樣就更說不清誰比誰差,誰覺得臉紅了。

可是在國外就不一樣了,和老外對話時如果卡住了,那問題一定出在我們自己;因為那是老外的母語,人家無論是聽,說,讀,寫都遠勝於我們,所以到時一旦卡住,尷尬的一定是我們。很多學生正是在開口前就想到了這個問題,從而引起了「怕丟人,怕尷尬」的心理上的自卑感,開口的自信也就沒了。

對於這類不自信的學生,不同類別的學生在處理這個病症上方式也有著不同。有不少成績不錯的學生因為在性格上的閉塞,交流始終是自己的最大障礙之一,這類例子在一般大學里非常普遍。他們的特點是無論在大課還是在小課上都無一例外的認真的做著同一件事情:題板上出現什麼他們就抄什麼,當老師提問時他們會第一時間低下頭來躲避老師的目光。即使遇到不懂的問題,寧願下課和同學硬啃,也不願在課上問老師半個字;最後很多人畢業時的成績都不錯,可是實際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國內大學生水平相當,講外語時依然保持著嘴唇不動舌頭動的不自信形象。

造成這種「高分低能」現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自己始終沒有跨越「自卑」的門檻。這類學生主要是那些在國內讀完大學部,拿著IELTS或TOEFL成績繼續出國就讀碩士學位的留學生。雖然他們有著不錯的IELTS或TOEFL成績,但應試教育的陰影始終伴隨著他們,以至於到了國外他們還是標準的「應試型人才」。

「半成品」和「垃圾」卻用著更直接的方式來處理語言上的問題:逃避。他們除了有上面提到的「自卑和能力上的不足」外,還有一個鮮明的特點:懶。所以他們乾脆什麼都不做,實在沒辦法了就等著別人來為他們做。這樣就形成了「自卑感」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組團」。

綜上所述,「自卑感」留學新生的通病,並且有很多人讓這種病伴隨著他們直到畢業回國。難道只有學生才會有這種「自卑感「嗎?並不是絕對的,但是這種病發生在學生身上的幾率要比其他國家的留學生大的多。原因是:

一的留學人口是和國家的人口成正比的。人多,出現問題的幾率就多。

二的青年一代骨子裡透著「比」的意識。

這些留學生絕大部分都是經過應試教育的高壓淘汰體系洗禮過的,這個系統的特點就是讓這些孩子們從小就懂得了「競爭,淘汰,比」,而且是從7歲比到18歲左右。即使在18歲之後,學生們擺脫了這個體系,可「比」的意識早已深入內心。

其實人都會有「比」的意識,這和先天的「上進心」有關。一般來說,一個人在初次遇到一個陌生人時,心裡首先會下意識的會出現「比」的敵對意識。最初的「比」通常是:他是不是比我高,是不是比穿漂亮等等一些很表面的東西。如果在隨後的幾分鐘里知道了對方的職業,學歷等一些內在的東西,然後會很快的在心裡拿對方和自己做個比較,如果對方不如自己,或者和自己水平相當,心理上自然就少了很多交際方面的壓力,自己也就更容易把握交際的節奏。如果對方比自己強,人們心裡通常會產生「敬畏感」,以至於有的人變的說話客氣來表現自己的「佩服」,有的人也會跟著吹噓自己來追求對話時的「平等感」。

到了這裡,中西方學生的心理走向就開始有分歧了。西方國家裡雖然有很多高競爭的發達國家,但是其學生在沒步入社會前對「比」的意識遠不如學生,這和教育體制有關。所以西方學生在某方面比自己強的人面前,心裡產生的是「佩服」,這樣的心理有助於形成「敬而學之」的心態;而學生心裡產生的是「自卑」,這樣的心理有助於形成「敬而遠之」或「敬而從之」的心態。

「敬而學之」有利於雙方能力的差異得到互補,從而逐漸的形成平等的朋友似的關係。「敬而遠之」有利於形成永久的能力差異,使自己的「自卑」持續,從而形成永久的「仰望」與「俯視」的不平等關係。「敬而從之」有利於形成從屬關係,從而一邊是領導者似的自居,另一邊是跟班者的自嘆不如。

把上面理論聯繫到我們實際就不難看出,為什麼有那麼多學者以「清高」為榮,以「博學」自居;為什麼很多在國外生活過的人會說:「老外很傲氣」,其實老外並沒有絕對的傲氣,而是我們的心態在很大程度上壓的我們直不起腰。

組團

這裡的「組團」並不是象我們平時聽說那些華人社區或者學生會之類的團體,而是做什麼事都想有個伴。這樣的團少則兩人,多則十多個;表面上看起來是留學生的團結,可實際上是留學生心態上的自卑。原因在於如果單個出門,語言上的底氣不足會直接導致心理上的底氣不足。他們並沒有信心靠著自己的能力把每個問題弄清楚,而是擔心被騙或者吃虧。所以需要找個至少在語言上能過關的「頭」帶領他們去處理每個問題,這就是上面所說的「半成品」和「垃圾」處理語言問題上的方式。

除了上面說到的留學生因為「孤獨感」而形成了一個個小團體外,「自卑感」也是他們組團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既然是一個團體就會有領導的和跟班的,有時這裡的領導者是新生從學長或學姐中找來幫忙的,有的則是因為經歷,心態和能力上的差異自然讓某些人變成了領導者,而另外一部分人心甘情願的成了跟班的。

通過中介公司出國的學生一般不會象中介院校的學生那樣一次次批量過來,他們數量不多,相互之間也不熟,甚至有一個人過來的,對他們來說國外的陌生感更加強烈,所以這些學生在初期無論是購物,租房,還是辦手機,開帳戶,都會有一個「閱歷」比他們豐富的人帶著他們去處理這些問題;這個「閱歷」豐富的人不一定在年齡上比他們大,但是一定是比他們早到這個國家的。

而從同一所中介院校一起過來的這些學生都互相認識,他們誰都明白這其中誰是「精品」,更明白在國外最重要的是語言,所以在自己語言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大家就會心照不宣的默認「精品」為領導者。領導者的職能在留學初期一般是向老外同學詢問哪裡的東西便宜,然後帶大家去;迷路時由他(她)開口向老外問路,租房時由他(她)和房東交涉等等;隨著時間的進展,領導者們甚至當上了「家教」:上課前他們的手機成了熱線(幫著代簽到的)考試前他們的手機也成了熱線(臨時抱佛腳的)……其實「精品」在開始時並不一定會表現的很自信,但是在其他同學一致「龜縮」的情況下,和自己的「好強」性格的驅使下強制自己「領導」后,自信也就隨著時間開始增長了;而跟班的「半成品」和「垃圾」們的舌頭也隨著時間進一步萎縮了。

通過上面對「組團」的解釋不難看出,留學生的自卑感除了反應出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信心以外,更暗示出他們長期依賴他人而產生的不思進取的惰性。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