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當我們談論AI,我們在談論什麼?

最近,亞布力論壇在年輕人之間發起了一次互動,請他們談一談自己理解的AI。在收到的眾多回復中,我們發現,儘管近幾年來人工智慧的信息以不同形式刷屏我們的社交圈,大眾對機器人、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辭彙已經耳熟能詳,但人工智慧在我們腦海中依然很難有一個清晰的形象。我們知道掃地機器人、無人機、無人駕駛,了解過大數據、雲計算、智能應用,深知人工智慧是在記憶力、學習力、運算力方面都遠超人類,卻依然很難回答什麼是人工智慧。伴隨著AlphaGo戰勝人類圍棋冠軍,斯蒂芬·霍金對人工智慧的擔憂,《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稱未來50%的工作將被人工智慧取代,大眾對人工智慧的思考開始轉向人機關係,陷入科幻電影中人機大戰的恐慌里,儘管大多數人還沒有真正了解它。

2016年的亞布力青年論壇上,出門問問的創始人兼CEO李志飛提到一個有趣現象,他發現,不同人群之間討論的AI有很大差別,AI這個概念擁有不同層面:無人駕駛、無人機、谷歌眼鏡、Siri等交互產品是普通大眾和媒體所認知的AI,他們關心的是哪些產品能為人所用,是AI產品;互聯網公司的CEO或產品經理等稍專業一些的人群關注的則是語音識別、自然語音處理等AI技術,他們希望知道技術發展到了什麼階段,是不是已經足夠成熟,到底能做出什麼樣的產品。但無論是產品還是技術,最終都是一行一行的代碼,在一線工程師和科學家的認知中,AI是被敲到計算機里的,最核心的演算法和模型,是真正能實現的AI。

像任何學科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一樣,人工智慧並不是突然產生的,可以說AI的技術與計算機的發展技術是同步進行的,計算機發明出來之後,AI就開始了。有人笑稱AI是成精后的計算機,但這條成精路經歷了幾十年起起伏伏。大眾和媒體對AI最直觀的接觸來自AI發展史上兩次標誌性的事件,一次是1997年IBM的深藍機器人戰勝了當時的國際象棋冠軍,再一次是AlphaGo戰勝人類圍棋冠軍。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陳黎明在2016亞布力企業家論壇夏季高峰會上談到AlphaGo跟深藍的對比,認為這種對比的意義不大,因為根據摩爾定律,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數目,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會提升一倍,那麼在計算機發展的這幾十年間,計算性能達到今天這樣的水平不奇怪。

地平線機器人技術創始人兼CEO余凱認為,除了摩爾定律,AlphaGo的出現是演算法的突破。在圍棋領域,棋手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棋感,即在窮盡的空間里,他能判斷哪幾步棋會更好,這是人類作為一個高級動物所特有的能力。而AlphaGo通過神經網路的引入,使計算機有了直覺,縮小了圍棋世界的搜索空間,使得搜索的效率提高,這種突破性的進展一方面來自摩爾定律,一方面是演算法,人工智慧的演算法因為深度學習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余凱看來,所有大腦物理的機制,生化反應的本質還是計算,演算法其實是智力的核心。過去十年裡,人工智慧之所以從教科書變為工業、商業,實際上是演算法的演進。無論是智能客服、智能家居系統、還是汽車智能駕駛應用等等,人工智慧早已不是未來,它是當下,它早已無處不在。

由此,我們雖然不能將人工智慧簡單的等同於演算法,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工智慧不是一個容器或實體,它是基於海量的信息和數據,以某個特定目標為方向,通過技術手段,對具體的信息和案例加以分析后,能夠實現或接近這個目標的行動能力,而現在,這些行動能力在某些領域已經展現出超越人類的表現,且這種表現不在體力上,而在腦力上。

也正是這種優於人類腦力的表現引發了大眾對人機關係的新一輪思考,如果說起初大眾還停留在對人工智慧的優質性能嘖嘖稱奇的階段,那麼近期我們卻看到越來越多關於人機關係的恐慌感。這種恐慌具有一定的時代背景,技術發展到今天,人際關係的交往已經很大程度上依賴網路媒介,人們有理由相信未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可以不再需要實際的面對面接觸,也正是這種社交關係的未來趨勢讓人們看到機器參與人類交往的可能。

在今年的亞布力青年論壇創新年會上,圖靈機器人創始人俞志晨就提到,在今天的微信平台上,有許多虛擬聊天機器人參與人類對話,而且70%~80%的人在對話中都意識不到對方並非真人。「機器的智商、情商都在不斷提高,可能再過若干年,機器人會越來越聰明,聰明到不知道是不是真人。」人工智慧在影響人類思想,參與人類的情感過程,但回歸到人機關係,人類似乎也相信機器只是工具,大眾討論的重點也集中在機器能否具有獨立意識,機器能否復刻人類情感。

俞志晨認為,可以從工程和倫理兩個角度來解釋,從工程角度,可以用演算法或模式定義機器有多種情感顆粒度,讓機器無限模擬人類情感體現。對於用戶來講,機器可以看起來有情感,無論這種情感產生的方式是什麼;但從倫理和哲學角度,很多時候機器在學習人類講話的一些邏輯或是人類自身的情感,建立他自己的情感維度或者認知,但至於怎麼產生情感,產生什麼樣的情感,客觀來講是黑盒,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目前整個人工智慧行業來看更多還是停留在從工程角度強制讓機器人具備情感。

NextOrigin Therapeutics高級顧問叢樂長期從事生物科學研究,他認為,現階段的問題是,研究所物醫學的人也並不知道人的情感是怎麼定義的,甚至不知道記憶在大腦中的形成是通過什麼具體的物理方式。人在面對情感的時候有不確定性,但機器是編程,用大量的數據和人的感情訓練它,讓機器掌握一些人的情感共性,但人最有意思的地方是每個人的情感都有隨機性,這個隨機性在生物學上還不能完全理解。

要在機器中復刻人腦,首先要了解人腦。中科視拓創始人、人工智慧、人臉識別專家山世光表示,以目前對腦認知神經科學的了解,我們現在對於記憶是如何存儲的尚不了解。我們知道記憶存在腦細胞里,但是如何存儲,怎麼記憶,我們完全不知道。

儘管機器會不會有認知、慾望、情感尚不得而知,但不能否認人類在機器面前的劣勢,機器可以非常快速地複製人的進化過程,而生物的進化過程卻非常緩慢,我們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成長才能夠成為有成年智商的人,但一旦有一個機器成長起來,它的複製繁衍就極其快速。對此,余凱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認為人類拯救自己的方法就是通過腦機介面使得存儲能力跟運算能力極大擴張,使得機器進化的能力能夠富裕人體本身的智慧,讓人類在很多行為時可以使用「外腦」來做決策。

哈佛大學腦科學中心博士、腦機介面公司BrainCo創始人兼CEO韓壁丞就是腦機介面方面的專家。如果說AI是讓計算機有像人一樣思考和運算能力,那麼腦機介面就是讓人類本身變得更強。韓壁丞認為,腦機介面就是希望以AI技術作為人和機器的介面,讓每個人都變成超人,用技術讓每個人學習和工作的效率變強50%,用大腦直接輸出意識,控制無人機和機器臂。在今年的亞布力青年論壇創新年會上,韓壁丞展示了用人腦直接向機器發出指令,指揮機器行為的技術視頻,目前已經可以通過大量訓練,由人腦直接撥號。在他看來,人類最大的擔憂並不是未來工作被AI取代,而是當AI被部分人類別有用心的惡意控制時,人類是否有能力阻止,這才是應該努力的方向。

人類和AI的互動會如何發展,AI究竟是敵是友,未來學家給出了形形色色的答案,但未來學家擔憂的並不能完全等同於科學家正在做的。面對飛速發展的人工智慧,韓壁丞給出了一個富有漫威電影色彩的新擔憂,現在AI可以將個體所接觸的信息進行大規模的集成,並且通過三五年做引導,讓人按照他的思路去行動,「用AI技術來影響人類思想這件事不僅可行,而且一定會做到,這才是最大的擔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