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請別混淆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又稱子宮體癌,絕大多數為腺癌,為女性常見的生殖道惡性腫瘤之一。臨床上子宮內膜癌容易出現陰道出血、陰道排液,疼痛等癥狀,該病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以致誤診,應加以辨別。

該病須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一、絕經后出血首先應警惕是否為惡性腫瘤,儘管隨年代的進展,絕經后出血中惡性腫瘤的比例已大大下降。據有關報道表明,40年代絕經后陰道流血中惡性疾病佔60~80%,70年代隆至25~40%,80年代又降至6~7%。而國內報道,60年代惡性疾病佔76.2%,內膜癌占惡性病12.9%。80年代末惡性病症佔22.7%,而內膜癌占惡性病例的45.5%,宮頸癌佔43.6%。可見,在惡性腫瘤中隨年代的進展,子宮內膜癌有上升的趨勢。

絕經后出血情況與癌變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出血量可能很少,出血次數也不多而癌病變可能已經比較明顯。所以應仔細做婦科檢查,查清陰道、宮頸、子宮體、附件有異常情況存在。由於可能有兩種以上病變同時存在,如存在老年性陰道炎同時有子宮內膜癌,所以決不能因已發現一種病變而忽視進一步檢查。

除細胞學檢查外,分段診刮是不可缺少的診查步驟,因為診斷性刮宮術的子宮內膜癌確診率高達95%。國內程維雅報道,10年448例絕經后子宮出血的診刮子宮內膜,其中內膜癌佔11.4%(51例),羅啟東等報道為8.7%。文獻報道為1.7~46.6%不等,一般均在15%以下。

二、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更年期常發生月經紊亂,尤其子宮出血較頻發者,不論子宮大小是否正常,必須首先做診刮,明確性質后再進行治療。子宮內膜癌可要生在生育期甚至生育早期婦女。某醫院曾有一子宮內膜癌患者,年僅26歲,月經過多3年,按功能性子宮出血治療無效,最後診刮證實為子宮內膜癌。所以年輕婦女子宮不規則流血治療2~3個月無效者,也應進行診刮辨明情況。

三、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多見於生育年齡婦女。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重度在組織形態上,有時很難與分化良好的腺癌鑒別。通常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病理上可表現為灶性,有壓扁的正常上皮,細胞分化較好,或可見鱗狀上皮化生,肥漿染荷花色,無壞死浸潤等表現。而子宮內膜腺癌的癌細胞核大,染色質增多,深染,細胞分化不好,核分裂多,胞漿少,常常發生壞死及浸潤現象。而與分化良好的早期內膜腺癌鑒別:

①不典型增生者常常有完整的表面上皮,而腺癌則沒有,故如見到較完整的或壓扁的表面上皮可排除內膜腺癌。此外,內膜腺癌常有壞死出血現象;

②年齡:年輕者多考慮不典型增生,挑戰者者多考慮內膜腺癌之可能。

四、子宮粘膜下骨瘤或內膜息肉多表現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或出血同時可伴有陰道排液或血性分泌物,臨床表現與內膜癌十分相似。但通過探宮腔,分段刮宮,子宮碘油造影,或宮腔鏡檢查可做出鑒別診斷。

五、子宮頸管癌與內膜癌一樣,同樣表現不規則陰道流血及排液增多。如病理檢查為鱗癌則考慮來源於宮頸。如為腺癌則鑒定其來源會有困難,如能找到粘液腺體,則原發於頸管的可能性較大。日本Okudaira等指出,在浸潤性宮頸腺癌組織中,癌胚抗原(CEA)的陽性表達率很高,因此,作CEA免疫組織染色,有助於宮頸腺癌與宮內膜的鑒別。

六、原發性輸卵管癌陰道排液、陰道流血和下腹痛,陰道塗片可能找到癌細胞而和內膜癌相似。而輸卵管癌宮內膜活檢陰性,宮旁可捫及腫物,有別於內膜癌。如包塊小而觸診不表者,可通過腹腔鏡檢查確診。

七、老年性子宮內膜炎合併宮腔積膿常表現為陰道排出膿液、血性或膿血性排液,子宮多增大變軟。通過B起檢查而後擴張宮癌組織,只見炎性浸潤組織。子宮積膿常與子宮頸管癌或子宮內膜癌並存,鑒別時必須注意。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