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印象中一般只有老年人容易得血栓,血栓輕則致殘,重則奪命。其實不僅僅是老年人是血栓高發群體,還有一個年輕的群體,也時時刻刻受到血栓的威脅,那就是女性懷孕和女性生孩子后容易患血栓。
女性懷孕和生孩子后容易得血栓主要是因為這兩個方面:
一、懷孕后的血液比較容易凝固,因為這樣才有利於正常分娩或流產過程中有效止血並預防可能出現的失血過多,但同時也增加血栓形成和栓塞的風險。這樣情況將會持續整個妊娠期直到分娩后8周,導致這個階段出現血栓的風險高達20倍。
二、因為長時間地躺在床上休養,未能起來活動,這樣容易導致血液循環變得緩慢,血液淤積在深部靜脈血管中,在靜脈血管中凝結並形成血塊,造成栓塞。另外准媽媽們為了怕疼,越來越多地選擇剖腹產,而剖腹產會使用麻醉劑導致靜脈平滑肌鬆弛,同時術后鎮痛泵的使用又使肌肉處於長期鬆弛狀態,血流緩慢,下肢血液迴流受阻,增加了剖腹產的血栓患病率。
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后,除了少量能自行消融外,大部分會擴散到整個肢體的深靜脈主幹。最大的影響是血栓脫落後可能會堵塞肺動脈,引發肺栓塞,其致死速度甚至快於心梗。因此,下肢靜脈血栓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一定可能性會變異為肺栓塞。
因此建議能順產的情況下盡量順產,還有產後一定要多走動,同時生孩子后的飲食也是要十分注意的,多吃一些低糖、高纖維素、高蛋白、高鈣、適量脂肪飲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雖然說產後需要補充營養,但也不能過度營養,因為如果生孩子後過度進食高蛋白、高脂肪、高糖及高刺激性的薑汁等食物,會使血液黏稠度高,下肢血流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