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巡禮白洋淀 | 華北明珠的昨天、今天、明天

花香透玉骨,綠葉映紅蓮。碧水盪菱芡,漁歌入雲天。白洋淀的美,是綠色的碧波,是藍色的嚮往,是紅色的記憶。5月7日,調研組一行來到白洋淀,對白洋淀地區進行調研。穿梭在蘆葦盪中,我們不禁思考,雄安新區建設中的這塊瑰寶,如何在新時期綻放璀璨光芒?

記憶中的白洋淀:文脈悠長

遙看白洋水,流平波不動,帆開遠樹叢,翠色滿湖中。

——愛新覺羅·玄燁

安新白洋淀作為京畿之地,得到康、雍、乾三代皇帝如此垂愛,水蒐巡幸46餘次長達90年,使這一方水土有了皇家文化氣息。乾隆的趙北口即景:「虹橋長短接溪川,虹橋長短接溪川,溪上人家不治田;半笠蒼波三月雨,一堤楊柳兩湖煙;樂將鵝鴨無官稅,捕得魚蝦足酒錢;今曰飽餐漁者樂,名鄉春水綠浮船。」

文脈悠長

浩渺大淀滋養了新文壇的兩大文學流派「荷花澱派」和「白洋淀詩歌群落」,孫犁紀念館正是為了紀念當代文學大師孫犁先生,繼承和發揚「荷花澱派」的文學理念與精髓。這裡孕育了國家、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9項,其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圈頭音樂會」被譽為音樂的活化石。

紅色文化

淀上奇兵「雁翎隊」讓日軍聞風喪膽,「小兵張嘎」英雄事迹家喻戶曉。抗日戰爭時期,在淀泊相連、葦壕縱橫的白洋淀上,有一支神出鬼沒、來無影去無蹤的隊伍。他們時而化裝成漁民,巧端敵人崗樓;時而出沒在敵人運送物資的航線上,截獲敵人的軍火物資;時而深入敵人的心臟,為民除掉通敵的漢奸;時而頭頂荷葉,嘴銜葦管,隱蔽在蘆葦叢中,伏擊敵人保運船。這支令敵人聞風喪膽、令百姓歡欣鼓舞的隊伍,就是活躍在白洋淀上的抗日武裝——人稱「水上飛將軍」的雁翎隊。

《小兵張嘎》是當代著名作家徐光耀的代表作。這部作品自1961年發表至今,已經四十多年了。小說和電影中的「張嘎」,因其「英氣」與「嘎氣」,已成為新幾代人童年記憶中的最燦爛的一部分。講述了小嘎子在老鍾叔、老羅叔、區隊長、奶奶的引導下,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八路戰士的過程。

濕地文化

白洋淀總面積366平方公里,是冀中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有「北地西湖」「華北明珠」之譽,在涵養京津冀生態環境方面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被稱為「華北之腎」。安新是地域文化標誌性區域,漁文化、水文化、荷文化、蘆葦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競相發展,交相生輝。境內西旱東水,漁耕並舉,日進斗金,是華北著名的「魚米之鄉」。

白洋淀發展需釐清的四大關係

建築設計與文化基因的關係

青磚掩綠柳,碧水映白牆。提起水鄉,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青瓦白牆的江南小鎮,煙雨蒙蒙的泛舟水上。江南是水鄉,但水鄉未必都應是江南。不同地域的歷史文化血脈涵養了各異的文化特色,這些文化滲透在城市的方方面面,成為了城市獨特的文化記憶,在建築設計上尤為顯著。成功的設計絕不是簡單的文化元素嫁接,而是文化與設計的合二為一、血脈相連。

千畝荷花澱,茫茫蘆葦盪,白洋淀的建築特色應是帶有紅色文化的壯烈、帶有民俗文化的鄉情、帶有歷史記憶的厚重。青瓦白牆的徽派特色固然美,但將徽派建築元素在白洋淀地區的文化元素嫁接卻未必融洽,平衡好建築設計與文化基因的關係,是白洋淀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白洋淀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磚一瓦都應該滲透著屬於其獨有的文化基因,散發出其獨特的文化氣質。

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關係

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曆來是文藝創作中的重點問題,這在白洋淀文化建設中顯得更為重要。河北極具代表性的戲曲藝術保定老調起源於白洋淀周邊農村花會中的俗曲河西調,在清道光、咸豐年間已具戲曲雛形。擁有幾百年歷史的老調藝術如何在新時期的文化建設中融入時代洪流,如何在文藝創作中融入現代文化因子,成為了保定老調面臨的傳承困境,白洋淀詩歌在新時期的傳承亦是如此,而這又何嘗不是傳統文化傳承的縮影。

傳統文化的傳承,既要原汁原味,也要有滋有味。延續傳統文化的藝術生命,要堅守文化底線,保留文化特色,也要與時代融合,打破發展瓶頸。平衡好傳承與創新的關係,讓傳統文化在新時期煥發勃勃生機。

旅遊發展與生態環保的關係

水是生命之源。對於白洋淀而言,水的生態是其保持活力的源泉。隨著遊客的大量湧入、旅遊業的迅速發展,白洋淀的水污染等生態環境問題逐漸浮現。白洋淀水域範圍廣泛,船成為了主要的交通工具。依靠柴油、汽油等重污染能源發動的觀光遊艇每天在蘆葦盪中穿梭自如、絡繹不絕,但每一次的起航所帶來的水污染問題是難以避免的。

每穿過一片蘆葦盪,總能時不時看到漂浮的垃圾。鴨群繞開水面的「障礙物」,游向遠方,不知道「帆開遠樹叢,翠色滿湖中」的白洋淀,水還能幹凈多久。未來發展中如何守護綠水青山,是白洋淀發展的根。

區域發展與村民搬遷安置的關係

近些年,在安新縣政府的推動之下,白洋淀區39個淀中村的美麗鄉村建設效果顯著,鄉村旅遊發展帶動淀內10萬多人口增收,村容整潔、鄉風文明、和諧發展。

調研組到訪的大淀頭村,全村面積3460畝,水域面積3100畝,現有戶數700餘戶,全村經濟發展以傳統水產養殖和捕撈業為主。美麗鄉村建設PPP模式採用政府主導型,村兩委與鄉村旅遊開發實施企業化實體運營。商業街、門樓等建築仍然保留淀區老房子的特色,由於有著較為廣闊的水面,因此碼頭區的船舶通達度高,接待遊客的能力也逐年提升。這裡人文底蘊深厚,是現代文學流派「白洋淀詩歌群落」的發祥地。

大淀頭村目前建有文史資料館、學校,也已經有形成一定規模的商業街,具備提供基礎性公共文化服務的能力、教育普及能力以及旅遊服務能力,我們見到的漁民以老人和孩子居多,所到之處聽村民介紹,年輕人大部分已經不再掌握水產養殖,尤其是捕撈的技術,而是選擇淀區導遊、餐飲住宿服務等旅遊工作。

這裡的村民祖祖輩輩生活在白洋淀、紮根在白洋淀,雄安新區的建設起步,他們對於即將換新的環境和住上新的房子滿懷期待,卻因有可能面臨的告別水鄉而心懷憂傷。白洋淀這方水土,承載了世世代代的水鄉文化,我們留住這一方水土、留住這白洋淀區的文物遺產,如果沒有留住白洋淀水土孕育的文化情懷,數百年後,這些遺產也將沒有了溫度,而這些溫度,正是來自於這些漁民。

雄安新區區域經濟高速、跨越式發展的起步,必將面臨村民的搬遷、安置等問題,離土不離鄉,離鄉不離水,協調村民搬遷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做到村民放心與滿意是起步區建設階段的基礎性工作,更要通過公共文化服務與教育能力的提升,留住白洋淀區土生土長的村民為新區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培養這些內心滿載著水鄉情懷的內生力量。

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官方網站

Web

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Wechat

中傳雄安新區

發展研究院

長按掃碼關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