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送房送錢送戶口,我也不留二線城市

智谷君語:

當北上廣深用高房價趕人時,家底殷實的二線城市伺機而動,以房、錢、戶口為武器,發起一輪聲勢浩大的人才爭奪戰。但是,BAT的總部不搬,一線城市的頂尖高校不挪,中關村里的辦公樓不倒,二線城市有可能搶得到高端人才嗎?

◎作者 | 蘇曦禾

◎來源 | 浪潮工作室(WelleStudio163)已獲授權

今年6月,正值畢業季,武漢高校里一些畢業生的襯衫上鮮明地印著四個橙色的大字——留在武漢!

這不是學校的畢業衫,而是武漢挽留本地畢業生的活動服裝,也是武漢、重慶、鄭州、福州等二線城市展開人才爭奪戰的一個縮影。從武漢大學走出來的雷軍回武漢做講座時,市委組織部部長凌晨一點就到機場迎接,市委書記還打人情牌,多次提到家鄉情、母校情,希望雷軍把小米也奉獻給武漢。

看起來二線城市是備胎要轉正的地位,因為北上廣的高房價一直是人才外流的首要原因,而二線城市送房送戶口送錢送溫暖,正好奪得人才芳心。

但是二線城市究竟為什麼砸鍋賣鐵也要引入人才?二線城市負債式的引才手段真的能把人才留下來嗎?二線城市和一線城市相比到底差在哪裡?

「一線不留爺,二線留爺住」

如果要問一個大學生畢業的去向,人人都會猶豫;但是要問哪裡最賺錢,人人都能脫口而出——一線城市。

2016年人民大學就業地區分佈,其中有一半在北京就業 / 《2016年人民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一線城市無疑是最有「錢」景的去處,2016年全國的平均工資排名,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分別位列前四。

看春運時人口迴流的盛況就能直觀感受到,有多少外地人到一線城市工作。以移民城市深圳為例,2015年有常住人口1137.87萬人,其中非本地戶籍人口達到68.9%。

但是官方的邏輯認為,人太多了也不行,要把多餘的人趕出去。2016年時,北上廣深紛紛亮出了2020年的常住人口底線——北京2200萬人,上海2500萬人,深圳1480萬人,廣州1550萬人。

要控制人口,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利用房價調控。2016年前兩個月,深圳、北京、上海的二手住宅同比漲幅分別是:52%、25.7%、17.4%。日本學者驚嘆,深圳的房價快要到達東京房產泡沫最多的時候。

今年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問卷調查顯示,2000名正在或曾在北上廣深工作或讀書的受訪者中,已經離開或者在考慮離開北上廣深的人數達71%。

與一線城市拒人才於千里之外不同,二線城市彷彿看到了曙光,紛紛向人才伸出了橄欖枝,甚至上演無聲無息的搶人大戰。二線城市的殺手鐧,就是住房和戶口。

武漢提出五年內留住100萬大學生的口號,高校大學生只要在武漢就業三年就可以成為本地常住戶口;福州給予應屆研究所和博士生的住房補助高達15萬元,購買人才公寓可以直接打七折;長沙的引進人才只要在本地創業或者有三年以上的勞動合同,就能拿到最高100萬住房補助。

一些二線城市還專門盯著精英人才砸錢。重慶為了吸引「長江學者」、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等高端人才痛下血本,住房補助高達200萬元,從2009年至今已花費近1.3億元引才;但是重慶還是趕不上廈門「剁手」的尺度——對頂尖人才團隊,資助最高可達一個億,而且引進的碩士每人3萬元生活補助,博士每人5萬元,醫學方面的人才或者團隊最高可以拿到700萬元的安家補貼和工作補助。

而且與一線城市相比,二線城市的人才需求量更大。根據2017年第二季度《就業市場景氣報告》,在交通運輸行業、金融行業和互聯網行業,二線城市的用工需求增長幅度都高於一線城市。

2017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就業環境變化 / 作者自製圖

CIER指數(就業市場景氣指數)也反映了二線城市人少職位多的情況。CIER大於1時,表示就業環境比較緩和;CIER小於1時,表示就業形勢比較嚴峻,競爭者很多。2017年前兩個季度,二線城市的CIER指數都比一線城市高。

但是為什麼二線城市要上演人才爭奪戰,恐怕不是說一句「留在北上廣」就能解釋的。

重慶式缺人

二線城市求賢若渴,首先是由勞動力短缺造成的,尤其是智力型勞動力的短缺。重慶就是一個典型案例,2000年至2010年間,重慶的勞動參與率下降了12.1%,就業人口減少了121.21萬人。

由於重慶人口外流數量遠遠超過人口流入數量,導致巨大的勞動力缺口慢慢擴大。2000年至2013年,重慶跨省流出人口從288. 30萬人增加到531. 98萬人,但是這十三年間,流入人口從46. 03萬人只增加到143. 56萬人,根本彌補不了流失的人口。

並且,由於流出人口大部分是年輕勞動力,加快了重慶老齡化的速度,在2000年至2010年的流動人口中,15~49歲的人口佔七成以上,高達71.33%。目前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地區不是經濟最發達的北京、上海,而是西部的重慶,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重慶65歲以上的老人達到11.56%,居全國首位。學者推測,2020年重慶老齡化程度將達到12.6%。

2000年至2013年,重慶的老齡人口增幅很大,但是青少年在減少 / 作者自製圖

從2000年到2010年,重慶16歲至34歲的年輕勞動力比重下降了7.2%,但是55歲至64歲的老年勞動力卻增加了113.09萬人,而這些老年勞動力將在十年內逐漸退休,享受由越來越少的年輕勞動力提供的服務。2014年,重慶的生育率為1.164,遠遠低於能保證世代更替的2.1最低生育率。

此外,重慶的勞動力教育水平也很低,只有12.8%的智力型工作者,有超過一半的人從事的是農、林、牧、漁、水利生產行業,要知道同年,上海只有3.3%的人幹這一行。即使在教育水平相對高的城鎮,重慶也只有7.7%的勞動力學歷在大專以上。但是上海在2009年時戶籍居民中大專以上學歷的就超過了20%。

2010年,重慶城鎮勞動力中大學部以上學歷僅有7.7% / 《重慶中長期勞動力變動及供需預測與啟示》

其實老齡化的打擊是很多二線城市面臨的問題,其中最典型的地區莫過於東北的二線城市。例如,哈爾濱的人口增長一直是比較緩慢的,但是老齡化的速度極快, 2014年底人口總數為987.29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172.76萬人,占人口總數的比例為17.5%。根據人口灰色預測模型,預測到2020年時老齡化人口增加到25%,2030年時增加到31%。

到了南方,福建的三個二線城市是一起面臨嚴重老齡化的難兄難弟,廈門60歲以上的老人早在2008年時就達到了12.4%,福州在同年也達到了13.1%,泉州2013年的老齡化程度也達到了11.58%。可以說是「萬里河山一片老」。

2010年各地吸引人才的投入,重慶幾乎倒數 / 區域人才競爭力評價和排名

有學者將2010年全國各省市的引才投入做成量化指標,雖然勞動力流失問題已經暴露地非常明顯了,但是重慶、黑龍江和吉林的人才投入在全國幾乎是倒數,排在貴州、青海等地區後面。先天不足,後天不努力,現在只能砸錢買人才也不算預料之外了。

不是留不住人,是留不住企業

與重慶共飲長江水的武漢,也有自己難念的經。武漢坐擁80多所高校和超過一百萬大學生,包攬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但是卻留不住本地高校人才,一直在為他人做嫁衣。

一方面,武漢留不住本地高校產出的人才;另一方面自身又面臨著人才缺口。2013年第三季度武漢市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的比率為1.49,這意味著3個崗位只有2個人應聘。

勞動力空缺最嚴重的行業中,工程技術也在列,這應該使武漢十分寒心了——要知道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本地理工科高校都是工程技術人才的發源地。小米的創始人雷軍、微信之父張小龍以及華為的26歲天才副總裁都是從武漢高校輸出的。在這場人才爭奪戰里,武漢是被自己人背叛了。

武漢還是缺少獨樹一幟的特色產業,目前武漢聚集了世界500強中的74家企業,但都是在第二產業中比較有影響力的企業,比如中石化、東風、武鋼,因此武漢終究還是以工業為主導,以汽車產業為工業支柱產業,但是現在怎麼會有人才願意投身「大鍊鋼鐵」呢?

與其說武漢留不住人才,不如說武漢留不住企業,尤其是互聯網企業。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生創辦的PPTV和卷皮網都曾經在武漢安家,但是最終PPTV搬到了上海,卷皮網搬到了深圳。

公交應用軟體「車來了」雖然目前總部設在武漢,但是企業創始人留在北京的時間更多,因為北京的互聯網產業氛圍更好,和同行交流,找產業上下游對接,找融資都很方便,但這些都是武漢提供不了的。

2013年,全國互聯網企業數量和投資事件數量最多的地方,前四名是北京、上海、廣東和浙江,湖北排在很靠後的位置,能提供的融資機會也比一線城市少很多。

2013年投資地點和創業公司分佈,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拉開了距離 / 作者自製圖

武漢在互聯網公司創業進階環節中,更多是起點和跳板的角色,但是不適合長遠發展。有一家主營電子商務培訓的機構,一開始在武漢安家,後來在2011年時把總部搬到了北京。促使這一搬遷的不是融資等因素,而是這家公司談生意時,因為總部設立在武漢而被客戶質疑企業實力。

而且本地的傳統產業思維對互聯網產業發展並不友好,創業公司能獲得的本土投資特別少,例如「車來了」的投資人主要是寬頻資本、阿里巴巴;卷皮網的投資人包括漢理資本、軟銀賽富。既然如此,搬往聚集著友好金主的一線城市,何樂而不為呢?

成都也面臨人才流失的問題,目前成都人口中,受教育程度在大學部以上的只有8.1%。奇怪的是成都並不缺大公司大企業,從1999年發展IT產業開始,戴爾、聯想、西門子、飛利浦、富士康都在這裡落戶,但是成都的IT產業做的不是研發而是生產,說到底,成都引以為豪的IT產業只是製造業而已。

雖然成都的富士康號稱製造了全球三分之二的iPad,但是人用的iPad背後還是清楚地標著「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成都也有一系列IT研發中心,但是和深圳相比就遜色了不少,根據廣東社科院2016年發布的城市創新指數,深圳排在第一,遠遠把成都甩在了身後。因此打造「成都製造」並不能把人才留在生產線上。

同樣地,緊鄰著蘇州、常州、無錫和上海的南京,雖然高校林立,但是因為以製造業為主,所以留不住本地的人才。而且南京的房價收入比(房價和收入之比,能夠反映購房壓力和生活壓力)比周圍的杭州、蘇錫常經濟圈都高,導致了人走茶涼的局面。

2015年至2016年,南京大學畢業生留在本地的比例從40%下降到33%,其餘人才聚集在上海和蘇錫常地區。從2010年江浙地區人口遷移網路圖來看,遷移核心城市在上海和杭州,卻沒有南京,往無錫遷移的的人卻比省會城市南京要多。

2010年江浙地區人口遷移網路 / 《基於社會網路分析的長三角地區人口遷移及演化》

但是並非所有二線城市都這麼急迫地挖人,他們中出了一個叛徒——杭州。

杭州本地大學生的忠誠度相當高,而且對外地畢業生和留學人才的吸引力也很大。2016年浙江大學的本碩博畢業生中,58.24%的人選擇留在浙江,其中超過80%留在了杭州;而杭州接受的畢業生中有70.5%來自外地。2016年,LinkedIn(領英)發布的榜單顯示,杭州的海歸人才流入流出比排名全國第一。

浙江大學2016年畢業生就業地區分佈 / 《浙江大學2016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2016年9月,人民大學的《阿里零售平台帶動就業問題研究》顯示,2015年,阿里平台總體為社會創造3083萬個就業機會,包含了交易型就業、電商物流、電商服務業和批發業、金融、物流等衍生產業,例如中通在2016年創造了6萬個就業崗位。

杭州靠新興的互聯網企業吸引了人才留下來,不至於在人才爭奪戰中落後。杭州聚集了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子商務公司,擴大了對金融、物流、營銷、大數據、雲計算等方面的人才需求。

而且電子商務從業人員多數是年輕勞動力,根據2016年《浙江省電子商務人才發展報告》的數據,60%的電商從業人員是20-30歲的年輕人。因此浙江大學成了阿里巴巴最近水樓台的人才庫,2014年至2015年,吸收最多浙江大學畢業生的企業里,阿里巴巴排第二,僅次於華為。

2015年,在杭州接收最多高校畢業生的企業里,第一名是淘寶,天貓和支付寶分別是第四名和第七名,整個阿里系獨佔鰲頭,吸引互聯網人才湧向杭州。

杭州比武漢、重慶等二線城市優越的地方在於,互聯網產業在這裡已經成了聞名全國的特色產業。就像上個世紀一提大慶人們都能想到油田,現在一提杭州,人們除了西湖還會想到阿里巴巴和網易等知名企業;提到武漢,人們想到的只是櫻花和長江大橋;提到重慶,人們想到只是火鍋。但是誰會為了火鍋或櫻花留在一座城市工作呢?

有學者對上海浦東新區、北京中關村和武漢東湖技術開發區的人才生態環境進行了對比,各項指標既能看出人才聚集的現狀,也能預測對人才的吸引力,其中指數的範圍在-1到1之間,越是接近1,則表明該指標環境越接近完善。

上海浦東,中關村,武漢東湖三區域人才生態環境測算結果 / 《浦東新區與中關村、武漢東湖人才生態環境比較研究》

很可惜,雖然東湖有櫻花和植物園,但是自然環境指數還是負數,經濟環境和科技環境都還有待完善。並且從最終的測算結果來看,浦東和中關村依然把武漢東湖遠遠甩在了後面。

因此這場人才爭奪戰,二線城市從一開始就輸定了。只要BAT的總部不搬,一線城市的頂尖高校不挪,中關村裡的辦公樓不倒,就沒有什麼能阻止人才北漂的決心。

[1]武漢招才「局」:留住百萬大學生 請回百萬老校友http://www.infzm.com/content/125256

[2]楊勝利,高向東.大城市勞動力供需平衡與外來勞動力就業政策研究——以上海市為例[J]《華東經濟管理》,2015.

[3]陸銘.《大國大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4]桂昭明,王輝耀.區域人才競爭力評價和排名via.區域人才競爭力報告No.1

[5]浙江大學2016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http://www.career.zju.edu.cn//UserFiles/File/148455291471186936.pdf

[6]鍾瑤奇,米清奎.重慶中長期勞動力變動及供需預測與啟示[J]《西部論壇》,2013.

[7]2015大學生就業壓力調查報告[J]《大學生就業》,2016.

[8]2017年第二季度《就業市場景氣報告》via http://www.cier.org.cn/ShowNews.asp?ID=892&Catid=451

[9]張涵愛,何去何從: 城市青年住房與居留意願研究via《青年藍皮書青年發展報告(2014)No.2:流動時代下的安居

[10]各大城市最新租房負擔地圖:有多少人在假裝生活?http://www.10tiao.com/html/505/201708/2649933840/1.html

[11]2016年人民大學就業質量報告http://career.ruc.edu.cn/media/attachments/2017/01/20170104172123_47.pdf

[12]廉思,張釗。特大城市青年人才的住房現狀與問題——來自北京的調研與思考via青年發展報告(2014)No.2

[13]張波.浦東新區與中關村、武漢東湖人才生態環境比較研究 via上海浦東經濟發展報告(2017)

[14]西安市出台「23條人才新政」 構建大西安人才高地http://www.xa.gov.cn/ptl/def/def/index_1121_6774_ci_trid_2408191.html

[15]福州出台14項引才新政!應屆博士選調生可享安置補助費15萬元!http://www.sohu.com/a/135497908_675293

[16]Why should you only spend 30% of your income on housing?http://fortune.com/2015/08/04/housing-30-percent-rule/

[17]從國際比較看一線城市房價迷思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6-03-24/doc-ifxqswxn6326966.shtml

[18]蘭州大學2014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http://job.lzu.edu.cn/zhuanti/jyzlbg/2014/lzujyzlbg2014.pdf

[19]蘭州大學2015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http://xxgk.lzu.edu.cn/upload/news/N20160912101554.pdf

[20]蘭州大學2016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http://cdn1.kybimg.com/ohr/2017/01/16/184650_587ca49aa286a.pdf

[21]李苗.重慶市人口老齡化的危害、趨勢及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

[22]方豐,張海彥,徐冬.重慶人口老齡化現狀及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J]《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

[23]易瑩瑩,人口流動對重慶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基於重慶市「六普」數據[J]《人口與社會》,2015.

[24]張楠.東北地區人口流失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其對策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1016.

[25]張志忠,七大中心城市人口資源大調查http://unpan1.un.org/intradoc/groups/public/documents/apcity/unpan012446.pdf

[26]廣東省社科院發布《城市創新指數》深圳北京領跑全國創新城市http://www.gdass.gov.cn/MessageInfo_4370.shtml

[27]2016南京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http://download.chinakaoyan.com/wwwfile/20170113163517.pdf

內容已獲獨家授權,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點擊查看「浪潮工作室」更多文章

送房送錢,我也不留二線城市

可能是最適合人的減肥指南

逃脫不了肝癌的宿命 有趣的世界是多樣的。他們只是提供一個思考問題的角度,和另一種看世界的態度。

戳下方公眾號入口並關注「浪潮工作室」,即刻獲取新鮮優質的知識。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