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N.36 法國文化 法國媽媽育兒五大絕招(轉載)

導言

為什麼法國孩子在出生2~3個月後就可以睡上整晚的覺?為什麼法國孩子能在餐廳里優雅而安靜地吃飯?那圍繞在法國家庭的不可見的文明力量究竟是什麼?法式育兒的秘密到底在哪裡?雅燃法語本期將為您揭秘法國媽媽的育兒絕招,歡迎大家閱讀!

美國記者帕梅拉·德魯克曼在遍訪了多位法國學者、醫生、家長之後,探尋出了一些培養聰明耐心的寶貝和成為輕鬆父母的秘訣。近日,記者通過電子郵件採訪了帕梅拉·德魯克曼,請她談談法國媽媽的育兒經。

記者:您認為法式育兒法比美式育兒法更勝一籌,那麼它主要勝在哪些方面?

帕梅拉:美國父母通常過於溺愛孩子,甚至達到了事無巨細、有求必應的地步,總的來說,美國的育兒方法是充滿壓力並使人筋疲力盡的。而法國父母的育兒方式則是在設定的界限內,根據孩子的天性引導他們,任由他們自己發展。與那些對寶貝們事事都要插手包辦,或是完全放任自流的美國父母相比,法國父母更加輕鬆和快樂,在育兒方面也更有成效。

記者:就您的親身體驗來說,法式育兒法的操作性如何?它做起來難嗎?能舉個例子嗎?

帕梅拉:我已經將學到的一些法式育兒法用在我的雙胞胎兒子身上了,應該說效果顯著。所以你看,做起來並不難。就拿法國人培養孩子的耐心這點來說吧。法國父母常常有意讓孩子處在等待的狀態。幾乎從孩子出生不久開始,法國父母在孩子啼哭要抱時,都會有意識地等上五六分鐘,讓孩子習慣等待。從孩子們會坐開始,媽媽就會在每個周末帶著孩子一起烤蛋糕。法國甚至有一種專為孩子設計生產的優格蛋糕,可以讓孩子用空的優格杯子用來度量材料,自己製作蛋糕,從而讓孩子學習自我控制和嚴格遵照程序。當然,在蛋糕烤熟之後,媽媽也不會馬上給孩子吃,而是要等到喝下午茶的時候才能吃,孩子必須在這段時間內學習等待。正是因為這樣從小的「等待培養」,法國孩子更為理性和能夠自我控制,很少會因為不能馬上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尖叫發飆,不像很多要求一直都能夠得到父母即時滿足的美國孩子那樣沒有耐心。我按照法國媽媽的方法去做,結果,現在我也能夠和朋友一起吃飯聊天,讓孩子們在一旁安安靜靜地自己吃飯,而不會像從前那樣不斷被孩子們打擾。

記者:如果孩子做錯事,法國媽媽怎麼懲罰他們,會打孩子嗎?

帕梅拉:會。通常,法國父母在實施對孩子的懲罰時,會將孩子關到他的房間或者讓他站在一個角落裡。有時,他們也會打孩子屁股。在一個全國性的民意調查中,19%的法國父母說他們「有時」打孩子屁股;46%則說他們「個別時候」打孩子屁股;2%說「經常」打孩子屁股。總之,在法國媽媽眼中,打孩子是被允許的行為。

記者:您在書中說,法國媽媽很重視孩子的藝術教育,那麼她們會讓孩子從國小習鋼琴或其他樂器嗎?

帕梅拉:法國父母希望孩子成才的心態跟美國父母很相似,一些法國小孩也像美國孩子那樣需要參加多個培訓班,當然也包括上鋼琴課。但是,法國父母從不會強制孩子的意願,在課程選擇上,他們會傾聽孩子的意見,尊重他們的選擇,只要是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就鼓勵孩子去做,不打擊孩子的熱情。當然,如果課程過多,孩子感到累了或者厭倦了,就會立即「叫停」。此外,法國的幼兒教育確實更偏重於音樂和美術。法國所有的幼稚園都把美術教育看成是教育的根本,80%以上的幼兒課程都和美術有關,為培養孩子們的創造力,他們很重視參觀和旅行之後的活動,讓小寶寶們用畫筆或語言描述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法國父母也喜歡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帶他們去參加各種的藝術活動,讓孩子們親身感受生活與藝術。

記者:您的一對雙胞胎兒子是在法式教育下長大的,他們與一般的美國孩子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帕梅拉:更加獨立,有許多自主的想法,而且更有禮貌,懂得尊重別人。

記者:的「虎媽式」教育以嚴格和強制著稱,請問法國媽媽們如何評價「虎媽」?

帕梅拉:法國父母教育的特點是講求紀律,敢於對孩子說「不」,並且不把打孩子視為禁忌,這些方面都與「虎媽」相似。但是,法國孩子在6歲前從不認字,法國父母根本就不操心孩子能否贏在起跑線上,他們也不督促孩子成為天才。

記者:法國媽媽大多是一邊工作一邊自己帶孩子嗎?她們是如何既照顧孩子,又兼顧工作的呢?

帕梅拉:當我告訴美國人我有個孩子時,他們通常會問:「你還工作嗎?」法國人則會問:「你是做什麼工作的?」其實,法國媽媽在生完孩子后,都會很快調整身心返回工作崗位。在巴黎,媽媽們一般會在孩子9個月後將他們送到日托中心。日托中心一周開放5天,從早上8點到晚上6點。日托中心由國家補貼,根據父母的收入多少收取相應的費用。這樣,媽媽們就可以安心工作了。

記者:在,女人一旦生了孩子,就會整天圍著孩子轉,甚至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生活。而法國媽媽的生活節奏好像並沒有因為孩子而改變,請問她們是如何做到的?

帕梅拉:媽媽似乎和美國媽媽一樣,以全心全意地付出,甚至犧牲自己的形象和生活作為評價自己是否是好媽媽的標準。法國媽媽則不同,她們在關心孩子的同時更注重自己的生活質量,她們最常用來安慰自己的話就是:「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母親。 」生孩子之後,她們常常在3個月之內就神奇地恢復了身材,在法國女性看來,成為母親並不妨礙她們繼續成為有魅力的女性。另外,法國媽媽會很快將自己調整回生孩子之前的狀態。比如,在遊樂園裡,法國媽媽會讓孩子自己爬上爬下,她則在一旁跟朋友聊天,不像美國媽媽那樣跟著孩子跑來跑去。法國的父母不會因為孩子而讓自己的生活方式有重大改變。聚會照樣進行,旅行照樣安排,夫妻關係的中心位置也很少因為孩子而動搖。這點真可以說是法國人的一個獨特之處。

法國媽媽的育兒絕招

絕招1:

孩子哭了,不要立即去抱。

自寶寶出生起,不要在夜晚動不動就出現在寶寶面前,給寶寶一個自我安撫的機會,即使是剛出生的嬰兒,也不要主動地回應他(她),這就是法國人的所謂「暫停法」。如果在嬰兒早期就使用這個方法,可以顯著改善孩子的睡眠。

暫停的一個原因是,新生兒在睡覺時,會有很多動作,或發出一些聲音,這是正常的。如果父母一聽到聲響,就立刻衝上去把寶寶抱起來,反而會把寶寶弄醒了。

暫停的另一個原因是,寶寶會在兩次睡眠周期之間醒過來,睡眠周期一般大約為兩小時。在他們學習連接這兩次睡眠周期時,哭一下是非常正常的。如果父母把這個行為自動解讀為是寶寶餓了,或者不高興了,而趕緊安慰寶寶,寶寶就無法自學連接睡眠周期了。結果變成,在每個周期的最後,他(她)都需要大人插手,把自己哄睡著。所以,那些夜晚對寶寶哭鬧反應慢一點的父母,大多會有一個乖乖睡覺的孩子。而立刻跳起來回應的父母,則會有一個夜裡反覆哭鬧的寶寶,直到父母自己都無法忍受。

但這個「暫停法」基本上只對4個月以內的寶寶有效,再長大一點,不好的睡眠習慣就已經養成了。

絕招2:

孩子一日4餐定點定量,絕對不給零食。

大約從4個月大開始,大部分法國寶寶都有了固定的吃飯時間。像多數法國寶寶兩三個月大時就能在夜晚睡整覺一樣,法國父母認為這是常識,而不屬於什麼育兒秘訣。

法國寶寶差不多在同一個時間吃飯。雖然時間上有些小差別,但他們分別在大約早上8點、中午12點、下午4點和晚上8點吃奶。也就是說,寶寶們的進餐時間和成人的時間表很相像:早餐、中餐、晚餐,還有一次下午茶。

那麼法國孩子是怎麼做到在固定時間吃飯的呢?第一個原則就是過了最初的幾個月,應該讓寶寶在每天大約固定的時間吃飯;第二個原則是,應該讓寶寶吃飽飯,而不是少食多餐;第三個原則是,應該讓寶寶適應家庭的節奏。

在法國,下午茶是唯一正式的零食時間。一般是下午4點半開始,也就是孩子們放學之後。它通常都是為了給孩子加餐,並且和其他的進餐時間一樣固定。

法國家庭不僅在食物內容和進餐時間上培養孩子耐心,而且還從怎樣吃以及和誰一起吃兩個方面入手。法國孩子很小就養成了進餐要有順序的習慣,至少會從開胃菜到主菜,再到甜品。他們也習慣和父母一起用餐,這更需要父母有充分的耐心。

絕招3:

6歲前,讓孩子多聽音樂會,少識字。

絕大多數法國父母沒有那種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緊迫感。他們不會強迫孩子閱讀、游泳、做更難的數學題。他們不想迫使孩子成為神童。雖然他們也會給孩子報名學網球、擊劍、英語等課程,但他們不會以此炫耀他們是多麼好的父母,也不會把課程看作秘密武器。

在法國,父母一般會在周六早上讓孩子去上音樂課,但他們不是為了要激活孩子的神經中樞系統,而僅僅是為了好玩。在6歲之前,法國孩子很少識字。

堪薩斯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法國媽媽相信孩子會「自我啟迪」,所以一般不會在孩子認知發展方面給予外力幫助,或者讓他們提早入學。她們認為,「啟迪孩子」是讓寶寶獲得各種感知體驗,其中包括品嘗。它可以是凝視藍天,在媽媽準備飯菜時聞一聞飯香,或者在毛毯上獨自玩一會兒。通過這些,可以讓孩子的感覺更敏銳,同時讓他(她)感知不同的事物。這是教他(她)成為一個可以自我娛樂的大人的第一步。啟迪孩子,會使孩子日後獲益良多,會讓孩子學習享受每個時刻的快樂。

絕招4:

不要不管孩子做了什麼,就趕快讚揚。

在法國,有數百個為4歲孩子設計的各種各樣的多日旅遊。小一點兒的孩子一般會去鄉村住上七八天,他們會在那裡騎小馬、喂山羊、學唱歌和發現大自然。而年長一點兒的孩子,他們會去欣賞歌劇、划獨木舟,或者參觀天文館。

顯然,讓孩子適當地獨立,讓他們變得更有韌性和自力更生,是法式育兒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法國,如果一個家長保護性太強,或者管制孩子每一個微小的細節,就會有人跳出來提醒他別管孩子那麼多。

與美國家長愛熱情洋溢地鼓勵孩子不同,法國家長不認為讚揚永遠是正確的做法。他們認為,當孩子能夠為自己做事,而且還能做得很好的時候,會感到自信。家長不要不管孩子做了什麼就趕快讚揚,而應該是在孩子說了有趣的事情,或者給出了正確的答案,並且說得很好的時候才讚揚。

絕招5:

在家裡,孩子不是中心,媽媽才是「老闆」。

一個星期天,帕梅拉帶著2歲的兒子利奧去兒童遊樂園。她讓利奧在沙坑裡玩,自己和鄰居弗雷瑞克聊天。利奧非常好動,老想往沙坑外面走,每次往外走,帕梅拉都要追上去把他拽回來,與弗雷瑞克的談話不得不屢次中斷。

弗雷瑞克告訴帕梅拉,對孩子說「不」要堅決,於是等利奧再次要「跑」,帕梅拉把「不」聲調提高了許多,可惜沒起作用。 「看見了吧,辦不到。 」帕梅拉沮喪地對弗雷瑞克說。

弗雷瑞克解釋到,用堅決的口氣說話不等於大嗓門,而是說話時,家長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權威,認真地發出指令。

帕梅拉細細體會弗雷瑞克說話的意思后,等利奧再次試圖離開沙坑時,她用平靜但是相當嚴肅的口氣制止他。利奧小心翼翼地看了媽媽一眼,似乎終於明白了媽媽的意思,於是留在沙坑裡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那一刻,或許是頭一回,他變得像個法國孩子了。 」帕梅拉感嘆道。

法式育兒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個部分是:保有家長權威。在法國的家庭等級次序上,毫無疑問先是父母,后是孩子們。法國父母樹立權威的途徑就是「建立界限」,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建立這種界限呢?建立界限的過程難免看起來有些苛刻。這個過程不僅僅是說「不」,說「這事由我決定」,法國父母或者教育家建立界限的另一個方法是常常提起界限。就是說,他們花費很多時間告訴孩子什麼是被允許的,什麼是不被允許的。所做這些,就是為了讓界限變得好像能被看得到一樣。但同時,家長們會在界限之內,給孩子們充分的自由,以使孩子保有創造力和自己的個性。

雅 燃 法 語

雅 致 生燃 燒 激 情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