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為什麼朋友圈裡有那麼多「強迫症」?

先來做一個測試:

你的強迫症指數有多高?(勾選你有同感的選項)

1、書架上的書一定要從大到小順序排列

2、拼圖拼到最後少了一塊我要瘋了

3、總有很多東西用不上但是我不願意扔

4、看到杯子一角超出了桌子邊界我會非常難受

5、看到手機應用上的小紅點必須要點掉

如果以上選項你的答案都是「對這就是我」,那麼我想告訴你……這並不能證明什麼,你是一個健康的普通人,距離強迫症還非常遙遠。

大多數人喜歡用強迫症來形容對事情挑剔、喜歡分毫不差、過分追求完美的人,也會用於形容自己。但遺憾的是,擁有這些特質的人並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強迫症患者。

1838年,法國精神病學家埃斯基羅爾(Esquirol)首次報告一例強迫性懷疑的病例,並把它歸之於「單狂」一類(單狂指的是一種部分精神錯亂,患者只對某人某物有病態的精神狀態,而對其他人和物都有正確的判斷和適當的情感,是精神病學里較為古老的概念)。同為法國籍的精神病學家莫雷爾(Morel)首先使用「強迫觀念」一詞,認為這是一種情感性疾病。現代定義的強迫症在維基百科中是這樣解釋的:

  • 強迫症(OCD)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一組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衝動反反覆復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雖體驗到這些想法或衝動是來源於自身,極力抵抗,但始終無法控制,二者強烈的衝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慮和痛苦,影響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關於「強迫症」的著名案例很多。提出了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的數學家庫爾特·哥德爾就是一個典型的強迫症患者,他害怕食物中毒,因此從不碰妻子沒有事先試吃過的食物,以至於妻子病重后,他在美國普林斯頓的醫院絕食而死。另一個傳聞中的著名強迫症是童話大王安徒生,據說他非常擔心自己睡覺時會被人活埋,因此每晚睡前,他都要在床頭留一張紙條,指出他是在睡覺,不是一具死屍。

顯然,真正的強迫症與我們日常用於自我形容的「強迫症」完全不同

簡單來說,強迫症的「常態」和病態典型的區別之一就是愉悅感。一個「愛整潔」的人,在把書架上所有書從大到小順序排列以後獲得的是滿足感和愉悅感,更不用說有的人只是破天荒地在吃飯以後把廚房收拾得利落一點,就忍不住拍照自誇:「一個強迫症的廚房長這樣」。對於一個真正的強迫症來說,反覆整理物品、計數或者重複關門都是他不願意做卻又不得不做的事,完成以後並不會愉快,而是伴隨著焦慮和懊惱,因為這是心理上知道不必要、但生理上無法控制的行為。因為愛乾淨而多洗了兩次手,和不得不反覆將手洗到破皮,對於正常生活所造成的影響可謂天差地別。

社交網路上,「我有強迫症/焦慮症/抑鬱症/密集恐懼症……」這一系列的描述或者標籤隨處可見。這並不是說我們的生活里真的多了這麼多臨床意義上的強迫症患者。

很容易對一個體形成刻板印象,並傾向於根據所認定的標準對人進行分類每個人都在這麼做,因為這是最省力的方式——人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需要我們採取捷徑和特定規則來了解別人。反過來說,當我們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向他人快速而準確地介紹自己的時候,給自己貼標籤就成了一種最為省時省力的行為,貼上標籤,就是告訴了他人關於「我」的核心特質。

當他人與我們的關係越近,他所能看到的我們身上的標籤也就越多,電影黨、加班狗、收集癖、玩咖、樂天派……層層疊疊的標籤構成了他人眼中的每一個「我」,直到對方願意完全撕掉所有標籤,只想要認真地了解「我」本身——而這種情況,幾乎只出現在親子與愛情中。

因此,當非精神疾病患者給自己貼上「強迫症」、「抑鬱症」這些標籤的時候,TA想傳達的,是關於TA的其他特質。當某些人口口聲聲說「我有強迫症」的時候,TA的潛台詞其實是:我是一個愛整潔、愛乾淨、追求生活品質的完美主義者。這些TA眼裡的「強迫症」帶來的附加屬性,才是TA並不避諱於向人展示「我得病」了的根本原因

以此類推,不具備臨床癥狀而宣稱自己有「孤獨症」或者「社交恐懼症」的,想要證明的是自己不媚俗、厭惡集體主義;宣稱自己有「抑鬱症」的,是在表達自己多愁善感、經歷坎坷;宣稱自己有「焦慮症」的,也只是在抱怨最近壓力太大而已。注意,上述定義針對的都是「不具備臨床表現」的人,當真正出現對應的臨床癥狀,在發朋友圈之前,還是請先去就醫。

常見諸於媒體的報道與文藝作品中的人物刻畫也會讓「強迫症」變成一些人眼中「很酷的事情」。我們會經常看到這樣的「研究結果」,比如:強迫症多發於高智商人群、高學歷人群的抑鬱症發病率更高等等。電影里,高智商罪犯或者某個強大的主角,也會被「安排」有點精神疾病作為其人格缺陷,以「不完美」來塑造角色的立體感。比如《飛行家》(The Aviator)里萊昂納多飾演的男主角休斯,典型的強迫性洗手(其原型人物霍華德·休斯晚年也飽受強迫症折磨);《盡善盡美》(As Good as It Gets)里梅爾文關門時總是要轉三遍鎖……這些「研究報道」和電影角色也會讓一些人產生錯誤的反向思維:當我有強迫症/抑鬱症,就可以證明我比其他人智商更高/更優秀,從而更願意將這種「疾病」作為自己的標籤向他人呈現。

一件事情有多少人在做,往往也就會有多少人在反對。當「我有XX症」普通得像「我喜歡吃蘋果」一樣的時候,非常多的心理醫生和患者已經表達出了對這種潮流的不滿,認為這些空口白話是對真正的患者最大的不尊重。其實不止如此,長期宣稱「我有XX症」,也許會慢慢把這個人真的引向疾病的深淵。我們的言論不僅僅是在表達想法,也會反作用於我們的行為,當我宣稱自己有社交恐懼症的時候,往往也會主動選擇離群索居,從而成為一個「合格的社交恐懼症」,這當然不是件好事,最終的苦果還得自己來吃。

有病得治,願所有人2017身心健康。

​​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