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美國海軍頻繁撞船背後:是「自大」還是「入不敷出」

原標題:美國海軍頻繁撞船背後:是「自大」還是「入不敷出」

當地時間2017年8月24日,新加坡大士海軍基地,新加坡海軍「勇氣」號艦船離開基地,參與「麥凱恩」號導彈驅逐艦失蹤船員搜尋工作。東方IC 圖

距美國「麥凱恩」號驅逐艦在馬六甲海峽與油輪相撞事故已經過去四天,搜救行動仍在繼續,調查、追責以及各種技術討論都在同步展開。

擁有世界最強海軍的美國近來接二連三出現此類「不可思議」的撞船事件,其帶來了哪些教訓和反思呢?

曾在海軍一線部隊服役多年的海軍專家王雲飛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經驗教訓主要有兩點:一是戰略層面上目標和能力要一致,不能讓部隊超負荷運轉;二是戰術層面上應提高官兵的綜合素質,遵守海上航行的規則。

江蘇海運集團安全主管黃小兵認為,綜合各方面信息,這次碰撞事故應該是美國軍艦的責任更大。「根據航海經驗,軍艦或快速艦船通常會依仗自身機動性的優勢搶航線,這種搶航線的動作存在一些風險。」他告訴澎湃新聞。

來自美國海軍界內部的反思同樣犀利和猛烈。美國海軍退役艦長、曾擔任過「宙斯盾」巡洋艦指揮官的凱文·艾爾(Kevin Eyer)在美國海軍研究所網站上直言不諱地指出,美國軍艦連遇類似災難,這種模式的背後肯定有著某些根本性原因,即訓練嚴重不足,艦艇維護沒跟上,艦艇執行任務的周期完全被破壞。

商船行駛航線未見異常

根據美國太平洋第七艦隊提供的信息,事發時間是21日凌晨5點24分,當天新加坡的日出時間大約在7點03分,事發時天色還比較暗。事發地點是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之間的爭議島礁「白礁」(Pedra Branca)20多公里處,「麥凱恩」號驅逐艦與賴比瑞亞籍Alnic MC油輪相撞,油輪的球鼻艏深深插入麥凱恩號左舷四分之三艦體水線處。

7個月來,美國軍艦在西太平洋已經發生了三起嚴重的撞船事故。「菲茲傑拉德」號驅逐艦撞船事故不久前已經查明,美國海軍調查報告顯示,軍艦官兵疏忽大意,犯下嚴重錯誤,撞船事故原本可以避免。這一調查結果對於「麥凱恩」號驅逐艦的事故原因調查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江蘇海運集團安全主管黃小兵分析認為,正規海運公司的民用船舶在出發之前都會規劃好航線,在航行過程中都會以固定的航速和航線向目的地行駛。

按照國際慣例,為了保證海上航行的安全,國際航行船舶均會裝備「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這種系統配合全球定位系統(GPS)將船速、航向等船舶動態,結合船名、呼號、吃水及危險貨物等船舶靜態資料,由甚高頻(VHF)向附近水域船舶及岸台廣播。

「通俗地講,就像是在行駛過程中一直在大聲喊:我在什麼方位、我要去哪裡等信息,這樣大家就相互知道周邊的情況,及時避讓,避免發生碰撞事故。」黃小兵說。

根據國際海事組織的要求,國際航行船舶必須安裝AIS系統。Alnic MC油輪是一艘五萬噸的船舶,這個噸位船舶均裝備了AIS系統,還有雷達等比較完善的導航設備。因為噸位大,它一般不會隨意改變航線。

AIS船訊網的信息也證實,Alnic MC油輪航線在5點24分碰撞發生之前十分正常,油輪以9節速度向新加坡航行(東北-西南航線),碰撞發生后油輪向調頭往西北方向行駛了一段距離后再次調頭,往位於西南方向的新加坡港口行駛。

在黃小兵看來,若不發生碰撞,航線不會有如此大的變化。而軍艦任務比較特殊,航線比較不固定,如果疏忽大意就容易在繁忙航線上發生事故。

與商船相撞后的美國「麥凱恩」號導彈驅逐艦,船體出現洞口。東方IC 圖

「美國軍艦『闖紅燈』出了名的」

據美國「連線」網站21日發表的文章稱,海軍艦艇可以出於執行任務的原因而關掉AIS系統,所以調查人員也將調查為什麼防撞擊警報沒有及時發出預警。

海軍專家王雲飛說,在繁忙港口和航道,軍艦航行要倍加小心,「但是美國海軍一直有一種』自大』的心態,沒有很好的遵守這些規則。」

王雲飛告訴澎湃新聞,美國軍艦「闖紅燈」、「超速行駛」是出了名的,以前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就多次碰到過這種情況。「《國際海上避碰規則》有各種防止碰撞的規則,美國軍艦也知道這些規則,但常常自恃本艦速度快、操縱性能好,不能很好的遵守這些規則。」他說。

軍事專家尹卓近日分析此次事故的原因時也提到了美國海軍所享受的治外法權,他們犯了大錯以後都不受法庭或當地法庭的審判,都會由美國海軍或是美國軍方的法庭審判,軍方法庭基本都是無罪釋放,或者給一個行政處分讓他們回國,這種治外法權對美國海軍來說,是他們造成在全世界各地違法亂紀進行犯罪活動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在黃小兵看來,綜合各方面信息,這次碰撞事故應該美國軍艦的責任更大。

「根據以往的航海經驗,軍艦或快速艦船通常會依仗自身機動性的優勢搶航線,這種搶航線的動作存在一些風險。」這位江蘇海運集團安全主管說,「從『麥凱恩』號驅逐艦側面被撞的情況來看,它是從Alnic MC油輪航線橫穿過去的,導致碰撞的發生。」

訓練不足,指揮官水平被批跟不上

一連串的事故在美國海軍內部也引發了廣泛而激烈的討論和反思,但更集中在系統性的海軍規劃和實際運作,即海軍面臨的客觀難題。

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約翰·理查森21日宣布,鑒於近期美海軍艦隻接連發生與其他船隻相撞事故,美海軍暫停艦隊在全球範圍的行動,並對太平洋海域第七艦隊的運作表現進行全面審查。

美國海軍研究所網站隨後刊文稱,美國海軍事實上很清楚前沿部署在日本的艦艇相較於部署在美國本土基地的艦艇,訓練更少但執行任務更多。

美國海軍分析人士Bryan Clark表示這個話題談論已久,關於水面艦艇,一直存在過度使用的問題。

「顯然水面海軍面臨如何評估或訓練士兵的諸多問題,但總體上存在一個系統性問題,水面海軍得到的任務要比他們原本設計完成的任務重得多。」Bryan說,「這些士兵沒時間得到培訓。」

王雲飛也提到,自美國海軍提出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之後,第七艦隊更加頻繁奔波於朝鮮半島周邊海域和南海之間,加上軍演、跟蹤監視他國艦艇等行動,第七艦隊可以說一直在高強度連軸轉。

「由於大部分行動一切操作按照戰鬥標準執行,時刻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壓力可想而知。」王雲飛表示,「高度興奮之後等待他們將是疲勞期,這是常見的生理現象。一旦任務結束,艦員精神很快進入放鬆疲憊狀態。此時戒備鬆懈、規章鬆弛,就容易發生事故。」

美國海軍退役艦長、曾擔任過「宙斯盾」巡洋艦指揮官的凱文·艾爾(Kevin Eyer)提出了更猛烈的批判,「通常情況下,(相撞)艦艇的指揮官總是未能執行他或她的職責。儘管這可能是個令人滿意的調查結論,但事實上這些調查是單薄的,它們難以解開至關重要的更大範圍的事實。」

凱文認為,這些更大範圍的相互關聯的因素可能最終查出來是「丟臉的」,可能導致海軍陷入最不想面對的窘境以及公眾質疑。

「有可能我們已經到了這樣的地步:我們的指揮官們是一些糟糕而經驗不足的船員,而這種情形無非是由他們自身書寫的。」凱文在美國海軍研究所網站上撰文將矛頭直指海軍領導層。

對此,海軍專家王雲飛表示認同,「(美國海軍需要)克服『自大』心態,遵守海上航行規則需要提高官兵的綜合素質。」他說。

「對於要走向遠海的大國海軍來說,美國頻繁撞船提供了反面教材。」王雲飛說。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