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清朝為何留辮子?為何「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關於滿清為何留辮子的這個問題,順治皇帝曾用「削平四夷,定鼎中原」褒讚他們祖先的髮式,他們真的是因為這個原因蓄辮的嗎?

說起剃髮蓄辮,只是十七世紀中葉滿洲人入主中原以後所形成的習俗,而在此之前,人是不剃髮蓄辮的。

《韓非子》說:「古者披髮文身。」這說的是上古時代先民未開化之時的事。進入文明時代以後,隨著生產力水平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祖先便有了美的概念,頭飾也就發展起來,而且,慢慢演繹出一套套較為繁縟的禮節。自從孔夫子發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的聖訓以後,捍衛頭頂上的青絲,則不僅僅只是一種審美的需求,而且具有了倫理的意義。於是,綰髮結纓戴冠,鄭重其事,絲毫也馬虎不得。

不但要求中原人如此,而且對於偏處四邊的少數民族也是如此要求,如《漢書》曰:「終軍上書,請受大冠長纓,以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乃使越王,越王請舉國內屬。」此風愈熾,削髮也就演變成一種處罰的方式,只有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才執行削髮示懲。三國時的曹操,因為馬踏麥田觸犯了自己所定的軍紀,於是劍削青絲以謝軍中。自秦漢至於明清,頭髮不可毀傷的祖訓更是深入骨髓,不可更改。

清朝起於塞北,滿人是馬背上的民族。也許是由於騎馬的緣故,很早就有了結辮的習慣。滿族人的祖先金人,就是剃髮蓄辮的民族,其髮式是「半剃半留」,於額角引一直線,線前面的頭髮全部剃光,線後面的頭髮結辮垂於腦後。究竟這種習慣始於什麼時候,保持了多久,現在難以確考,但至少可以肯定在宋代就已經出現了。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載:「建炎三年,金元帥府禁民漢服,又下令髡髮不如式者殺之。」《宋史》記載宋將劉琦抗金事迹時說:「是夕,天欲雨,電光四射,見辮髮者輒殲之。金兵退十五里。」

大約是祖先有此強迫削髮之先例,幾百年之後,當滿洲的八旗兵勢如破竹地越過山海關,開入關內,推翻業已腐朽的明朝,確立清朝的統治以後,清朝統治者便開始強力推行剃髮蓄辮制度。1645年,清順治皇帝發布命令,宣布「自今布告以後,京城內外,直隸各省,限旬日盡行剃完。若規避惜發,巧詞爭辯,決不輕貸」,臣僚不得論奏剃髮,否則「殺無赦」。此即為歷史上著名的「剃髮令」。從此,頭髮之去留,不再是個人的喜好,也不再是一個倫理的問題,而是上升成了一個嚴重的政治問題。

清朝統治者為了徹底從精神上征服漢人,是把剃髮作為一種表示歸順的標誌,為此,不惜以死要挾,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對漢人來說,當然無法接受,一縷青絲,不僅受之父母,而且成了忠於明朝的象徵,這是千萬不能剃掉的。為此,漢人奮起反抗,口號是:「寧為束髮鬼,不作剃頭人!」 反抗異常激烈,滿族統治者的鎮壓也異常殘酷。血風腥雨之下,演出了多少慘不忍睹的歷史悲劇,江陰十日,嘉定三屠,多少人頭落地。最悲壯的莫過於「江陰十日」,是年農曆六月二日,江陰人在閻應元、陳明遇的率領下誓死捍衛頭上之發,誓死效忠明朝,堅守城池八十一天,殺死清兵七萬五千人,有六萬七千壯士戰死於城牆上下。城破,清軍縱兵屠殺十日,直到滿城殺盡方才封刀。有十七萬多軍民死於清兵刀下,僅有五十三名老小幸免於難。反抗,鎮壓,再反抗,再鎮壓。隨著南明小朝廷一個一個地垮台,人們光復的希望也一個一個地破滅了。人們不再反抗了,終於接受了滿清統治的現實。而辮子,也就一根根地留了起來。隨著日子的流逝,久而久之,人們麻木了,習慣了,不再覺得不順眼,不再覺得它是化外蠻夷之俗了。甚而,辮子乃至成了人當然之習俗

那麼滿族人又為何那麼看重辮子呢?

滿族人的先祖發源於白山黑水,以打獵捕魚為生,前頭剃髮腦後結辮,是為了穿山越嶺枝藤不刮發,射箭瞄準眼前無亂髮遮當,白天盤在頭上便於生產勞動,晚上解下來可當枕頭。滿人信仰薩滿教,按薩滿教的說法,頭髮在頭的頂部,最靠進天,是靈魂棲息之地,非常神聖。進關后又接受了漢人的孝悌觀念,認為頭髮是父母所給,不容毀壞。滿族人如果 戰死沙場,屍骨可以埋在外地,辮子必須剪下來送回家,繫上姓名籍貫招魂葬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