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大類項目資助結果放榜

原標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大類項目資助結果放榜

日前,備受科研人員關注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下簡稱「科學基金」)2017年11大類項目資助結果正式「放榜」。作為基礎科學研究最主要的支持渠道,今年的科學基金項目申請總量超過19萬項,較去年增幅達10.41%,經過嚴格評審,截至目前,共有4萬多項申請最終獲得近200億元的基金資助。

在8月24日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楊衛院士欣喜地說:「科學基金申請總量再創新高,表明基礎研究的人才隊伍在持續壯大,同時,申請項目的負責人呈現年輕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挑起『大梁』。」

1.近年來科研人員從事基礎研究熱情持續上升

長期以來,基礎研究一直被視為「冷板凳」。然而,數據顯示,近年來科研人員申請科學基金項目、從事基礎研究的熱情持續上升。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每年接收申請約5萬項,德國科學基金會每年接收申請約4萬項,而2010年我們接收申請就超過了11萬項,今年更是突破了19萬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高瑞平透露,在人才類項目上,今年的申請量超過10萬項,較2011年申請量的增幅高達57%,「傑青」「優青」等青年人才項目的申請量較去年都增加10%以上。「由此可見,基礎研究人才隊伍規模在持續、迅速地擴大。」

同時,記者注意到,今年獲得資助的項目所屬單位中,項目數量排名前三的分別是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和浙江大學。對此,高瑞平表示,自2016年開始,地方所屬高校和科研院所項目申請量在申請總量中佔比超過一半,這說明,地方所屬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基礎研究人才隊伍規模也有了明顯的擴大。

「在項目評審中,我們發現項目負責人年輕化的趨勢非常明顯。」楊衛表示,2011年以來,科學基金中佔比最大的一類項目——面上項目的負責人中,年齡在40歲以下的佔比穩步提高,2017年達到46.22%,比2011年提高了約10個百分點。「目前面上項目負責人的年齡峰值在35~37歲左右,青年一代的科學人才已經成長起來,這是基礎研究十分可喜的一個局面。」楊衛說。

為此,在今年的資助計劃中,科學基金加大了對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2017年,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平均每個項目資助22.84萬元,比去年增加3.5萬元。但在基礎研究拔尖人才的資助選擇上,基金委仍堅持高標準,在今年的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共4800多個申請中,選擇了399個予以資助,資助率僅為8.2%。

2.鼓勵自由探索讓科研人員放手去干

隨著基礎研究在科技創新中的源頭支撐作用日益凸顯,中央財政經費對科學基金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今年的資助計劃規模達到248億元,比2016年增加8.3%。如何布局安排這筆科學領域的國家「投資」,具有前瞻意義。

「基礎研究重在鼓勵科學人才進行自由探索。」楊衛表示,在今年的資助計劃中,保障科研人員自主選題大膽探索的項目經費佔比達到經費總量的70%,資助額比去年增加了14億元,「這是遵循科學研究的客觀規律的,選對人穩定支持,才能夯實創新基礎。」

針對國家重大戰略需求,2017年的科學基金也給出了明確的布局。記者了解到,今年,科學基金加強了對重大項目的部署力度,重大項目項數指標從23個提高到39個,每個項目資助力度達到1500萬~2000萬元,如「高速軌道交通系統動力學性能演化及控制」項目集中攻關高鐵技術難點,「帕金森綜合征的神經分析化學基礎研究」則瞄準帕金森發病機制。

在重大研究計劃上,實施規模也從每年啟動3個提高到4個,整體資助強度達到8億元。楊衛舉例,「湍流結構的生成演化及作用機理」這一重大研究計劃,目標通過深入研究流體力學中這一複雜問題,形成湍流研究的學派,帶動相關高精尖應用研究領域的發展。同時,楊衛透露,繼去年重點布局引力波研究后,今年,科學基金在合成生物學和人工智慧領域加大了傾斜力度,增加支持經費共7000萬元。

此外,在學科布局上,科學基金適度提高了對新興學科、交叉學科的資助力度。重點項目中,資助強度從去年的約17億元提高到約20億元,計劃資助項數從612項提高到667項。

高瑞平介紹,從申請和獲得資助的學科上來看,近年來工程與材料科學領域、醫學科學領域的項目申請數增幅較為顯著,2011年到2017年的申請量增幅分別達到了31.80%和39.84%。「化學、生命、材料、信息等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相關的基礎研究學科也得到較大的支持和發展。」

3.巨量申請項目下堅持構建最具公信力的評審平台

「當前,的學術產出總量佔世界總量的20%左右,其中高端科研成果約佔世界總量的20%,但質量不高的學術成果仍有很多。」楊衛表示,科學基金具有導向作用,基金委作為管理部門,如何做好基金工作以提升現有的學術成果質量,並推動其更好地轉化仍任重道遠。

楊衛表示,目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已經成為國際同類基金組織年接收申請量最大的機構,而且申請量規模還在持續增加。「美國科學基金會每年收到5萬項申請,但工作人員數量卻是我們基金委的6到7倍。當下我們基金委的工作人員平均每人每年摺合要參與800~1000個項目的評審工作。這對我們是一個挑戰。」

「巨大的申請量給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編製有限的情況下,我們一直在探索利用信息化等各種手段,構建最具公信力的評審制度平台。」高瑞平說。

楊衛介紹,為了杜絕「跑項目」「拉關係」的情況出現,今年項目評審繼續實行評審會派駐監督組制度,對於223個會議評審專家組,基金委共派出62人開展駐會監督。同時,在評審專家中開展公正性調查,請專家互相打分監督,「近三年的專家公正性評分持續在上升,而我們的專家評審返回率在90%以上,這在世界科研資助機構和科技期刊中都頗為難得,可見專家群體對基金委的信任和支持。」

此外,今年,針對通訊評審專家的計算機輔助指派系統實現了基礎研究學科全覆蓋,使用輔助指派系統的項目佔比達86.06%,同時,基金委在信息系統中建立了包括痕迹管理、漏洞示蹤、數據防火牆等信息監管機制,讓一切環節可控可查可追溯。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科學基金2017年度資助計劃已完成78.29%。下一步將啟動新批准項目的首次撥款工作,預計至9月底,本年度科學基金項目經費撥款累計將達242億元左右,超過科學基金全年項目支出預算的90%。「不斷提高科學基金資助管理效能,是我們的目標」楊衛說。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