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華西醫生集團引爭議,大咖們都表態了……

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

針對「華西醫生集團」的建立,業內人士的評論、態度,可謂天壤之別。

在美國行醫的崔巍醫生認為,「閉合環是對的,特別是在國內醫生診療極度缺乏規範的情況下非常必要,這是很踏實的一步。祝好運。」

1998年就「下海」、試水醫生集團至今的萬峰,贊華西是「探索者、先行者,一定是成功者」。他表示:「四五年前,自己就曾建議和鼓動大學醫院的院長,探索人事制度改革,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把醫院的醫生人事招聘與醫生集團掛鉤,或成立北大醫生集團。醫院醫生集團不但給總部醫院提供服務,也給簽約的醫聯體醫院和基層幫扶醫院提供醫生服務,那咱就是最大的綜合醫生集團,也可以成為各種專科醫生集團的管理集團!」

當然,質疑也不少:「這是披醫生集團皮的勞務派遣公司。」

有的人一句話定性,曰:「華西這個和醫生集團根本就沒有一毛錢關係。」

截至目前,華西醫院仍表示,不做官方回應。

故本文引用了多方觀點和意見,希望給熱到爆的討論,再加點柴。

張強:「華西醫生集團」就是勞務派遣

「明明是家勞務中介公司,明明是為華西醫院的擴張招聘非編製合同工,明明是存在了幾十年的勞務派遣,明明是醫院的三產公司,為什麼非要披上醫生集團的外衣呢?」張強醫生集團創始人張強先生在接受燕小六採訪時,反覆強調。

他認為,「醫生集團」必須具備3個根本特徵:

1.醫生團體主導;

2.收入中的70%以上來源於醫療服務;

3.與簽約機構有明確的責權利界定。

而分析「華西醫生集團」,可以發現:

首先,醫生沒法「當家作主」。按照《招聘啟事》所言,醫生入職「華西醫生集團」后,薪酬參照華西醫院本部同級同類人員標準執行。

換言之,醫生是在給「華西醫生集團」打工。四川華西醫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及其所代表的華西醫院,才是大股東,對集團的管理和發展,具有話語權。

有匿名人士指出,此次招聘限定35歲以下者,「這個年齡估計還是打雜的吧。」

其次,執業點沒得選。「華西醫生集團」醫生需和四川華西醫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簽署合同,接受後者的勞務派遣。在這一過程中,醫生無非是從和醫院醫務科、人事科簽合同,變成了和公司簽;從在一家醫院執業,變成了服從公司安排,在協議醫院執業。

「綜上,這就是第三方勞務派遣。四川華西醫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就是個勞務中介。」張強醫生說,「在第三方勞務派遣中,醫生不能自由選擇執業點,遑論參與市場化競爭。」

誰說醫生集團必須是那個樣!

2015年,北京協和醫院的醫生也曾發起、組建「協和系醫生集團(協醫集團)」。據說彙集了北京協和醫院主任級別醫生上百人,以及臨床、影像、檢驗、基礎研究等50多個科室300多名醫生。

燕小六瀏覽了「協醫集團」官網,發現其主要乾的是:

1.遠程醫療公益項目,發起成立「重大疾病遠程快速診斷中心」。

2.科普項目。

3.人才培訓項目,主要面向20—40歲中青年醫生。

4.AI創新和科技轉化。

這些內容屬於「醫生集團」的業務範疇,但脫離了核心業務——醫療服務。

「即使靠著北京協和醫院這塊金字招牌,協醫集團算不算醫生集團?在市場上有多少號召力?」張強醫生坦言,時至今日,「醫生集團」的定義仍很模糊。各方都在引用這個詞,擴展了這一名詞的內涵外延。

國內沒有統一認識。我們就去「醫生集團」發源地美國,找答案。

2011年,美國醫院協會將醫生集團與醫院的關係,分為:

1.無壁壘醫生集團;

2.醫生醫院組織;

3.管理服務組織;

4.一體化薪酬模式;

5.股權模式;

6.基金會模式等。

管理服務組織(management service organization,MSO),一般為醫院或醫生醫院組織(一個醫生集團與一個或多個醫院形成合營企業,PHO)下設的獨立營利性公司,主要負責提供與醫生職業相關的管理服務、以營利性的運作模式管理醫療服務合同與服務網路的構建,通過投資決策等,為所有者創造利潤。

MSO不是醫生集團,而是通過提供非醫療服務來協調醫生集團與醫院資源的機構,其法人為獨立於醫生集團的管理人員。MSO收入來源由兩部分構成:醫生合同管理等服務項目費用,以及依據合作合同獲得PHO的收入分成。這一模式的主要目標是使醫生集團與醫院的合作更為緊密,並保持醫生集團與醫院雙方的專業性與專註性。

一體化薪酬模式是指一個醫院、醫療服務公司/醫生集團,和教育型或研究型基金會組成的獨立合法的實體。其中,醫療服務公司要求由醫生掌控董事會。一般情況下,這個實體以及3個組成部分都是非營利性的,享受稅務赦免政策。梅奧診所就是一體化薪酬模式,診所向醫生支付固定工資,醫生工資不與患者數量和服務量相關,而是根據市場決定。

我們是否可以假設:四川華西醫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有成為MSO的設想?「華西醫生集團」有採用一體化薪酬模式的計劃?

回去!回到大醫院去!

在採訪中,燕小六不止一次聽到:華西醫院這招,不就是換個方式,試圖繼續把醫生攥在自己手裡嘛。

說到這兒,又要用美國來安利了。

美國醫學會2015年統計結果顯示,2014年,選擇雇傭執業模式(和醫院簽署勞務合同)的醫生數量,為7.2%。這相比2012年,增長了1.6%。其中,有59%的40歲以下醫生選擇雇傭執業。且年齡越小,選擇這一執業模式的比例越高。

此外,仍是美國醫學會的調查發現,美國醫院不僅直接雇傭醫生,還會採取全部或部分收購團體執業(即醫生集團)等途徑,成為團體執業的所有者。2014年,32.8%的醫生效力於醫院完全或部分所有的執業組織。這比2012年,增加了3.8%——燕小六翻譯一下:醫生是團體執業的醫生,團體是給醫院打工的團體。

而在英國、芬蘭、丹麥等一半左右的歐洲國家,以及日本、韓國這兩個亞洲國家,只有部分全科醫生是自由執業者,其專科醫生主要是受雇於醫院。

有分析指出,美國執業醫師出於3方面原因,「委身」醫院。

第一,不想活得太累。若是個體執業或團體執業,醫生個人需要承擔較大的經濟壓力和管理任務。而據《紐約時報》2011年報道,8090后的醫學生不想活得辛苦。若受雇於醫院,從醫就變得很單純:只要好好看病就行了。

2010年美國Commonwealth基金會一項調查也發現,89%的受訪醫生贊成受雇於醫院,按醫療質量和資源節約情況獲取報酬。

第二,醫院更捨得長期投資。醫療費用控制嚴格,是各國普遍存在的問題。面對更強的預算約束和日益龐大的老齡化人群,長期雇傭醫生是醫院性價比更高的選擇。

第三,醫療保險趨於完善和嚴格。在傳統的美國醫療體系中,醫生、患者、醫院和保險方是四角博弈關係。由於有保險第三方付費,患者願意消費更多醫療服務;醫生作為患者的代理人,願意為患者提供更多醫療服務;醫院希望讓患者多住院,醫生作為醫院的客戶,願意配合醫院。曾任美國衛生教育福利部長的Joseph Califano認為,這是美國醫療費用飛速上升的關鍵體制原因——這一點在也有相應體現。

美國醫療費用改革的核心,就是調整這個四角關係。最根本的變革有兩點:1.推行管理保健,讓提供方—醫院和購買方—保險整合為一體2.支付制度改革,從按項目付費走向按病種、按人頭、按健康效果付費等更整合、合理的支付方式。這兩個變革也正是美國醫生願意受雇於醫院的重要驅動力。

「改革」非得破釜沉舟嗎?

曾幾何時,說到醫療生態的變化,說到醫改成功的必需,說到醫生價值、理想的實現,說到服務患者、優化醫療體驗,就是4個字:醫生集團。

張強認為,唯一的解釋是,醫生集團深得人心、社會影響力大,很多機構都希望披上這件高大上的外衣。

但現實情況是:醫保障礙、醫生醫療數據互聯互通、政策監管和商業模式等,仍嚴重阻礙著先行者的腳步。

原廣東衛生廳副廳長、巡視員廖新波表示,現有醫生集團尚沒有形成好的、可複製的商業模式。很多是通過賺人氣進行融資。這需要突破。再加上很多政策沒有徹底解放,醫生互聯互認、醫療互聯互認沒有打通,廣大醫生集團活得並不輕鬆。「華西醫生集團作為公立醫院發起、體制內的醫生集團,就不存在以上障礙。」

最後說兩句。關於「華西醫生集團」的討論,不會因為一兩篇文章而蓋棺定論。有觀點犀利者指出:真要幫醫生走向自由,直接辦停薪留職之類,留好後路讓他們自己去選擇去闖蕩……

燕小六認為,改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既然有人認同「醫生集團」不用死搬硬套國外模式、可以本土化,既然大家都是摸石頭過河——那麼,法無禁止皆許可。誰想怎麼搞都行,後果自負嘛。

從現有實例看,華西藉助自己的優勢,實打實地在推進分級診療。

或許在推進過程中有圈地圈人之嫌,但老百姓能在家門口看到大醫院大專家,醫生實現了治病救人的抱負、收穫了合理的薪資——不值得點個贊嗎?

引用我界一名讀者所言:路還長著呢!

資料來源

1.《美國醫生集團發展以及對的啟示》,李政、李嫻君、游茂、苗艷青撰寫

2.《為什麼美國醫生從自由職業者走向受雇於醫院?——對醫改政策配套的啟示》,陳秋霖、李玲撰寫

版權申明 | 本文原創 歡迎轉發朋友圈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