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如果不在腦海里默念這首《二十四節氣歌》,你能準確說出每個節氣的名稱嗎?別著急,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的師生幫你解決了這個難題。
「生造」24個節氣字
豎心旁加雪、草字頭加種,這些字你認識嗎?在這場發布會上,最有趣的環節莫過於主創團隊生造了24個節氣字。雖然不知道這些生字怎麼念,但靜觀字形,還是能一眼認出這倆字分別代表了小雪和芒種兩個節氣。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為了更好地履行高校文化傳承的使命,今年年初,四川文產院非遺學院成立了二十四節氣圖譜科研團隊,冷杉杉老師是其中一名設計師,參與了二十四節氣文化圖譜設計。她告訴記者,其中最難突破又最具創意的環節,就是團隊成員經過調研和論證之後,腦洞大開地為每個節氣設計了一個漢字。主創團隊還為節氣字刻了一套印章,吸引大量市民圍觀體驗。
大多數人猛一看這些漢字,偏旁部首都還認識,但是組合在一起之後顯得有些陌生。冷杉杉透露,他們並非只是將每一個節氣中的兩個字進行簡單粗暴地疊加,而是借鑒了「六書」造字的方法,大量應用了會意法造字。比如二十四節氣中的
第一個節氣立春,就是以「立」作為偏旁,去其建立、伊始的意義。又比如小寒這個節氣,他們將「小」字做了豎心旁的變形,立讓寒字左側,乍一看,就有中從「從心底感到寒冷」的感覺。
既然是造字,當然不能與已有的漢字撞車,他們常常要翻看字典,確保「沒有一個字能從字典上查得到」。造字的過程不僅要保持字形美觀、平衡,還要讓人一眼就能聯想到節氣。最讓他們抓狂的一個節氣便是「驚蟄」,從最初「京」與「蟲」的疊加,到最終呈現比較複雜的版本,團隊成員做了多次「變形記」。
不過他們並沒有為每個生字注音。冷杉杉透露,此前他們曾嘗試為節氣字注音,但是考慮到造字的重點不在讀音,而在認知,「如果觀眾一看到這個字就去討論讀音是否準確,就會喧賓奪主,忽略了對節氣的認識,我們考慮再三,還是按照節氣的讀法來念這些生字。」
精選古色配圖譜
2016年底,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的消息傳來,有人表示不解,以為能夠說全這些節氣、對應具體日期就足矣,其實節氣這個傳統文化的瑰寶頗為豐富。「古人發明二十四節氣是為了記錄農時,方便農民耕作。我們在西漢時期太初曆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將節氣與四季、五行、天干、地支相對應,從而形成了二十四節氣文化圖譜,適應現代的傳播。」冷杉杉說。
拿到這個圖譜,讀者對某一個節氣一目了然。以春分為例,我們可以從圖譜中讀到這些有用的信息,這個節氣屬於春天,是一年之中的第4個節氣,五行屬木,在天干中屬於乙,在地支中屬卯,與之相鄰的節氣有驚蟄和清明。
有趣的是,他們翻閱了大量的詩詞古書,為每一個節氣單獨配色,二十四節氣文化圖譜最外側的同心圓上和節氣字都有專屬色,而且這些古色都來自古人對顏色的描述,看上去極為貼切。
例如,春分時節柳葉青青,古人喜歡外出踏青、挖野菜,冷杉杉用「柳綠」色作底;驚蟄時候天氣轉暖,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他們用「縹」字作解,表示青白色;小寒標誌著最寒冷的冬天就要來到,他們選擇冷色調春藍作為填充,凸顯蕭瑟之感。立春、雨水、春分、穀雨這幾個發生在春天的節氣,雖然都是春回大地的綠色,但綠得各不相同,分別對應了春綠、三綠、柳綠、綠油這幾個詩意的顏色。
手繪自然節氣美
正如一提起冬至就能想起水餃,一下起大雪就要戴上圍巾,每一個節氣都能從民風民俗、花果食物中找到一個與之對應的符號。在當天的發布會上,主創團隊的另一項創意「二十四節氣自然圖譜」同時對外發布,師生們用手繪漫畫描述每一個節氣所代表的黃道經度,一言以蔽之,就是「數字的符號化」。
王育姝是二十四節氣自然圖譜團隊中的主力,他們團隊追根溯源,根據二十四節氣的來歷,地球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每一個節氣分別相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度所到達的一定位置,選擇最能夠準確表達節氣的植物、民俗、食物、動物等元素,用最接近自然顏色的水彩手繪出這些圖案。
例如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首,發生在每年公曆3月20日左右,太陽位於黃經0°時。春分時節「客舍青青柳色新」,他們就用一枝彎曲的柳條來代表春分。而小滿時節太陽在黃經60°,他們根據傳說蠶神大約誕生於此時,將桑蠶彎曲成6,用桑葚代表0,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吃貨朋友最愛的冬至,當然少不了美食的熱鬧,羊肉、水餃、湯圓元素照顧到了南北方不同人群的口味;驚蟄時分太陽到達黃經345°,萬物開始復甦,驚蟄一候的花信桃花代表3,電閃雷鳴象徵4,蘇醒的昆蟲像個5。
這樣妙趣橫生的手繪圖譜,深得年輕觀眾的喜愛。據了解,四川文產院正在研發與之相關的文創產品和文化衍生品,未來還將聯合成都的中國小推出二十四節氣課堂,讓二十四節氣走進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