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綠專資本:解讀這些年中企那些知名海外併購案例

綠專資本表示中企的「買買買」給國外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錢、任性」,在企業併購領域亦是如此,如國內知名的企業參與海外併購不在少數,下面跟著綠專資本來看看都有哪些企業。

聯想收購IBM與摩托羅拉

2016年5月,聯想給市場交出了去年的成績單,公司近七年來首次出現了虧損,在2015 財年的收入同比下降3%,為449億美元。無論是移動還是個人電腦,銷量均出現下滑,股價一年跌掉了60%,年凈虧8.32億元,這或許暗示著新時代已經作出了選擇:當今,聯想這種追逐處於下降頹勢的品牌、而非尋求有前景和上升空間的技術,重跟跑輕領跑、重營銷輕研發、重細節管理輕戰略掌控的模式,可能已經走到了盡頭!

TCL收購湯姆遜

TCL收購湯姆遜之後,甚至沒來得及過上一個蜜月,就直接進入了婚姻痛苦期。湯姆遜的彩電業務很快被平板電視擠下歷史舞台,進入全面虧損。一連好幾年,TCL全球的盈利都補不上併購湯姆遜帶來的窟窿,公司因此ST很久。事實上,湯姆遜彩電業務早已陷入虧損,其所掌握的PDP等離子技術與DLP技術已經處於時代淘汰的邊緣,而當未來電視方向已經明確走向液晶電視的時候,TCL追悔莫及。

海爾收購GE家電

2016年6月,青島海爾公告收購GE家電的交割價為55.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72億元,其中自有資金40%,銀行貸款佔60%,也就是說自有資金要支出22.3億美元,貸款33.5億美元。這次併購用掉了海爾現金儲備的60%。然而,巨大的收購支出也沒有讓海爾坐上行業的第一把交椅。

美的收購庫卡

2017年初,美的傳出收購德國庫卡的消息,但這背後,為了儘可能減少併購庫卡可能對德國政府帶來的擔憂,美的也在要約收購的同時作出了多項「妥協」,例如,美的承諾不會主動尋求庫卡申請退市,儘力維持庫卡上市地位,同時承諾全力保持庫卡的獨立性。

針對德國政府對於企業機密技術外流的擔心,美的和庫卡6月28日簽訂的《投資協議》,內容共5條,都沒有涉及技術轉讓,反而強調尊重庫卡品牌和知識產權,例如「準備訂立隔離防範協議,對庫卡集團的商業機密和客戶數據保密,以維持庫卡與其客戶、供應商的穩定關係。」

事實已經證明,「國際拾荒者」式的海外併購沒有未來。縱觀整個製造業,在發展智能裝備的道路上,我們是應該堅持自主創造還是要到國外「買買買」?買可以買到核心技術嗎?眾所周知,歷來企業的海外併購都受到外國政府的層層把控審核,在某些國外媒體鼓吹「威脅論」的背景之下,層層審批之後留給我們的技術已經不是最核心的科技。正如美的與庫卡簽訂的所謂隔離防範協議,買了人家的資產,卻沒有實實在在掌握到人家的核心技術,錢花了,卻處處受限,這樣的企業真是有苦難言。

而那些行業標杆企業,從蘋果公司到的華為、格力,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自主研發核心技術。

以華為為例:華為是一個有戰略耐心的公司,所有的創新和嘗試,都是在主航道上做出的選擇,由戰略做出界定。所有創新項目的選擇,已經通過戰略做出篩選。這個過程,可以用兩組數據來說明,據了解,華為2016年研發投入120億美元,其中30億美元用於研究創新,2萬人,這是一個金錢變知識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把廣泛的信息最終變成與華為公司戰略相匹配的知識。其中用於確定性開發90億美元,6萬人,這是一個知識變金錢的過程,把與戰略相關的知識轉化為華為的技術與產品,讓華為具有持續的市場競爭力和戰略上的領先能力。

再看格力:董明珠曾多次表示,「格力電器一直把創新作為一件很大的事來做,創新最重要的是執行力、貫徹力,我們還是希望把這種創新落實在行為當中。」 格力在科技上的創新,是董明珠最引以自豪的,格力電器一直鍥而不捨地堅持「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目前擁有全球最大的空調研發中心,有7個技術研發部門和41個研究所,平均每天誕生8項專利。董明珠談智能製造:「我們格力用的智能裝備,我們的機器人都是格力自主研發的」,「如果我們買買買,那我們不僅買不來最先進的技術,而且會把我們的創新能力也買沒了。我們還將永遠是世界的加工廠。」

綠專資本表示,企業海外併購買到的技術是國外已經過時兩代的技術,是國外企業認為市場空間不太大的技術,短時來看,可能是比時下技術先進,但是長遠來看,這種技術在沒有根基,沒有辦法繼續完善與進步,大價錢只能買來一時的利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