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香港回歸二十年 中資股已成港股中流砥柱

2017年7月1日,香港回歸20周年。在這20年間,香港股市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也繼續成為全球首選上市地之一。

統計數據顯示,過去20年,港交所上市公司市值增長了7.9倍,達到將近29萬億港元,而在過去八年中,港交所有5年高居全球IPO集資額榜首。

過去20年來,另一個亮點無疑是香港與內地市場的聯繫日益緊密,在香港上市的中資股數量和佔比都大幅提升,可以說這些南下的中資企業為香港資本市場帶來了活力,與此同時香港資本市場也幫助這些中資企業更好地成長。此外,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一系列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都在拉近內地與香港的距離,擁有兩地上市平台的公司也越來越多。

中資股已成中流砥柱

在過去20年,港股格局發生了三大轉變。首先是上市公司來源,其次是投資者構成,第三則是市場規模快速擴張。

港交所統計數據顯示,中資股在港股中的佔比越來越高。截至今年5月31日,H股市值達到5.94萬億港元,占港股市值的比重為21.07%;紅籌股市值達到5.3萬億港元,占港股市值的比重為19.1%;二者合計總市值為11.34萬億港元,佔全部港股市值的比重為40.17%。

而在1997年的港股市場,H股市值僅為486.2億港元,紅籌股市值為4729億港元,分別占港股總市值的比重為1.52%和14.77%;二者總市值為5215億港元,佔全部港股市值的比重為16.29%,這一比例恰好為1996年的2倍,可以看出香港回歸對於投資者以及中資企業信心都具有極大的提振。

如果將1997年中資股市值與2017年對比,在不考慮匯率因素的情況下,後者為前者的將近22倍。

從1997年以後,中資企業在港股中的數量和市值佔比進入了快速上漲通道。1999年,H股和紅籌股市值占港股比例超過20%;2005年超過30%;2006年超過40%;2007年甚至超過50%;2008年達到最高值54.57%;隨後雖然略有回落,但一直位於40%的高水平以上。

據業內人士介紹,實際上這還是僅以港交所官方數據為口徑,並不包括其它業內機構算入的中資民營股(即註冊地在香港,多數業務開展在內地的中小型民營企業),如果將其也計入統計,更加廣泛意義上的中資股市值占港股比例已經超過60%。

此外,對於港股自身而言,在1996年末,香港股市的上市公司僅為583家,年末市值僅為3.48萬億港元,全年交易額僅1.41萬億港元,約相當於A股2015年牛市峰值時的一天成交額。但在2016年末,港股上市公司為1973家,年末市值高達24.76萬億港元。

「雙贏」局面穩固

市場人士表示,實際上經過多年的融合和發展,中資企業和香港市場之間也形成雙贏的局面。南下的中資企業為香港資本市場帶來了活力,香港資本市場也通過幫助這些中資企業融資,能夠更加快速地發展。

回顧歷史,1993年,青島啤酒成為首家赴港上市內地企業,隨後上海石化、儀征化纖等一批公司也相繼登陸香港市場,但整體數量仍非常少。

1997年10月,移動登陸香港市場,成為香港回歸后的首單重磅IPO,募集金額高達323.63億港元。此後,華電國際、首都機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一批國企相繼完成在港上市。2000年6月赴港上市的聯通,募資金額達到436億港元。

而進入2001年以後,內地民企赴港上市的步伐開始加快,也使得中資企業不再僅僅局限於國企。當年12月,浙江玻璃成功在港發行H股1.7億股,募集資金6億元人民幣,內地民營企業就此躋身H股行列。此後,隨著一些政策放寬,更多小企業和新興行業也加快了赴港上市的步伐。

目前港股中最為閃耀的明星股之一騰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騰訊沒有在內地A股上市,但已經成長為行業領先的互聯網公司,其在香港上市以來股價上漲超過400倍,目前該公司的多項財務指標依然保持高速增長,股價也在持續刷新高位。

兩地互聯互通日益緊密

分析人士指出,2014年以來,包括滬港通、深港通開通,險資、公募基金加速南下等一系列事件,更是使得內地資金加速流入港股,為其帶來充裕的流動性支持。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滬港通開通前後許多指標出現變化。從非香港本地投資者交易佔比來看,20年前,英國投資者交易佔比最高,為32%,美國為30%,日本為8%,內地為0.6%。2014年滬港通開通前,非香港本地投資者交易佔比大體為英美兩國略有下降,變化不大,二者分別為28%和26%,內地投資者交易佔比已提高至13%,新加坡為10%,而日本則降為1%。滬港通開通后,2015年在港股總交易額中,內地投資者交易佔比陡增至22%,而其他國家變化不大。

從投資者結構來看,20年前,港股個人投資者交易佔比為36%,2004年為37%,2005年至2009年則維持在30%左右,2010年至2011年降至26%和27%,2012年降至21%,為歷年來最低比例。但自2014年滬港通開通后,港股散戶交易佔比出現反彈之勢,2014年為25%,2015年為27%。目前,機構投資者交易佔比仍維持在70%以上。

分析人士指出,經濟在過去20年持續保持中高速增長,各個行業和企業的競爭力也明顯上升,從而使內地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能夠不斷壯大。

近年來,A股市場與港股市場的交流明顯增多。業內分析師指出,滬港通、深港通的推出,給兩地投資者提供互聯互通橋樑的同時,也增加了兩地上市公司的雙向流動,一批已經在香港上市的行業龍頭,選擇私有化、分拆等方式,積極謀划登陸A股市場。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