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論一個吃貨的自我修養

撕文半月讀第十九期

評——《口頭饞》

文 / 攬塵

國朝承平已久,人民日用漸豐,講究吃喝的人便也多了起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以「吃貨」自詡。雖說同屬「吃貨」一族,但「吃貨」與「吃貨」之間,畢竟還是有區別的。

入門級的吃貨,大都只講求口味的刺激、食材的新異,大油大辣的重口味烹制,往往最能刺激他們的味蕾。川菜、湘菜等菜系在國內的流行乃至泛濫,大約與入門級吃貨的人數眾多不無關係。正如「閱盡千片,心中無碼」,味蕾被粗暴地刺激過多,難免也會麻木,覺得什麼菜都是一個味兒。這時候,就需要提升自己的吃貨等級了。

更高級的吃貨,能夠辨識食物中微妙的味道,懂得品味不同味道、口感之間迷人而微妙的搭配和變化。鱔菇金粉的鮮香麻辣,固然能讓他們的味蕾演奏出激烈的交響樂;山泉水煮松茸的清雅綿長,同樣也能在他們的唇齒間演繹一曲舒緩的小夜曲。他們彷彿練就了神奇的「小無相功」,任何口味的食物,都能給他們帶來身為吃貨的享受。

孫大聖想修鍊得道,就要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高級吃貨要想再次升級,也要跳出「吃」的範疇,進入到「文化」的廣闊天地。說到底,單純的「吃」,畢竟還屬於生理範疇;根據馬斯洛的理論,生理方面的需求滿足后,人就要在更高級的精神需求中尋找慰藉。那麼,食物背後的「文化」,都是些什麼東東呢?

辣椒進入,不過四百多年的歷史。明朝時從兩廣、江浙傳入,當時是作為觀賞植物栽培的。明末清初,張獻忠屠戮西南,蜀中為之一空,清初乃有「湖廣填四川」之舉,辣椒也就隨之傳入四川了。道光年間,黔、湘、川、贛辣椒入菜已頗為盛行,有「每飯每菜,非辣不可」之說。

這是董克平在《口頭饞》一書中講到的。這便是美食背後的文化了。再舉一例,依舊是《口頭饞》里說到的。

在古代,由於地理和交通的局限,華夏各地飲食風味差別很大,人們簡而括之,將之總結為:「南甜北咸東辣西酸。」何以會有這樣的分別呢?董克平在書中解釋道:「北地寒涼,菜味濃厚追求爛熟,口味偏咸;江浙溫熱,魚米之鄉,口味喜甜;山東人喜食蔥蒜,東辣之辣是蔥蒜之辣而非辣椒;山陝之地,水土中鈣質較多,食酸乃是身體需求而成的習慣。」

所謂精神層面的需求,很大一部分指的是思想與世界的良性溝通。當我們更多地了解這個世界、了解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社會環境及歷史背景,便會油然而生一種滿足感、安全感,覺得與這個世界的相處更為妥帖。

與世界溝通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讀書,比如旅行,再比如,食物。當我們越來越深入地進入到食物的文化層面,就能越來越深刻地體認到,食物不僅可以用來飽腹,不僅可以給我們帶來色香味的享受,還可以打開我們的精神視野,讓我們自由地遊走於歷史與現實之間、大地與天空之間。

董克平在訪談中談到《口頭饞》一書時,說自己更「關注食物背後的故事」,並引述了張光直先生的一句話:「食物是通向文化最直接、最便捷的路徑。」目光穿梭於老道的文字和精美的圖片之間,思想沉浮於歷史民俗文化掌故之中,於我而言,既是幸福又是痛苦,幸福的是,它能滿足我的精神之「饞」;痛苦的是,它也勾起了我的口腹之「饞」——尤其是在這個夜深人靜的夜。

︽ 口頭饞︾

《舌尖上的》《味道》《上菜》

美食顧問董克平作

一飲一食,無非生活滋味;

一餚一饌,盡顯文化風情。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口頭饞》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