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被美國燃燒彈燒成重傷的越南女孩,最終移民去了美國!

潘金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和平親善大使」,專門為世界上被虐待、被強暴和挨餓的孩子奔走。她對孩子們無私的愛,源於她的童年,曾被美國燃燒彈燒成重傷的經歷。她知道孩子們內心的痛苦,也只有她,懂得如何幫助孩子走出這段陰霾。而她,最後選擇移居到那個曾經傷害過她的國度,美國。1972年6月7日晚上,越南共產黨的軍隊徵用全邦一號公路線附近的一個小村子,也就是潘金淑小時候住的那個村子。第二天,戰鬥就發生了,潘金淑一家意識到危險,決定躲到佛寺裡面。誰又會想到,這個神聖的地方,在戰爭面前,是如此的無力。寺廟周圍有東西燃燒的聲音,飛機離他們很近很近,「快跑!」潘金淑聽到有南越士兵對佛寺的孩子們說。孩子們怎麼可能跑得比飛機快呢?炸彈落地了,四周瞬間變成一片火海。「我並沒有聽到爆炸聲,但看到周圍都是火光。突然間我的衣服就被燒著了。我看到在我身上,特別是在我臂上的熊熊烈火。我很害怕,因為周圍突然一個人都沒有了,只能看到火和濃煙。我開始哭起來,並開始向外面跑,非常幸運的是我的腳竟然沒有著火。」潘金淑回憶道。當年,她只有九歲。那是凝固汽油彈,一旦被灼燒,基本都是重傷。潘金淑被燒得很傷,從後背一直延伸到頸部和左臂,因劇烈的疼痛和恐懼早已忘記自己赤身裸體,只知道沒命的奔跑。可幸的是,她在逃命的途中遇上了美聯社的記者黃功吾和克里斯多弗.韋恩。他們將潘金淑送到了巴其斯坦醫院,並不停滴鼓勵她不要放棄。傷太重了,這孩子沒救了!巴其斯坦醫生一口斷定。潘金淑身上一半皮膚三度燒傷,傷勢極重,奄奄一息。不能見死不救啊!黃功吾拿出自己的美聯社記者證,表示自己會追蹤報道這個女孩,醫院才決定對潘金淑進行救助。多虧了記者的關注,潘金淑被南越政府優待,讓她進行免費的治療。北越政府執政以後,認為潘金淑是一個很好的反美宣傳典型,對她也相當優待。潘金淑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可以享受從蘇聯進口的藥物。成年以後,她又被組織安排進入醫學院學習。作為回報,潘金淑成為反美的活教材,經常上電視甚至電影,宣揚美國人的殘暴。小命是保住了,可潘金淑背部、頸部和手臂均留下可怕的燒傷痕迹,讓人觸目驚心。每次提起那場大火,潘金淑身上與心裡的那片傷疤都會隱隱作痛。有誰會喜歡自己在公眾面前一次次的揭開傷痕,成年後的潘金淑去了古巴,在那裡她認識了身為外交官的丈夫裴輝全。後來他們逃出越南,躲到了加拿大隱居。「我早已不恨美國人了,只是對他們始終沒有好感。」美國對潘金淑的傷害是不可磨滅的,但沒有美聯社記者的相助,潘金淑可能早就不在這世上,更不會接受這麼好的醫療與教育。美國對於她來說,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國度,與其帶著這種矛盾生活,不如放下,重新過好眼前的生活。1995年,潘金淑開始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反對戰爭。「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但每一個人都可以為締造未來的和平而努力。」潘金淑在美國退伍軍人節的越戰紀念碑前面發表演說。潘金淑最後還是選擇了美國,她真心希望,通過她的努力,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一點變化。「肉體上的痛苦是其次的,那天的經歷是我一生的夢魔。在夢裡,我不知道多少次回到那個烈火熊熊的地獄。我真心希望,所有的孩子永遠遠離戰爭!」這位飽經滄桑的女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會了世人什麼是寬容與慈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