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閻學通:今後五年,國際秩序向何處去

本文為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世界和平論壇秘書長閻學通教授在「人文清華」講壇2017年第一場活動上的演講實錄,演講主題為「未來世界誰主沉浮——國際秩序走向」。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號「人文清華講壇」(renwen_Tsinghua)

閻學通演講整理稿

收看閻學通專場完整視頻,請點擊閱讀原文

為什麼討論國際秩序問題?

一方面,人們越來越關心國際秩序的變化,去年國際社會出現了眾多「黑天鵝」現象,尤其在川普上台後,社會公眾和國際關係學界關於國際秩序未來變化的討論更加熱烈。但另一方面,人們對國際秩序的認識還不充分,國內外對於什麼是國際秩序、國際秩序與國際體系有什麼區別、誰在改變當前的國際秩序等問題還不特別了解。因此,在討論國際秩序的變化趨勢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來認識一下有關國際秩序的基本概念和影響國際秩序變化的條件及因素。

什麼是國際秩序?

1.國際秩序的定義是什麼?

國際秩序是指國際體系中的行為體依據國際規範採取非暴力方式處理衝突的狀態。在國際社會,秩序的重要標誌是有無戰爭沒有戰爭,我們就認為是有秩序的。而有戰爭,就是沒有秩序的,比如圖中在戰爭中的敘利亞,就處於無秩序的狀態。

2.國際秩序的構成要素有哪些?

國際秩序由主導價值觀、制度安排和國際規範這三要素構成。主導價值觀是絕大多數國際成員接受的思想觀念,現有國際秩序的主導價值觀是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的自由主義思想。

國際規範是根據主導價值觀而制定的約束國際成員行為的習慣、規則、法律等一類規範。比如,在民主思想的影響下,國際社會形成了對政府合法性原則的共識,認為通過民主程序選舉出來的政府具有合法性,而通過軍事政變上台的政府則沒有合法性。拉美加勒比共同體的章程中甚至明確要求所有成員國應軍事干涉發生了軍事政變的國家,這一規定就是對民選政府合法性規範的維護。

當國際社會根據主導價值觀制定好了國際規範后,如果有人不遵守這些規範怎麼辦?這就得靠制度安排來懲罰違反國際規範的行為。比如1990年伊拉克入侵併佔領科威特,違反了聯合國關於領土主權不受侵犯的規範,於是聯合國安理會作出決議認定伊拉克破壞了國際秩序,並組織多國部隊打擊伊拉克,恢復了該地區的秩序。

通過上述例子可見,制度安排是約束國際成員遵守國際規範的組織機構及其權力分配。聯合國安理會的議事規則就是一種典型的體現權力分配的制度安排。安理會由15個理事國組成,只有5個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而其他10個非常任理事國只有投票權而無否決權。

3.國際秩序與國際體系的區別是什麼?

國際秩序與國際體系二者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它們的構成要素不一樣。國際體系是國際行為體的組合及其運動規則,它由國際行為體、國際格局和國際規範這三要素構成,國際行為體包括從事跨國活動的國家、國際組織、跨國公司等行為體,國際行為體中大國的實力對比及其之間的戰略關係形成單極、兩極或多極的國際格局。國際規範是構成國際體系和國際秩序的一個共同要素。這個共同的構成要素往往也是造成人們混淆國際體系和國際秩序的主要原因。

在同一個體系下,可以存在不同的秩序。比如機械錶這類鐘錶體系,佩戴時走時準確,長期不戴則會走時不準,這就是在同一體系下可能有秩序也可能無秩序。同理,在不同的體系下,也可以存在相同的秩序。比如,電子錶和機械錶是生活中常見的兩類鐘錶體系,兩種表都走時準確時,表明在不同體系下都出現了有秩序的狀態。

在國際關係中,古代的五服體系和現代國際社會的主權體系是兩種性質不同的國際體系。五服體系是一種等級體系,王城之外的諸侯國根據實力及距王城的距離形成甸服、侯服、賓服、要服和荒服這五種不同的等級。而現代主權體系是基於主權平等原則的一種無等級體系。在等級性的五服體系下,周王朝維持了幾百年的有序狀態,沒有發生全體系性的戰爭。在平等的現代主權體系下,曾發生過一戰、二戰這樣的全體系戰爭。這一組例子並不能說明等級體系和平等體系孰優孰劣,但可以表明:國際體系的變化與國際秩序的變化是兩件事,國際體系的不同並不意味著國際秩序的有無。

4.國際秩序與國際格局的關係是什麼?

國際秩序中的制度安排和國際體系中的國際格局,也是人們常常混淆的一組概念,二者區別在於:國際格局是客觀存在的實力分佈形態,而制度安排是人為設計的權力分配。當然,它們之間也是有聯繫的,權力分配如果符合實力對比,則有助於體系的穩定有序。

國際格局的類型變化由位於頂層的大國實力對比及其之間的戰略關係所決定,中小國家的實力變化並不會影響國際格局的變化。儘管一直提倡推動國際格局的多極化,但當前國際格局的現實變化卻是兩極化的客觀趨勢。中美之間的實力差距在縮小,但中美兩國卻同時拉大了與其他所有國家的實力差距,而歐洲國家則在走向衰落,難以湊成一極。因此我在《歷史的慣性》一書中預測,到2023年,將成為除美國之外的另一個超級大國。

國際格局的變化可能會影響到國際秩序的變化。當國際格局已形成為相對穩定的單極、兩極或多極格局時,國際社會就會相對有序。而當國際格局處於一種格局向另一種格局變化的過渡階段時,國際秩序往往得不到保障。這比較好理解,正如我們在工作中,按部就班時諸事有序,而遭遇改革時則會出現種種無序、不穩定的狀況。

為何當前國際秩序不受歡迎?

1.為什麼發達國家、發展家都不滿意當前的國際秩序?

對秩序不滿是人類的天性,對國際秩序不滿也不是今天才有的新鮮事。秩序需要建立在人們的自我約束之上,但所有人都希望讓他人受約束,讓自己享受無約束的自由和有序,都認為秩序是被別人破壞的。國際秩序也是這樣,一直以來發達國家和發展家都互相抱怨對方破壞了國際秩序。只不過在不同時期,他們抱怨的內容不一樣。

今天發達國家與發展家都抱怨什麼呢?他們抱怨全球化,認為全球化導致國際和國內兩個層面的兩極分化。這也是發達國家與發展家都反對當前國際秩序的共同原因。

在國際層面,富國越來越富,並且富國與窮國的差距越來越大。我們來對比這一組數字:美國一家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在美國每年生產出來的食物中約40%因沒有被食用而浪費。與此同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表示,目前僅在葉門、南蘇丹、索馬利亞和奈及利亞東北部就有2000多萬人面臨挨餓和飢荒。G20成員的經濟規模佔了全球GDP的85%以上,剩下一百幾十號國家的經濟加起來還不到全球GDP的15%。而未來的趨勢是,G20國家佔世界經濟的比重會越來越大,國際層面的兩極分化會越來越嚴重。

在國內層面的兩極分化是富人越來越富,窮人想縮小與富人的差距越來越難。以G20的發達經濟體為例:在日本,與2011年相比,2015年時財富向富人集中的程度上升了3%,目前2%的人擁有全國20%的資產。在美國,3%的富人財富佔全國總資產的比重日益增長,1989年時這一比重為44.8%,到2013年時這一比重已超過半數上升至54.4%。現在川普執政採取大幅削減資本稅這樣的政策,會加劇美國國內貧富差距的兩極分化。

2.國際秩序的哪些方面令發達國家與發展家反對?

發達國家反對全球化的負面作用,具體表現例如反移民運動、反全球化運動、反建制主義興起、英國退歐等。發達國家是制定當前國際秩序規則的國家,他們制定出來的規則被認為是符合自由、民主、平等價值觀的好規則,但為什麼在制定規則的國家內部會產生這些反對力量呢?

原因可能在於,自由主義極端化令發達國家的民眾不滿。自由主義走向極端的標誌就是宣稱自己政治正確。因為政治正確,所以不能被批評;因為政治正確,所以不需要改革。無論多好的思想理念、多好的主義信仰,只要堅持政治正確,則必然走向極端,而走向極端則會導致社會問題。比如在美國加州,考慮到同性戀群體心理性別與生理性別不一致這個特殊性,為了追求絕對的性別平等而為這類特殊群體建造了「無性別廁所」。但男廁所、女廁所和「無性別廁所」這三類廁所同時存在,雖然很政治正確,但也造成新的社會問題,觀念傳統的父母們開始抗議因為「無性別廁所」擾亂了他們對孩子的性別教育。

對發展家來說,他們尤其反對西方的雙重標準,例如反對在分離主義、恐怖主義、自由貿易、人道主義干預等問題上西方採取雙重標準的做法。由於發展家在國際秩序規則的制定過程中處於劣勢地位,不能主導國際規則的制定只能被動接受,所以他們抱怨國際秩序,反對不利於己的雙重標準。

3.什麼樣的國際秩序受歡迎?

所有國家都追求有利於己的秩序,但沒有一個秩序能同時滿足所有國家的需要。所以,一個受普遍歡迎的秩序必須符合兩個條件:第一,多數人願意遵守這個秩序下的規範;第二,少數不遵守規範的人會受到懲罰。怎樣做到呢?主流價值觀使人們願意遵守依據該價值觀制定的規範,同時制度安排賦予國際組織或大國權力使違反規範的行為受到懲罰。

就像交通秩序,如果大家都闖紅燈,交通秩序就無法維持。大多數人能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是因為主流價值觀倡導人們要行事合法。少數法律觀念不強的人不願遵守這個規範,覺得不等紅燈可以早點到目的地,這時候就需要交警行使國家賦予的執法權來懲罰這些破壞秩序的行為。

哪些因素在改變國際秩序?

1.反建制主義興起和川普上台

什麼是反建制主義?反建制主義有三個基本特徵:一是反對社會精英,認為精英們的想法脫離社會大眾的需要;二是反對現行體制,認為技術官僚在決定國家的各類政策,其中一些政策甚至使老百姓的利益受損;三是主張採取激烈的手段迅速改變社會,而不願採取溫和、漸進的手段慢慢地改變社會,比如英國退出歐盟、川普驅逐移民和「修牆」的計劃都屬於激烈的措施。

為什麼反建制主義會動搖當前的國際秩序?反建制主義是西方國家內部產生的思想,它對自由主義價值觀的挑戰大於非西方國家價值觀的挑戰。當前的國際秩序是在自由主義價值觀主導下建立起來的秩序,制定的原則、規範符合自由主義的價值觀。但是現在,反建制主義反對自由主義的價值觀,不願遵守那些符合自由主義價值觀的原則和規範。

川普執掌美國政府,使當前秩序的最大支柱不再支撐現有秩序,這個秩序開始動搖。川普能夠贏得大選,就是美國國內反建制主義力量興起的結果。川普上台後,簽署總統令退出TPP,推翻歐巴馬時期的氣候政策等,這表明原先主導自由主義秩序的領導國——美國,現在開始帶頭不遵守了。當美國這個全球唯一超級大國開始採取破壞秩序的行為時,其他國家還沒有實力可以懲罰美國,約束國際成員遵守規範的制度安排變得難以發揮作用。

2.崛起

如果說反建制主義是當前國際秩序變化的內部原因,那麼的崛起則是這個秩序變化的外部原因。崛起對國際秩序變化的影響,不是因為我們提供了某種新價值觀去取代自由主義價值觀從而主動改變國際秩序,而是由於崛起在客觀上改變了實力對比,使已有的制度安排變得不合理,需要重新分配權力。

比如我們看到,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先後進行改革,調整主要成員國的投票權份額分配,在世界銀行和IMF的投票權份額上升,美國不變或小幅降低,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等相應減少份額。世界銀行和IMF關於權力再分配的改革說明權力就是零和關係,你有我就沒有,你增加我就得減少。而建設國際新秩序就是對權力再分配,它與對責任再分配的全球治理是不同的。

我們前面在介紹國際秩序與國際格局的關係時也講了,權力再分配的過程中可能會使秩序出現一些動蕩,但如果權力分配的結果符合客觀的實力對比,實現責權利相等,就會有助於國際秩序的穩定。川普現在的做法是要求減少美國的國際責任,但又不願減少美國的國際權力,這樣別的國家不願意,也不利於維持當前的國際秩序。隨著的崛起,我們提出的口號是要承擔與我們實力相適應的國際責任。而責任的增加,也意味著相應的權力要增加。

3.全球化的負面作用上升

反建制主義的興起與全球化的負面作用日益凸顯是相關聯的。全球化是把雙刃劍,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負面作用,在經濟全球化的同時也出現了恐怖主義全球化、污染全球化、販毒全球化、走私全球化、疾病全球化等。當全球化允許人員自由流動時,就避免不了移民、難民、恐怖分子的自由流動;當允許資金自由流動,就避免不了經濟危機發生的概率會增加。

當人們發現全球化導致的傷害甚至多於它能帶來的好處時,就出現了逆全球化發展。逆全球化發展在國際關係方面的表現就是主權的回歸,開始重新強調主權的重要性,而放棄了自由主義的一些理念,比如人權高於主權、區域合作等。所以我們看到:在面對難民危機時,一些申根國家違反申根協議,重新管控邊境;英國要求退出歐盟,收回國家主權,覺得抱團取暖還不如單幹有用;現在甚至連歐元也開始出現危機,一些歐洲經濟學家提議恢復歐洲各國的民族主權貨幣。

五年內國際秩序走向何方?

從總體上看,國際秩序將向不穩定方向發展。

原因我們在前面也分別解釋了,現在總結一下主要有四點:1、國際格局處於從單極向兩極過渡的時期;2、全球化的負作用上升;3、全球治理無效,美國減少承擔維護國際秩序的責任;4、現有的國際規範得不到有效執行,新的國際規範還未形成。

在安全秩序方面:1、中東地區軍事衝突將更加嚴重,美國作為霸權進入這一地區時帶來了戰爭,而當美國不作霸權從中東地區撤出后,這一地區的戰爭將會更多。2、各地區的分離主義勢力將更加坐大,因為「渾水摸魚」,國際秩序的動蕩為分裂活動提供了機會。英國已經啟動退出歐盟的程序;蘇格蘭也再一次啟動全民公投的程序要求退出英國;在,台灣分離主義勢力也在不斷發展;未來大的趨勢是聯合國還會有新的會員國加入,會員國數量會越來越多。3、核擴散和反導系統的矛盾將更加對立,尤其在朝鮮半島,朝鮮的核計劃和美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計劃都很難被阻止。

在經濟秩序方面:大趨勢是貿易保護主義將上升,貿易自由主義從頂峰開始弱化。比如英國一家智庫的數據顯示: 2015年全球實施的貿易限制措施數量為736個,較上年增加了50%,而全年促進自由貿易的措施數量卻不及三分之一。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中美兩國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大貿易國,如果這兩個國家進行貿易戰,對世界的影響會非常大。

在政治秩序方面:多種思潮在進行競爭,現在的趨勢是極端主義思潮湧現,自由主義勢微。為什麼大家都很擔心極端主義呢?因為思想上的極端必然帶來行為上的極端,而行為上的極端必然會破壞國際秩序。如何應對呢?各國政府應首先避免提倡政治正確,防止採取極端的政策,然後政府才能抑制住本國的極端主義發展,從而緩解國際社會中極端主義思潮的湧現。

歷史是向前發展的,想維持現有的秩序完全不變,這基本是做不到的,因此對國際秩序的態度是:我們既是現有秩序的維護者也是改革者。而新的秩序是否會比現在更穩定,現在也沒人能知道。所以我們只能順應歷史,在秩序的過渡階段採取理性政策,讓我們能以相對平穩的、暴力和戰爭儘可能少的方式過渡到新的國際秩序。

問答環節概要

1.3月29日英國正式啟動脫歐程序,請問未來的英國和歐洲關係如何,歐洲還會是世界的中心嗎?

閻學通:英國退歐實際上反映出歐洲國家抱團取暖的方法已經被他們自己否定了。因為這種抱團取暖的方法現在既解決不了集體對外的矛盾,也解決不了他們集體內部的矛盾。

世界中心將從歐洲轉向東亞。東亞地區目前已經有了作為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的和日本,再加上韓國、東盟,這個地區的GDP總值已經超過了歐洲,此外這個地區的國防開支也超過了歐洲,未來這個地區還將有越來越多的東西會超過歐洲。所以大趨勢是東亞將成為世界中心,歐洲將走向衰落。這意味著,美國對東亞的重視程度將超過歐洲,今後美國在東亞防範崛起的考慮會更多。

2.4月初習主席將會和川普會面,您認為這次會晤的重點是什麼,這次會晤會對中美關係帶來什麼影響呢?

閻學通:我只能通過新聞報道猜測他們可能會討論什麼。在這個層面,我估計他們不會討論具體的問題,但中美關係的定位和國際貿易原則等重大原則性問題可能會被討論。

3.您在《世界權力的轉移》一書中將領導人分為無為、守成、進取、爭鬥四種類型,請問您認為這代領導人屬於哪一種類型?為什麼?

閻學通:我們國家的領導類型屬於進取型。衡量的標準就是改革。如果不改革什麼都不幹的領導,就是無為型;改革速度很小很慢的,是保守型;能夠改革,堅持正確方向,而且改革力度比較大的是進取型而那種不管改革方向正確與否、甚至進行倒退式改革的領導,就是爭鬥型。

如果看過去的30年,共產黨提供的集體領導是改革開放的領導。開放決定了我們的正確性,使我們可以和全世界做對比,發揚我們的優勢,學習他國的長處。改革使我們不斷地改正有缺陷的地方,然後糾正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向。所以我們的領導集體同時具有改革方向、改革決心和改革能力,能為國家提供強領導,所以這個國家就發展了。如果對比歐巴馬政府,他的改革意願很強,但沒有改革能力,所以歐巴馬政府的改革推行不下去,美國出現相對衰落的趨勢。

閻學通:古代的荀子認為國際領導的性質不同會導致整個國際秩序的不同。他提出了三種國際領導的類型,叫王、霸、強。我在荀子的基礎上做了改進,劃分了四種類型,即王權、霸權、昏權、強權,這四種類型的世界領導對國際秩序的影響不一樣,而應為世界提供「公平、正義、文明」的王道式領導。

世界和平論壇是首個高級別、非官方的國際安全論壇,由清華大學主辦,人民外交學會協辦,自2012年以來已成功在北京舉辦五屆會議。「世界和平論壇(worldpeaceforum)」是論壇秘書處開設的微信公眾賬號,由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運營,向大家介紹與論壇以及清華國關院、清華國關研究相關的活動、信息、新聞報道、學術文章等。如您對此感興趣,歡迎點擊標題下「世界和平論壇」關注我們。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