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造裝甲車在非洲被炸毀,如果換成日本裝甲車會怎樣?

原標題:造裝甲車在非洲被炸毀,如果換成日本裝甲車會怎樣?

近日外媒流傳的照片顯示,出口肯亞的92式6X6裝甲車在遭遇路邊炸彈襲擊時,車底被炸穿,車內損毀嚴重--車內如果滿員,則傷亡肯定較為嚴重。有人將這一現象歸結為設計問題,但如果換成日本裝甲車,會出現怎樣的結果?

與圖片中的92式步戰車同等級的裝備,是日本82式通信指揮車和96式裝甲車,1974年,日本軍工企業首先開始了對輪式車輛的探索研製,三菱公司提出了一種6*6輪式戰車方案,與此同時,日本小松公司提出了一種4*4輪式戰車方案。經過使用部門比較,6*6輪式戰車方案具有4*4輪式戰車方案無可比擬的先天優勢,這主要體現在裝備搭載、人員輸送和機動越野能力上。或許是日本人骨子裡就有一種愈挫愈勇的精神,眼看競標失敗的小松公司很快拿出了一套優於三菱公司的全新6*6輪式戰車方案。於是,在贏得最終競標之後,小松公司僅僅用了5年時間就研製出了輪式戰車的樣車,並完成了測試。這款車在1979年年底被正式交付使用單位,它就是後來的82式通信指揮車。

蹣跚學步必然不會順風順水,日本第一款輪式裝甲車在使用中暴露出了很多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車內空間不足,以至於使用的時候不得不在車位上部搭一個臨時的窩棚,這樣的敞篷結構顯然不符合使用部門的要求,再加上改造空間狹小、裝備製造和維修的通用性較差,以82式通信指揮車為代表的日本輪式裝甲車研製工作剛剛起步,就以虎頭蛇尾的結局告終。

小松公司通過研製82式通信指揮車獲得了資金、鍛煉了隊伍、積累了經驗,於是很快就投入到新型輪式裝甲車的研製工作當中。1983年,他們提出的新型裝甲車繼續沿用82式通信指揮車上表現成熟的發動機、懸架傳動系等主要部件,車輛總體採用全新設計,將原來82式發動機中置左側布局改為發動機後部右側布局,原來裝發動機和通道的地方用於安裝炮塔。僅用不到兩年時間就拿出了新的樣車。使用部門這次沒有急於定型,而是經過幾輪嚴格試驗,直到1987年才遲遲定型,將該車命名為87式裝甲偵察車。從名字就不難看出,此時的日本輪式裝甲車輛仍然不具備較強的防護能力和火力,連續研製的兩款裝甲車都僅僅是一輛能跑的6*6輪式裝甲車,而幾乎同期研製的第一款輪式裝甲車——wz551輪式步戰車同樣是6*6輪式布局,不僅能夠搭載多種口徑的火炮,同時還具備車族化、通用化的設計理念。而87式輪式裝甲車則由於過分追求車體小型化,導致無法安裝大口徑火炮。當wz551完成水上性能測試的時候,87式輪式裝甲車還不具備兩棲能力。至於熱像儀、地面雷達、定位系統、中央充放氣等當時的先進設備更是無從談起。輪式裝甲車一步就走完的路,日本連續兩個型號都沒追上,反而被wz551甩了好幾條街。

就在wz551順利定型的那年,小松公司開始研製8*8布局的輪式戰車。發動機前置布局,左側為發動機和變速箱,右側為駕駛室。發動機為一台三菱直列6缸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360馬力。這款輪式裝甲車並不具備強大火力,主要武器為一門m2型重機槍或者榴彈發射器,後來為了加強火力。就防護性能而言,在二代反坦克導彈和105毫米火炮面前基本屬於「無遮大會」的水平, 96式裝甲車過分追求底盤離地高度,懸挂裝置全部暴露在外,就算不被反坦克火力擊中,在高速行進時撞到石頭也會「摔斷前腿」,而且一般裝甲車車底盡量設計成v字形防地雷結構,但96式裝甲車車底卻呈現出A字形結構,反而使車內乘員在車輛不慎觸發地雷時更容易喪命。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