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兒童養育誤區,有多少家長身在其中!

養育寶寶的過程中,不同的觀點沒有絕對的對錯。而在各種信息泛濫的今天,有些情況下,誤區是在所難免的,我願意做的是把我多年臨床中總結的經驗和大家分享。
1、第一個誤區:寶寶吃得多才長得壯

很多家長都認為寶寶只有吃的多,才能長得壯,於是想方設法強迫孩子要多吃下去一點兒。甚至在孩子明確表達「我已經吃飽了」的前提下,還要讓他再多吃一口,才覺得過癮。在孩子已經完成了一日三餐的同時,還要必須再多加一餐,才覺得痛快。

久而久之,很多孩子對吃飯這件事無比厭惡,甚至是感到恐懼。但是,我們試問,寶寶真的是吃的多才長得壯嗎?事實上並非如此。

有多少寶寶吃的比爸爸還多,但是身體卻長得乾瘦乾瘦的;有多少寶寶吃的確實不少,但是拉出去的比吃的還多;有多少寶寶吃下去的特別多,但一會兒到衛生間偷偷地吐出去了。這都是為什麼呢?

當然是脾胃的負擔太重了、胃腸受不了。不要覺得孩子吃的多就萬事大吉,最終還要看吃下去的東西能不能吸收,不然吃的再多也都是垃圾。

不然不但達不到讓孩子壯實的目的,反而白白地耗損了身體的氣血,最終把孩子餵養的面黃肌瘦。就比如說,莊稼施肥多了還會把莊稼燒死,孩子被迫多吃也類似於是拔苗助長。

所以,不要強迫孩子吃飯。寧可吃一口兩口,保證孩子能吸收,也遠遠強於吃一大堆都變成了垃圾。有人忍不住反駁我,舉例說看到有的孩子就因為吃的多,長得特別壯,所以才讓自己寶寶也多吃點,因為自己寶寶長得太瘦了。我認為這些人搞錯了因果關係,那種長得壯吃的多的孩子,是因為胃腸功能好,所以才吃的多,並不是因為吃的多,才長得壯。有些孩子長得壯是因為父母的基因好、個子高,有些寶寶是生下來脾胃功能就好。孩子能否長得壯、能否多吃,跟自身的脾胃功能,還有遺傳因素都有關係。不可以把寶寶長不高長不壯的所有原因,都歸結於吃的少上。

總之,寶寶不管長得高不高,壯不壯,只要健康就好。

還有很多寶寶雖然真的很瘦,但身體素質是蠻不錯的。

再次強調:不要強迫寶寶吃飯。如果寶寶真的不愛吃飯了,可以用誘惑而不是逼迫的方式。

歸納一下寶寶不愛吃飯的三個原因:

第一,寶寶有可能脾胃有問題。脾胃弱的寶寶可以通過小兒推拿的方式進行補脾,對身體進行系統的調理。而有些寶寶食欲不振,可以通過捏脊的方式進行改善。

第二是生活不規律。有一些寶寶晚上睡得太晚,起床太晚,導致不能好好吃好早餐。還有一些晚餐吃得太晚,引發積食,導致第二天早晨也沒有食慾。所以,生活不規律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其實,寶寶正常的生活規律就是一日三餐按時按點。

科學的用餐時間是:早晨的早餐一般在八點之前完成,中午的午餐在下午一點之前完成,晚餐一定不要超過六點。

第三點就是過度強迫寶寶吃飯,給寶寶留下心理陰影。這三點糾正過來,寶寶吃飯是不會有問題的,能吃能喝是寶寶的天性,正常情況下,寶寶應該是享受吃飯的過程,而不需要讓人強迫自己被動的去接受。

2、第二個誤區:寶寶生病了一定要多吃飯,才能建立抵抗力

有些家長認為,寶寶能吃就不愛生病,還有些家長錯誤的認知。於這些家長平日里就想盡辦法,讓寶寶多吃一口。為了多塞進去那麼一點兒,他們煞費苦心,不惜用看動畫片啊,玩玩具啊,獎勵小貼畫啊,這些手段作為交換條件誘惑寶寶就範,甚至讓寶寶一邊吃著,一邊看著,一邊玩兒著,他們自己在旁邊一勺一勺的往寶寶嘴裡喂,直到把寶寶給喂吐了、喂病了才罷休。即使是寶寶生了病,也來強迫寶寶要多吃一口飯。

他們認為,多吃點兒疾病就好的快,而事實卻正好相反。現實中大量的病例告訴我們,寶寶吃的越多其實就越容易生病。我們的老祖宗也說過: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

可見吃的多並不是不生病的靈丹妙藥。甚至寶寶生病的時候還會本能的斷食,目的就是休息腸胃,同時還可以節省出大量的氣血以抵禦病邪。我們要相信人體本能的智慧,要順勢而為,不要無端干擾。我們要相信,寶寶的本能是可以完成疾病的療愈的。

臨床當中經常看到一類寶寶,他們吃的並不多,但是一般都不生病,幼稚園周圍小朋友感冒,一般都不會傳染上他們。可見,吃的多還是吃的少,跟生不生病沒有直接關係。甚至有的寶寶就是由於吃的多,反而愛積食,結果更容易生病。無論如何,寶寶在生病的時候都會本能的斷食,節省出一些氣血去抵禦病邪,所以我們不能強迫寶寶在生病的時候吃東西。生病期間,寶寶不想吃就可以不吃,別忘了多喝水就可以了。

吃水果有利於寶寶健康,這個說法對不對呢?

很多家長覺得吃水果可以增加VC,可以提升寶寶的抗病能力,所以水果有助於寶寶健康。這樣的想法不能說完全不對。還要看水果怎麼吃、吃多少、以及吃什麼。

我們中醫傳統典籍《黃帝內經》里記載:五穀為養、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五果為助。可見吃水果對於營養只起到一個輔助作用。適當適量的吃,對寶寶確實有好處,但如果吃得太多了,就會傷及寶寶的脾胃,導致寶寶的脾胃受寒。

我把水果分成了三類:

第一類是推薦寶寶吃的水果。這些水果適當多吃是沒有問題的,比如熱量低、營養豐富、屬性相對平和的蘋果,還有橙子

第二類是寶寶可以吃,但是吃的不要太多的水果。市場上多數水果都在這第二類里,比如香蕉鳳梨奇異果

而第三類就是反對寶寶吃的水果了。包括屬性偏寒的,尤其是那些大寒的水果,還有就是反季節的水果。大寒的水果包括西瓜草莓、藍莓、西梅、火龍果葡萄

很多家長提問什麼叫反季節?如何區分水果是否是反季節?

在這裡有一個衡量標準,就是我們此時得到的這個水果,是否是正常情況下它的產季,是否是通過催熟、暖棚、或其他高科技的手段收穫的果實?比如在春節期間吃草莓、吃西瓜,那必然是反季的水果,通過催熟和暖棚才得到的。而在水果正常的產季,比如七八月份的西瓜、八九月份的葡萄,這些寒性水果在炎熱產季吃是沒有問題的。

又有人提出蘋果也在是秋天收穫的,可以在冬天吃嗎?像蘋果這種雖然收穫於秋天,但是可以在常溫下長時間儲存的水果,冬春吃是沒有問題的。而草莓這類不用任何保鮮劑和保鮮手段,在常溫下會迅速變質的水果,是不能在反季節食用的。

4、第四個誤區:多睡覺有利於寶寶健康

跟水果的誤區類似,多睡覺有利於寶寶健康,也只是一部分對的論點。

對寶寶來說,更重要的理念是:晚上早睡、睡整夜覺。晚上九點到十一點是五臟六腑發育最快、最完善的時候,在這段時間,寶寶只有入睡之後,才能節省出大量的氣血來幫助身體長臟腑、長個、長肉、促進神經系統的發育。

我想特別提出這個話題,是因為身邊很多家長誤認為寶寶一天只要睡夠十小時到十二小時就可以了,至於什麼時候睡無所謂。於是很多孩子跟家長一起熬夜,有的要熬到晚上十二點,結果第二天早晨睡到睡到十點。但事實上這種情況下的睡眠質量會非常差,導致寶寶煩躁、過敏、食欲不振、不愛長個、免疫力低等等問題。所以,充足的睡眠確實對寶寶有好處,但更要提倡每天早睡早起。

我對寶寶的要求是晚上九點之前必須入睡,之後中間進入深度睡眠,一夜到天亮,早晨七點起床。而一周歲以內的寶寶晚上睡的還要更早一些,比如晚上八點左右就可以入睡,早晨起的也可以晚一點,比如早八點起床,中間盡量不吃夜奶,以保證讓寶寶擁有一個完整、充沛、高質量的睡眠。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寧可白天不睡,也要晚上早睡。有很多寶寶白天能從下午兩點睡到五點,晚上就不能早睡了,可能要熬到十一、二點再睡,第二天早晨又起不來,睡到九、十點鐘,如此反覆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就跟目前的年輕人一樣,晚上不睡,早晨不起,長此以往對寶寶健康非常不利。

我們為了寶寶晚上能早點睡,除了白天可以少睡或者不睡,還要盡量不要給寶寶用電子產品,因為電子產品會興奮寶寶的神經系統。另外,盡量不在下午給寶寶吃朱古力或者是可樂、咖啡這類會興奮寶寶的神經系統的食物。

5、第五個誤區:手足口是天災不是人禍

每年五到八月是手足口發病的高峰。近些年上上下下都顯得對此病極為重視,我們經常能從各個途徑聽到。為什麼手足口能得到重視,一方面由於國家對孩子的重視,另一方面因為這是一種非常強烈、非常厲害的傳染病。

從零八年開始,每年五到八月份,都是手足口的發病高峰,防控中心都會緊盯死守,上上下下都會去嚴格把控這個問題,防止寶寶出現大面積的傳染,力爭不留死角。至於防控的效果如何?從臨床上反饋是很一般的,雖然媒體爆出來的病例並不多,但是其實每年就診的手足口還有皰疹性咽峽炎孩子是非常非常多的,民間數字遠遠大於官方數字。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是,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發病卻選擇不上報。因為一旦上報之後,引起恐慌不說,同時又要隔離,又要停學,又要定期複查,大多數家長嫌太麻煩了,所以發病後,家長會跟幼稚園打個招呼說寶寶感冒了,之後磨蹭兩個星期,病情基本也就過去了。

手足口病究竟是不是很可怕?首先它是一種傳染病,發病年齡一般都是五歲以下,我們發現過一二年級的小朋友也有發生的。手足口的臨床表現剛開始跟普通的感冒差不多,也有什麼低熱、輕微的咳嗽,甚至流鼻涕、打噴嚏之類的癥狀,之後會發生區別於感冒的癥狀,出現嘴巴疼、舌頭疼,檢查到嘴巴的時候就會看到有散在的小泡,這個小泡慢慢潰破就會形成潰瘍面,在嗓子里、頰粘膜、牙齦、舌頭、上牙膛之類的地方都能找到。進一步發展,手上、腳上、屁股上,也都能出現這種小丘疹,然後再變成紅色的皰疹,整個病程大概一星期左右。

多數寶寶只要呵護得當,不做任何的治療也能痊癒,極少數寶寶由於外在干擾,或者治療不當,會出現腦膜炎、肺水腫這一類的問題,不過比較少見。這就是手足口的臨床表現,可不可怕其實是取決於寶寶的臨床癥狀嚴不嚴重。如果是癥狀較輕,休息一星期不做任何治療也就好了。

當然,很多家長更想知道的是手足口這類疾病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認識手足口,就是病毒感染,最常見的病毒就是柯薩奇病毒,這個已經是醫學界公認的。西醫說是病毒感染,互相傳染,而中醫是如何定義手足口的呢?中醫認為手足口是外感濕邪疫毒這個是外在因素,再加上身體內濕熱蘊結,還有心火熾盛,一內一外,這兩個因素,就形成了這個手足口。

每年五到八月是手足口發病的高峰,正是由於這個季節天地之間的濕熱增重,那麼外感濕邪疫毒特別容易繁殖。我們要清楚,僅僅有這個濕邪疫毒並不是全部原因。我們看到,如果說一個班有三十個寶寶,並不是每個寶寶都能被傳上疫毒,可能只有其中的五六個會得手足口,其餘的大多數寶寶都不會被傳染。因為中醫所謂的外感濕邪疫毒,也需要有一個繁殖的環境,如果我們身體裡面剛好有濕熱蘊結、心火熾盛的癥狀,那麼這個疫毒跑到我們身體里就特別容易繁殖起來。但如果我們身體狀態很好,即使病毒跑到我們身體里,也不容易繁殖起來。所以手足口這種病,雖然說是天災,是傳染病,但事實上跟我們身體的本質有非常重要的關係,所以在中醫看來手足口是人禍不是天災。

搞明白了這個誤區,家長們應該開始關注寶寶身體里的濕、熱,還有心火熾盛是如何產生的。

所謂的濕,是指身體裡面對身體不利、沒用的、變質的、多餘的水分。淤積時間久了,就形成了所謂的濕氣。身體水分代謝不及時,肯定就變成了腐敗的水,形成了濕,或者是形成了痰濕。這個痰濕特別有利於細菌和病毒的繁殖了。

至於熱,就是我們身體里代謝不掉的一些熱量,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身體裡面多餘的卡路里。

熱和濕一起互相協作在身體里就形成了超級惡劣的環境,特別有利於細菌的繁殖。所以我們儘可能要讓身體保持整潔,才不會讓這些微生物趁虛而入。

而心火熾熱的火,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能量。身體裡面的能量如果能夠均勻地分散到全身每一個位置,同時又能被身體所利用,那麼這個能量,這把火肯定是越多越好了。但是如果不能被身體所利用,而且集中淤堵在身體某一個位置,那這部分被淤堵的能量,就被中醫稱為邪火或者是毒火,而成為致病因素。

有了上述的濕熱瘀結,加上心火熾盛,再加上外來的濕邪疫毒,就是西醫所說的病毒,手足口就產生了。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寶寶身體裡面的濕、熱、火都是怎麼產生的?

通過臨床觀察,很多寶寶體內的濕氣是和冬春季節吃反季節水果,還有平時吃冰淇淋,喝可樂,有非常大的關係。

反季節水果,比如草莓、西瓜、大櫻桃、提子之類的,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寒濕,還有各種各樣的南方水果,這些本來是盛夏時節用來清涼解暑的的水果,現在都充當了寶寶冬春季節的零食。小寶寶本來脾胃就弱,再加上冬春季節陽氣不足,這些寒涼食物輕而易舉就會在身體內部形成代謝不掉的寒濕,如果再加上吃冰淇淋、喝冰可樂,就讓寶寶本已經薄弱的脾胃更是雪上加霜。

熱要比濕相對好理解一些,現在更多的寶寶都喜歡吃油炸食品、大大肉、朱古力、奶油、乳酪這些各式各樣的美食,這些食物被身體消化吸收之後,會在身體內製造出大量熱量還有熱能,這些熱能通過正常的渠道根本代謝不掉,只好被胡亂堆積在身體的某個角落,而形成致病因素,就是所謂的邪熱。

那麼火是怎麼來的呢?用腦過度。我們身體最消耗能量的就是大腦。比如一個一百斤重的人,大腦雖然只佔到了三斤重,但是它的耗氧量或者是供血量卻將近佔到了整個人體的四分之一,至少佔到了百分之二十到二十五。小寶寶正在長身體的時候,應該把更多的能量都集中用來長個、長肉、長五臟六腑,讓寶寶的腸胃長得更結實,心臟長得更有力量。

因為,如果沒有身體的健康作為基礎,再來談什麼高智商,高情商、高學歷,都是空中樓閣而已。可是,目前多數寶寶都有用腦過度的問題。為了不讓寶寶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可謂用心良苦,大量的補習班,只是為了讓寶寶多得點分,多學兩招,多學點知識,家長不惜想盡一切辦法來供給大腦養分,來拼盡全力的,把全身所有的能量,向上提調,以供給大腦來使用。由於能量提調過度,大量能量淤堵在上焦,便形成了邪火或者是虛火,正是所謂的心火熾盛。

所以濕、熱、再加上心火熾盛。手足口病毒就特別容易侵襲到寶寶。

6、寶寶問答專區

1. 寶寶鼻樑上(山根穴)有青筋代表什麼?

青筋就是現代醫學所說的靜脈,是每個寶寶都有的,之所以有些寶寶凸顯,有些寶寶不顯,是有這樣的原因。我們首先要觀察,如果山根發青,除了青筋之外,還要看青筋周圍有沒有青,而有些寶寶除了山根青之外,眼圈周圍也會青,嘴巴周圍也會青,山根發青或者是嘴周發青主要代表的是寶寶脾胃或腸胃裡面有寒氣,但突然產生的山根發青的現象有可能是受到驚嚇。

2. 寶寶眼袋特別重,眼圈發青發紫甚至發黑是怎麼回事?

眼袋比較重百分之九十九是和積食有關,顏色淡一點就是積食比較輕。發紫的時候就是積食時間還不長,但是如果寶寶眼圈發黑,顏色特別重,就說明積食的時間已經很長了。這裡所說的積食不一定是吃多了,事實上,多數寶寶也並不是吃多了,而完全有可能吃晚了。我們在前面也說過,希望寶寶的晚餐不要超過晚上六點,可以在晚上六點之前完成晚餐。如果寶寶晚餐吃的太晚,甚至八九點鐘還在吃東西,而且吃的很多,就有可能造成眼圈發黑。

3. 寶寶是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以不吃抗生素?

家長關心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寶寶是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不用吃抗生素,這個問題無可否非,爭議很大。現代醫學充其量才發展了幾百年,在過去沒有抗生素的年代,我們的老祖宗也都是用傳統的方式來給寶寶療愈身體。抗生素應用之後確實給我們的身體也帶來了一些利益,但其實多數問題是不需要抗生素的。病毒性感冒、咳嗽、甚至是急性支氣管炎、肺炎,都可以不用抗生素,但是看看你要付出的代價有多大。抗生素確實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副作用,但是如果我們的問題特別重,抗生素所帶來的正作用遠大於副作用,該用還是要用。

只是說能不用就少用。我在臨床觀察,多數問題是可以不用抗生素的,但是比如像猩紅熱,這種急性的傳染病,如果累及到了心臟、累及到了腎臟的疾病,對寶寶是比較危險的,有的時候適當用一用抗生素是沒有問題的,還有像臨床上常見的川崎,這種來勢特別兇猛的疾病,即便用中醫中藥也能控制,但可能會留下一些後遺症,比如心臟、腎臟的問題,而用抗生素雖然帶來一些副作用,但是產生的後果會遠遠小於預期,那我們適當用一用抗生素沒問題,只不過適可而止,不要對抗生素產生依賴。

4. 寶寶高熱驚厥怎麼辦?

高熱驚厥和發燒是密切相關的,寶寶燒的太高了可能會產生抽搐,醫學上叫高熱驚厥。現在很多家長會設置一道防線,就是類似於寶寶發燒高於三十八度五,馬上就會給寶寶吃退燒藥。其實大家都知道,適當的發燒對寶寶身體是一種垃圾的清理,一發燒就馬上給寶寶吃退燒藥肯定是適得其反。很多家長表示最擔心的是把寶寶腦子燒壞了,其實所謂的怕把腦子燒壞就是我們所說的高熱驚厥。

於是,怎麼樣能讓寶寶發燒盡量不產生高熱驚厥,就成了發燒之後我們敢不敢讓寶寶挺過去的一個重要衡量因素。我們在臨床總結,寶寶發燒后不發生高熱驚厥有兩個方式:第一就是讓寶寶多喝水,這不是表示讓寶寶喝水越多越好,而是頻率越高越好。而第二個避免高熱驚厥的方式就是一定要讓寶寶手腳暖起來。寶寶在高熱驚厥之前,一般都會產生手腳冰涼,頭部超級熱這樣的現象,想方設法把寶寶的腳暖起來,就像中醫名詞叫引火下行,就是把寶寶頭部的熱量給他引下來,這樣做寶寶就不會出現高熱驚厥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