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稻盛和夫:以親身經歷來詮釋專註

稻盛和夫在他自傳性質的《干法》一書中,提到一些工作中的「神秘」經歷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話題。那些他稱為「神的啟示」的瞬間,是真實的。把成功歸結於自身的努力、超常的能力往往都是可以理解的,而稻盛和夫將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歸於「神啟」,值得玩味。

「鎂橄欖石粉末非常鬆脆,無法成型。像做麵條一樣,需要有黏性的材料,過去都是添加黏土,但黏土總含有雜質。怎樣才能解決這個黏性的問題,我每天思考、實驗、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天,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發生了。那天,我一邊想著這個難解的黏性問題,一邊走進實驗室,突然,我被某個容器絆了一下,差點跌倒,下意識一看腳下,鞋上沾上了實驗用的松香樹脂。『誰把松香擱在這個地方!』正當我叫喊道,就在那一瞬間,『就是它!』一個念頭從我腦子裡閃過。」

類似山窮水盡疑無路,突然間,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事情,在稻盛身上發生過多次,只是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的場景下呈現。稻盛說:「看到我那樣拚命地工作,那樣苦苦思索,神都看不過去了,神可憐我,賦予了我智慧。我想事情只能這樣來解釋。」

極度專註之後

幾乎已寫入全球所有教科書的《牛頓與蘋果》的故事,源自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的著作。1666年夏天,24歲的牛頓在蘋果樹下乘涼並且冥思苦想著某個問題。一個蘋果「啪」的落在他腦門上,於是牛頓就發現了萬有引力。伏爾泰說,這是從牛頓的侄女凱瑟琳·巴頓·康頓伊特那裡聽來的。

德國數學家高斯認為:「蘋果的故事簡直太荒唐了。不管蘋果是否落下來,人們怎麼能夠相信,會在加速或者減速的方式下發現萬有引力呢?毫無疑問,這只是一個傳言。比如說:有一個愚蠢或令人討厭的人來找牛頓,問他是如何產生這偉大的發現的,牛頓想儘快趕走他,於是就說,蘋果掉在我鼻子上。於是這愚蠢的傢伙滿足地離開了。」

伏爾泰講的蘋果的故事,像極了某些關於開悟的千奇百怪的禪宗公案,比如唐代香嚴禪師的故事。香嚴在百丈懷海禪師座下學了很久,平時引經據典,頭頭是道,但就沒開悟。後來百丈涅槃了,他就跟隨師兄溈山靈佑禪師學習。靈佑說:「聽說你在百丈禪師處能夠問一答十,我現在只問你一個問題,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你說來看看。」香嚴答不上來,因為三藏十二部翻遍都沒有答案。他說:「師兄,請你教我。」溈山說:「我不能告訴你,否則你以後會罵我。我說的終究是我的,與你並不相干。」於是,香嚴禪師燒掉看過的經典,離開了溈山禪師,做了行腳僧,有一天在除草的時候,香嚴禪師撿到一塊瓦片,隨手扔了出去,當他聽到瓦片打在竹子上的聲音后,突然「開悟」了。

在北京龍泉寺監寺賢健法師看來,牛頓在蘋果落下前處於一種類似「定」的狀態,一種理性思維的極度專註狀態,當這種狀態突然被無乾的事件打斷,理性思維構建的障礙瓦解后,關於這件事的智慧就產生了,「有一點點像開悟,但只是就他思索的這件事而言。」

數學家高斯認為蘋果砸中牛頓的故事太荒唐,則是出於理性的思維。他反對人們將偉大的發現歸結為一種運氣,貶低了同樣作為科學家的自己。其實,高斯本人也有過類似的經歷,他曾經為了證明一個定理花了四年時間,毫無結果,有一天,答案卻如閃電般從天而降。他對四年辛苦和唾手可得之間的聯繫,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

基於專註力的神遊

愛因斯坦曾說過:「直覺式思維是神聖的天賦,理性思維是忠實的僕人。但我們的社會卻尊重僕人而輕視天賦。」問題是,靈感的迸發往往都緊接著極艱苦、枯燥到幾乎要將大腦燒毀的專註之後。

還有類似的事情。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花費了十年的時間也沒有在雜亂無章的元素之間找到規律,無計可施的他迷上獨自把玩標著各類元素的紙牌遊戲,擺開,收起,再擺開……1869年的一天,這些紙牌突然呈現出一種有規律的序列。他如遭電擊,發現了元素周期律,並列出了元素周期表。

凱庫勒是在1865年發表有關苯環結構的論文的。1890年,在柏林市政大廳舉行的慶祝凱庫勒發現苯環結構25周年大會上,凱庫勒首次提到了那個夢——在半夢半醒之間,他看到碳鏈似乎活了起來,變成了一條蛇,在他眼前不斷翻騰,突然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了一個環……他猛然驚醒,明白了苯分子原來是一個六角形環狀結構。1995年《美國心理學雜誌》還刊登了一篇長達20頁的研究「凱庫勒發現苯分子結構的創造性認知過程」的論文,探討凱庫勒的夢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

還有,美國天文學家亞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為了探索宇宙,使用迄今為止功能最強大的新設備,得到的海量數據讓他倆疲於奔命。為了簡化工作,他們排除了自以為是機器原因造成的無意義數據。有一天,他們遇到一位核物理學家,得到啟發,原來,被排除的那些數據,其實是宇宙大爆炸持續輻射所發出的微弱信號。他們因此獲得了197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認為:「神遊也許會妨礙我們對當前任務的及時關注,但在某些時候,它可以幫我們解決生活的重大問題。」在他看來,「開放性意識為創造性突破和不期而遇的頓悟奠定了基礎,處於開放性意識狀態,會使得我們既不唱反調,不憤世嫉俗,也不妄下結論,而是完全接納腦海中浮現出的一切想法。」

它的前提是「首先是專註力導向,我們在所有類型的輸入信息當中進行搜索和分析;其次是對具體創造性問題的選擇性注意;最後是開放性意識,展開自由聯想直至解決方法浮出水面,然後專註於解決問題。」

也就是說,在靈感降臨之前,一般需要一段極其專註的過程,這個過程甚至在旁人眼裡極其地枯燥,而在當事人眼裡可能是另一種心理狀態——死磕,「痛並快樂著」的過程,使得事情並不太枯燥。

中央美術學院邱振中教授曾說:「某個美國人類學博士選了一個關於書法的課題,她在台灣、大陸的人文學界的耆宿門下各修過一年書法,我問她,『台灣的老師怎麼跟你講書法?』她說,『他們說書法不可說。』『大陸的老師呢?』『他們也說書法不可說。』他們只是告訴她一些書寫的方法和經驗。」那些不可說的東西,是在大量機械式的手部運動之後產生的「心契」。

另一種解釋:吸引力法則

希克斯夫婦則試圖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解釋專註,以及專註之後的「神跡」。在他們看來,思想集中在某一領域的時候,跟這個領域相關的人、事、物就會被它吸引而來,所謂吸引力法則。

我們認為的實體,在一些物理學家們看來,分析到最後,基本粒子無非是一小段不停抖動的能量弦線,本身並無實體,而是振動。我們所能看到的世界或許只是由振動組成的結構化的劇情,如同由數字組成的電影。

在希克斯夫婦的理論中,人的心念或者意識也是一種能量的振動。他們認為,當一個人專註一個想法時,就激活了自己的思維振動,而這一個振動被激活后,其他與之匹配的想法會紛至沓來。「這使你對這個想法的專註變得更加容易,你再將焦點放在這個激活了的振動上,它就成了信念——一個長時間持續的想法……你專註於此,繼而激活了它的振動,由此導致吸引力法則給你帶來更多與之類似的想法,以及更多的實物」。最終「你的感覺將會被現實驗證,你的願望將在現實中實現。」

認知神經科學家安·特里斯曼也認為,我們對專註力的運用決定了我們所看到的東西。

其實在很多人的生活中,也有類似稻盛和夫們的體驗,一些不期而至的願望實現,似乎是冥冥之中已準備好的禮物。或者如王家衛的電影台詞「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稻盛和夫對工作近乎虔誠的態度、瘋魔般的專註,在他看來,逆轉了他「向下」的人生軌跡,開啟了成功的良性循環。很多人都知道稻盛和夫是把工作當修行的,但問題是,絕大多數人仍然認為工作僅僅是工作,並不會像稻盛那樣發自內心地認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

真正的意義在追問的過程

儘管稻盛和夫不遺餘力地推廣他對工作的看法,很多企業家也對他頂禮膜拜,加入他的「盛和塾」來獲得某種力量,但稻盛的成功其實很難複製的。一方面,人在特定的時空中,有偶然兼必然的運氣;另一方面,當企業家試圖複製另一個人的成功時,則已經走向了事情的反面。實際上,稻盛和夫管理過至少三個大型的企業組織,他的團隊里並沒有出現第二個稻盛和夫式的人物能讓企業能一直光彩熠熠。

其實,真正難得的是稻盛和夫一直在追問「工作是什麼?我為什麼要工作?」。對於工作本身的好奇心,試圖找到關於「工作」二字的終極答案,才是稻盛和夫排除一切心理干擾、專註到極致的原因。當一個人開始計較結果,預先評判得失的時候,就無法按稻盛所言純潔地享受過程了,也就無法做到真正的專註。

真正的意義是追問的過程,而非答案,答案無異於一碗雞湯,而稻盛和夫幾十年來卓有成效的「干法」本身,對於其他企業家們而言,極有可能僅僅成為一種可以在想象中給予自己安慰的成功學概念。這似乎也是香嚴禪師反過來向溈山禪師求教,而溈山拒絕告訴他答案的原因。

稻盛和夫對工作類似的開悟式體驗只是屬於稻盛和夫自己的。真誠地追問一件事的終極答案,總能使自己專註於斯,進而不計枯燥與辛勞,愉快地使10000小時法則生效,達到某種「境界」而已。

稻盛和夫自稱創業后曾經有過跟僧人一起禪修的經歷。他認為,釋迦牟尼提倡的六波羅蜜,其中之一所謂的「精進」就是拚命工作,「而貪、嗔、痴三毒都是卑怯之心」。而溈山禪師問香嚴禪師那個問題,「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簡化版就是「我是誰?」也就是《射鵰英雄傳》里讓歐陽鋒精神錯亂的問題。顯然,修行過的稻盛和夫對此並無興趣。在他看來工作本身即是「彼岸」。

稻盛和夫曾在他主持的一個私人晚宴上,向一個在日本創業的企業家發問:你如何看待孫正義?這位企業家說:「為了滿足稻盛的需求,我雞蛋裡挑骨頭地找了些孫正義的缺點,曲意逢迎說,『孫正義沒有經營理念,不是實業家,和您老不是一個數量級的。』稻盛高興地誇我年紀輕輕,看問題卻深刻,讓我以後經常來和他談談。」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