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文明之光 | 誰在用生命捍衛人的平等?

吳軍 | 畢業於清華大學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是著名自然語言處理和搜索專家,矽谷風險投資人。獲獎暢銷書《浪潮之巔》及《數學之美》的作者。圖片來自網路,感謝作者。

今日筆記俠客:筆記俠敢敢 深度好文:9114字 | 12分鐘閱讀

全網首發·讀書筆記·文化生活

第一章 羅馬人第三次征服世界——

羅馬法

羅馬人一共三次征服了世界:

  • 武力;

  • 拉丁語;

  • 羅馬法律體系。

在歷史上,武功總是不如文治長久,文治在一個時代過去以後,多少會給世界文明留下些寶貴財富。所以羅馬的法律和司法制度是古羅馬人對人類文明最大的貢獻,它的影響力持續至今。

古羅馬的社會有充分的民主,統治者個人的作用在其政治格局中不那麼重要,更多地是依靠制度和法律維繫整個國家。羅馬的法律更多的是基於理性而非風俗,這些法律是在很長時間裡相繼完成的。羅馬法不是專指一部法典,而是從羅馬建國到《査士丁尼法典》完成期間的一系列法律和法律文件。

公元前450年誕生了古羅馬歷史上第一部成文的法律文件《十二銅法表》,雖然它有不合理甚至荒謬的地方,但卻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進步。因為它已成文,成為定罪量刑的標準,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貴族的為所欲為。相比其他早期文明的法律的嚴酷, 《十二銅表法》要理性得多,還有許多與現代法律思想頗為相近的規定。

羅馬的司法制度實現了司法與行政的分離,形成了西方國家大陪審團的雛形。法官裁判案件前不直接接觸案件,注重的是衡量雙方證據,確認事實,這與今天大部分國家的法律一致。由於對法律的解釋不斷增加,日趨複雜,專門的辯護人應運而生,到後來還形成了專業的律師行當。

羅馬人在法律體系上的第一個創舉是將法律分為公法和私法。公訴人制度從古羅馬開始,私法進一步分為人法和物法。法律的規定一般會稍滯後於社會的發展,羅馬法並不重新修改法典,而是通過對法律條文進行新的解釋或修訂已有法律來解決新的問題。這種對傳統法律的依賴及對變動的謹慎態度是今天西方國家建立法律體系的一個基本原則。對於法律的解釋由專門的法學界人士來進行,實現了司法權和行政權的分離。

屋大維時期,傑出學者西塞羅可以說是羅馬法的第一理論家,他的法律專著《論法律》為羅馬法提供了理論基礎,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羅馬法的本質和體系。西塞羅法學理論的出發點是斯多葛學派的自然法觀念,他闡述了一切都要以法律為準繩,強調法律是理性和永恆的。

西塞羅

西塞羅的學說和自然法精神對羅馬法學的影響非常深遠,給予了羅馬法的合理性一些基本的假設——「不言而喻的真理」。西塞羅的思想直接影響了後來的羅馬法學家,也影響了歐洲近代的啟蒙思想家,為他們提供了「天賦人權」與「分權學說」的思想源泉。

從奧古斯都時代開始法學家的地位在羅馬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公元1-3世紀,羅馬五大法學家發展了西塞羅學說,著有大量法律專著,形成了羅馬法完整的思想和理論體系,成為後來的法官解釋法律的依據。從哈德良開始的羅馬歷代皇帝都熱衷整理和彙編先前法學家的論著和著名法官的判例。其中最為系統、規模最大的法律彙編是《査士丁尼民法大全》。《査士丁尼民法大全》是將羅馬史上的各種法律文件全部整理、統一彙編的一件影響了西方社會上千年的大工程,是關於羅馬法最重要的法律文獻。

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歐洲大部分進入了中世紀封建時期,封建領主掌握行政權和司法權,法律條文大多是貴族立的私法。中世紀後期,宗教成了最有勢力的權力機構,在很多時候擁有了司法權。中世紀末東西方交流恢復,作為東西方連接的義大利最早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城市共和國興起,這些城市不受封建主統治,由市民管理,他們需要用法律治理城市,調停商業糾紛,於是掀起了重新研究和宣傳羅馬法的高潮,後來逐步變通羅馬法使其與現實社會相適應。

18世紀羅馬法對法國啟蒙運動產生了重大影響。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源自羅馬法,開頭重述了西塞羅倡導的自然法原則的觀點,在對法律普遍意義的認識上接受了羅馬法學家的主流觀點,被視為人權保護和確立三權分立原則的經典著作。

啟蒙時代的另一位思想家盧梭也深受羅馬法影響,他從羅馬法中強調的「法律主體的平等性」推廣到「人的平等性」,而為了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做到「經濟上的平等」。

但孟德斯鳩和盧梭的論著是現代西方政治制度和司法制度的理論基礎,而不是法律本身。要真正復興羅馬法的精神,就必須從它出發制定一部現代法律-《拿破崙法典》。這部法典把資本主義制度從法國推向了全歐洲,是拿破崙最為自豪的成就。它奠定了今天大陸法系的基礎,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羅馬法的精神和很多條款。《德國民法典》也深受羅馬法影響,而日本和中華民國的法典直接參照《德國民法典》。從這個角度上講,羅馬人通過法律第三次征服了世界。

羅馬法之所以對今天世界各國的社會和司法產生了全面的影響,第一是因為它很好的延續性,歷經一千多年不斷發展完善,日漸合理,第二歸功於深深浸透在其中的自然法原則。羅馬法不是立法者意志的體現,而是要符合自然的法則。羅馬法在誕生之初是具體的法律條文,但羅馬的法學家不斷地尋求法律中永恆的原則,最終在自然法里找到一切法律中不變的基礎。基於自然法的羅馬法除了在體系和基礎上明顯優於其他文明的法律,在嚴謹性和完備性等方面也幾乎無懈可擊。除了法律和法學本身,羅馬人在司法制度上的行政和司法分離也沿用至今。

結束語——

羅馬法歷經數千年,對今天的法律依然有著很大的影響力。羅馬法在理論上的合理性來自自然法,它也為今天世界各國的法律提供了理論上的一個腳註。自然法描繪了一種公正和正義的理想圖景,在它的指引下,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雖然在現實生活中,它未必能夠完美地實現,但它提供了一種用於評價國家法律和限制政府權力的普遍性準則。羅馬法為今天包括在內的大部分現代國家的法律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參考。

羅馬法是古羅馬人對世界最大的貢獻,它所蘊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觀念,具有超越時間、地域與民族的永恆價值。

第十二章 用理性之光碟機散黑暗——

啟蒙運動

狄德羅——百科全書

印刷術發明后,書商遍布歐洲,他們為了掙錢到處找人寫書,其中一類書是編纂知識而成。1728年,英國的錢伯斯編輯出版了百科全書式的詞典,《萬能詞典》很受歡迎。於是法國的布雷頓找來曾經編寫過醫學詞典的狄德羅根據《萬能詞典》統編法國的百科全書。而狄德羅發現《萬能詞典》思想陳舊,於是決定與全法國最有權威的學者們一起重新編寫條目。

狄德羅認為迷信和愚昧是人類進步的大敵,因此他編書的目的是通過宣傳科學、講述真理來破除迷信,消除愚昧和成見。

這套百科全書並沒有滿篇刻意宣傳民權思想,更沒有煽動革命,它的基調是一切社會制度和社會觀念都要按照理性來進行衡量和批判。但當局多次叫停它的編寫,而這並沒有阻抑狄德羅的工作熱情,1751年到1772年,《百科全書》共28卷相繼出版。《百科全書》不僅是一套書,而是一套新的、完整的社會和經濟的綱領,且這些綱領很快成為了統治世界的思想和價值觀。

伏爾泰

被公認為法國啟蒙運動領袖和導師的是伏爾泰,伏爾泰不僅在哲學理論和思想上卓有成就,而且身體力行地捍衛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始終支持社會改良。伏爾泰從小興趣就在寫作上,尤其是寫諷刺題材的作品,他常常通過詩歌揭露法國上層社會的醜聞。在關進巴士底獄時創作了平生第一部重要作品《俄狄浦斯王》暗諷教會,出獄后這部劇在巴黎首次上演並大獲成功。后因公開反對教會,否定上帝而遭人誣告,被逐出法國前往英國。

受牛頓思想的影響,伏爾泰成為了自然神論者,並將在英國的見聞和了解到的最新科學和哲學思想寫成了《哲學通信》,但卻被查禁,還被宣布逮捕。在夏特萊侯爵夫人的莊園里逃避追捕的時候寫成了《牛頓哲學原理》,使得牛頓許多物理學原理尤其光學原理在歐洲大陸得到廣泛傳播。夏特萊侯爵夫人去世后,沒了庇護的伏爾泰顛沛流離,但他不停地寫作,題材廣泛,其中包括晚年代表作《老實人》。

伏爾泰博學多識、 才華橫溢,著述宏富,在戲劇、詩歌、小說、政論、歷史、科學和哲學諸多領域均有卓越貢獻,他一生都以筆為武器,反對封建專制和特權,他這麼做是出於對真理的本能的追求,相信一旦了解了真理就將獲得自由。他最大的貢獻在於將知識和真理告知民眾,開啟了民智,但並沒有直接提出對未來世界的構想。

盧梭——《社會契約論》

在法國啟蒙運動的所有思想家中,讓雅克·盧梭是影響力最大的一個,他的《社會契約論》是美國《獨立宣言》和西方憲政國家憲法的理論基礎。盧梭晚年的《懺悔錄》描述了他的生平。他開始是努力以理性的力量來拯救世界,他參加了第戎科學院徵文比賽併名聲大振。盧梭認為人性本善,是社會制度使人交惡。雖然同樣是倡導自由和平等的思想家,他的出發點和思維方式與大部分啟蒙思想家都不同,他的這種觀點是他和其他人出現分歧,彼此越走越遠。

1756年到1762年中間,盧梭發表了最重要的兩部著作:《社會契約論》(對未來社會和政府的總論)和《愛彌兒》(關於人和社會關係的闡述),它們構成了盧梭啟蒙思想的核心。《愛彌兒》闡述的是他的民主教育思想及對封建價值觀的批判,因而出版后,教會和政府,就連其他啟蒙思想家都反對指責他,他不得不四處逃亡,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但晚年的盧梭蜚聲全歐洲,但不久他就去世了。

盧梭可以說是榮於身後,他不僅被當成了大革命的精神領袖,而且被越來越多民眾追捧。他們渴望得到平等的對待,渴望自由,而盧梭恰好是平等自由的化身。盧梭對後世影響力巨大的另一個原因是他特別會寫書、寫文章,以至於他的思想容易被更多人接受。

盧梭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出了提出「人生而平等自由」,更重要的是闡明了現代國家政府的職責及公民和政府的關係,這主要體現在他的《社會契約論》中。《社會契約論》的核心內容是「主權在民」的思想,這一理論被認為是現代社會制度的基石。

書中分三個層次展開觀點:首先,盧梭指出人和政府間實際上存在著一種默認的契約關係,政府的權力來自民眾的認可,而非神授,非強力。接下來,盧梭闡明了人和政府的關係,每個人必須出讓部分私權利換取公權力的保護,出讓是自願的。最後,盧梭講述了公民參與政治過程的方式:投票。之後《社會契約論》的思想被寫進很多國家的憲法中,被全世界廣泛接受。

孟德斯鳩——三權分立

在整個法國啟蒙運動中,孟德斯鳩和伏爾泰、盧梭一起,被稱為「啟蒙運動的三劍客」。孟德斯鳩因他的第一部著作,也是唯一的小說《波斯人信札》進入到巴黎上流社會的沙龍。孟德斯鳩的科學素養培養出了他理性思維的習慣和邏輯性,他的名著《論法的精神》是所有啟蒙著作中最為嚴謹、邏輯性最強、也是理論水平最高的一部。孟德斯鳩最大的貢獻在於他不僅指出了分權的必要性:「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還給出了一個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將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分開(三權分立)」。

在17-18世紀諸多科學巨匠和思想家中,對法國啟蒙運動影響最大的是兩個英國人:牛頓和洛克。牛頓不僅是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位思想家。他不僅用簡單而優美的數學公示破解了自然之謎,而且還通過自己的偉大成就宣告了人類理性時代的來臨。

法國主要啟蒙思想家都有著超乎尋常的科學素養和理性精神,他們在精神上都是牛頓的弟子,他們把自己從宗教思想中解放出來,反對神權,相信人類的力量,並希望通過人自身的力量來改良社會。約翰·洛克是最早提出分權說的思想家,在洛克的基礎上,盧梭完善了社會契約論,孟德斯鳩完善了分權說。法國啟蒙運動是建立在牛頓和洛克的理論之上的,因此發生在18世紀是必然的。而啟蒙運動發生在法國則是由經濟和政治文化決定的。

第四章 談出來的國家-美國

作為美國的開國元勛和第一任總統,華盛頓是那個時代美國社會精英的傑出代表。但是美國開國靠的是一大批傑出人物,而不只是一個華盛頓。這批人被美國人稱為「國父們」。正是靠他們的民主作風和無私精神,美國才能成為西方民主國家的典範。他們不僅創造了一種新型的國家:權力由民眾共享,內部各個州高度自治,而且開創了以和平方式而不是武力來協調各個地區、各個利益集團之間的權益,然後在此基礎上建立共和國的先河。

本傑明·富蘭克林

富蘭克林小時候家裡生活很清貧,一共接受了不到三年的正規教育。因為愛讀書,最初選擇了做印刷工,在工作之餘自學寫作,並發表文章。印刷廠倒閉后,富蘭克林輾轉來到費城,開始了他的成功旅程。初到費城,富蘭克林又找了份印刷工的工作,除了工作就是讀書和結識讀書人。期間他到倫敦的印刷廠工作過,最終在一名商人幫助下回費城開辦了印刷公司,並藉此自辦報紙,發表自己的文章,慢慢在社會上有了名氣,受到民眾相當的尊重。

富蘭克林因為喜歡讀書,並有強烈的求知慾,有償向藏書大家借書,並鼓勵讀書的朋友免費分享藏書,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費城第一個公共圖書館。他還熱衷於為社區工作並改善社區,為社會做了許多事:建立消防隊、創辦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立醫院。

富蘭克林有志於為公眾服務和進行科學研究,因此把生意交給別人,專註於科學研究和為公眾服務。他自學通曉了法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及拉丁文,通過學習廣泛接受了世界科學文化的先進成果,為自己的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知識基礎。

富蘭克林通過實驗證明了雷電和電是一回事,發現了電是單向流動的,提出了電流的概念,合理解釋了摩擦生電現象,提出了電荷守恆定律,定義了正負電。他搞科學研究很重要的目的是改良社會,改善人們的生活,因而弄明白雷電的性質后發明了避雷針。

富蘭克林一直熱衷於公共事務,並盡他所能為大眾服務。1736年擔任賓夕法尼亞州議會秘書,第二年擔任費城郵政局副局長,後來擔任北美郵政總局副局長。但他真正把主要精力花在政治和外交上是在北美獨立運動開始以後。1754年,富蘭克林作為賓夕法尼亞州首席代表參加了紐約奧爾巴尼的殖民地大會,提出各殖民地聯合計劃,后被寫進美國憲法。

1757年——1775年多次作為北美殖民地代表到英國談判,其中包括《印花稅法案》的廢除。因泄密馬薩諸塞州州長哈欽森要求英國部署部隊強制徵稅而陷於聽證會的訓斥和肆意惡毒的人身攻擊。這是他人生的一次總要轉折:從忠誠的英國人變成純粹的美國人。

1775年參加了第二屆大陸會議,和約翰.亞當斯一起協助托馬斯·傑弗遜起草了《獨立宣言》。1776年遠涉重洋出使法國,為北美獨立戰爭爭取法國的支援。1787年參加制憲會議成為憲法起草小組的實際負責人。1790年以84歲高齡溘然長逝。富蘭克林晚年寫成的自傳激勵了幾代美國人,包含了他對人生的真知灼見及諸種善與美的道德真諦。

托馬斯·傑弗遜

傑弗遜是美國《獨立宣言》最重要的起草者,他來自一個非常富足的家庭,從小受到很好的教育,學習了古拉丁文、古希臘文和法文,十幾歲接受古典教育,研習歷史與自然科學,16歲進入威廉瑪麗學院學習數學、形而上學與自然哲學。傑弗遜非常愛讀書,涉獵書籍非常廣,最喜歡約翰·洛克、弗蘭西斯·培根及艾薩克·牛頓爵士的學說。

約翰·洛克的社會契約理論對傑弗遜民主思想的形成和對現代政府的構想有非常大的影響。以優異的成績從大學畢業后,傑弗遜專攻法律並取得弗吉尼亞州的律師資格,在七年的律師生涯中強調簡潔、樸實和坦率。他很少花時間打理生意,長期任職於公共部門,26歲就進入了弗吉尼亞的議會。

傑弗遜從一開始就是堅定的「獨立分子」,他參加了第二次大陸會議,並主導起草了《獨立宣言》,他的民權思想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之後傑弗遜名聲大振,領導了弗吉尼亞州的民主改革,使弗吉尼亞成為民主的一州。他在三年間起草126條法案,促成母校學術改革,成立選修制度,後來經過千辛萬苦創立了弗吉尼亞大學,成為美國第一所完全脫離了宗教的高等學院。

獨立戰爭期間,傑弗遜擔任弗吉尼亞州州長,結束後接替富蘭克林擔任駐法大使,期間積極推動《人權法案》。美利堅合眾國正式成立后,傑弗遜出任國務卿,他與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的政治主張相差甚遠:他主張分權給各州政府,而漢密爾頓傾向中央集權;他與詹姆斯·麥迪遜創立了共和民主黨,漢密爾頓則創立了聯邦黨,力推與自己政見相同的約翰·亞當斯作為黨的領袖;兩人的外交主張也迥異。

1800年,傑弗遜當選美國第三任總統,執政期間致力於美國莊園經濟的發展,崇尚個人自由,限制政府權里。1803年,傑弗遜政府以1500萬美元從拿破崙手裡購迴路易斯安那,美國國土面積翻了一番。1807年,傑弗遜簽署了禁止進口奴隸的法令,向廢除奴隸制前進了一大步。

傑弗遜不僅是傑出的政治家,還是科學家、發明家和建築師。他一生熱愛自然科學,熱衷科學研究和發明,對種植業和農具發明很有興趣。但他更大的興趣在於發明自動機械:自動門、升降梯、日曆鍾、複寫裝置。作為建築師,傑弗遜設計和建造了自家莊園的主樓,設計了弗吉尼亞大學的主樓。

傑弗遜被公認是眾多美國國父和總統中智慧最高而且多才多藝的。除了政治、科學、工程和教育等,他還精通詞源學、考古學、數學和密碼學,並且是很好的作家和小提琴手。 1826年,傑弗遜與約翰·亞當斯於美國獨立日(7月4日)同時離開了人世。

喬治·華盛頓

華盛頓家境較好,從小被送到教會學校學習拉丁文,不過他對數學感興趣,他的數學基礎對他後來繪製和使用地圖指揮作戰很有幫助。他14歲便管理莊園,17歲開始擔任公職,職位是助理土地勘測員,這使得他對野外生活和地形地貌積累了很好的經驗,為日後利用地形作戰打下了基礎。21歲華盛頓成為英國在北美軍隊的一名軍官,與法國戰敗后成了俘虜,后被放出來。后再次被英軍編入部隊,擔任弗吉尼亞軍的統帥,軍銜上校,不過英國下級軍官並不服從他,還侮辱他,讓他在感情上和英國人產生了隔閡,不再為英軍效力,結束軍旅生涯,在莊園里度過了無憂無慮的15年。

1776年,獨立戰爭打響,華盛頓再一次離家開始戎馬生涯與英國人作戰。1781年10月19日戰爭勝利,北美獲得獨立,他的聲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788年的立憲會議上,華盛頓被全票推選為新成立的美利堅合眾國首任總統,他婉拒了總統的薪水,將總統這個職位當做為民眾服務的義務。華盛頓對黨派之爭非常反感,他是美國歷史上唯一沒有黨派的總統,他希望建立一個超越黨派的政府,但這種理想近乎幻想。在任期他對美國民主制度的確立居功至偉,還確立了美國政教分離的原則。華盛頓一生不貪求權力,不計較得失,對榮譽也看得很淡,有極高的道德品質,堅毅而自律,時刻約束自己的行為。他是一位普通的美國人,更是一位歷史上的偉人,歷代領導者的楷模。

美國立國過程

從英國人在北美建立殖民地的過程看,殖民地大約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英國國王賜給某個貴族的領地;

第二種是特許公司殖民地;

第三種是從一開始就是自治的殖民地:殖民者契約殖民地。北美十三個殖民地起初都不是王室將土地分封給臣民的,而是移民們自己開拓出來的,但大多移民都來自英倫三島,仍效忠英王,英國政府逐漸將這些殖民地轉為王室的殖民地,直接管理,加以統治。

經濟上北美殖民地彼此分立,根據地域特點,經濟結構差異很大,在日後導致了南北在很多問題上看法相反,建國談判非常艱難。但這些移民在宗教上有一致性,還有著共同的經濟文化背景,大多具有先進的經營理念和勞動技能,關於政府的職能和作用的看法也非常現代。18世紀,各殖民地建立了議會,制定當地的法律,日常管理與總督共同治理,並且由議會掌握財政權。在宗教政策上,北美殖民地採取宗教寬容政策。

英法爭奪北美殖民地的七年戰爭直接導致了後來北美殖民地的獨立。戰爭勝利后,英國派兵北美殖民地要求殖民地提供給養,並徵收直接稅,卻不給參政權利。18世紀中葉起,英國為了維護本土利益,頒布了一系列高稅收法令,持續剝削北美殖民地。

北美獨立運動有兩個大本營:北方的以波士頓為中心的新英格蘭地區和南方的弗吉尼亞。著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加速了北美獨立的進程。1774年9月,在馬薩諸塞州和弗吉尼亞州的號召下召開了第一屆大陸會議,但只通過了《權利宣言》,沒有提出獨立問題,對英國人的態度沒有產生任何影響,雙方衝突還在繼續,不斷升級,最終在列剋星敦爆發了武裝衝突。列剋星敦的槍聲讓殖民地和宗主國徹底決裂,各地組織民兵武裝反抗英國人。

在這樣的環境下,美國獨立戰爭中最重要的第二次大陸會議5月10日在費城召開了。第一次會議缺席的喬治亞也參加了,傑弗遜和富蘭克林也出席了會議。會議通過了組織大陸軍的決議,任命華盛頓為大陸總司令,並且通過了《獨立宣言》,宣布美利堅合眾國脫離英國獨立,提出人人平等。會議的另一項成果是通過了在各州憲法之上的共同準則《邦聯條例》。獨立戰爭以英國投降而宣告結束,1783年,英美在巴黎簽署了和平協議,並劃定了北美殖民地和加拿大英國殖民地的邊境線,北美十三個殖民地從此正式獨立。

談出來的國家

獨立戰爭在1783年就結束了,而華盛頓就任總統卻是1789年,這中間的六年裡美國沒人管理,沒有總統,沒有中央政府,連憲法都沒有。因為當時殖民地的民眾沒有意識到聯邦政府存在的必要性。很快在無政府狀態下的殖民地遇到了一些麻煩,這時各州的代表們才意識到需要通過一部各方都同意的條例來保證基本秩序,這些條例促成了美國憲法的產生。

1787年,十三州代表回到費城討論一部新的邦聯條例。會議上,麥迪遜起草了一份提案,這是日後憲法的基礎,這次會議成了重要的制憲會議。但這並非很多代表的初衷,因此進行得一波三折。有些議題和提案沒有太多的爭議就通過了,到了細節問題各個州互不相讓,但最終都達成了妥協。

第一個是國會議員代表權問題,通過國會兩院制解決;

第二個爭議在於廢奴和蓄奴的矛盾,憲法規定20年後再由國會禁止奴隸貿易;

第三個比較大的爭議時黑奴是否算「一個人」,結果是達成了臭名昭著的「五分之三條款」:把黑奴算做3/5個人。

這是美國憲法的污點,但也說明美國早期政治家們合作與妥協的態度才使立憲得以順利進行。制憲紛爭非常多,最初的想法被改都面目全非,但美國憲法至今沒有太大改動,還被認為是全世界最好、最權威的一部憲法,因為它是照顧了各方利益相互妥協的結果。但它保留了各州非常大的獨立性,使州和聯邦法律常發生衝突。

憲法草案交由各州批準時也非常艱難,大家在憲法草案上繼續修改,直到麥迪遜起草的憲法的十條修正案《人權法案》被通過後,十三個州才全部正式加入到美國大家庭。到此,一個統一的美利堅合眾國才算真正建立起來。美國通過立憲成為近代第一個共和體制的國家,並將很多民主思想付諸實踐。為了公平,將聯邦首都設在十三州的中間點,將國會、總統、最高法院所在地隔離得足夠遠以防止官員串通。

結束語——

美國的立國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通過協商而非武力解決糾紛,最終建立起一個多民族統一的國家。美國立憲談判的成功,需要一定的社會條件:首先是法國的啟蒙運動使得民主思想在美國普遍被接受,其次是各個利益集團的代表們開明溫和的價值取向。美國的立憲過程討論和爭論了一年多,多次面臨談不下去的困境,但代表們堅持可以談判,但不能動武,他們解決矛盾靠的是妥協和寬容。沒有一位代表對最後的結果完全滿意,卻都能接受。在美國立憲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人類的進步,看到人們學會用文明的方式和理性的力量建立起一個國家。

美國是一個鬆散的聯邦,它不僅沒分裂,反而成為了超級大國。 這當然是很多代美國人長期努力的結果,但也和開國者為這個國家確立了良好的政治體制和樹立了無私的道德規範有關。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