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2000元/月夠花嗎?廣州的大學生一個月到底花多少錢?

■電腦、手機、拉杆箱,成為了不少新生的入學「標配」。

記者走訪多所高校發現,大部分大學生的生活費已經是1000元 以上,有三成稱父母給的生活費不夠花

八成以上受訪大學生生活費高於1000元,手機已是當代大學生的標配,高鐵、自駕游是新生報到最常見的方式……開學季,新快報記者走訪廣東各大高校,透過一個個稚嫩卻夠有主意的95后們,了解了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觀。而通過當代大學生與父輩們的對比,也讓人看到了兩代人從生活觀念到生活方式的時代差別。

生活費篇

日前,浙江義烏一位媽媽給在杭州上學的女兒每個月1200元的生活費,被女兒懟「到底是不是親生的」,這一爭議再次引來大家對大學生生活費的關注。

「大學生每個月會花多少錢?」2017年5月9日,校園市場聯盟發布了《2016校園市場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大學生消費市場總規模達到6850億元,人均月生活費達1423元,其中大學生月均三餐支出為705.8元,恩格爾係數(注:食品支出總額佔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為32%,達到了富裕的水平。

近日,新快報記者隨機走訪多所高校的60多名大學生了解到,八成以上的大學生生活費都已是1000元以上,其中,生活費為1000-1500元的佔比最大,佔了約一半(35人);1500-2000的12人,約為兩成。也有少部分大學生的生活費達到了2000元以上,有的大學生表示,父母並未限制,花多少拿多少。

但值得關注的是,其中有超過三成的大學生都反映,父母給的生活費根本不夠花。大二的陳同學表示,如果只是用來吃吃吃基本都是夠了的,不夠的情況主要是要添置衣物或化妝品的時候。那不夠的時候怎麼辦?大部分同學表示會自己想辦法,如去兼職、獎學金補貼、找朋友周轉等,也有少部分同學表示,會找父母解決。

對於孩子給多少生活費算合適,受訪的大部分家長都表示,自己的孩子不會亂花錢,基本都不會把金額限定太死。但就生活費這一塊,受訪的家長普遍認為1000元左右應該夠吃飯了,至於其他的開銷,則要看孩子的具體情況。也有家長表示,不能給孩子太多錢:「試想一下,孩子現在花這麼多,畢業了之後呢?」

對比

95后大學生:1500元基本夠花

1995年出生的章同學告訴新快報記者,原本父母每個月給1000元,後來漸漸發現不夠用了,現在的生活費每個月是1500元。他認為在廣州生活物價比較高,大學後人情消費也漸漸多了起來,常常需要跟同學或者朋友約飯,花銷挺大的。

同是1995年出生的黎同學表示,他每個月1500元的生活費已經夠花了,主要是用在吃飯上。」而在華師的黃同學表示,每個月父母給1200元生活費,自己家教每個月有500元,算夠用的了。

來自華南理工大學的韓同學表示,家裡每個月給2000元,花不完,恩格爾係數在70%-75%之間。交通費是第二大開銷。他認為,生活費因人而異,女生肯定要多一些。有些人不愛在食堂吃,外賣要貴一些。如果交友多,聚餐開銷也會大一些。

「有錢就想提高生活品質,沒錢就會努力省吧。」在廣東工業大學就讀的大四學生小唐表示自己生活費1200元夠用了。她的開銷主要是吃飯,多數時候在學校食堂吃,基本不去聚會;其次是一些硬性花費,比如護膚品、衛生巾等女性用品;最後是一些其他零散花費。小唐表示,她最少的一個月才花了500元生活費,而碰到其他需要開銷的時候,她也不會問父母要錢,而是用自己平時兼職、實習等存下的錢。

相對於高校的這些師兄,新入學的小鮮肉們,大都表示需要進入學校了解下情況才知道具體的開銷如何。有的學生告訴記者,家長甚至要求不要虧待自己,「多花一點」。

華工新生魏同學告訴新快報記者,父母與他約定的生活費是每個月1300元,他認為這個數目已經是偏多了,「除了吃飯和生活用品,暫時想不到有其他花銷了」。不過,初為大一小鮮肉的魏同學表示,開學以後,他要自己找兼職,「希望能自己存點錢,去旅遊和買自己想的東西」。

不少大學生都表示,每月生活費花多花少,都是自己的消費習慣,家庭環境比較好的,多花一點也很正常。「不同家庭環境出身的,從小養成的消費習慣不一樣,自己看重的東西也不一樣。」

華工的韓同學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他2017年5月的開銷為例:

總支出:1283元,其中飯卡650元,外賣128元,通信30元,出行75元,列印36元,購物(文具褲子日雜)137元,以及其他一些小支出。

父輩:一個月12元還有存

走訪中,不少大學生的父輩接受採訪時都表示,他們在上世紀80年代上大學時,每個月的生活費頂多數十元,而且基本都只是吃飯的保障。花錢最多的地方,就是存錢買書。

1981年上大學的巴先生當時讀的是軍校,他回憶道,當年自己每個月有7元錢津貼,家裡補貼5塊。他為了買一本漢語詞典,省吃儉用。至於他的生活費,除了買牙膏牙刷毛巾肥皂,剩下全部買書,一分錢不舍花,攢了半年買了莎士比亞全集,13元一套。「我幾乎所有錢都在買書,85%的生活費都拿來買書了,涉獵很多領域,我現在的能力都與此有關。」巴先生表示。

章爸爸是1987年讀的大學,他上大學在學校申請了困難補助,每個月有20元,還申請了無息貸款,後來工作了才還上的。他表示,當時大學生一個月有30斤米的配額,學費免費,住宿免費,水電費免費,錢主要是花在書雜費、日常生活用品、衣服上。整個大學下來,加起來可能花了幾千元,不到一萬元,但沒怎麼用家裡的錢。

同是1987年上大學的袁爸爸表示,自己一個月大約50元的開銷,基本都用在吃飯上。而1988年讀師範專業的陳紅表示,那會兒由於生活環境不好,國中畢業直接就讀師範生,當時主要的生活費來源是國家補貼的30元和糧票。

章爸爸算了一筆賬:

當時吃飯中等水平的4角錢一頓,七八角錢一頓就能吃得很好了,一天的花費也就一元左右,每個月才30元。買書、日常生活用品、衣服等,並不是每個月都有開銷,有時是存很久才買一次。

■策劃:新快報記者 黃瓊 ■統籌:新快報記者 王娟 ■采寫:新快報記者 王娟 羅漢章 何生廷 實習生 張毓瑩 ■攝影:新快報記者 夏世焱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