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這3件事不告訴孩子,你做得越多,孩子越覺得你欠他的!

文/荀營

最近,網上看到一則叫《媽媽「焦慮指數」大數據》的調查報告,細數當代媽媽的焦慮因素,其中,孩子健康、孩子教育、夫妻關係穩居前三。

在這些讓媽媽感到焦慮的十大因素中 ,你躺槍了幾條呢? 媽媽真是太累了,總會無怨無悔地為孩子付出,好像父母天生欠孩子的一樣。即便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享受優越的物質條件。古雲,「蠟炬成灰淚始干」,可謂對媽媽最真實的寫照。

為什麼我們做的越多,孩子越覺得欠他的?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給我一國中老同學看了《媽媽「焦慮指數」大數據》,她直呼:「受不了,我至少佔6條以上。」

她是職場媽媽,休息時照看孩子,很少有時間逛街,每當我們一起吃飯時,她也3句不理孩子:「現在的娃都是小祖宗,哪像咱們那會兒那麼聽話,我女兒啊,給他做牛做馬的她都不知道知足……」

隨即分享了一個小故事,有一回她病倒了,早上起床后,給了孩子一些錢,告訴孩子身體不舒服,不想下廚,讓她自己買早點。孩子洗漱完,臨出門前,跑到她床邊,一臉不悅地質問她:「媽媽,你怎麼忘了給我把書包收拾好呢?我來不及啦!」孩子全程沒有一句關心媽媽的話,臉上忿忿不滿的神情讓媽媽的心感到無比冰涼……可她還是溫和地對孩子說:「媽媽忘了,你自己動手吧……」儘管孩子最後還是自己去了,可嘴裡卻不停地嘟囔著,顯得很不高興。

講到這兒,老同學臉上藏不住的落寞,小心翼翼地問我:「我為什麼生了這麼個孩子,我做的越多,孩子越覺得欠他的?」

其實,與其問「怎麼生了這樣的孩子」,不如問「怎麼教出了這樣的孩子」。生活中,這孩子一定是疏於管教的,或者父母存在「認為孩子還小,等長大了就會懂事的」心態。事實卻絕非如此,孩子還小,壞習慣改起來才容易,等真正長大了,再教他規矩和道理,除了孩子心裡會覺得委屈,行動上還會反抗和拒絕。因為沒被父母真正管教過的孩子,往往最沒安全感,最容易走彎路的。那時才真叫晚了……

這樣放養孩子,將來一定後悔

前陣子,在朋友圈看到這樣一則觸目驚心地視頻,從反面論證了這一點。

說一位媽媽跟讀高中的兒子去配眼鏡,媽媽在眼鏡店付費時,不經意間影響到兒子玩手機遊戲。兒子瞬間火冒三丈,當眾對著媽媽的頭,毫不留情一頓暴打。

經過長達3分鐘的毆打后,最後,還是眼鏡店的收銀看不下去了,才把兩人拉開。

請先不要咬牙切齒,內心五味雜陳,你認為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可以說,視頻上的媽媽在教養態度上,和上文「職場媽媽」如出一轍,區別只是程度的問題。就因為我們做父母的,無原則、無底線地為孩子付出太多,養成了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行事準則,長此以往,在孩子心裡形成這樣一種習慣,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應該為他做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們應該滿足他的,所以他們不但不感激我們為他所做的一切,反而常常因為我們偶爾的疏忽對父母生氣,以至於演變成視頻中的暴打!

那麼,到底欠不欠孩子的呢?當然欠,但絕不是欠物質生活,而是欠對孩子的教育,包括但不局限於孩子規矩養成、正確是非觀、人際交往等。 另外,這3件事情,需要告訴他:

1、什麼事情是他份內的事,應該獨立完成

比如,告訴孩子上學是你自己的事,媽媽幫你做的只是在協助你,你該謝謝媽媽。理論上,你自己應該提前準備好一切,不能因為媽媽為你做了,你就認為是媽媽應該為你做的! 從此刻開始,這件事是你能自己做的事情,開始自己做吧,不會的,媽媽教你,但做不好,媽媽一定會罰你……

2、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孩子份內的事做完后,可以將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家務分配給他,這沒什麼壞處。讓他儘早承擔起該肩負的責任,體會自己勞動的辛苦,總是好的。然後,我們就可以用自己的行動,教導孩子如何感謝(感恩)別人的付出了。

3、不要總是立即答應孩子的無理要求

孩子有需求,父母有求必應,是情商低的表現。越是愛的孩子的父母,就越應該在點滴的生活中注意對孩子的管教。應該讓孩子懂得並不是他想要任何東西都可以得到,有一位家長的經驗大家可以借鑒一下。一位媽媽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和孩子說,這個世界上有聖誕老人,如果孩子表現得好,就可以在聖誕節之前將自己的一個願望寫在卡片上,聖誕老人看見了就會滿足他的一個願望。於是家長就會給孩子訂一些小目標,比如說成績好、幹家務等等,只有孩子做到目標了,才會得到應有的東西。因為我們給予的太多,只能助長孩子的貪慾和毀掉孩子對規矩的敬畏心。

如果您正為養育孩子的事兒發愁,推薦您添加父母課堂的微信公眾號:

fumuketang

長按可複製到微信,添加朋友,粘貼即可關注,那裡有50萬家長與你一起探討教子方法,值得擁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