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寶潔公司的CEO大衛•泰勒在看到寶潔產品在的銷售額和利潤雙雙下滑的時候,說了這麼一句話:寶潔一直把當成一個發展中市場,而實際上已經成為世界消費者最挑剔的市場。
寶潔公司原本有200多個品牌,諸如飄柔、潘婷、玉蘭油、海飛絲、沙宣、佳潔士、幫寶適、舒膚佳、汰漬、碧浪、護舒寶、吉列、Olay、SK-II、伊卡璐等等,都是耳熟能詳的品牌,這些都是屬於寶潔公司的。大家多少都用過這些品牌的產品,寶潔公司的多品牌運營戰略在過去都獲得不錯的業績。寶潔幾乎佔領了日化用品的市場半壁江山。
但是這兩年寶潔的日子不好過了,隨著消費升級與國貨的崛起,人們逐漸喜歡上了類似雲南白藥牙膏、佰草集、韓束、百雀羚等國產品牌,並且很多產品偏向高端化。寶潔的多品牌平民價似乎不那麼靈驗了,其營收已經連續13個季度下滑,其凈利潤從2009年到現在也一直在下滑,2015年更是暴跌四成,下滑到2006年的水平。
寶潔在的產品線多幾乎可以擺滿超市日化品的主要位置,大中華區是寶潔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可是寶潔的產品雖然便宜但是幾十年如一日的不變,大都是「新瓶裝舊酒」的花招,沒有給用戶帶來有衝擊力的新產品。
現在的中產階級人口已經達到3億,便宜不再是唯一的追求,大家都想要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寶潔公司擅長廣告營銷,特別是傳統電視廣告幾乎每時每刻都有幾個台在放寶潔的產品廣告。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用戶不再喜歡看電視,而是看手機,這就導致廣告很難轟炸到所有人,日化品的廣告需要更加精準了。
從2015年開始寶潔在銷量利潤雙雙下滑的情況下,做出每年廣告支出減少10億美金的策略,2014年廣告支出92億沒有,2015年廣告支出82億美元,2016年廣告支出72億美元。這主要原因是廣告產出效率一直在下降,節省廣告開支反而是明智之舉。
寶潔公司也在一直嘗試開發新產品以迎合消費者的需求,例如佳潔士美白SPA雙管牙膏、iBrush 9000 Plus電動牙刷、飄柔Micellar微米凈透組合、會卸妝的洗髮水、無硅油洗髮水等等,為此寶潔還砍掉了很多品牌,從原先的200個品牌砍到只剩下65個品牌,其中不乏消費者熟悉的卡玫爾、激爽等。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集中力量做好拳頭產品,同時也節省了很多成本和廣告支出。
砍掉品牌容易,但是要重新孵化出受消費者喜歡的新興品牌,寶潔卻說做得很不好,近六年寶潔幾乎沒有出來新的有影響力的品牌。沒有新鮮血液注入,寶潔的品牌就陷入老化的危機,90后、00后一代因為沒有接受以前的電視廣告轟炸,對寶潔的產品不感冒,這對其長遠發展難以支撐。
反之這幾年國產品牌學會用社交媒體來達到廣告效果,例如百雀羚用一個旗袍美女的超長故事圖刷爆了朋友圈,讓很多人直呼這廣告神了,紛紛轉發。這可能比寶潔公司砸多少個億的廣告效果都要好。現在再看文章開頭寶潔公司CEO說的那句話,其實可以看出言外之意是以前一直把消費者當傻子,看來現在都成精,不容易忽悠了。